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十五章 过大江追穷寇 雄师留英名 1949 年4 月,泰州南白马庙。第三野战军指挥部。 粟裕对坐在旁边的张震参谋长说:“我们开会吧?”张震点了点头。 粟裕环视一下与会的第八、第十两兵团军以上干部说:“我们召集大家讨论和 部署东集团渡江作战,大家有什么高明之见,要畅所欲言。”会场静了下来,谁也 不好意思先讲。张震看着粟裕说:“还是粟司令先讲讲吧。”粟裕清清嗓子,开始 一字一句他讲起来: “敌以南京、芜湖地区的兵力,对付我中集团,阻止其向东发展,集中南京至 上海之间的兵力,寻求在京沪之间与我决战。如出现这种情况,要求集团在渡江成 功之后,主力控制在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带,下决心在京沪线上打一个恶仗, 打上三、五天,打出一个好局面来。同时,要求中集团,在渡江成功之后,除留足 够兵力歼灭沿江当面之敌外,主力迅速向东发展,和东集团打通联系。这为第一种 可能。”粟裕讲的有些兴奋,下意识地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拿起指示杆在地图上 指着继续讲道: “南京、镇江等地区之敌,向杭州、衢州撤退,在浙赣线上组织第二道防线; 京沪线之敌向上海收缩,固守上海。如出现这种情况,则三野先集中兵团协同二野 解决浙赣线上之敌,然后再围攻上海之敌,各个击破之。这是第二种可能。第三种 可能是,我渡江一举成功并迅速突入敌人防区纵深,把南京、镇江的敌人退路切断, 敌人全线溃退,一片混乱。主力迅速向吴兴急进,配合中集团,将逃敌围歼于郎溪、 广德地区。同时,也要求中集团渡江成功后迅猛东进,到达吴兴地区与东集团会师, 围歼敌人。在这三种可能的情况中,我们力争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同时也要为第一 种情况出现做好准备。”会议经过一阵热烈的争论,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粟司令的 分析和部署,预定战役在4 月15 日发起。 会议后的两天,粟裕和张震联名下达了对东集团渡江作战部署的指示。 指示规定: “我八、十兵团主力决于杨中至护漕港段强渡,为求主攻方向强渡顺利,决定 八兵团以积极动作箝制镇江、扬中段之敌,而以十兵团附二十三军、特纵主力,于 江阴东西地区强渡(前头部队采取偷渡),力求南渡三个军或四个军之大部,务须 当晚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区,坚决打击敌之反击,尔后乘胜扩展,开辟镇 江段南北地区广大战场,以利野战军主力尔后作战。”东集团军将士接到指示后, 群情激奋,加紧制定具体作战计划,只待一声令下,万船齐发,直下江南。 在广大指战员于长江北岸热火朝天地进行渡江训练时,粟裕在静静地阅读着4 月10 日军委给总前委并刘张李粟发来的电报: 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可能签订一个全面和平协定,签字时间大约在 四月十五日左右,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即改变为和平 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关于江水情形究竟如何,推迟渡江 时间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粟裕阅罢电文,双眉紧销,顿生疑窦。 过了一会,他对张震说:“咱们召集大家来讨论一下吧。”很快东集团军军以 上干部来到前委指挥部。 “这是军委急电,我念给大家,听后根据长江下游水情的实际,说说看法。” 粟裕扬扬手中的电报,尔后念了一遍。大家在争论,粟裕则陷入了沉思:和平谈判, 事关全局。中央的方针,不可乱加干扰。但是,如延长一月渡江,则江水上涨,又 临雨季,现我军用于渡江的小船三分之二在江水上涨时难于在江中行驶,到那时, 可就麻烦了! 粟裕把自己的想法一撂到会上,马上得到赞同。他决定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提 出提前渡江的建议。 我不知道李(宗仁)签字后能否统率蒋军,其内部会起何种变化,如协定不成 再行渡江,则镇江下游较为困难……如所需强渡,则依原定(时间)为好,或将渡 江重点置安庆、南京段,江阴下游实施佯渡,但如此不易截断敌向沪杭退路。英雄 所见略同。二野也根据实际情况,在同一天向军委提出按原定时间渡江为宜的建议。 总前委也提出“先打过江,然后争取和平解放”的建议。 mpanel(1); 军委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粟裕及二野的意见,决定采纳他们的意见。