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30 30年战争 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1618―1648年,欧洲两个强国集团――哈布斯堡王朝与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争夺 欧洲霸权而展开了一次全欧国际性大混战。起初,战争是围绕德国新旧教矛盾进行的, 但不久就演化为各国争夺权利和领土的混战,西欧、中欧及北欧主要国家几乎全部先后 卷入。其结果使德国四分五裂,法国等迅速崛起,从而给西欧各国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 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欧洲社会的重大变化,各国政治经济矛盾冲突,封建王朝 及诸侯的领土之争以及宗教派别的矛盾,构成30年战争的复杂背景。德国和整个西欧经 宗教改革后,教皇和皇帝权力有所削弱,路德教、卡尔文教等新教势力迅速发展,新旧 教势力几乎相等。 皇帝与诸侯之间矛盾重重。17世纪初,德国皇帝卢道夫二世企图用武力限制新教诸 侯的权力。于是,德国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集团,即“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教 皇、皇帝、西班牙都支持天主教同盟;德国、荷兰和英国等支持新教同盟。欧洲各国之 所以干涉德国,主要是想阻止它强大,并趁机获取好处。德国两大诸侯集团和西欧各国 尖锐对立的形势,使战争终因以1618年捷克人民起义为导火线而爆发。 捷克1526年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德国皇帝兼为捷克国王,此时捷克人有宗教 自决、政治自治等权。但到三世皇帝马提亚(1612―1619年)时,他派遣耶稣会教士深 入捷克,企图恢复天主教,并指定斐迪南为捷克国王,遭捷克人强烈反对,当国会向皇 帝马提亚提出抗议时,遭马提亚拒绝,并宣布新教徒为暴徒。于是捷克人在1618年举行 起义,冲进王宫,把国王的两个钦差从窗口投入壕沟。这个“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反 对哈布斯堡王朝起义的开始,也是30年战争的开端。战争开始时,捷克军队进展顺利, 6月进抵维也纳近郊。斐迪南求助于天主教同盟,并把巴拉丁选侯的爵位让予巴伐利亚 公爵。天主教同盟立即出兵2.5万人,并供给皇帝大量金钱;西班牙也出兵进攻巴拉丁。 1620年11月,捷克和巴拉丁联军被天主教盟军击败,腓特烈逃往荷兰,巴拉丁被西班牙 占领,捷克成为奥地利的一省,约有四分之三的捷克封建主土地转入德国人之手。征服 者还强迫捷克居民改奉天主教,焚毁捷克书籍,宣布德语为捷克国语。 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胜利,直接威胁法国和荷兰的安全。 法国不能容忍查理五世帝国的复活;荷兰则已于1621年与西班牙处于战争状态。英 王詹姆士一世关心自己的女婿巴拉丁选侯腓特烈的命运;垂涎北德领土的丹麦和瑞典, 也不愿看到德皇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于是,这场战争很快转变为广泛的国际战争。 1625年,法国首相黎世留倡议英国、荷兰、丹麦缔结反哈布斯堡联盟,英、荷两国则怂 恿丹麦出兵,从此开始了战争的第二阶段。 1626年,捷克贵族瓦伦斯坦和天主教同盟的军队打败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丹麦 国王被迫于1629年5月在律贝克签订和约,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的内务。皇帝规定新 教诸侯于1552年以后将所占教产全部归还原主。同时根据瓦伦斯坦的计划,德国将在波 罗的海上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瑞典害怕此计划影响它在波罗的海的优势地位,遂在法 国大量金钱援助下,瑞典军于1630年7月在波美拉尼亚登陆,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 瑞典军队由国王古斯道夫率领,很快就占领波美拉尼亚,1632年初,占领美因斯, 4月又攻陷奥格斯堡和慕尼黑。在列赫河战役中,天主教同盟军惨败。同时,捷克和德 国本部有很多地方掀起农民和市民反对哈布斯堡家族和封建的起义。德皇在危急之中, 重新起用瓦伦斯坦为统帅,11月与瑞典军发生会战,瑞典获胜,但古斯道夫阵亡。瑞典 军取胜后军纪松弛,德皇乘机联合西班牙军,于1634年9月在诺德林根附近大败瑞典军, 一直追到波罗的海沿岸。这对法国大为不利。