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代后记――再看"教育"的实质 教育是为了什么? 本书通过对现有幼儿教育的反思,认为现有的幼儿教育存在着重大的基本性错误, 并试图指出其错误的关键所在。 关于教育的目的,正如《还剩一般的教育》当中所说,一定存在着"说真心话"和" 贯彻方针"的差异。尽管大家没有明确将它说出来,但实际上,我认为:其重点一直没 有偏离为教育而教育的方向。因此,大家默默认同了现有的教育,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就 要默默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并且认为现有的教育是天经地义的。 教育教育,不仅要"教人",而且要"育人"。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且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因此,我希望大家理解:"育"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具有巨 大的力量,它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就是幼儿教育和零岁教育的意义所在。 此外,关于教育,以前大家全力以赴追求的是能用肉眼看见和确认的"物",而不是 如何使人和社会幸福起来。可以说,以前的教育缺少精神和人性的东西。我认为,现在 的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精神"上。必须看到,计算机带来了革命,带来了时代 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大家重新考虑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人的问题。 在此,我打算对本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第一个问题:了解胎儿和新生儿的能力 从前,人们对胎儿和新生儿所具有的身体性能力和精神性能力认识不足。 正如在第1章中所说明的那样,直到最近,人们还只能采用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跳 等方法来观察婴儿的状态。可是现在,由于超声波诊断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对婴 儿的状态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由于观察能力的提高,人们的开始清楚地认识到,大家 以前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能力评价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幼儿教育的应有形 态,开始的时机和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整个教育进 行重新思考。 第二个问题:对临界期的思考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胎儿和新生儿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当然,人们对 潜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理解完全不同。 "什么时候"的问题对人很重要也很严肃,因此有多次重申的必要。有许多潜能,如 果不赶在早期的某个时间之前去学会它,以后就很难掌握。这个问题,在此之前,谁都 没有去认真考虑它。因侧,现有的教育净再耽误人了。让人觉得,大家都在等教育出现 问题以后,才去拼命地补窟窿。每每看到现有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我只能暗自嗟叹, 仿佛现有的教育在故意走一条艰辛的路。 我觉得,有很多事情都必须更多地考虑怀孕期间。因为教育的时机既不是只幼儿园, 也不是指三岁,而是指无限接近零岁的时期。 第三个问题和已有的早期教育在目的上和方法上明显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认为, 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育。因此,尽管早期教育在社会上被争论的沸 沸扬扬,却一直没有关于早期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具体研 究。正因为早期教育效果明显,能使孩子在智能或某方面的技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所 以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主张追求效果;而另一种意见表示反对, 认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会带来负面影响。 mpanel(1); 如果可能,我们要更多地相信人所具有的潜能,并在此基础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把"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和人类的真正幸福 结合起来。 如果要考虑新的教育,我们就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永远不能从现有 的教育当中摆脱出来。这种对现有教育的重新思考必将会引起教育上的革新。 第四个问题:分成"左,右脑"来考虑 现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已相当普遍。明确划分左右脑,并对其功能进行分别考 虑确定很有意思。但是,正如第四章 所说,人的左右脑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我之所以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目的是通过这种说法去表达"说理"和"感性", "物质"和"精神"的概念,并进而说明我们应该"何时,如何"去培养它们。 第五个问题:类型教育和"精神"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以汉字卡片为例,提出了今后教育的一种方法――"类型 教育"。在这里提出如此具体的"类型教育",也许会有人觉得有矛盾。但是,当大家读 了第4章和第5章以后,我想,大家就不会觉得有矛盾,而且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具有如 此之大的潜能。 但是,类型教育必须从培养人的心灵和品质开始,而不是培养人的知识能力,这一 点极其重要。把以前日本教育所遗忘的"还剩一半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智能教育放在 第二位,这就是我要强调的。 孩子都具有卓越的能力和良好的可塑性。通过早期的培养,可以使这些能力和可塑 性变成孩子的性格和气质,甚至变成左右孩子一生的人性。但是,大家却再漫不经心之 间将孩子的这些潜能和可塑性一个一个地扼杀在萌芽之中。 直到孩子上学以后,大家才想到要恢复孩子的潜能和可塑性,结果苦不堪言。