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 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 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 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 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B14F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 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 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 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 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D766缪而失其统 与?固天降命不查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 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 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 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 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 科别其条,勿猥勿并,取之于术,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枉于执事, 书之不泄,兴于朕躬,毋悼后害。子大夫其尽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仲舒对曰: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 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 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 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 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 之谓也。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 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五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 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 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 肤,臧于骨髓。故王道虽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 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 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 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 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上天晁之,为生贤佐,后世称通,至今 不绝。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 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得可反,其所操持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