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391 卷 铭记一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 李斯 夏侯婴 张恩 高流之 高显洛 谢灵运 王果 丰都冢 樊钦贲 姜师度 邬载 郑钦悦 李斯 周末,有发冢得方玉石,上刻文八十字,当时莫识,遂藏书府。至秦时,李斯识八字, 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至汉时,叔孙通识二字。(出《述异记》) 周明末年,有人在挖掘古墓时得到一块玉石,上面刻着一篇文章共计八十个字。当时都 不认识这些字,便把它藏在书馆中。到了秦朝时,李斯认出八个字,为“上天作命,皇辟迭 王。”到汉朝时,叔孙通又认出两个字。 夏侯婴 汉夏侯婴以功封滕公,及死将葬,未及墓,引车马踣地不前。使人掘之,得一石室,室 中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改卜焉。(出《独异志》) 汉朝的夏侯婴因功劳而被封为滕公,等到他去世将要安葬的时候,灵车尚未到墓地,拉 车的马便仆倒在地再也不往前走。派人在这里往下挖掘,竟然挖到一个石屋。石屋中刻有铭 文写道:“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于是将滕公改葬在这里。 张恩 后魏天赐中,河东人张恩盗发汤冢,得志云:“我死后二千年,困于恩。”恩得古钟 磬,皆投于河。此又别见《圣贤城冢记》。(出《史系》) 后魏天赐年间,河东人张恩盗掘商汤古墓,挖到一铭志,写道:“我死后二千年,受难 于恩。”张恩将得到的古钟磬,全投进河里。此事又见于《圣贤城冢记》。 高流之 后魏高流之,为徐州刺史。决滹沱河水绕城,破一古墓。得铭曰:“吾死后三百年,背 底生流泉,赖逢高流之,迁吾上高原。”流之为造棺椁衣物,取其柩而改葬焉。(出《朝野 佥载》) 后魏时的高流之,任徐州刺史,他要开掘滹沱河而引水绕城作为防护。施工中挖开一座 古墓,得到一篇铭文,上写道:“吾死后三百年,背底生流泉。赖逢高流之,迁吾上高 原。”高流之重新给他造了棺椁制备了衣物,取出他的灵柩而改葬于别处。 高显洛 洛阳大统寺南,有三公令史高显洛宅。洛每于夜见赤光行于堂前,如此者非一。向光所 掘地丈余,得黄金百斤。铭云:“苏秦家金,得者为吾造功德。”洛遂造招福寺。世又谓此 地苏秦旧时宅,当时元义秉政,闻其得金,就洛索之,以二十斤与之。案苏秦时未有佛法, 功德者,不必起寺,或是碑铭之类,颂声绩也。(出《洛阳伽蓝记》) 在洛阳大统寺南面,有三公令史高显洛的宅第。每当夜晚,高显洛便发现有赤光在堂前 移动,这样的事已非一次。他向发光的地点挖下去一丈多深后,得到了黄金一百斤。黄金上 刻写道:“苏秦家金,得者为我造功德。”高显洛于是为他修建了招福寺。世人又称此处便 是苏秦的宅第。当时是元义执政,听说高显洛得到这些金子,就向他索要,洛给他二十斤。 查考苏秦那个时代(战国)还没有佛教,做功德,不必建造寺庙,或者是用碑铭之类来颂扬 他的名声业绩。 谢灵运 宋浦阳江有琵琶圻,圻有古冢,堕水。甓有隐起字云:“筮吉龟凶,八百年,落江 中。”谢灵运取甓诣京,咸传视焉。乃验龟繇,古冢已八百矣。(出《水经》) mpanel(1); 南朝宋代浦阳江有一处叫琵琶圻,圻上有一座古墓,被江水冲毁,砖上有隐约的文字 是:“筮吉龟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取下那块砖带到京城,都传着看。于是查验龟 卜,可证古墓已有八百年了。 王 果 唐左卫将军王果被责,出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见岩腹中有一棺,临空半出。乃 缘崖而观之,得铭曰:“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果喟然叹曰:“吾今葬此 人。被责雅州,固其命也。”乃收窆而去。 唐朝左卫将军王果被处分,出任雅州刺史。在乘船赴任的途中,有一天他把船停泊在江 上,一抬头发现在岸边悬崖的半腰有一口棺材,那棺材有一半悬空在外。于是他沿着悬崖爬 上去观看,结果发现一行铭文,那铭文写道:“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王果 喟然长叹道:“我现在就重新埋藏此人吧。我被贬雅州,原来是命中注定的啊!”于是将他 埋藏而去。 丰都冢 东都丰都市,在长寿寺之东北。初筑市垣,掘得古冢,土藏,无砖甓。棺木陈朽,触之 便散。尸上著平上帻,朱衣。得铭云:“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于斯见矣。”当 时达者参验,是魏黄初二年所葬也。(出《朝野佥载》、《两京记》) 东都丰都市,在长寿寺的东北面。在最初刚建城墙时,挖出一座古墓。是土藏,四周没 砌砖,棺木已经腐朽,一碰就散架了。尸体的头上戴一块平上巾,穿红衣裳。并得到一行铭 文,写道:“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于斯见矣。”当时经通晓这方面知识的人对 照查验,认为是魏黄初二年所葬。 樊钦贲 寇天师谦之,后魏时得道者也,常刻石为记,藏于嵩山。上元初,有洛川郜城县民,因 采药于山,得之,以献县令樊文。言于州,州以上闻,高宗皇帝诏藏于内府。其铭记文甚 多,奥不可解。略曰,木子当天下。又曰,止戈龙。又曰,李代代不可移宗。又曰,中鼎显 真容。又曰,基千万岁。所谓“木子当天下”者,盖言唐氏受命也。“止戈龙”者,言天后 临朝也。“止戈”为“武”,武天后氏也。“李代代不移宗”者,谓中宗中兴,再新天地。 “中鼎显真容”者,实真宗之庙讳。“真”为睿圣之徽谥,得不信乎。“基千万岁”者, “基”玄宗名也,“千万岁”盖历数久长也。后中宗御历,樊文男钦贲,以石记本上献,上 命编于国史。(出《宣室志》) 寇天师字谦之,后魏时得道。他经常在石头上刻字记事,然后将刻字的石头藏于嵩山 中。唐朝上元初年,洛川郜城县有一百姓,因到山中采药,得到一块石头。他把这块石头献 给县令樊文,县令将此事禀报州官,州官又上奏给皇帝,高宗皇帝下诏将石头藏于内府。这 块石上刻字记述的事很多,而且深奥难解。简要地说,有“木子当天下”,又说“止戈 龙”、“李代代不可移宗”、“中鼎显真容”、“基千万岁”等等。所谓“木子当天下”, 是说唐朝李氏受天命该当皇帝。所谓“止戈龙”,是说则天武后要临朝当政;“止戈”为 “武”,是指武则天。所谓“李代代不移宗”,是说中宗皇帝使唐朝重新振兴起来,使天地 再度焕然一新。所谓“中鼎显真容”,其实是指睿宗的庙讳,因为“真”是睿宗的徽号,能 让人不相信吗?所谓“基千万岁”,“基”是玄宗的名字,“千万岁”是指他经历的时间长 久。后来中宗皇帝登位,樊文的儿子钦贲把石记本献上,皇帝下令将它编入国史。 姜师度 卫先生大经,解梁人,以文学闻。不狎俗,常闭门绝人事。生而敏悟,周知天文历象, 穷冥索玄。后以寿终,墓于解梁之野。开元中大水,姜师度奉诏凿无咸河,以溉盐田。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