这就 是现在教育的现状。 1986年7月16日,文部省在重新审定「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时候,公布了一项中间 报告。报告对文字,数量和汉字教育等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在个人差距很大的幼儿时期,让孩子机械地背诵文字和数量,对孩子进行集体指 导,会把孩子自发产生的兴趣,爱好和思考扼杀在萌芽之中。" 我对此表示怀疑: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能这么说呢? 正如前面所说,尽管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还存在着许许 多多的问题。就连文字和数字教育这么简单的问题,在现阶段,人们还一无所知,不知 道在那个时期教育孩子最合适。 关于汉字教育的问题,我在本书当中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幼儿再没有进入幼儿园之 前可以很好地记住汉字。虽然我是一个外行,但是如果孩子有适当的指导,我估计,孩 子从早在零岁的时候开始就能记住汉字。 我们很难想象,孩子记住了汉字会让他失去自发的兴趣,会扼杀他思考的萌芽。 因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中间报告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这一段发言的根据是什 么。 确实,如果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想在同一时间里教会孩子同一样东西, 那么有的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并且不能很好地掌握。但是,他的原因在于指导方法的不 当,而不在于在这个时期开始汉字教育太早了。 中间报告的发言似乎在告诉大家:在这个时期不能进行汉字教育,从而使父母深感 困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另外,在刚才的「纲要」当中,也没有把"与他人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列为这 个时期的"重要是项"。诚然,教育需要从更早的时期,就开始考虑这些还事项。 我认为,人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做好这些事项。如果从进入幼儿园才开始学习的话, 那就晚了。 正如本书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许对"时期"的设定进行严密的考虑,看是从零岁开始, 还是从胎内开始。 总之,文部省对教育"时期"的看法是含糊的,他没有明确的根据。不仅文部省,而 且全世界对"婴幼儿时期"的看法都很含糊。因此,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会产生困惑, 是理所当然的。 母亲们所追求的意识革命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不少看上去象常识,而实际上毫无根据。 尤其在养育孩子方面更是如此。因为我曾经多次说过,关于零岁的婴儿我们一无所知。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因此,我希望母亲们在照看自己的孩子时,不要被所谓的信息所迷惑,要珍视自己 内心的感受,鼓起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同时,在今后,我们也要彻底改变自己对事 物的看法不仅包括养儿育女,而且包括其他所有事情。 以前,日本人看问题的方法源于西欧的理性主义,他是明治维新才开始进入日本的。 西欧的理性主义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人要幸福就要出生在好的社会里,进入好的学校,并取得好的学历。这是至 关重要的,而在其他方面稍稍做出牺牲也无所谓。这就是以往日本社会的真实写照,一 切看起来都似乎合情合理。 理性主义的想法确实使日本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今后,理性主义将越来 越多地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问题呢?这说起来稍稍有点难,但我觉得:把人作为一个 整体去把握的东方思维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西欧的理性主义是分析性的,他注重对事物的分析,从而 往往忽视了对事物整体的把握。 例如,只顾发展工业,不惜污染地球上的空气环境。由于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使得 人类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大家重视培养孩子的这方面能力, 同时轻视了孩子作为人本身的培养。这就是以往教育的实际情况。 但是,这样做,人是不会幸福的。智力就是智力,它只能是人的一部分。人要幸福 就不能只发展人的一部分,而应该发展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人。同时,人不光要在人的 社会里与自然取得协调,而且要在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范围内与自然取得协调。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意识革命,摆脱已有思维模式的束缚。 再考虑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希望母亲们一边寻找新发现,一边面向"创 造人"的挑战。我觉得,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科学的人。 关于如何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母亲 们自己去创造。而且,母亲们还必须具备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不受 已有常识的束缚,才能不受身边各种信息和杂音的迷惑。 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幸福,我想,你自然就会有办法。 关于幼儿教育的详细做法,我觉得,他会因母亲和婴儿关系的不同而不同。但是, 如果大家记住了我在本书中所说的,我想,其大致方向是绝对不会错的。 目前,人类已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这是因为: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如果人将这些智慧用于其自身,我相信,在21世纪,人类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满。同时, 我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人类。这是人类的特权。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