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全球通史 (下) 序言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序言 见是序言,就应该写得简明扼要;然而,本序言应是一个宇宙容器、一艘飞船,它 将载读者登上月球,使他能观察到地球全貌,就象本序言之后的篇章使读者了解到地球 上诸重大事件那样。 研究历史的全球性方法并不是一种新方法。实际上,它表示启蒙时代的编史传统又 得到恢复;在启蒙时代,对世界历史的意法如同当时所要求的那样,是与关于进步的流 行观点相适应的。在启蒙时代之前,西方历史学家由于需要使所有已知的历史事件符合 于僵硬的《圣经》框架,受到了束缚。他们习惯将过去划分成与《但以理书》中所预言 的亚达、波斯、希腊和罗马这四大世界帝国相对应的几个历史时期。但是,到17世纪后 期,这一传统的划分面对有关中国和印度的新的历史资料而愈益显得不适当。首先明确 打破这种世界史编纂旧模式的是伏尔泰的《论各国习俗和精神》(1752年)和多卷本的 《世界史》(1736―1765年);这两部书不仅论述了《圣经》中古代的几个传统地区, 也论述了中国、印度和美洲。 但是,到18世纪末,对全球历史的兴趣开始渐渐消失。而更科学的历史观念的产生, 确立了资料须真实可靠的标准,这类标准是那时在论述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以外的其 他文明时所没有的。历史编纂视野狭隘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由于好战的民族国家 的兴起,它推动了民族国家历史而不是先前的世界历史的编纂。这种局限于民族国家历 史的历史编纂至少一直盛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很大程度上一直盛行列第二次世 界大战前。 不过,在过去数十年里,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又开始恢复。历史研究的不断进步现已 大大扩大了可靠资料的范回,而两次世界大战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随着通讯联络的 飞快进步,迫使人们普遍承认“一个世界”的事实。表明这一新的历史编纂趋向的是H. G.韦尔斯的《世界史纲》(1919年)、拉尔夫・特纳的《伟大的文化传统》(1941年)、 威廉・H・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人类社会史》(1963年)以及当代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世界历史杂志》和《人类史》。 这种新的兴趣之所以迄今对课堂教学未产生什么影响,显然是由于对世界历史的教 学法是否切实可行这一点存有疑虑。倘若按通常的看法,认为世界历史是世界上所有国 家或所有文明的历史的总和,那么上述疑虑是完全有道理的。当然,这种看法是十分荒 谬的。就欧洲近代史课程而言,它毕竟不是依次讲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家、巴尔干半岛和波罗的海诸国家的历史。更确切地说,它虽然 要讲述诸主要国家内部的基本发展,但同样重要的是,还要探讨那些曾对整个欧洲大陆 有影响的力量或运动。世界近代史课程与此相同,虽然其目的是分析世界诸主要地区的 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但同样重要的是,还要研究那些曾对整个世界有影响的力量或运 动。因而,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世界历史课程涉及的史实繁杂,而是观察角度不同,即世 界历史课是从全球的而不是从地区或民族的角度讲述历史。 如果考察从哥伦布航海到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一近代初期阶段,观察角度不同的含义 也许可得到具体说明。在欧洲历史课中,对于近代初期阶段,通常主要讲述的不外乎是: 16世纪的王朝冲突、新教反抗、海外扩张;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专制君主国的兴起、 英国革命;18世纪的王朝战争和殖民战争、启蒙运动、开明专制君主。 世界近代史课常常保留这些传统课题,同时还增加其他有关非欧洲地区的历史发展 的课题。最后结果是,世界历史课负担过重,成了一门既不是专门讲述欧洲历史又不是 专门讲述世界历史的课。因此,从新开始,将这门保建立在新的、真正的全球基础上, 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这样做了,显而易见,西欧的崛起是近代初期阶段中具有世界意义 的重大发展。在15世纪末,欧洲仅仅是欧亚大陆四个文明中心之中的一个,而且,决不 是最重要的一个。到18世纪末,西欧已控制了外洋航线,组织起遍及全球、可谋取暴利 的贸易,并征服了南北美洲和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因此,这一阶段作为从1492年以前 的诸地区彼此隔绝到19世纪西欧建立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据有突出地位。 如果以这一观点评价近代初期阶段,那么显而易见,有关欧洲历史的传统课题与世 界历史是不相干的,必须抛弃。因此,本书中取代欧洲历史课的传统课题并予以强调的 是以下三大课题: 1.欧洲扩张的根源(为什么进行扩张的是欧洲而不是欧亚其他文明中心)。 2.欧洲扩张前夕的儒家世界、穆斯林世界和非欧亚大陆世界(它们的基本状况、 制度及其影响欧洲扩张的性质和进程的方式)。 3.欧洲扩张的阶段(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荷兰、法国、英国阶段, 1600-1763年;西伯利亚的俄罗斯阶段)。 这一结构使这些世纪里世界历史的主要趋向显得十分清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 这一结构不比欧洲历史课通常所遵循的截然不同的结构更难于理解。此外,还应该指出 的是,西欧在近代初期阶段中的作用之所以得到强调,并不是因为本书偏向西方,而是 因为从全球观点看,这时的欧洲实际上是世界变化的动力之源。19世纪和别世纪的情况 也是如此。在19世纪,世界历史的主要特点是欧洲在全球占支配地位;在20世纪,非西 方世界开始反对欧洲的霸权。事实就是,从1500年以来,西方一直是在世界事务中起变 革和决定性作用的地区。因此,在近代,世界历史以欧洲为中心,正如出于同一原因。 在公元前数千年里,以中东为中心,在中世纪的若干世纪里,以蒙古帝国和伊斯兰教帝 国为中心一样。为什么本书的结构实质上以欧洲的崛起、居支配地位、衰落和胜利为基 础呢?其原因就在于此。但是,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和本书的章节标题所反映的那样,以 欧洲为中心并不排除全球性的观点和范围。后两者是富有意义且能立足的世界历史课所 必不可少的。 ------------------   素心学苑 收集整理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