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7 章 出山进京 上殿面君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七章 出山进京 上殿面君 乐平里东南深山狭谷之中,有一天然洞穴,当地百姓,尽人皆知。在防秦军侵略的 备战活动中,平寇队控制了这条山谷,将天然洞穴进行了改造。洞中有穴,穴中有窍, 内中地势十分复杂。乐平里逃难的乡亲进入洞穴,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隐藏;秦军进入 洞穴,迷失方向,四处乱闯,待悬门一落,洞中暗无天日,空气渐渐稀薄,时间一长, 便全部憋闷而死,这洞穴成了他们的集体葬身之所。半月之后,平寇队打开悬门,将这 些横七竖八的尸体拖出洞穴,抛于山谷,成了野兽果腹之美餐。 乐平里东北山谷中那些穿红着绿,花枝招展的青年妇女,是由以幺姑为首的敢死队 的姑娘们装扮而成,她们将秦兵引于山谷的绝境。这里的天池山顶上有一黑龙潭,潭深 不可测,潭水终年墨绿,阴森可怖。相传当年大禹治水至此,将茫茫大地之水皆聚于此, 以减小水患。屈平率领其平寇队,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消灭敌人。 秦军来到乐平里,并不进村,而是兵分两路,一路东南,一路东北,这完全是根据 张维利提供的情报行事。 张维义是平寇队的中坚分子,骨干力量。屈平指挥平寇队将其拉上屋梁,打得皮开 肉绽,这行的是“苦肉计”,以骗取张维利的信任。假情报由张维义传给张维利,再由 张维利传给秦军情报机关,秦军深信不疑,于是平寇队牵着秦军的鼻子转,秦军乖乖地 听从平寇队的指挥调遣,近万名官兵的大举进攻,一心欲彻底消灭楚之西北边陲这支抗 秦武装,结果却适得其反,落了个全军覆灭的可耻下场。从此以后数年,归州一带不再 有秦军骚扰,百姓暂得安生,过上了和平宁静的生活。 按照华夏民族的风习,对尊长不得直呼其名,必须雅称其“字”。自屈平擂鼓歼敌 之后,不仅乐平里,连归州一带的寿星与显贵,亦张口闭口必称“屈原”,“屈平”这 个称呼渐渐在人们口头上消失。 数年来,对秦兵的骚扰,楚之地方官吏及国君,均无可奈何。而今,年轻的屈原, 组织指挥乐平里的平寇队给以毁灭性的还击,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这实在是楚之政治 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惊动了朝野上下,国家内外,楚怀王颁下征召文书,召屈原进京, 欲委以重任,封以要职。 楚自悼王驾崩,吴起变法失败以后,政治一天比一天腐败,国势一天比一天衰弱, 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痛苦。从小就忧国忧民的屈原,决心把重整朝纲、振兴楚国的重任 担当起来。在赴京前的一段时间里,屈原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与乡亲们共 商救国救民之大计。他有的放矢地阅读了有关历史典籍,研究商鞅、李悝、吴起等人变 法的经验教训,提出自己主张改革的具体意见。每天他都伏案工作到深夜,或阅读,或 抄录,眼看花了,手写疼了,竹简写了一堆又一堆。 赴郢都的前一天晚上,乡亲们来到屈原家里跟他告别,有的送给他一些路上吃的东 西,有的帮助他整理书简,收拾行装,张维义说:“进京为官,需向君王进贡礼品,不 知原侄将向怀王进贡何等珍宝珠玉?” 屈原先是憨厚地一笑,继而风趣地指着身边的一大堆竹简说:“我屈氏乃败落之族, 平侄我系一介寒士,哪有什么珍宝珠玉进贡,只有这一堆竹简而已……” 大家被弄得莫名其妙,竹简也可作为贡物?屈原忙解释说:“屈平不才,想了一些 救国之策,书于竹简之上,作为大礼,进献怀王,此乃愚之赤胆忠心也!……” 众人听了,齐声赞好。有人说,我们楚国越来越不像样子,对外老打败仗,内部又 贪污腐败,你到了朝廷,一定要好好规劝怀王。 为儿子出仕,伯庸从郢都赶了回来,他首先给儿子讲述了屈氏的光辉历史,说道: “我屈氏乃楚之宗臣。我祖屈瑕,官为莫敖,此后的屈重、屈完、屈御寇、屈朱、屈荡、 屈到、屈建、屈生、屈巫、屈孤庸、屈申、屈罢、屈春、屈庐、屈子阎、屈子荡、屈弗 忌等先人,都曾功勋卓著,显赫非常,其中屈重、屈到、屈建、屈荡、屈生,都像祖宗 一样官为莫敖。 “周惠王二十一年,齐桓公统率众诸侯伐楚,屈完奉楚成王之命于召陵(今河南郾 城县东南)与齐讲和。齐桓公约屈完同乘兵车检阅诸侯之军,威胁曰:‘以如此强大之 军出击,孰能抵御?以如此强大之旅攻城,何城不破!’屈完微笑道:‘大王倘以德义 结联诸侯,诸侯则莫敢不从者;倘以武力相威胁,楚则以方城(山名)为城,以汉水为 池,汝卒虽众,有何惧哉!……’此言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令齐桓公不战而还。” mpanel(1); 讲完了族史,伯庸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孩子,此番进京,到朝堂之上,无论官大 官小,都要为国尽心,为民尽力,切莫辜负了乡亲们的厚望啊!……” 与屈原同庚,小屈原三个月的昭春接着说:“是呀,原哥,乡亲们的希望都寄托在 你身上,你只管大胆地给怀王讲,他若是不听,你就干脆回来,我们还一起种田平寇。” 屈原频频颔首,一一答应。昭春把行李书简分成两捆,用棕绳捆好,又拿起竹扁担 挑着试了试,说道:“啊呀,好沉哪,还是我送送你吧。” 屈原执拗地说:“不用,我挑得动,只要挑至香溪码头,就可以乘船前往了。” 屈原奉旨进京为官,郢都方面有义务前来迎接,归州方面有责任前往护送,乐平里 的每一个乡亲都情愿偕行,但屈原拒绝所有人的诚心相助,硬是像以往采风访疾那样独 来独往。 公元前320年仲春一日,屈原于村头告别了父母与乡亲,独自一人挑着书简出发 了。他走下香炉坪,绕过摆鼓台,穿过响鼓溪上的石板桥,循着凤凰溪奔向七里峡。时 值阳春三月,山欢水笑,草木青葱,鸟在枝头唱和,兽于林间嬉戏,狐兔追逐于草丛, 路边的山花争奇斗艳,迎来送往,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屈原的心比天晴,情比春深,胸 比谷豁,志比山高,步比风轻,像一只翱翔苍穹的雄鹰,似一头撒欢密林的花鹿,犹一 匹奔驰草原的马驹,若一尾游于深潭的鲤鱼。他赶路心切,解开了衣扣,敞开了胸怀, 加快了脚步,正行之际,前边出现了一条横截道路的水沟,他必须抬高脚步跨过去。然 而当他用力一跨,不慎脚下一滑,担子猛然晃荡一下,“咔嚓”一声,两根挑绳都晃断 了,竹简“哗啦啦”散了一地。这里是一处漫漫长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