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22 章 在“和谈”掩护下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二十二章 在“和谈”掩护下 和谈掩护调兵忙,远途奔袭珍珠港; 处心积虑施诡计,美国海军要遭殃。 1941年7月, 日本开始向南亚发动攻势,占领了印度支那,其中包括在金兰湾 的重要港口,它距新加坡只有750英里。华盛顿认为,日本的挺进是最终向菲律宾、 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发动进攻的序幕。 7月24日, 日本大使野村吉三郎海军上将被召到白宫,罗斯福总统向日本发出 严厉警告。当时在他身旁一边是在赫尔生病期间代理国务卿的韦尔斯,一边是海军 作战部长斯塔克上将。罗斯福断言,如果日本试图夺取东印度群岛的石油,荷兰人 就会抵抗,英国人就会对他们进行援助;“鉴于我们自己援助英国的政策,结果立 即会出现一种极为严重的局势。”如果日本从印度支那撤军,那个地区将实现中立, 并可以保证日本人自由地购买该地区的大米和原料。罗斯福对日本人接受这项建议 不抱什么希望,但认为这是“为避免日本向南太平洋扩张再次作出的一种努力。” 过了两天,由于没有得到东京的任何答复,罗斯福总统对日本的经济进行了致 命的打击。 他下达命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大约1.31亿美元的财产,从而结束了两 国之间的贸易―――其中包括日本所需石油80%依赖进口的石油贸易。然而,罗斯 福并不想勒死日本。事过不久,华盛顿表示,对不适合提炼航空汽油的低辛烷石油 产品,将颁发出口许可证。内政部长伊克斯说,总统担心彻底实行禁运会促使日本 入侵东印度群岛,“因此仍然不愿意把绞索勒紧。他认为,最好是不时地猛拉一下 绞索”。在美国实行禁运之后,英国人和荷兰人也紧接着拒绝向日本出售石油。日 本军国主义者认为,这一行动是西方国家包围日本帝国的最后一步。 东条英机10月23日召开军政要员联络会议,集中讨论了有关日本与美国谈判的 问题和同美国开战的前景问题。为了缓和同美国的关系,东乡外相主张最好从中国 部分撤兵,但却遭到军方的强烈反对。会议争持不下,东条随即提出三种方案让大 家裁决。一是即使蒙受巨大的困苦,或者用木户的话就是“卧薪尝胆”,也要避战; 二是立即决定开战;三是在继续谈判的同时,作好必要时开战的准备。 日本陆军总参谋部坚持认为,与美国谈判已进入死胡同。杉山回答说:“只要 美国仍顽固不化,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会谈下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战争!” “立刻开战!”海军代表永野加重语气说,“日后再不会有开战的良机!” 陆军总参谋长衫山主张应在12月初开战,不过仍要继续同美国谈判,玩弄外交 骗局,以便给日本带来军事上的好处。在东乡外相看来,完成这一任务是困难的。 他说:“我实在无法接受阻碍成功希望的限期或条件。”东条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关 系,决定再作一次退步,把谈判期限定在12月1日。会议从上午9时一直开到午夜, 最后双方都作了妥协才算了事。 限期初步商定之后,说服美国人达成协议的重担就落在东乡外相的身上了。他 说,他已草拟了两个递交美国的方案。方案甲的措词比较婉转些,洋称陆军同意在 1946年前从中国撤出包括防御共产主义部队在内的全部驻军。方案乙是留作万一美 国拒绝方案甲时准备提出的。它包括一项在最后达成协议之前,作为最后一着的暂 定协议。它的目的是要打消赫尔对日本侵入印度支那的怀疑,并向他说明,日本将 放弃武力征服东南亚的计划。与此同时,日本即将其在印度支那西部的驻军撤向北 部,而美国则要售给日本100万吨航空汽油作为报答。 mpanel(1); 在以后长达几个小时的讨论中,陆军不但一直反对从印度支那撤军的建议,而 且坚持要向美国政府提出解除对日本资产的冻结.停止“破坏中国事件的和平解决”。 陆军副总参谋长家田说:“战争不可避免,假如现在不打,明年、后年也得打。打, 现在正是时候:神圣的日本精神将照耀我们的事业。”他认为,日本向南挺进,可 能有助于德、意法西斯击败苏联,并迫使中国投降。占领东南亚对美国资源也是个 巨大的打击。“我们将建起一座铜墙铁壁,凭借它,我们能将亚洲的敌人一一击败, 同时也能打败美国和英国!” 