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泥足深陷 第 39 章 卡尔迈勒政府难遂苏联心意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卡尔迈勒政府难遂苏联心意 战争必然带来巨额的消耗,这是人人皆知的。苏军在发动这场侵略战争之前, 就已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苏联在阿富汗坚决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术,但 是结果却未如苏联当局的意料,战争双方胶着在一起,久持不下,而且阿富汗游击 队的规模却在一步步地扩大,使得苏联骑虎难下,尽管每一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在上 台之初都加强了攻势,但屡屡不见起色,与此同时,苏联背上的包袱却越来越重。 据美国官方估计,苏联在阿富汗的军费开支每年高达20多亿美元,此外,苏联 在战争期间每年还要拿出1500万美元支持卡尔迈勒政府。到1986年,苏联仅在上述 两项上的支出就已达到200 亿美元。 况且,苏军的装备耗资也是惊人的。因为阿富汗没有铁路,苏联的军事运输主 要靠公路,每天的运输工作都要动用大批的车辆,对于几千公里的阿巴边境线,苏 军还要大范围地防御和设置火力封锁区,而战争中,苏军一直以立体机械化进攻为 主要进攻方式,其弹药的耗费数额巨大。仅在战争的前4 年,苏军就损失了各种飞 机500 余架,耗资更大。 阿富汗成了苏联一个填不满的深坑,给苏联的国内经济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而自80年代起,苏联的经济就已经走进了滑坡期,经济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领 导人,并且,此时的苏联正处于与美国的激烈竞争之中,阿富汗问题在经济上给苏 联带来的损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苏联在经济上对阿富汗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在军事上却毫无进展。 到1985年,阿富汗游击队组织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武装力量已达到近20万人, 而苏军在阿富汗的十几万部队和仅有四五万的阿富汗政府军加在一起,也不足20万 人,双方力量出现了均衡,虽然苏军在装备上仍然占据上风,但游击队的武器装备 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战斗力较以前明显提高。并且,游击队仍然控制着国土总面 积的 80 %、国内总人口的 70 %、全国县镇总数的 90 %,经过长年的交战,苏 军几乎一点也没有改变这种局面。而在另一方面,游击队组织的士气越来越旺,主 动进攻的次数正在快速地增加,可苏军中却厌战情绪流行,士气日趋低落。 除此之外,苏军的军事形象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苏联一直以世界军事强国自 居,以高度的机械化、现代化的部队自傲,可如今陷于阿富汗这个弹丸之地却无从 发成,扫荡围剿屡屡失利,代价巨大却收效甚微,与此同时,苏军的缺陷也进一步 地暴露在世人眼中,伤亡四五万人却难以自拔,各国开始对苏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感 到怀疑。 就在这种情况下,卡尔迈勒政府却并不争气,各个派别之间,特别是人民派和 旗帜派之间冲突不断,人民宫已成了一个党派争斗的战场。 卡尔迈勒上台不久就发现,人民派的势力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毕竟,经 过塔拉基和阿明的连续经营,人民派与旗帜派仅在人数的比例就已达到了二比一强。 即使卡尔迈勒不向人民派动手,人民派也会奋起反击。 先下手为强,虽然卡尔迈勒在一开始组织政府时还听从苏联人的劝告.装作对 两个党派一视同仁的样子,但斗争的发展使他难以持久下去,1980年中期,卡尔迈 勒首先将人民派的主要领导人阿萨杜拉・萨尔瓦里赶下了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兼副总 理的位置,派往蒙古担任大使。 为了扩大自己的拥护范围,1980年底,卡尔迈勒又提出了筹建“祖国阵线”的 计划,号称要成立一个由全体爱国的阿富汗人组成的阵线,‘“以便实现全体同胞 之间的团结和保卫祖国”,而且,卡尔迈勒将目标最先放在了那些无党派人土包括 部族成员身上,企图在人民民主党之外再建一个拥护现政府的新阶层,1981年中期, “祖国阵线”正式成立。苏联外交部中东国家局的一份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这一阵线 成立时的“盛况”:“1981年6 月,阿富汗成立了祖国民族阵线。该阵线在阿富汗 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下,联合了所有代表国内民族爱国的和政治组织和其他民主力量。 阵线的宗旨是:捍卫四月革命的成果,反对帝国主义对阿富汗民主共和国的事务进 行武装的和其他形式的干涉,为在阿富汗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而奋斗。 1966年通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纲领》,第一次提出了以解决阿富汗民族民 主发展一系列任务而建立社会政治组织作为广泛基础的指导思想。纲领特别提出: ‘一切进步民主爱国力量的民族联合阵线是阿富汗民族民主政府的政治支柱。’ 