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诚诈篇 第02节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二节 棘刺刻猴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 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 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 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 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 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 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 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 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 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 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 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 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 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 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 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 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 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从而 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 法宝。 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 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 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 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 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 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 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 “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 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 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 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 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 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mpanel(1);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 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 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鸥鸟与青年 从前,有位青年住在海边,非常喜欢鸥鸟,鸥鸟也乐于亲近他。每天晨曦初露, 当他摇船出海的时候,总有一大群鸥鸟尾随在他的渔船四周,或在空中盘旋,或径 直落在他的肩上、脚下、船舱里,自由自在地与青年一道嬉戏玩耍,久久不愿离去, 相处十分和谐。 后来,青年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就对他说:“人家都说海上的鸥鸟喜欢跟你 一道玩耍,毫无戒备,你何不乘机抓几只回来,也给我玩玩?”他于是满口答应道: “这有何难?” 第二天,青年早早地出了家门,他将小船摇出海面,焦急地等待着鸥鸟们的到 来。可是,那些聪明的鸥鸟早已经看出了他今日的神情不对,因此总只是在空中盘 旋,而不肯落到他的船上。当青年准备伸手抓它们的时候,鸥鸟们就“呼”的一声 全飞走了,青年只好干瞪眼。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彼此交往要想达到和谐友好的境界,必须以互相真诚为前 提。如果你自以为聪明,想心事去算计朋友,那么朋友必然会弃你而去。 求千里马 传说古代有一个非常喜爱骏马的国君,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骑,曾许以一千金 的代价买一匹千里马。普天之下,可以拉车套犁、载人驮物的骡、马、驴、牛多的 是,而千里马则十分罕见。派去买马的人走镇串乡,像大海里捞针一样,三年的时 间过去了,连个千里马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一个宦宫看到国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马而怏怏不乐,便自告奋勇地对国 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只须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届时定会如愿以偿。” 国君见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仿佛有取胜的秘诀,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宦 官东奔西走,用了3 个月时间,总算打听到千里马的踪迹。可是当宦官见到那匹马 时,马却死了。 虽然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马虽然死了,但它却能 证明千里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确有千里马,就用不着担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 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马。想到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马的信心。他当即用500 金买下了那匹死马的头,兴冲冲地带着马头回去面见国君。宦官见了国君,开口就 说:“我已经为您找到了千里马!”国君听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马在哪 里?快牵来给我看!”宦官从容地打开包裹,把马头献到国君面前。