冢田副总参谋长的紧急战争呼吁,意外地镇服了以外相为首的反对派。他们认 为,如果坚持反对南进,会迫使东条解散整个内阁,而新内阁必然会更进一步军国 主义化。其实以东乡等人为代表的所谓“稳健派”反对南进,而不是出于道义上的 考虑,更不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而是担心树敌太多会遭灭 顶之灾。最后他们终于被迫同意了军方的意见。 意见“统一”后,现在轮到东乡外相去执行几乎绝望的在限期前取得“和平” 的任务了。他选派富有谈判经验的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前去辅佐野村大使执行这一 “艰巨”的任务。东乡认为,“外交方面几乎没有回旋余地了,成功的希望是渺茫 的。” 事实上,美日关系在整个30年代都处在紧张状态中。对造成这种局面应负主要 责任的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政策。1931年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对维持太平洋不 稳定均势的条约体系提出了第一回合的挑战,开始了日本用其独占政策来取代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的武力征服过程。日本选择的时机是经过仔细考虑的:苏联正致 力于国内事务,无力东顾;西方世界正陷于经济危机中,无力进行干预。当时唯一 可能作出反应的是美国,但是担任总统.的胡佛,被国内的经济危机弄得焦头烂额, 他对主张对日本持较强硬态度的国务卿史汀生所提出的经济制裁建议,一概加以拒 绝,只同意发表一个表明美国立场的声明。这就是美国政府在1932年1月7日以致中 日两国政府照会的形式发表的政策言明:不承认有损于美国在华权利――门内开放 政策的任何条约。史汀生在内阁会议上继续力主采取除使用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来 对付日本破坏条约义务的行为。胡怫表示:“这只能是战争之路”。他认为“条约 义务是道义性质的,因此只能对日本采取道义压力”。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继胡佛任美国总统。他接受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原 则, 支持国际条约的“神圣义务”。3月27日,日本示威性地退出了国际联盟,声 称日本“在建立远东持久和平所应遵循的原则上与国际联盟不合”。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后,一方面加强对伪满的全面控制,准备对苏联的战争和扩 大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向西方摇晃橄榄枝。外交大臣广田一再向美国保证,日 美之间没有不能和平解决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发言 人天羽英发表了一个使赫尔“大吃一惊”的声明。这个声明进一步宣布了日本牌号 的“亚洲门罗主义”。赫尔在14年后斥责说:“在短时间假装抱有和平意图之后, 日本在事实上――一直到珍珠港事件时――只不过是回到它的既定的加强军备、破 坏条约和进行侵略的臭名昭著的方针上去。”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进攻, 目的在于独占中国。 这是对美国 “门户开放”政策的再次挑战。罗斯福想给这匹“野马”套上缓绳。他曾考虑对日 本实行禁运。禁运几乎是罗斯福手中唯一可玩的牌,但是这张牌还打不出去。芝加 哥“防疫”演说引起的反应,显示公众舆论对罗斯福的建议暂时还不能接受。国务 卿赫尔和海军的许多高级将领,也反对对日本实行禁运。在这种气氛下,罗斯福只 得采取见机行事、灵活反应的办法。1938年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十分猖撅的一 年。5月陷徐州,6月占开封,10月攫汉口,11月宣布建立所谓“东亚新秩序”。根 据日本外相有田的说明,建立“新秩序”就是不承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旧 秩序;陆军大臣板垣宣称,日本为了建立“新秩序”,不辞与第三国一战。