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二卷 第 13 章 携手赴国难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十三章 携手赴国难 1916年春,李大钊乘海轮返回上海,参加国内的革命活动。 林伯渠早李大钊两个多月回国,他们两人分别后保持书信往来,建立了革命友情。 林伯渠,名祖涵,湖南临澧凉水井村人,1886年生。父亲林鸿仪是前清副贡生,但 终生未曾入宦,一直赋闲乡里。尽管家中尚有祖上留下的几石薄产,也常常是入不敷出。 于是只得像当时多数落第文人一样,很早便开始了教书生涯。他先是在本地乡塾教书, 后被聘至澧州城中执教,不久便颇有名声,于是被召回本县县城道水书院任山长。 林伯渠的母亲李氏,是邻县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略通文墨。林伯渠童年体弱,在 10岁之前,一直没有正式入学,由母亲教他识字,《三字经》、《百家姓》,他都背得 滚瓜烂熟。 林伯渠有一位比他大6岁的隔壁堂兄林修梅,后来成为著名的革命党人,1921年担任 孙中山大元帅府代理参军长。这小兄弟俩很要好。林修梅从小爱读书,并酷爱习武,林 伯渠常向他问这问那。一天,兄弟俩走进村口乐二庵,将菩萨推翻,闯了大祸。 父亲得到消息,急忙赶回家来,将儿子责打一顿,向村中父老陪情,并和林修梅家 立即请人塑了一个观音金身。 父亲决定让他上学,先是送到邻近的家馆寄读。林伯渠生性颖异,学习进步特快, 不到两年,四书五经,便已授完。父亲把他带到身边,亲手编成一套《励志文选》、 《励志诗选》、《励志词选》、《励志曲选》,严加教授。他要求林伯渠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得有半点差池。 林鸿仪治学,素以严谨著称。对儿子更是毫不放松。每每夜阑人静,他总是秉烛临 案,反复讲授“三统”、“三世”的理论。 1902年,16岁的林伯渠以优异成绩考取常德西路师范。林伯渠在常德读书期间,结 识了常德府中学堂学生覃振。由于覃振从事革命宣传活动,被学校开除。覃振被开除后, 写了一篇颇具煽动性的文章《死里求生》,同学们争相传抄,并且张贴在大街小巷,吸 引了不少读者,覃振在常德名声为之大振。林伯渠支持覃振的活动。俩人友谊日趋加深, 后来覃振成了林伯渠加入同盟会的介绍人之一。 林伯渠还支持同学蒋翊武的革命活动。后来蒋翊武被开除学籍,并遭到通缉。林伯 渠暗中邀集同学,秘密捐资,帮助蒋翊武潜往上海。 父亲不幸早逝,母亲为了家中有个帮手,要林伯渠提前结婚。 林伯渠的这桩婚事,本是指腹为婚。父亲林鸿仪在澧州城教书的时候,城里人有个 名叫司马瀚的同窗学友,两人一向友善。司马瀚新近中了举人,被朝廷选了四川浦江县 令。司马瀚比林鸿仪稍长,而两人几乎是同时婚娶。一日,司马瀚邀林鸿仪饮酒,席间, 司马夫人一旁作陪。酒过三巡,林鸿仪看了一眼身怀有孕的嫂夫人,笑着对司马瀚说: “辛砚兄今年真的是双喜临门,又是黄金甲第,又要新添贵子,可喜可贺!” 司马夫人嗔笑着瞪他一眼,回敬道: “小仙兄过奖了,尊夫人不也是有了么?”司司马瀚接过话头:“当真?” 林鸿仪不语,表示默认。 于是,司说来,直是上苍有眼。小仙兄若不嫌弃,倒不如咱们兄弟两个结个亲家, 亲上加亲。贱内如果生个女儿,将来就是你林家的;尊夫人如果生下个女儿,那就是我 司马家的人!如何?” 林鸿仪推说不敢高攀,后见司马夫妇如此诚意,也便欣然应允下来。 不巧,司马家生了个女儿,林家也生了个女儿,但林家的女儿不到周年就夭折了。 