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月亮?哪一个月亮?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月亮?哪一个月亮” 在英国住了十一年的美国作家保尔・特洛有一次听到一位英国女人躲在门后很 得意的说:“这些美国佬真滑稽!”他听了悄悄溜掉,心中纳闷:英国人说我们滑 稽?英国人家里连天花板也糊上墙纸!英国人看电视每年还要付出几十英镑买电视 执照!英国人买香烟还要给火柴钱!人家不小心踩了英国人一脚,英国人还马上说 “对不起”!英国人到今天还在用玻璃瓶子装牛奶,还有专人挨家送牛奶,还有沿 街收买破铜烂铁的马车!而英国人居然还说“这些美国佬真滑稽”! 习惯和偏见既可怕又有趣。住伦敦,天天早上坐火车进城,不难从英国人在火 车上看的报纸分辨出他们的身份。看《泰晤士报》的,多半是些公务员、律师等各 行专业人士,中学上贵族学校,大学念牛津剑桥。看《金融时报》的人跟看《泰晤 士报》的人差不多,都属中产阶级,只是职业不同,可能在银行界或大公司做事。 《每日电讯报》的读者成分比较杂,有退休了的生意人、军人,有《泰晤士报》和 《金融时报》读者的太太;大部分则是十八岁到四十五岁的工商界中级主管或高级 文员,没上过大学,但中学可能也念贵族学校。看《每日邮报》和《每日快报》的 人不出两类:一是小职员、女秘书,女秘书尤其喜欢《每日邮报》;其次是小铺子 的店员或老板。《卫报》读者思想比较开明激进,反既得利益中产阶级;他们的兴 趣和爱好其实跟《泰晤士报》、《金融时报》读者差不多,手头虽然不那么宽裕, 却不惜花钱买书、听音乐会。看戏,绝不甘心跟伦敦知识分子文化生活脱节。 这些当然都是英国有名气的报纸;起初可能是报纸的内容尽量迎合心目中的读 者对象,报纸站得住脚之后则等于是铸出了形象,成了“神话”,转而吸引更多读 者各选适合自己阶级身份的报纸,借报纸突出自己的形象,帮着巩固“神话”,于 是,习惯不再是习惯了,是意识形态;偏见也不算是偏见了,是思想模式;最后, 赤膊的修路工人就不该看《泰晤士报》,否则人家看到会暗笑;西装笔挺的老绅士 就不该看《太阳报》,否则人家看到会苦笑。 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里的人的习惯尚且分得这样清楚,主义不同、信仰不 同的两个地方的人的习惯更不用说了。可是,大家容忍古今中外不同的好习惯总是 好的。古人用天干地支顺序搭配以纪年,周而复始,今年又轮到甲子年了。海内外 中国人平日虽通用公元,但旧历新年习惯贺岁,甲子新年尤其特别,大陆、台湾、 香港报刊都有文章谈甲子年,也算是另一种“五通”。至于三方统一,现在还在各 唱一段:“轻轻问一声,悄悄问白云,思念的人儿,别来可无恙。”能有这一缕思 念也很难得了;同样几首邓丽君的歌,三个不同处境的人听来感受难免不同! 邓丽君的歌以情歌为主。情歌好像也有一套习惯,不是把又爱又恨的情感活生 生塞给人家;是把一大串“情感的密码”堆砌起来让对方慢慢“译”出来:“小河 畔,建洋房,白石阳台和小花园,栽上玫瑰和垂杨”;“推开窗,向外望,竹篱笆, 铺满白霜,恬静的街上,显得荒凉”;“夕阳下朵朵玫瑰映着彩霞,暮色中阵阵凉 风,吹着彩云走天涯,迷人景色美如画,勾起往事如麻”。香港人受惯商业广告神 话的熏陶,觉得爱情原是一种广告术,偶然用音响科技制造这样的梦幻世界,让人 在高楼丛林之中窥出一线人造彩云,说不定可以招来多几对“思念的人儿”买楼结 婚,粉饰繁荣。台湾一向是文艺神话的示范单位,大家看惯小河玫瑰白霜,不用推 开小窗,早就猜到窗外有花园,邓丽君就在园中,教人平添一份意料中的喜悦!中 国大陆温度湿度不可乱改,室内花卉一搬出室外就污染而死,邓丽君的玫瑰移植进 去,自然也会不习惯温室气温而枯萎,彼此都不妨引屈原的话以自况:“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习惯不同,感受不同,彩云、小窗、玫瑰,很容易都变得很滑稽了!社会学家 雷门・维廉斯二次大战人伍四年半,战后回到剑桥,发现一切都变了:旧日师友重 聚,言谈毫不投机,不仅彼此的价值观念不同了,甚至彼此熟悉的单字名词,各自 的解释和定义都不同。他最后不得不承认说:“我们彼此说的不是相同的语言!” 港督在纽约演说,谈到中英双方早就声明谈判旨在保持香港的安定和繁荣,但他也 说:“一些讥讽之徒可能认为这是陈腔滥调”,可见要人人说相同的语言多难!但 愿可以避免这样滑稽的情话:一九九七年中秋夜,一位香港女人陪着她的大陆情人 在花园道上散步,她突然说:“我们上山看月亮去!”她的情人说:“月亮?哪一 个月亮?”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