面对这 种形势。 罗斯福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反应。5月17日,国会根据他的要求通过了10年 建造军舰115万吨的庞大的海军扩建法;6月30日,英、美、法三国海军订立相互使 用港口协调行动的协定。 使日本更加恼火的是,美国在1939年7月26日宣布,1911 年订立的美日通商航海条约在1940年1月26日到期后不再续约。 尽管如此,这一行 动仍不过是罗斯福根据日本的行动作出的有限反应。 1940年7月的一次以企业界为 对象的调查表明,美国企业界人士绝大部分主张同日本继续做生意。这一倾向,日 本人自然会注意到。 1939年9月欧战爆发, 希特勒初期闪击战的胜利,更加刺激了日本法西斯南进 的欲望。 1940年6月29日,日本外相有田发表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声明,干脆 把英、荷、法在太平洋的属领,甚至菲律宾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都纳入日本的“共 荣圈”,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同美国及其盟国的矛盾。罗斯福经与赫尔多次商量, 决定采取避免在太平洋上与日本发生公开斗争的方针,以便集中全力援助英国和加 强美国自己;同时,不让日本得到这样的印象,即在必要时美国不会使用武装力量, 但又要克制与它争吵,让讨论和协议之门敞开。而日本也决定以和谈为掩护加快南 进的步调和战争准备。1941年的美日秘密谈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日本军国主义一面进行谈判,一面竭力煽动战争。铃木将军反复说明日本资源 的危急情况。“简而言之,我们仍在和中国交战的同时,还将同英国、美国和荷兰 打一场长期战争,任务是不轻的。然而,在最初几个月取胜的希望还是光明的。” 因此,他认为战争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总比“等待敌人向我们施加压力要好嘛!” 永野将军要求大家对作战计划保密。他说,“日本的命运如何,全靠开战头几 个月能否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杉山要大家考虑选择好时机的重要性。“就作战而 论,如果把开始敌对行动的时间推迟,”他说,“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美之 间的军备对比将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他对战争初期能取胜这点是满怀信心的。他 认为日本能“建立自己坚不可摧的战略地区,并能把敌人挫败”。 东条则从另一方面阐述南进的必要性和绝对性,他在回答枢密院原议长提出的 有关谈判的问题时说,美国在答复时用的是“华丽的辞藻”,“美国没作一点儿让 步,只是向日本提出强硬要求。”他说,最严重的争论是在中国的驻军问题。当他 谈到这场令人沮丧的侵略战争时,还动了感情。“我们派出了百万大军,付出的代 价是数十万人的伤亡,家庭失去亲人的悲伤,历时四年的苦难,还花了几百亿日元。” 他认为,如果把军队撤出,中国将奋起反对日本,“中国还将试图接管满洲、朝鲜 和台湾!”东条决心破釜沉舟,宁愿冒民族剖腹自杀的危险,也要把侵略战争进行 下去。 11月16日,来栖三郎特使经过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抵达华盛顿。两天后,野 村大使把他带到国务卿赫尔的办公室。对这位个子矮小,戴着眼镜,胡子修得整整 齐齐、曾代表日本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的使者,看上一眼就足以使赫尔得出此人不可 靠的结论。“无论是他的外表还是他的态度,都不能得到我们的信任和尊敬。”赫 尔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开始就觉得,他是个诡诈的人……在我眼中他唯一可取 之处是,他的英语讲得很好,因为他娶了美籍秘书为妻。” 赫尔认为来栖很可能企图利用谈判来麻痹他们,时机一到便会向他们发动攻击。 他陪野村和日本这位特使来到白宫。罗斯福总统装出和蔼可亲的样子说:“伯利安 说过,朋友之间不是没有商谈余地的。”