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附录三 问答集 问:这篇小说似乎和一般的科幻小说不大一样? 答:的确,这并不是一篇我们常见的那类科幻小说。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 都是自然科学题材的。而即使是社会科学题材的科幻小说,也大多是社会结构学 题材(比如,乌托邦和反乌托邦题材)。而本文则是一篇从社会历史学角度出发 的," 未来现实主义" 风格的新型科幻小说。 问:什么是" 未来现实主义" 科幻小说? 答:所谓" 未来现实主义" 科幻小说,就是以历史学作为基本构成单元,结 合社会学和哲学的构成要件,以现实的社会形态为基础,科学的推演和假设未来 社会的形态和属性。并以此作为文学背景,阐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种种冲突 和矛盾。这是一种较传统的浪漫主义科幻小说,更加注重现实" 真实" 性的小说, 是一种新的文本尝试。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科幻小说样式的颠覆,而是 一种独特视角的" 改良" 而已。因此,在科学性与文学性,这对科幻小说创作的 矛盾中," 未来现实主义" 更加倾向于文学性。 问:《带我回地球看流星》中,有着大段的" 历史" 记述,这样的安排是否 必要? 答:当然是必要的。就总体的艺术属性而言,科幻小说应该是属于架空历史 小说的一类。但是,所谓的" 架空历史" ,并不能理解为放弃历史,而是根据作 品的实际需要,有条理的重建部分或者全部的历史,作为文本展开情节的基本环 境要素。 而对于我们惯常所见的科幻小说而言,对于时代背景的重建往往是整个小说 的最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科幻小说作者是理工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 接收过人文学科的训练。因此,在创作的历史逻辑上往往存在硬伤。 文本所记述的是,被假定发生在距离现在五百年以后的事情。而这个期间的 历史发展必须给予适当的交待。而文章现实语境中的一些事件,也需要有一定的 历史背景存在。 而在更深的层次上,笔者是考虑到要把这一作品,作为" 联邦纪事" 科幻小 说系列的第一部。而之后的众多作品,也将借用本文中的历史框架。 问:什么是科幻小说系列,它与系列科幻小说有什么区别? 答:就个人理解,系列科幻小说指的是,以相同的环境、人物要素,分别结 合不同的情节要素创作的科幻小说。如大陆著名科幻作家绿杨的《鲁文基系列》 科幻小说,香港作家倪匡的《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 而我所说得科幻小说系列,指的是在共同的历史背景(包括共同的文化心理, 共同的社会、民族认同,共同的道德体系和共同的法律渊源等)下,以不同的人 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的不同故事。而这些故事唯一的联系,就是发生在同 一个虚构的历史框架内。 相比较而言,小说系列比系列小说,有着更大的自由度。一方面作者可以根 据其他作品已经交待的环境要素,结合自己现实的创意进行创作,节省了大量的 用于反复交待背景的笔墨,可以更多的专注于故事本身;另一方面,作者不用拘 泥于固定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在不摧毁原来的" 共同历史" 结构的前提下, 可以任意发挥和重建,造就更多的故事和人物。另外,小说系列还具有开放性的 特点,便于不同作家,在相同情节背景下,演绎各自不同的故事。从而,在最大 的范围内实现了文学资源的共享。 问:你所说的" 联邦纪事" 科幻小说系列的进展如何? 答:已经完成了三个一万字左右的短篇和一个十万字长篇(本书)。另外, 还有三个八千至一万字的短篇和一部三十万字的长篇科幻小说正在筹划当中。 其中,以《战歌》为题的长篇小说,将以本文中已经介绍过的" 第一次太阳 系战争" 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成长历程,全景式展现共和国联邦早期的 历史图景。其基本构想,可以参考《战歌》的创作提纲。 考虑到本人正在高校读书且有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同时也是为了更广泛的为 创作进一步的积累材料。因此,这部三十万字的小说,很可能将推迟到数年之后, 再正式开始。 -------- 转自书路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