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序
谈中国名著,得先谈中国书;谈中国书,得先谈中国的文字历史。
中国历史从地下挖出的“北京人”起算,已远在五十万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
“山顶洞人”起算,已远在两万五千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彩陶文化起算,已远在
四千五百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黑陶文化起算,已远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时候,
已经跟地下挖出的商朝文化接龙,史实开始明确;从纪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共和
元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年都查得出来的纪录,从纪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
九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月都查得出来的纪录。中国人有排排坐的文字历史,已
长达两千八百多年。
从何处说起
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时候,一位殉道者文天祥,被带到抓殉道者的元朝博罗
丞相前,他告诉博罗:“自古有兴有废,帝王将相,挨杀的多了,请你早点杀我算
了。”博罗说:“你说有兴有废,请问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有几帝几王?我弄
不清楚,你给我说说看。”文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三百多年过去了,十七史变成了二十一史,一位不同黑暗统治者合作的大思想
家黄宗轰回忆说:“我十九、二十岁的时候看二十一史,每天清早看一本,看了两
年。可是我很笨,常常一篇还没看完,已经搞不清那些人名了。”一部二十一史,
从何处说起?
三百多年又过去了,二十一史变成了二十五史。书更多了,人更忙了,历史更
长了。一部二十五史,从何处说起?
何况,中国历史又不只二十五史。二十五史只是史部书中的正史。正史以外,
还有其他十四类历史书。最有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写《资治
通鉴》,除了正史以外,参考了三百二十二种其他的历史书,写成两百九十四卷,
前后花了十九年。大功告成以后,他回忆,只有他一个朋友王胜之看了一遍,别的
人看了一页,就爱困了。
一部中国史,从何处说起?
古书有多少呢?
何况,中国书又不只历史书,历史书只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的一部分,清朝
的史学家主张“六经皆史”,这下子经书又变成了历史书。其实凡书皆史才对,中
国人面对的,已不是历史书的问题,而是古书的问题。
古书有多少呢?
古书多得吓人。
古书不只什么《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它们只不过占两种:古书不只
什么《四书》、《五经》.它们只不过占九种;古书不只什么二十五史,它们只不
过占二十五种。古书远超过这些,超过十倍一百倍一千倍,也超过两千倍,而是三
千倍,古书有-十万种!
吓人吧?
这还是客气的。本来有二十五万三千种呢!幸亏历代战乱,把五分之三的古书
给弄丢了,只剩下十万种了,不然的话,更给中国人好看!
又何况,还不止于古书呢!还有古物和古迹,有书本以外的大量残碑断简、大
量手泽宗卷、大量玉器石鼓、大量故垒孤坟,和陆续不断的大量考古出土。……要
面对起来,更难上加难了。
又何况,一个人想一辈子献身从事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也不见得有好成
绩。多少学究花一辈子时间去在古书里打滚,写出来的,不过是“断烂朝报”;了
解的,不过是“瞎子摸
mpanel(1);
你不配做中国人
于是,中国人的办法便是:口口声声说复兴中华文化,但事实上,他们却对古
书敬而远之,思念起来,未免惭愧。
说你不配做中国人,你一定从心里不服气;但研究一下配做中国人的条件,你
一定从心里惭愧。
做中国人,总不能不着中国书吧?你看了多少中国书呢?
《四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一数之下,不过几种而已,这就
叫惭愧。
面对十万种的古书,面对这一庞大遗产,中国的子孙们到底该怎么办?不看吗?
说不过去;看吗?从何看起?又多么难看?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痛苦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令人痛苦的问题,有心人便出来,想法子做种种选本,来喂中国
人。可叹的是,这些选本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大家太注重以“文
章”为检定标准了,太注重“文章”挂帅,并且这种“文章”,又大局限在僵化的
模式里头了。
好坏标准
以中国“文章”的大家而论,中国人评判“文章”,缺乏一种像样的标准。行
家论“唐宋八大家”,说韩愈文章“如崇山大海”、柳宗元文章“如幽岩怪壑”、
欧阳修文章“如秋山平远”、苏缄文章“如长江大河”、王安石文章“如断岸千尺”、
曾巩文章“如波泽春涨”,……说得玄之又玄,除了使我们知道水到处流。山一大
堆以外,实在摸不清文章好在哪里?好的标准是什么?