来栖回答说,“必须找到一种避免战争的 方法,太平洋像个火药桶。”罗斯福表示同意应取得广泛的谅解。他警告这位日本 特使说:“追随希特勒主义和侵略道路,将不符合日本本身的最大利益,日本本身 的最大利益所在,是沿着我们在当前会谈中所已勾划出轮廓的道路走去。倘若日本 竟然不幸决定追随希特勒主义和侵略道路,我们毫无疑问他相信,日本到头来肯定 是失败者。” 就在罗斯福接见日本大使的同一天,东条英机在国会发表演说,并在电台向全 国作了广播。他主要讲华盛顿谈判问题,指出成功与否,有赖于下述三点:“美国 不得干涉日本对中国事件的解决”;不应“对日本帝国实行直接武力威胁”,应该 取消经济封锁;应尽力使“欧战不蔓延至东亚”。东条的演说,在东京获得军国主 义分子狂热的欢呼和暴风雨般的掌声。 11月 26日下午, 野村和来栖被召到国务院。5时,赫尔把《备忘录》交给他们。东 京的尚武心灵能有所悔悟,那将是“微乎其微的希望”。美国政府为了争取同盟国, 笼络人心,故意把《备忘录》写得冠冕堂皇。文件要求日本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出 全部陆、海、空军和警察部队;在中国除支持蒋介石外,不得支待任何其它政府或 政权;以及在实际上废除三国同盟条约。在过去几天中,赫尔一再强调,除非日本 政府格守这一条约,所谓和平解决就不能叫人相信。 美国政府的答复,首次传到东京是在11月27日上午。电报被立即送进皇宫,那 里正召开军政要员联络会议。电报送到时,刚好会议休会,大家在进午餐。东条宣 读了电报内容,一切死寂。不知谁说了一声:“这是最后通牒!”最使东条之流恼 火的是, 赫尔竟然要求从中国全境撤兵。 东条差不多为此暴跳如雷,他咆哮道: “满洲是用巨大的血汗代价得来的,失掉满洲就意味着经济上大难临头!”随后他 就责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尽速实施以“Z”命名的对美作战计划。 山本原任海军次官,是一个身高只有5英尺3英寸的传奇式人物。他的双肩宽阔, 胸部又大得像个圆桶,所以给人的印象还是身材魁梧。山本虽说当初曾警告一些狂 妄之徒,要当心美国的工业潜力,但从思想深处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西斯分子。 他和东条考虑问题的角度虽有所不同,但实质都是一丘之貉。他一任联合舰队司令, 就把理论上的战线延至马绍尔群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马绍尔群岛连同加罗林 群岛一起,成了日本的托管地,是日本在太平洋最东端的属地。1940年,在第一次 春季演习中,山本和他的参谋长福留繁少将信步在旗舰“长门”的甲板上。他看到 以肮空母舰为基地的飞机在飞行训练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转身对参谋长说:“空 军训练很成功,我想进攻夏威夷是可能的。突然的致命一击就能把停泊在珍珠港内 的美国舰队打得不能动弹。在美国重建其舰队之前,日本早已占领了东南亚,并把 它的所有资源拿到手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主要是以山本心目中的英雄东乡海 军大将的战术为基础的。 山本五十六,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后来在华盛顿担任日本大使馆的武官。他 亲眼看到了美国的工业实力。他断言,如果不消灭在夏威夷水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 日本在同美国的一场战争中就没有获胜的希望。山本极力主张出动航空母舰对停泊 在珍珠港的美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发动突然袭击。这样的行动将充分利用日本在太 平洋上占优势的海军力量―一10艘战列舰对9艘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对3艘航空母 舰。进行这样的袭击已有足够的先例。日本已经对苏联和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 袭击;1940年11月,几架英国鱼雷飞机摧毁了停泊在塔兰托的意大利作战舰队。 