1979 年12月28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阿富汗民主 共和国总理巴布拉克・卡尔迈勒通过喀布尔无线电台发表了纲领性声明,号召爱国 民主力量、各民族各社会阶层的代表‘结成统一的人民联合阵线’。同时,还作出 了关于让一些著名的无党派政治活动家作为部长参与政府组成的决定。 1980年4 月通过的国家临时宪法,从法律上巩固了阵线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的法 律地位: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劳动者政权领导广泛的祖国阵线。阵线在阿富汗人民民 主党领导下,以建立一个新的自由民主社会为共同基础,联合工人、农民、手工业 者、牧民、知识分子,联合各民族部族代表,一切进步、民主、爱国力量和社会政 治组织。 在成立祖国阵线的准备过程中,建立了创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重建了阿富汗 民主青年组织、阿富汗民主妇女组织和工会。召开了农民合作社、工会、教师、医 务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宗教和部族工作计划中,成立了最高乌列本委员会、民族部 族委员会。 1980年12月,在喀布尔召开了民族爱国力量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了在巴布拉克 ・卡尔迈勒领导下筹备并举行阵线成立大会的最高组织委员会。 为了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祖国民族阵线纲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于 1981年6 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作出了关于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作为领导力量加入祖国阵 线的决定。 1981年6 月15日,在喀布尔召开了祖国阵线成立大会。有940 名来自阿富汗社 会各阶级和各阶层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有340 名知识界、宗教界、部族的代表, 有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政治和社会组织代表,有君主制和共和制时期的、具有爱国 思想的政治活动家、军事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巴布 拉克・卡尔迈勒在关于祖国阵线的宗旨和任务的报告中强调指出,祖国阵线的主要 使命是:巩固祖国人民的团结统一,为保障民族民主革命持续不断和全面发展而共 同努力。 祖国阵线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指出,阵线是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劳动人民政权的 支柱,而且是社会政治组织和协会成员的一种广泛的组织系统,体现着国家各民族 部族的团结统一。阵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阿富汗各阶级、人民的各民主阶层 和一切爱国力量。 按照关于自愿加入祖国民族阵线集体资格和个人资格的章程条例,参与创建阵 线,作为组成部分加入祖国阵线的阿富汗社会政治组织和协会如下:阿富汗人民民 主党、中央工会委员会、中央合作社委员会、阿富汗民主青年组织、阿富汗民主妇 女组织。作家协会、创作工作者协会、乌列木和宗教最高委员会、民族部族最高委 员会、经济咨询委员会、和平团结与友谊委员会、新闻和记者协会。 在章程确定的阵线的主要任务中,特别强调必须坚决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和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的外交方针,首先是支持继续巩固和发展阿富汗同苏联之间的友 谊与合作的方针。祖国阵线将同其他国家类似的群众社会政治组织建立和发展紧密 的联系与相互合作。 成立大会选举了祖国阵线领导机关:全国委员会(96人)和执行委员会(23人), 选举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塞・穆・泽里为祖 国阵线执行委员会主席。 与会代表通过了呼吁书,号召那些受骗参与反人民武装行动的国内外的同胞们 停止为阿富汗的敌人效劳,返回故乡,为自己祖国的富强而共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大会还通过了致本地区各国人民书,特别强调阿富汗人民准备通过同巴基斯坦 和伊朗双边直接谈判解决阿富汗周边的政治局势。强调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为保障地 区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自己贡献的决心。 祖国阵线的建立,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对阵线的领导,是通过阵线章程条例和领 导机关的组成得以保障的。它是阿富汗民族民主革命深人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有 益于阿富汗人民逐步实现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步骤。” 尽管苏联与卡尔迈勒对祖国阵线进行了精心的谋划和大力的宣传,但祖国阵线 在正式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注定要夭折的初生儿。