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7 章   七闽老画师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七章 七闽老画师 ――黄 慎 在“扬州八怪”以“布衣”终身的人物中,黄慎的情况是颇为独特的。别人首先是 “士”,并想进而“入仕”,后来出于自愿或不自愿的原因,才成为职业画家的。黄慎 一开始就是不为士人所重的画工,后来出于自觉的努力,才跻身于“士”――有文化的 职业画家之列。比起那些人来,黄慎的出身苦得多,艺术起点低得多,突破自己艰难得 多,取得的成就也就令人瞩目得多。 一、“揭帛传真”作画工 黄慎,初名盛,一作胜,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与金农同 庚,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出生于福建宁化一个城市贫 民家庭。宁化位于闽江上游与江西的交界处,背靠翠华山,是座四季树木葱郁、景色优 美的县城。 黄慎(当时应该叫黄盛)出生时祖父母还健在。父亲黄维峤,字巨山,是个穷得养 不起父母的读书人;母亲曾氏,是位勤恳善良略识诗书的妇女。生有四个子女,黄慎居 长,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七岁起,黄慎在家从父亲认字、习字、读童蒙课本, 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 黄慎12岁那年,父亲为了养家活口,离开家乡到湖南谋生。岂知一去不返,两年后 竟客死他乡。父亲外出的时候母亲29岁,以此推算,父死的年龄不超过35岁。这年前后, 两个妹妹也相继夭亡。连遭不幸,使这个家庭充满了悲凉的气氛,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 境地。 上有年迈的两老,下有年幼的两小,又值盗贼四起、米珠薪桂的荒年,徒有四壁的 家就靠母亲一人撑持,确是备尝艰苦。她白天赶制女红,拾树枝作炊;晚上就着月光或 点燃所拾松枝纺织。冬天只穿一身打满补丁的粗麻衣服,冻得手指皲裂,还是刀尺车转 之声日夜不辍,邻妇都为之伤心落泪。每看到所作女红够一天的生活,就命黄慎拿到市 场上去卖,卖得的钱换米,每次仅能换两升左右。母亲做了饭给两老吃,自己和儿子常 常只吃糠秕藜藿做的稀汤。她默默地观察老幼的进食情况,先尽他们吃饱,剩下的自己 吃或竟饿着肚子。就这样,她一边干活,一边还督导两个儿子读书,不背熟不准睡觉。 无论怎样日以继夜,一个妇女总难养活这个家,这时黄慎已经14岁,应该有个生活 出路。后来黄慎回忆说:“某幼而孤,母苦节,辛勤万状。抚某既成人,念无以存活, 命某学画,又念惟写真易谐俗,遂专为之。”①这时母亲命他去学画,而且要他学“易 谐俗”(世俗需要和喜欢)的写真画。这个决定不是没有根据的。黄慎在诗中曾说自己 “七岁画灰亦知书”,母亲是看出了他有这方面的才能的。要他学“写真”,更是出于 实际的考虑。“写真”即肖像画,那时没有照相术,要留下一个人的容貌,不论是死是 活,只有请人画下来。世俗社会有这个需要,人们喜欢这个画法,糊口就比较容易。如 果学正宗文人画,入门难,有成难,顺应小天地的时俗更难,黄慎不具备那种学养,也 没有那份闲情。母亲要他学画是为了“存活”,是像她作女红纺织一样可以换饭吃,是 一种谋生之道。然而这位母亲毕竟是有识见的妇女,她知道,“写真”画工和文人画家 的地位大不一样,即使是写真画工,修养不同,其出手的高低,雅俗妍媸的差异也十分 明显。因此她含泪对黄慎说:“儿为是良非得已,然吾闻此事非薰习诗书,有士夫气韵, 一面工伎俩耳,讵足亲贤达,慰汝父九泉?”这给予黄慎的印象是深刻的。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16岁的黄慎别母离家,从师学画。有一种说法是黄慎拜 了同里画家上官周为师。上官周(1665年―?)字文佐,号竹庄,福建长汀人。一生没 有做过官,以诗画著称。所作山水墨韵生动,人物潇洒传神,于唐寅、仇英外别树一帜。 还善画木刻版画稿本,《南巡盛典图》、《八旬万寿盛典图》中的部分人物即出于他之 手。后来刊刻有《晚笑堂画传》,描绘周至明代120位名人,形象众多,刻画细腻。他是 当时有声望的人物画家。但从种种迹象看来,黄慎并没有直接从他学过画,也没有条件 从他学画,黄慎师事的是普通画工,最多是摹仿过上官周的作品并从中得到启发的私淑 弟子而已。这样学了年把,黄慎从老师那里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已经能够靠画肖像取 得一些报酬赡养母亲了,同时对花鸟、山水、楼台、鱼虫也有所涉猎。不过可以想见, 他的技法是稚嫩的。 mpanel(1); 18岁时,黄慎寄居僧舍,边作画,边读书。一天,友人张钦容对他说:“子不能诗, 一画工耳,能诗,画亦不俗!”②他想起母亲说过的话,自己也深感到:“予自十四五 岁时便学画,而时时鹘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予画之不工,则以予不 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杜、韩五七言及中晚唐 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时推谢荣枯、历代制度衣寇礼器,细而致 于夔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