这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坚持认为,如果摧毁美国舰队,日本就能够在没有干涉 的情况下征服菲律宾、马来亚和东印度群岛。然后它就可以撤退到从千岛群岛到澳 大利亚边缘牢固的防线后面,并且利用防线内的交通和供应线击退对这个屏障的进 攻,直到西方国家被迫接受日本对大东亚共荣圈的控制为止。山本实际上是靠他自 己的个人名望压倒了海军本部的反对意见。发动这场突然袭击的准备工作在非常秘 密的情况下进行,对飞行员的实际训练是在1941年9月开始的。 在从石油禁运到珍珠港事件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令人厌倦的活动, 以便赢得时间。罗斯福本想作出最后的努力来制止逐渐走向战争的那种不可抗拒的 趋势。他建议同日本人和解,或者达成暂时的解决办法,目的是使远东局势恢复到 1941年7月的状况。 这样,美国将取消石油禁运,中国和日本将开始会谈。作为回 报,日本将不再向印度支那或者向中国东北同苏联交界的边境一带派遣部队,并同 意即使在美国同德国和意大利交战的情况下,也不执行三国轴心协定。实际上这只 是罗斯福的一厢情愿罢了。 虽说罗斯福对日本仍存有某种程度的幻想,但日美谈判仍没有取得丝毫进展。 相反, 在和谈的掩护下,日本法西斯却加紧调兵遣将,蠢蠢欲动了。11月6日,也 就是早在赫尔11月27日照会之前,山本五十六就根据东条的指示发布联合舰队绝密 的作战命令。11月I0日,特遣舰队司令南云中将发布了他的实施山本计划的第一号 命令。虽然总参谋部和外务省达成了一项这样的谅解:如果与美国的外交谈判哪怕 在最后一刻得到成功,对珍珠港的袭击也要取消,进击部队将回到北纬42度、东经 170度的集结地待命。 但是,在东条英机决意推行战争政策的情况下,这种谅解是 无法实现的。相反,调兵遣将和临战之前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6艘航空母舰上的私人财物以及不必要的设备全被撤去, 换上来的全是一桶桶 的汽油。所有舰只一律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11月16日,进击珍珠港的特遣舰队即 所谓“木户部队” 在内海口集中。这是一支强大的舰队,它包括6艘航空母舰、两 舰配备有14英寸口径大炮的快速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l艘轻型巡洋舰、9艘驱 逐舰、3艘油船和1艘给养船。其中“赤诚”和“加贺”两艘母舰,是分别由一艘巡 洋舰和一艘战列舰改装的, 排水量3万吨。“飞虎”和“苍龙”的排水量只有1.8 万吨, 但设计比较现代化。“翔鹤”和“瑞鹤”是最新最大的母舰,826英尺长, 几乎与美国最强大的母舰“企业”号一样大小。6艘母舰上载有360架飞机,其中有 81架战斗机、135架俯冲轰炸机、104架高空(平行)轰炸机和40架鱼雷轰炸机。 第二天傍晚,山本总司令来到了“赤诚”号,给南云和主要人员送行。天一黑, “赤诚”便在两艘巡洋舰一左一有护卫下缓缓地驶出佐伯湾。舰上的灯火全部关闭, 通讯设备上的晶体暂时全被取了下来,以保证不使用无线电通讯。但留在内海的舰 只却发射出强波无线电通讯信号,以迷惑敌方的监听电台。 在“长门”号的后甲板上,山本背着双手在来回踱步,不时停下来凝视已在消 失的母舰的黑影。 对于“Z”作战计划地虽然怀有信心,但仍然害怕与美国开战。 不久前他在给军事学院的同学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处境是何等出奇啊!我不得 不作出违反我个人意愿的决定,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全力去实现这个决定。此亦命 乎?” 为了迷惑敌人,攻击舰的其他军舰,一艘艘按不规则间隔的时间,先后起锚开 航了,各自按自己的航线出海,朝东京以北约1000英里的海面上的集合点驶去。如 果所有舰只同时直接朝瓦胡岛出动,那么目标太明显了。珍珠港进击部队将在千岛 群岛的择捉岛汇合。那里港湾水深,夏季浪涛汹涌,冬季出奇的平静。这个岛是个 理想的汇合点。岛上只有一个三幢房子的村庄,一个小小的水泥码头,一个邮局和 一个无线电台。为安全起见,“国后”号海防艇扣住了所有外发的书信和电报,巡 回艇则在希图湾兜捕渔民,封锁消息。 “加贺”号航空母舰是留在内海的最后一条舰只,正在把改进后的最后一批鱼 雷装上。母舰一启航,舰长就把所有人员都集中在甲板上,宣布向希图湾进发,然 后向珍珠港前进。 