未出两年,祖国阵线就成 了一个只供宣传用的空壳了。卡尔迈勒连人民民主党这个执政党中的两派都难以联 合在一起,又怎么能将有着数百年各行其事传统的各民族统一起来呢?很快,卡尔 迈勒再次陷人两派间无休止的争端中难以他顾。人民派依然以激进的观点与旗帜派 争斗,特别是在人民派占优势的军队中,斗争尤为激烈。 1981年2 月,50多名人民派军官制订了一项计划,拟暗杀国防部长穆罕默德・ 拉菲和武装部队政治委员古尔・阿加在内的高级人物,结果消息泄露,导致了250 多名人民派党员被捕,并使总参谋长巴巴・詹被解职。 卡尔迈勒此举并未平息人民派的反对,反而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到5 月份,两 派人员直接展开了武力冲突,甚至在人民宫内多次发生枪战,卡尔迈勒感到愈来愈 不安全,被迫将妻儿送往莫斯科度假。 勃列日涅夫针对此事严格要求卡尔迈勒尽快熄灭两派间的怒火,并决定让卡尔 迈勒放弃一部分权利,让出总理的位置。就此,苏联专门派人请回人民派主要领导 人、被任命为驻蒙古大使的阿萨杜拉・萨尔瓦里与卡尔迈勒会谈,寻找使两派重新 和好的办法,但这次会谈除了双方就释放一部分阿明的支持者达成协议外,没有取 得预期效果。 6 月11日,卡尔迈勒正式对政府进行改组,将总理职务让给了旗帜派的苏丹・ 阿里・基什特曼德,而将人民派的副总理兼司法部长阿卜杜勒・拉希德・阿里安调 到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中。为了表示对人民派的重视,卡尔迈勒象征性地将一个温和 的人物通讯部长穆罕默德・阿斯拉姆・瓦坦贾尔任命为党的政治局成员。通过这次 改组,卡尔迈勒加强了自己的地位。 但就在此时,后院起火,旗帜派中也出现了反对派,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阿 西杜拉・基什特曼德(新总理的兄弟)和米尔・阿里・阿克巴尔・凯巴尔为首的一 伙人宣布成立新的一派,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并在党内实行民主。据称,他们的 幕后策划者是人民民主党调查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达斯塔吉尔・潘 杰谢里,此举使人民民主党的党内斗争进一步恶化。 到了10月份,卡尔迈勒突然发现,原来与自己分歧最大的竟是新任命的总理苏 丹・阿里・基什特曼德,双方大肆争吵,10月18日,基什特曼德一气之下,前往莫 斯科“治病”,一住就是两个月,最后,莫斯科向卡尔迈勒下令:必须与基什特曼 德合作。在基什特曼德回国后,卡尔迈勒又发现,似乎拥护基什特曼德的人更多了, 他有点不满意苏联的作法,但苏联人根本不理睬他。1982年1 月5 日,因国防部长 穆罕默德・拉菲就苏联向某些地区开炮之事与苏联人发生争执,苏联传令卡尔迈勒, 将拉菲撤职,由阿卜杜勒・卡迪尔将军担任国防部长。 1982年1 月1 日,卡尔迈勒在苏联的授意下,宣布原来的党证作废,重新发放 新党证,打算在形式上让不同的派别取得一致,并对党员重新审查,以开除一些对 苏联有不忠行为的党员,当然,卡尔迈勒在具体执行时将开除的重点放在了人民派 的党员身上。 但事实证明,这一做法依然未能削弱人民派的势力。 3 月14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召开了自 1965 年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全党代表大 会,但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只有一半人参加,会上,两派再次发生争执,结果,这 次全党代表大会在3 月15日就草草收场了。 8 月5 日,人民宫内再次发生枪战,三位政府部长当场被打死,卡尔迈勒也受 了轻伤。9 月份,卡尔迈勒又频频改组内阁,再次撤消一些人民派领导人的职务。 到了1985年,卡尔迈勒与基什特曼德的争斗更加激化,7 月12日,两人的卫兵 在人民宫中发生一场枪战,在交火过程中,被打死的苏联士兵、阿富汗士兵、卡尔 迈勒及基什特曼德的保缥共有100 多人,不同派别以及同派之间的争权夺利已使人 民宫变成了一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爆炸。 政府的频频改组和派系间永无休止的斗争使得许多政府中下层官员无法忍受, 造成大批人员逃往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家。 而在事实上,卡尔迈勒自上台开始,就已经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了,很多人也在 猜测苏联对卡尔迈勒并不是很满意,在阿富汗及周边其他国家经常会传出有关卡尔 迈勒将被替换的言论,但卡尔迈勒却依然自我,在风吹雨打中稳坐在总书记的位置 上。 但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莫斯科吹向卡尔迈勒的风忽然变得冷起来了,1985年 5 月16日,卡尔迈勒去波兰访问,按照惯例,在途中他访问了莫斯科,在接下来去 波兰的送行中,苏联显然态度很冷淡,只为他举行了三等规格的欢送仪式。而在此 前的5 月7 日,卡尔迈勒曾来到莫斯科参加第二次大战结束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 苏联报纸的报道照片中,卡尔迈勒没有像往年那样,与苏联领导人并肩站在最显耀 的位置上,而是隐没在一些模糊不清的领导人之中。12月,阿政府再次改组,这次 改组在每年高达十几次的政府换马事件中,特别引起了外界人士的注目,因为新增 加了一批无党派人士及部族成员进入内阁,尤其是无党派人士赛义德・阿曼丁・阿 旺被任命为副总理。 越来越多的人在猜测,苏联可能要对阿富汗政府进行彻底大换班了,卡尔迈勒 的路恐怕很快就将走到尽头了。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