军委于第二 天复电总前委并告粟张、刘张李: 决定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迟至二十二日渡江。粟裕阅罢电文, 还是觉得太迟了,要分秒必争。于是又向军委和总前委建议:“为渡江便利,不要 再推迟至二十二日以后,以二十日前后为最好。”军委再一次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在18 日向总前委、粟张、刘张李、谭震林发电: (一)总前委筱子筱未两电,粟张筱午电,刘张李筱戌电均已收到阅悉。(二) 完全同意总前委的整个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团于二十日(卯哿)开始攻击,二 十二日(卯养)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完成渡江任务以后,再考虑停顿,采取第 二步行动。请你们即按此总计划坚决地彻底地执行之。此种计划不但为军事上所必 需,而且为政治上所必需,不得有任何的改变。至于粟张方面要求提前于十六日起 攻占江北及江心据点,也是必须的,我们早已同意了。(三)总前委主张待渡江任 务完成后,以陈谢三兵团出徽州沿浙赣公路东进;以宋郭九兵团监芜湖、南京,主 力位于南京以南;以陈赓四兵团接替九兵团在芜湖的任务,并准备加入攻南京:王 谭七兵团、杨苏五兵团的任务照原规定不变等项,我们认为目前可以照此预拟施行。 待粟裕方面渡江后所遇敌情变化明了以后,如须有所变更,再按情况临时改变。 (四)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军将士 同心同德,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两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 这还是早春,寒气依然凝重。蒋介石官邸。 “共军要渡江,你们作何打算?”蒋介石正在会见他的新任国防部长徐永昌。 “请委员长指示!”徐永昌一时还摸不清蒋介石的意思,试探着答道。 “纵然是我们想和,也和不了。毛泽东是不会和我划江而治的。长江鏖战是避 免不了的。”蒋介石说着,突然站起来,走近徐永昌,用食指指着道: “你们现在就要抓紧搞出长江防线的作战方案……”“是,我们国防部这就全 力以赴,在近日内向委员长提供一份方案。”徐永昌边擦着脑门子上的汗,边向蒋 介石作保证。 徐永昌几经开会,几经和蒋介石密商,终于敲定了长江防线作战方案。 “将京沪警备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 指挥苏、浙、皖及赣东的军事,会同驻在武汉的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共同负责长江 防御。”这是人事上的安排。 其作战方针是: “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京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 御方针,最后坚持淞沪,然后待机反攻。”其具体防御部署是: “汤恩伯指挥的七十五个师,约四十五万人,布防于湖口至上海八百公里的地 段上(重点置于南京、上海之间),其中在江防第一线的有五十四个师,位于浙赣 路上担任第二线防御部置的有二十一个师。白崇禧指挥的四十一个师,约二十五万 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一千公里地段上,其中在江防第一线的二十七个师,第二线 上有十三个师。另以江防舰队和第二舰队共一百三十艘舰艇,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 以三百余架飞机分置于南京、上海、武汉等地,协同陆军进行防御。”把兵力部署 完后,蒋介石抑制着内心的苦痛,于1 月21 日宣布下野。 蒋介石的下野是时局使然,但国民党大权仍在他手中。下野那天他给傅作义的 信如是说: “余虽下野,政治情事与中央并无甚变易,希所属各将领照常工作,勿变初衷 ……”粟裕、张震正针对敌情,紧锣密鼓地部署和调整兵力。 粟裕对三野前委同志说:“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采取何种抵抗手段, 战局的发展均对我们有利。”张震在谈到部队具体部署时说:“在我军渡江之后, 三野之第七兵团王建安、谭启龙部,第九兵团来时轮、郭化若部与三野第八兵团陈 土榘、袁仲贤部,第十兵团叶飞、韦国清部迅速对敌达成割裂包围之目的,这是我 们全战役胜利的关键。”粟裕说:“同志们,包围歼灭南京、镇江、芜湖地区之敌 的关键,是东集团渡江后必须以主力迅速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