看上去虽说是 一匹气度非凡的骏马的头,然而毕竟是死马!那马惨淡无神的面容和散发的腥臭使 国君禁不住一阵恶心。猛然间,国君的脸色阴沉下来。他愤怒地说道:“我要的是 能载我驰骋沙场、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马,而你却花500 金的大价钱买一个死 马的头。你拿死马的头献给我,到底居心何在?!”宦官不慌不忙地说:“请国君 不要生气,听我细说分明。世上的千里马数量稀少,不是在养马场和马市上轻易见 得到的。我花了3 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匹这样的马,用500 金买下死马的 头,仅仅是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这马头可以向大家证明千里马并不是子虚乌 有,只要我们有决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 金买一匹死马的头,等于向天下 发出一个信号。这可以向人们昭示国君买千里马的诚意和决心。如果这一消息传扬 开去,即使有千里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养马人听到了君王是真心买马, 必定会主动牵马纷至沓来。”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 君。 这则寓言通过价值500 金的马头使国君众望所归,招至卖马人纷至沓来的故事, 说明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和耐心。而一个人谋事的决心,不仅仅 是反映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涸泽之蛇 那年夏季,久旱不雨。严重的缺水使庄稼地裂开一道道又宽又深的口子,不少 的池沼也干涸了。原来栖息在水沼中的一些虫、鱼、蟹、蛙,能够搬迁的都搬走了。 最后还剩下两条花蛇。它们眼看着池沼边的杂草全部枯槁,也准备另找一处安身之 地。 临行之前,那小蛇对大蛇说:“你身强力壮走得快。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后 面跟,这样目标太大。人们一看到蛇在行动,肯定会来捕杀。你走在我的前面,必 然先遭祸殃。因此,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你最好背着我走。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见 过哪一类蛇是这种模样,也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条蛇像这样行走,所以一定会起疑心。 如果他们把我当成一位神君,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不是可以蒙混过关,安全抵达 目的地了吗?” 大蛇觉得小蛇的话有道理,于是背起小蛇穿过大路,扬长而去。见到这两条蛇 上下重叠着蜿蜒游走的人都很恐惧,谁也不敢靠近它们。这些人回去以后,一个个 绘影绘声地向旁人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情景,并煞有介事地说:“刚才我看见蛇神了。” 这则寓言启迪人们,要善于识别变化多端的诡计,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 象,而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人贵有自知之明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8 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 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 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 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 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 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 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 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 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 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长 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 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 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 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 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 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说话要看对象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 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 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 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 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 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 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 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 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 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 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 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 是白搭。 宋王出逃 西周时期的宋国是地处中原腹地的一个小国。自周武王灭商,由周公赐地封侯 以来,这个由殷商后裔掌管的小国统治者一直过着苟且偷安、无所作为的生活。乃 至春秋末年,强大的齐国起兵攻打宋国时,宋王还没有警觉。他虽然派了人去了解 齐兵进犯的情况,但是对打听消息的人提供的情况并不相信。他派的探马回来说: “齐兵已经迫近,都城里的人都很恐惧。”宋王身边的大臣却说:“他这种说法分 明是在动摇人心,是一种‘肉自生虫’的表现,自己先从内部腐烂了。以宋国的强 大和齐国的弱小而论,哪里就会危险到这种地步呢?”宋王听了这样的解释,立即 以欺君之罪杀了那个探马。紧接着,宋王又派一个人再去了解齐兵的动向。使者回 来以后说的情况和前一次没有两样。