司马家的女儿细凤5岁时,林家伯渠出生了。那时当地有句俗话:“女大两,黄金日日长, 女大三,黄金堆成山。”女比男年长5岁的婚姻也是有的。于是,司马和林家这桩婚事也 就这样铁定了。 细凤和林伯渠结婚,司马家备上一份十分体面的嫁妆。林家六口,全靠几石薄产过 活,常是入不敷出,细凤日夜操劳,家境也难改善。 林伯渠在校刻苦学习,报考官费留学,名列第一。校长熊希龄见林伯渠不仅学识渊 博、谈吐不凡,而且有爱国之心,竭力推荐,林伯渠才得以东渡日本留学。 mpanel(1); 1904年,林伯渠进东京弘文师范学院学习。 覃振亡命日本,林伯渠同他异国相逢,格外高兴。覃振与黄兴、宋教仁等关系密切, 经覃振介绍,林伯渠很快同黄、宋熟识起来。 1905年8月,林渠伯应黄兴邀请,参加同盟会成立大会。会后,他请求黄兴和宋教仁 带他去见孙中山,要求参加同盟会。 孙中山当即表示:“我代表同盟会总部,接纳林君入会。” 林伯渠填写了同盟会盟书,黄兴主盟,宋教仁、覃振介绍,林伯渠加入了同盟会。 1906年初,林伯渠和刘道一、秋瑾、姚鸿业等人一起回国。林伯渠抵达上海后,受 同盟会总部派遣,回湖南长沙,负责同盟会秘密刊物《民报》的发行工作。 为了掩护身份,林伯渠一回到长沙,便开办了一所振楚学堂。学堂主要用来掩护革 命党人的活动,规模不大。 这年秋天,刘道一、蔡绍南策划萍醴浏起义,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黄兴认为在 长江流域发动革命暂时面临困难,转而南图两广和云南。林伯渠被派往东三省调查边疆, 联络绿林。 林伯渠通过一位亲戚介绍,担任吉林省劝学总所会办。他在东北发展了关显庭、陈 仙舟、林武等10多人为同盟会会员。 1909年,同盟会派廖仲恺和林伯渠同东北“马贼”建立联系。这支“马贼”拥有四 五千支枪,在延吉和桦甸县间的南山沟子建立了一个秘密的自治政权,其势力范围南北 约百里,东西约300里,引起同盟会注目,认为这支“马贼”可以作为革命的盟友。最初 由宋教仁带领几名同志前往,不料立足未稳,被清军发觉,使命受挫,只好撤回东京。 在林伯渠、廖仲恺的争取下,东北“马贼”终于成为同盟会的盟友。 林伯渠的妻子在湖南家乡去世。林伯渠在精神上蒙此巨大不幸,使他悲痛欲绝。 林伯渠担任劝学总所会办,积极兴办新学,名声大振。因为常到各处查学,1909年, 他认识了吉林女子小学新来的年轻女教员伍崇贤,俩人一见钟情,又有提学使吴鲁说媒, 便于1910年春结婚。 1911年8月,林伯渠应中部同盟会之召,从吉林赶赴上海。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 派他到湖南运动新军和巡防营的策反工作。 林伯渠带着妻子伍崇贤和不到半岁的小女儿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他把妻子、女 儿安顿好,便前往常德。 同盟会湖南分会焦达峰派林伯渠在常德新军和巡防营中活动,林伯渠原来在常德西 路师范的同学,多在新军25混成协50标三营中任职,因此,他便把活动的重心放在三营 上。 在武昌首义前,营中反正工作已基本酝酿成熟。 10月23日,即长沙光复的第二天,焦达峰便委任杨任为两路招抚使、余昭常为总参 谋长,前往常德招抚。杨任、余昭常等抵常德时,由于林伯渠等人预先布置,商民们皆 悬白旗以示欢迎,并献牛酒,常德遂告光复。三天后澧水流域各县也全部反正。 焦达峰被杀,谭延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