在“赤诚”号上,各舰长被告知了航线。有一位舰长问,如果在海参威碰上苏 联商船怎么办?回答是“击沉”。“不管挂哪国国旗,看见什么船只就击沉什么船 只” 。11月25日黄昏,500余名驾驶母舰飞机的飞行员拥挤在“赤诚”舰上的飞行 员室内。室内的睡铺和桌子全被拆除。南云将军简要地谈到了这次偷袭。只是在这 个时候,大多数人才听说珍珠港一词。接着由作战参谋源田和空击队指挥官源田, 指着珍珠港的模型,详细地讲明了如何向珍珠港进攻。每个飞行员都发给有美国军 舰的照片和瓦胡岛附近能迫降的各岛屿的照片。如遇迫降,潜艇将在指定地点接应 他们。之后,南云又作了一番动员,室内气氛异常激动,法西斯狂徒们的欢呼声震 耳欲聋。 随着战争的逼近,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尖锐。在11月29日上午举 行的军政高级官员联席会议上,东条首相对一些大臣的悲观情绪大动肝火。他说: “请相信我们的话,我们有能力占领东南亚,并取得足够的石油。三年内,我们逐 步扩大这个共荣圈。 至于航空汽油我们能想办法解决。钢铁呢,去年的产量是476 万吨。三年后我们可以提高这个产量。” “似乎目前倒一切顺利,”曾任过首相的海军提督冈田启介苦笑着说,“但有 许多未知数。就以美国目前的军事工业而论,你不觉得多少有点危险吗?” “一切都考虑进去了,”东条又怒又气,满口喷着唾沫星子说,就算我们不打, 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不能向英美低声下气,在中国事变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丧 失16万人,还有200多万人在吃苦头。不能再吃苦头了!如果再这样连续几年下去, 连打的机会都捞不着了。我们已经丢了不少宝贵的战机!”尽管有不少人反对,但 东条们一意孤行,决心把战争进行下去。他说:“日本的兴衰全由神决定了。” 在东条详尽地阐述了日美谈判的冗长的经过后,军令部总长永野海军大将起立, 激昂地宣称,海陆两军官兵都“热切希望以一死报效天皇.尽忠报国”。接着其他 军政头目也报告了诸如国民士气、紧急预防措施、粮食供应以及国家经济财政等问 题。 最后,东条恳请天皇批准开战。他说:“日本帝国正处于光荣和败亡的十字路 口。如陛下决心开战.我们定将竭尽全力以报皇恩。政府与军方更紧密地团结,举 国一致,确信必胜,不遗余力实现国家目标,以慰圣虑。”与会者除了向天皇鞠躬 施礼外,再无别的话。就这样.天皇裕仁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罪恶文件上盖了御 玺。 就在天皇批准开战三个小时后,山本用新密码给进攻珍珠港的攻击部队发出另 一份稍长的电报:“登新高山1208。”这就是说,按原定计划于12月8日发起攻击。 “登新高山”的电报,加重了先头攻击指挥官草鹿的战争责任感。他顿时觉得, 他们将发起一场突然偷袭,然后疾风似地立即退回。不过,随着机动部队接近珍珠 港,美国的巡逻飞机总还有可能在发起进攻前先发现机动部队。如果是那样的话, 草鹿已做好改变战术的准备,即使不能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也要全力进攻,力求 重创美国太平洋海军。 舰队司令南云随即下令各舰长熄灯行驶,并把“Z”行动向 全体士兵传达。随时作好战斗的准备。 为了欺骗对方,掩盖偷袭行动,在日本国内,宣传机器却大摆迷魂阵。《日本 时报》当天的标题是:《日本将重新作出努力,求得美国谅解》。在世界的另一边, 山下奉文中将则正向各师团长。独立部队长和参谋人员宣读进攻的命令。他们一个 个注意地倾听,他们知道日本的命运已处在紧要关头。几乎每一个人都泪流满面。 在美国方面,罗斯福总统虽然早已意识到同日本的会谈即将失败,在远东随时都可 能爆发战争,但他万万没有料到一旦发生战争美国领土会遭到突然袭击。美国人往 往看不起日本。他们认为,日本的军舰和飞机是模仿美国装备制造的,质量低劣。 “近视的日本飞行员不能击中目标”。日本的“茶馆经济”在战时的压力下很快就 会垮台。纽约小报《下午报》刊登一篇文章,写的是“我们如何用60天的时间战胜 日本”的问题。绝大多数美国人过感恩节时没有过分不安的情绪。甚至罗斯福总统 都设法离开首都前往温泉度假,直到国务卿给他打电话时才返回华盛顿。 在12月的整个第一周内,在华盛顿有一种感觉,认为有一台无法控制的机器已 经运转起来,谁也不知道如何将它停下。