宋王愤怒之下又在杀了这个使者。在很短的时 间内,宋王竟一连下令杀了3 个使者。 随后宋王又派了一个人出去侦察。这个人出了城没走多远就发现了齐兵。他在 回城的路上碰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问道:“齐国马上就要兵临城下,宋国的都城 危在旦夕,你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弟弟回答说:“我受宋王之遣出来侦察敌情, 没想到敌人已经这么近了。我正想回城报告敌兵迫近、国人恐慌的情况,但是又怕 落得如同前几个使者那样的下场。讲真话会死,不讲真话被人发现恐怕也会死,所 以此刻我不知如何是好!”他哥哥对他说:“你千万不能再报告实情了。只要不是 立即就死,即使齐兵攻破了城池,你还有一线逃生的希望。然而你若报告了实情, 肯定会比别人先死。”弟弟按照哥哥的意图去做了。他回报宋王说:“我出北门骑 着马跑了好大一阵工夫,连个齐兵的影子也没见到。刚才进城后我看到各家各户都 很安定。”宋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那些粉饰太平的大臣们借机表功地说:“先前 的那几个探子真死得应该。”欢喜之下,宋王赏了这个使者很多金钱。 此后不久,城门外齐兵旌旗如林、杀声震天。宋王看到大势已去,悔之莫及。 他在仓惶之中带了几个护身的将领,匆忙跳上马车逃跑了。 因为形势紧迫,没有人去追究这个撒谎的使者。他趁都城上下一片混乱,逃离 了宋国。后来他在别的国家竟然成了一个大富翁。 宋王及其宠臣,仅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判断别人言行的真伪,结果弄得国破家 亡。从这一故事的教训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深入实际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事实为根 据对问题下结论,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天帝杀龙 墨子在前往北方齐国的路途中,遇见了一位以卜卦算命为业的阴阳先生。阴阳 先生对墨子说:“天帝正好是今天在北方屠杀黑龙,而先生的皮肤是黑色的,所以 千万不要到北方去。” 墨子没有听信阴阳先生的这一套,毅然继续向北前行。可是在到达山东的淄 (zi)水南岸后,适逢河水猛涨,无法摆渡,于是只好原路返回。 阴阳先生再次见到墨子时,不无得意地炫耀:“我不早就对您说过嘛,先生不 要到北方去。现在的事实果然证明,我的预言是正确的。” 墨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反驳说:“现在是南方的人不能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也 不能到南方来。其实,他们的肤色各不相同,有的黑,有的白,为什么都不能如愿 呢?这只是因为淄水猛涨形成了阻隔的缘故啊。况且依照你的理论,天帝每逢甲日 乙日在东方屠杀青龙,逢到丙日丁日就在南方屠杀赤龙,逢到庚日辛日就在西方屠 杀白龙,逢到壬日癸日就在北方屠杀黑龙。如此说来,天下之人就都不能出门远行 了。这样做,既违背了人的意愿,又将使得天下空虚,一事无成。所以,你的虚妄 之言实在是听不得啊!” 墨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批驳了阴阳先生的迷信妄说,这种建立在尊重科学、 尊重事实基础上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本领不分大小 公孙龙是个有学问的人,他手下有不少弟子,个个都身怀技艺,各有一套本领。 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们说:“我喜欢有学识、有本领的人,没有本 领的人,我是不愿和他在一起的。” 有个人听说了公孙龙,便前来求见,要求公孙龙收他做弟子。公孙龙见那人相 貌平平,粗布衣帽,便问:“我不结交没有本领的人,不知你有什么本领。” 那人说:“大的本事我没有,只是我有一副好嗓门,我能喊出很大的声音,使 离得很远的人也能听到。一般没有人能像我一样。” 公孙龙回头问他的弟子们:“你们中间有没有喊声很大的人?” 弟子们争相回答说:“我们都能喊大声。”说着还用眼斜瞟着那个前来求见的 人,显出一种不屑的眼神。 那人说:“我喊出的大声,非常人可比。” 公孙龙很有兴趣地说:“那你们比试比试。” 于是弟子们推选了他们之中声音最大的一个做代表,与那人一起走到五百步开 外的一座小丘背后,向公孙龙这边喊话。结果,除了那个人的声音外并不见弟子的 半点声响。于是公孙龙把那人收留下来。可是,弟子们依然不免暗暗发笑,喊声大 又算什么本领,喊声大派得上什么用场呢?老师是斯文人,难道要找个一天到晚替 自己吵架、吼叫的人么?弟子们都不以为然。 过了不久,公孙龙到燕国去见燕王,他带着弟子们上路了。走了一段,不料碰 到一条很宽的大河。可是河的这一边见不到船,远远望那河对岸,却停着一只小船, 艄公蹲在船尾正无事可干。 公孙龙马上吩咐那个刚收留的大嗓门弟子去喊船。那弟子双手合成喇叭状,放 开嗓子大喊一声:“喂……要船啦……”喊声亮如洪钟,直达对岸,那对岸船上的 艄公站起身来,喊声的余音还在河两岸回响,以致慢慢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对岸那只船很快摇了过来,公孙龙一行人上了船,原先那些不以为然的弟子深 深佩服老师及那位新来的朋友。 看起来,只要是本领,它总有用处,我们不应该排斥或看不起小本领,在关键 时刻,小本领也能派上大用场。 宋玉进谗 古时候,楚王手下有个叫作宋玉的大臣。宋玉相貌英俊,穿戴华丽,风流倜傥 (ti tang ),又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得妇女们的倾慕。楚王欣赏他的才华,也很 宠幸他,给他自由出入后宫的特权,以便宋玉能写出可供宠妃演唱的歌词来。 但是宋玉这个人的品质实在不怎么样,他十分好色,仗着楚王的信赖,常到后 宫中和楚王的妃子们接近。日久生情,竟跟妃子们私通起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时间一长,就有些风声走漏出去,影响很不好。 楚国大夫登徒子是个刚直不阿的大臣,他也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闻,就去跟楚 王进谏说道:“大王,宋玉这个人长得很好看,又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很能讨 妇女们的喜欢。他又非常好色,不是个能洁身自好的人,您让他这样肆无忌惮地进 出后宫,恐怕不太方便,要是万一惹出什么事来,岂不有损王室的威严?还是不要 再让他接近妃子们了吧!”楚王听了,不禁有些心动。 不知怎么的,这件事却传到了宋玉的耳朵里。他勃然大怒,气急败坏地跑到楚 王那里去,先替自己辩解了一番,说自己实在冤枉,因为才学高又得到楚王的恩宠, 所以遭到别人的嫉妒和陷害。接着他便开始说登徒子的坏话,声色俱厉地告诉楚王: “其实真正好色的人,正是登徒子本人啊!” 楚王很吃惊,问道:“你这样说登徒子,有什么真凭实据吗?” 宋玉得意地说开了:“证据确凿!登徒子的老婆是一个非常难看的丑女人,她 有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嘴是三瓣的,牙齿稀疏,弯腰驼背,走起路来是个罗圈腿, 东倒西歪。她全身还长满了疥疮。就是这样一个丑到极点的女人,登徒子还十分喜 欢她,跟她连生了5 个儿子,这不正说明他好色到了严重程度了吗?” 可怜登徒子连和他的丑妻感情好这件事都被宋玉用作攻击他好色的根据,可见 只要想说一个人的坏话,是不愁找不到理由的。 ---------- 中国读书网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