又如林纾说他的文章是“史(记)汉(书)之遗”;章炳麟却大骂林纾吹牛,
说林纾的文章,乃从唐人传奇剽窃衍演而来。章炳麟又说:“当世之文,唯王阎运
为能尽雅,马通伯为能尽俗。”其实一切摊开,有何史汉传奇雅俗之分?文章只有
好坏问题,并无史汉传奇雅俗问题。文章的好坏标准,根本不在这里。
做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评判文章,实在该用一种新的标准,我们必须放弃
什么山水标准、什么雅俗标准、什么气骨标准、什么文白标准。我们看文章,要问
的只是两个问题:一。要表达什么?二、表达得好不好?有了这种新的标准,一切
错打的笔墨官司,都可以去它的蛋;一切不敢说它不好的所谓名家之作,都可以叫
它狗屁。
从对对子到古文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章”特多,可是好文章不多的原因。就在没能将这二合
一的问题摆平。中国人一淡写文章排名。韩愈就是老大,他是“唐宋八大家”的头
牌,又是“文起八代(魏晋六朝)之衰”的大将,承前启后,代表性特强,可是你
去读读他的全集看,你会发现读不下去。你用上面两个问题一套:
一、他要表达什么?答案是:他思路不清,头脑很混,他主张“非圣人之志,
不敢存”,但什么是圣人之志?他自己也不知道;二、他表达得好不好?答案是:
他好用古文奇字,做气势奔放状,文言文在他手下,变成了抽象名词排列组合,用
一大堆废话,来说三句话就可说清楚的小意思,表达得实在不好。
虽然这样,韩愈却还算是进步分子呢?中国文章自魏晋以后,就有话不好好说,
一定要配成了对儿才说话,一作起文来,就是“四六体”。“四六体”是四句六句
对偶而成的骄体文,是纯粹的中国字一字一形一音一义的大排队。中国人这时候,
一写文章就要对对子,写满篇文章就是写满篇春联,满篇堆砌、矫揉造作,非常讨
厌。到了唐朝,韩愈出来,主张秦汉古文,“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唯陈言之务
去”.虽然韩愈文章也一样讨厌,但比起以前的八代的来,总是一种进步。
从古文到解放
这种进步,转变到北宋的“古文”。“古文”一方面说复古,一一方面也创新,
虽然南宋以后,有“语体”出现,把白话和文言合流,但以“文章”正宗论,还是
“古文”的天下。于是,从韩愈到曾国藩,中国的能文之士都是古文家,“古文”
就是我们一般指的文言文。
文言文的大缺点是它不能做为好的表达工具,它跟白话分裂,写出来,是活人
说死话,说得再好也是“古文辞类纂”。到了十九、二十世纪,有人开始突破,最
成功的是梁启超,梁启超说他文章“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
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者辈则痛恨,诋为野狐。”
梁启超虽被者辈痛恨,诋为野狐,但他在中国文章史上。和司马迁、韩愈等一
样,是十足划时代的人物。梁启超风靡文坛一二十年,最后由白话文接替了文言文
的位置,中国古书的时代,就告一段落了。
我们现在谈古书,就是以这一段落做标准的。这一段落以前的书,就是古书。
读它们,无从读起,不读它们,又愧为中国人。我们遭遇了”两难式”。
分类的荒唐
对古书做选本,失败在“文章”挂帅以外,另外的失败,是“分类”笼统。
中国古书的分类,最流行的,是四部(经、史、子、集)分类。四部分类从东
晋以后通吃,变成了典型的图书分类规范。但是稍一留心,就知道这种分类是相当
荒唐的。以四部中第一部“经部”为例,“经部”的一部分,近于百科全书式的总
集,应分入总类、文学类、历史类,其他部分(像《论语》、《孟子》),应分人
“集部”(个人集子);以第二部分“史部”为例,体裁上分正史、编年、别史、
杂史、载记等,全无道理与必要,其他诏令应人法律类,时令应分入天文类,目录
应分人总类;以第三部分“子部”为例,老庄申韩等家,其实与“论语”、“孟子”
无别,都应分入“集部”,其他谱录中草木虫鱼应分入植物类、动物类,类书应分
入总类,小说应分入文学类;以第四部分“集部”为例,“经部”、“子部”分过
来的书,多可分入哲学类、法律类、文学类。……总之,四部分类,大体上说,
“经”“子”“集”多是一类,“史”是另一类,四部分类实在只是两部分类。分
类、分类,分了半天类,最后只分了两类。所谓分类,分了等于没分,这叫什么分
类!(并且若按前面所提“六经皆史”之说,甚至连两类都没有呢!)
虽然这样,四部分类却还算是进步的分类呢!其他像《永乐大典》以韵来分类;
《文渊阁书目》以《千字文》来分类;朱彝尊《竹
|
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