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文化陌生人 在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物拍卖会上,他毫无表情地坐在一角,泥土色的便衫清瘦 的脸,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却又能引起最有经验的拍卖对手的警惕。果然,在 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时刻,他缓缓地举起了手。第二天报纸报道,某件重要文物 被一位不知名的人拿下了。这位不知名的人用一张旧报纸包了文物,放进一个手提 的旧布包,选一条最不引人注意的通道,慢悠悠地离去。不多久,他已坐在房间里, 一个人静静地面对着文物出神。他的思绪飘在遥远的年代,爱怜万分地盘旋在艺术 家的手指和心灵中间。多年下来,历史、文化、书画、器物已与他魂魄与共,他的 眼睛已能发现那些最让人震颤的细节,他会暗自狂喜,也会深长叹息。他愿意关紧 房门,在物我两忘中为艺术输送进自己的血液,然后,他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一些 人,于是我家的电话铃响了,传来他低缓的声音。 他年轻时也上山下乡,来到边疆,来到地图上难以找到的沙漠深处。后来又孤 独地流浪万里,直到改革开放,他时来运转,成功地创办了企业,先在国内,后在 欧洲。但是,正当他的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心底的文化欲望再也压抑不住了, 毅然关闭了旗下的全部企业,开始了阅读、写作和文物字画鉴赏生涯。 我到过他家,发现书画器物在他那里,不是财富更不是奴隶,而是客人。小心 翼翼地善待这些贵客,亲自写文章揭示它们的价值,也允许客人们走动,而不严锁 密守,在他看来,让它们流散在无知的瓦砾中是一种埋没,让它们紧闭在私人的暗 仓中也是一种埋没。 一年又一年,他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又出版了专著,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 发言权,已不在一个专家之下。一些高层次的文化报刊,都在期待和争夺他的文章, 而他对于文坛,却仍然是一个陌生人。我环顾四周,突然发现,像他这样身处文坛 之外的“文化陌生人”越来越多了,我曾在一篇文章上指名道姓地写过,一位公司 董事长写的散文集,水平绝不低于获奖散文作家,几个行政管理人员的文史研究高 度,会使大学教师汗颜,甚至几位高层经济官员在西方音乐戏剧上的鉴赏力,也不 在专业批评家之下。而最要命的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企图混迹文坛,加入某个 协会,参加某次座谈,或得个什么大奖。这对至今还自以为是的文坛,不知意味着 什么? 就我的这位收藏家朋友而言,文坛对他陌生,他对文坛也陌生。他经常惊讶而 气忿地向我提出种种有关文坛的问题,有时也准备写文章呼吁大家不要再陷无聊。 对他这么一个要么中止、要么高效的人来说,太知道无聊是什么。我劝他,文坛的 事,最好看也不要看,想也不要想,这与你心目中的文化,基本没有关系。你还是 沉浸到汉唐遗韵、明清风采中去吧,过一阵,真的有了文化界的什么好消息,我再 告诉你。 ――读《亦孚藏品》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