在此之前,法国一直假手他国以削弱哈布 斯堡的势力,当丹麦、瑞典以及德国新教诸侯连续失败后,法不得不直接出兵了,致使 战争进入第四阶段――全欧混战阶段。 法国首相黎世留先与瑞典议和,商定发动战争后任何一方不单独与哈布斯堡皇帝议 和,然后于1635年5月对西班牙宣战。战场主要仍在德国境内,但战争同时也在西班牙、 西属尼德兰、意大利等地进行。战争开始后,双方蹂躏所占领的对方地区,掠夺和杀戮 居民。法军采取多点进攻和破袭交通等手段疲惫对方。1645年孔代亲王协同H・杜伦尼 元帅在诺德林根(德境)打败德皇军队。法国和瑞典军队还取得其他几次战争的胜利, 使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无力再战。瑞典军的节节胜利,引起丹麦王的嫉妒和恐惧,乘瑞典 军深入南德时期,丹麦对瑞典宣战。经3年(1643―1645年)战争,瑞典从海陆两路围 逼丹麦,丹麦被迫求和。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在威斯特伐利亚开始谈判,一直到1648 年10月才达成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条约》和《明斯特和约》(两个 和约又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战争结束。 30年战争,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统治欧洲的局面,德国分 裂为近300个独立的大小不同的诸侯领地和100多个独立的骑士领土,皇帝企图在欧洲恢 复天主教地位完全破灭,神圣罗马帝国在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由于德国是30年战争的主战场,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六分之五的乡村 被毁灭;捷克和萨克森的矿山全部被破坏;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捷克居民在战前有 300万,战后只剩78万人;工商业急剧衰退。绝大多数城市都失去了原先的商业,而沦 为诸侯的统治中心。恩格斯说:“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德意志为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最无 纪律的暴兵纵横反复地蹂躏着。到处是焚烧、抢掠、鞭打、强奸、屠杀。大军之外,还 有小股的义勇兵,其实,倒不如干脆把他们叫做土匪,他们随随便便,自由行动――凡 属有这样匪军出现的地方,农民是最倒霉的了。物质的破坏,人口的凋零,是无穷无尽 的。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国已经不可救药了,已经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倒 地下了;最可怜的,当然还是农民们。” 西班牙失去了一等强国的地位。战胜国法国从这一次战争中得到了德国大片领土, 包括在1552年占领的梅斯、土尔、凡尔登等洛林土地得以承认,阿萨斯和下阿尔萨斯以 及西南德意志的一些地区。法国因此成了欧洲霸主。 战胜国瑞典也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包括整个西波美拉尼亚,包括鲁根 岛在内;还获得了东波美拉尼亚的一些地区和城市,含出海口城市施台廷及奥德河口地 区。瑞典国王还以帝国采邑(从皇帝那儿获得的封地)名义获得威塞尔河口及其他一些 地区。这样,瑞典不仅据有德意志北部各重要河口,而且由于成了德意志的诸侯,可以 随时干涉德意志的内部事务。此外,瑞典还得到500万杜卡登(当时的一种金币)的赔 款。瑞典因此成为北欧强国。 和约正式承认荷兰独立;正式承认瑞士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成为独立国。 在宗教方面,和约规定卡尔文教徒享受与路德教徒同样的权利。教会财产的归属以 1624年初持有的情况为准。新教得以承认,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有 相等的人数。 这次战争对世界军事学术和技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如:滑膛枪得以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大量投入使用;火炮也进行了改进,开始实 行标准化;炮兵已成为一个独立兵种; 武器装备的改进使战术发生了革命,战斗队形趋向灵活;促使了许多国家军事制度 发生变革;在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军事将领,如瑞典的古斯道夫二世、法国的蒂雷纳等。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