赫尔继续同野村吉三郎和来栖三郎进行毫 无成果的会谈,同时他们在等待日本对美国10点计划的答复。罗斯福要求国会领导 人不要连续休会三天以上。总统每天都同战时委员会开会。情报机构提供的关于日 本军舰动向的报告不断送进来,破译的“魔术”密码透露,东京外务省已经通知它 的驻外各使馆烧毁外交密码,这是即将断交的可靠迹象。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袭 击珍珠港的部队在前进,因为那些军舰在整个航行期间绝对不准发报。 12月5日, 星期五,罗斯福召开内阁会议,研究美日会谈问题。这时赫尔比平 常更悲观了。“日本特使不想认真谈判,”他说。“我肯定他们都不想干。随着时 间的推移,我更加确信,他们不光明正大,说话模棱两可,他们是我见到的最恶劣 的人。” 海军部长诺克斯说:“你知道,总统先生,我们知道日本舰队在哪里。”罗斯 福环顾了一下四周,好像要确保没有未经批准的人在场,然后才让海军部长接着说 下去。“我们得到的非常秘密的情报表明,日本舰队已经出航,离开了港口,正在 海上行驶。这个情报绝不能出这个房间。” 在罗斯福的追问下,诺克斯承认,关于日本舰队的动向,没有任何准确的情报, 但是一切迹象表明,它在向南朝着新加坡的方向驶去。罗斯福逐个问了在座的人, 一旦受到袭击,美国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劳工部长珀金斯认为,总统不是想听取战 略上的意见,而是想通过他们的反应对舆论进行估计。人们一致认为,如果新加坡 受到袭击,美国应该援救英国人。会议结束时,有一个人乐观地说:“日本舰队出 海也许是进行演习。”诺克斯发出了笑声。据拍金斯回忆说,这是“空洞而又多么 滑稽的笑声啊”。 12月6日, 罗斯福仍亲自向日本天皇裕仁呼吁和平。来栖三郎曾告诉他,这是 防止战争的唯一途径。他在电报中说:“我们两个人都有恢复传统的和睦,防止人 类进一步死亡和毁灭全世界的神圣义务,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伟大国家的人民, 而且也是为了邻邦的人民。” 就在罗斯福向日本天皇呼吁和平的当天,日本报纸根据东条的指令,继续指责 西方准备开战,为日军南进大造舆论。各报的标题是:“美国徒劳地拖延谈判,无 意与日本和解” , “美国领导人商讨对日政策,但未有改变固执态度之迹象”, “恶意中伤,包围日本,践踏日本之和平意图,四国同时开始军事准备”…… 虽然罗斯福总统看过截获的日本“停止谈判”的照会,军政要员们也预感战争 就要来临, 但是他们却没有提高警惕,更没有作出必要的军事准备。就在12月6日 星期六的晚上,美国上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欢度周末。海军部长诺克斯仍在国家 剧场观看《学生王子》;陆军情报局长谢尔曼・迈尔斯将军认为日本那份电报“没 有多少军事意义”,因此并不特别忧虑。他给他的远东问题专家布拉顿打了个电话, 告诉他“没有理由发布戒备令或布置夜班”;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正与夫人在迈 尔斯堡安静地度周末。那天夜里,在华盛顿的军政高级官员,无论是总统罗斯福, 还是国务卿赫尔、海军部长诺克斯、陆军部长史汀生,或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都 没有料到一大清早日本人会袭击他们的珍珠港。在瓦胡岛,那里的情况也和华盛顿 一样,夏威夷海、陆两军司令根本就不愁珍珠港会遭到空袭。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 尔将军,在檀香山出席私人晚宴后,就上床睡觉,明天上午要同陆军司令肖特将军 去打高尔夫球,消除人们所传他们互不说话的流言蜚语。金梅尔和肖特都认为没有 必要发布长期戒备令。因此港内94艘舰艇上的大部分人员,除少数值班外,都已安 然就寝。那不过又是一个懒洋洋的太平无事的热带夜晚而已。 经过周末的狂欢乱舞之后,正当美国人沉入酣睡之际,停泊在那个风光明媚的 小岛柱岛附近的日本联合舰队,已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在必要时驶入内海接应机动 部队。山本已经下达最后一道命令。于是在和谈的烟幕下,一场来势凶猛的突然袭 击就要发生了。正是:麻痹大意,必中好计。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