加书签
卷十 子张第十九
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
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
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
则庶乎其可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焉,于虔反。亡,
读作无,下同。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有所闻而信之不笃,则道废。焉能为
有无,犹言不足为轻重。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
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贤与之
与,平声。子夏之言迫狭,子张讥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过高之病。盖大贤虽无所
不容,然大故亦所当绝;不贤固不可以拒人,然损友亦所当远。学者不可不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泥,去声。
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泥,不通也。杨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鼻口,皆有所
明而不能相通。非无可观也,致远则泥矣,故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亡,读作无。好,
去声。○亡,无也。谓己之所未有。尹氏曰:“好学者日新而不失。”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
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
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
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又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
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类而推。”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
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谓官府造作之处。致,
极也。工不居肆,则迁于异物而业不精。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尹氏曰:
“学所以致其道也。百工居肆,必务成其事。君子之于学,可不知所务哉?”愚按:
二说相须,其义始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去声。文,饰之也。小人惮于改过,而不
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俨然者,貌之
庄。温者,色之和。厉者,辞之确。程子曰:“他人俨然则不温,温则不厉,惟孔
子全之。”谢氏曰:“此非有意于变,盖并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温润而栗然。”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
己也。”信,谓诚意恻怛而人信之也。厉,犹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诚意交孚,而
后可以有为。
子夏曰:“大德不
|
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