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三章
比克被水浸得浑身湿透。它用自己的小舌头舔毛,不一会,毛全干了,它觉得
温暖了一些。
它想吃,可是走到灌木丛外面去它又害怕,从河边传来白鸥尖锐的叫声。因此,
它就整天挨着饿。
天终于黑起来了。鸟都睡着了,只有拍拍地响着的水浪,还在冲击靠近的河岸。
比克小心地从灌木底下爬起来。它一看,什么也没有。它就像一个小黑球似的,
急急忙忙地滚到草里。
它拼命找食,只要眼睛里看到的叶子和茎,它都去吮来吃。可是里面并没有奶。
它只得用牙齿把它们咬断或嚼碎。忽然,有一种温和的汁水,从一根茎里淌出来,
流到它的嘴里。汁水是甜的,正跟妈妈的奶一样。
比克把这根茎吃掉,接着,就去寻找别的同样的茎。它真饿得慌,环绕着找了
一遍,一点都没有再看到。
在高高的草的上空,已经升起了圆圆的月亮。黑影毫无声息地在天空掠过,这
是敏捷的蝙蝠,在追逐夜飞的蝴蝶。
在草里,到处可以听到轻微的吱吱喳喳的声音。有的在那儿移动,有的在灌木
丛里走来走去,有的在蔓草里跳跃。
比克正在吃。它把茎一直啃到地上。茎倒下来,冷冷的露珠滴在小老鼠的身上。
在倒下来的茎的顶头,生长着小穗,这是很好吃的,现在比克找到了。它坐了下来,
两只前脚跟手一样的举起茎来,很快地把穗吃掉了。
“擦拍!”在小老鼠不远的地方,有种东西碰在地上。
比克不啃了,仔细地听。草里在“擦拍”、“擦拍”地响。
“擦拍!”前边草堆的后面又传来了响声??“擦拍!”有一种活东西在草里,
一直向着小老鼠跳过来。
比克正想赶快向后转,跑进灌木丛林里去。
“擦拍!”从后又跳过来。
“擦拍!”、“擦拍”四面八方都在传过声音来。
“拍!”声音在前面已很近了。
有一种活东西,它那长长的排开的脚在草上急急地跳动。
“拍!”地一声,一只眼睛凸出的小青蛙,落到了地上,正好落在比克的鼻子
前面。它慌慌张张地盯住小老鼠。小老鼠又奇怪又害怕地在看它光滑的皮肤……它
们面对面地坐着,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四周和以前一样,响着“擦拍!”、“擦拍!”的声音??整整的一群小青蛙,
刚从不知什么东西嘴里逃出命来,在草里一蹦一跳。轻微急速的“悉索”、“悉索”
的声音,越来越近了。
一刹那,小老鼠看到,在一只小青蛙后边,一条银灰色的蛇,拖着又长又软的
身子,正在爬袭过来。蛇向着下面爬,一只小青蛙的长长的后脚,还在它张大的嘴
里抖。以后怎样,比克并没有看见。它急忙跳开去,连自己也不知道,它已经蹲在
离地面很高的一棵灌木的树枝上了。
它在那儿度过了这一夜的其余时间,它的小肚皮给草擦痛得着实厉害呢。
比克不再担心挨饿了,它已经学会了自己怎样去找食吃。可是,它又怎么能独
个儿抵御所有的敌人呢?
老鼠们老是聚族而居,这样就比较容易抵御敌人的侵袭。谁发觉了一个走近来
的敌人,只要吱的一声,大家就躲起来了。
比克只是独个儿。它需要赶快找到别的老鼠,跟它们生活在一起。比克就出发
去寻找。只要它受得住,它总是尽力向灌木攀过去。这地方,蛇实在太多了,它不
敢爬到地下来。它的爬树本领学得真不错。尾巴帮了它不少忙。它的尾巴又长又软,
能够攀得住树枝。它靠着这样的一只钩子,能够在细枝上攀来攀去,并不比长尾巴
猴差。
从大枝到大枝,从小枝到小枝,从树到树??比克接连三夜这样地攀缘过去。
到末了,灌木完了,再过去是草原。
比克在灌木丛里,并没有遇到老鼠。
草原是干燥的,蛇是不会有的。小老鼠胆大起来,连白天也敢走路了。现在它
碰到了什么吃的都吃,各种植物的籽和块茎,硬壳虫,青虫,小虫。不久,它又学
会了一种逃避敌人的新法子。
事情是这样的,比克在地里挖到一些硬虫的子虫,它用后脚坐起来,一边细细
地在咀嚼。太阳明亮地照着,蚱蜢在草里跳来跳去。比克看到在远远的草原上面,
有一只小野雁,可是比克并不很害怕。野雁??一只比鸽子稍稍小一点的鸟??不
动地挂在天空里,正好像挂在绳子上一样。只有它的翅膀,稍稍的在一动一动,它
的头在不停地转。
小老鼠并不知道,野雁的眼睛是多么厉害。
比克的小胸膛是白色的。它坐着的时候,在褐色的地上,老远都看得到它的小
胸膛。比克知道危险,不过野雁已经一下子从上面冲下来了,像箭一样地向它扑过
来。要逃跑,已经嫌迟了,小老鼠的脚吓得动弹不得。它把胸膛紧紧贴在地上,几
乎连知觉也失掉了。
野雁飞到小老鼠那儿,突然又飞回到天空,尖尖的翅膀差一点碰到比克。野雁
怎么也不明白,小老鼠到底躲到哪儿去了。它刚才只看到小老鼠的又白又亮的小胸
膛,忽然又没有了。它紧紧地盯住小老鼠坐着的那块地方,可是只看见褐色的泥块。
比克却仍旧躺在那儿,仍旧在野雁的视线里面。原来它背上的毛是褐黄色的,
跟泥土的颜色差不多,从上面望下来,怎么也不能发现它。
一只绿色的蚱蜢,刚好从草里跳出来。野雁冲下来,抓住它就飞,一直飞出了
视线。
保护色救了比克的性命。它从那个时候起,一发觉远处有敌人,就马上把身体
紧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保护色就会发生它的作用,瞒过顶顶利的眼睛。
--------
文学视界
|
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