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五章 苏大附一院血液科 陈霞所在的第四病室,净化程度为一百级,是净化级别最高的。为了最大限度 保证空气的纯净,陈霞四周又加了一个净化罩。 陈霞的情绪还算稳定。早上6 点钟,经过检测,她的生命体征是平稳的。 处于最前沿的现场记者徐蕾,通过护士与陈霞进行了沟能。 徐蕾:陈霞,外面的观众正看着你,谈谈你今天的想法好吗? 陈霞:我对自己信心十足,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心,谢谢。 陈霞紧盯着专门为她准备的电视机,知道直播已经开始。顷刻之间,她似乎看 到无数目光投向了自己。 她竭力控制着心跳,感到告别的时刻开始了。无论是作为生命的起点,还是作 为人生的终点,她都将告别病魔的追逐。 2000年7 月,陈霞在家乡姜堰市参加了一个电脑培训班。培训期间,她时常感 到头晕,她以为是中暑,并不在意。9 月1 日,陈霞送表妹去上海,在火车上她感 觉异常难受。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的身体越来越差,肤色也开始发黄、发黑。9 月17日,她独自来到姜堰市人民医院做血常规检查,被告知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她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医院的三楼走下来的。眼泪一直在眼眶中打转,却 没有流下来。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来不及尽孝膝下,心中充满了愧疚。 她把病历藏到了抽屉里。 当天晚上,家中做饭的阿姨发现了病历,交给了她的父母。由于病历上打了一 长串英文,还打了两个大大的问号,父母看不懂,当即找到医院咨询,才得知女儿 的病情。 第二天清早,在父母的陪同下,陈霞住进了姜堰市人民医院。在进行了骨髓穿 刺后,她的病情被进一步确诊。 父亲不相信这样的结果,又带着病历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咨询,结果还是 那么残酷。 从患病的那一天开始,陈霞决定要写些日记。为自己,也为家人。 [陈霞日记] 2000年9 月17日晚10:38 今天上午我去了姜堰人民医院做了血常规,情况非常不好!也许对我来说,以 后再也没有什么人生可谈,更令我难受的是父母只生了我一个,他们怎么办?他们 知道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好难受。我的理想,我的愿望,我还没有来得及的… … 我怎么会得这种病呢?难道是天意?别怕!静心!静心!面对现实,开心地活 着。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尽最后一份孝心吧!就当没发生什么一 样,好吗? 陈霞,你一定要挺住,也许生命会出现奇迹呢?爸,妈,今夜将是我一生中最 思念你们的时候。做你们的女儿我好内疚,万一我有什么不幸,你们…… 我写不下去了……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感觉。 再见! 我是深爱你们、想你们、念你们的 mpanel(1); 女儿:陈霞 苏大附一院血液科病房 在陈霞病房的隔壁,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正与陈霞的主治医生吴德沛博士仔 细推敲着手术方案。陆院士的亲临指导,给了吴博士极大的精神支持。 陆道培是我国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先驱,被称为“亚洲骨髓移植之父”。1964 年,他进行了双胞胎(同基因)的骨髓移植,成为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成功的 病例。三十七年后的今天,这两个双胞胎兄弟还健康地生活着,简直是一个奇迹! 吴博士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白血病战斗了多年,具有丰富的 临床经验。但此次的非亲缘性异体骨髓移植,毕竟还是第一次。 [旁白:主治医生吴德沛] 我认识陈霞是在去年9 月底的一个下午。为她治病的留美博士张日告诉我,有 位叫陈霞的病人想做骨髓移植,让我去看看。陈霞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清秀消瘦的 面庞缺少血色,充满倦容,眼圈略黑,双眼中有忧愁恐惧,但仍充满了对生命的渴 望…… 当时我就有一个强烈的冲动,要为这不幸的姑娘尽一个医生最大的努力。 5 月25日,陆院士曾在附一院的血液科病房对陈霞进行过全面的会诊。当时, 陈霞突发的中耳炎一直让他放心不下。在和医院的专家们商讨完具体的手术细节后, 他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出了指导意见。 他还注意到,由于陈霞的手术成了两岸同胞关注的焦点,医护人员压力太大, 就及时地宽慰大家,骨髓移植手术尽管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但也有意外,我们能够 办到的,就是努力做到最好。 苏州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 孩子们正端坐着盯着电视里的画面。 今天电视里播放的,不再是《灌篮高手》,也不是《数码宝贝》,而是一场拯 救生命的接力赛!对于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这似乎只是在讲述一个遥远而有 悬念的故事。 苏州市儿童医院的血液科是江苏省的重点学科,治疗白血病的水平在国内是首 屈一指的。正因为如此,许多家长都带着患病的孩子慕名而来,这里一年四季总是 住得满满的。然而,癌症毕竟是恶魔,能够逃离其魔爪的孩子是极其幸运的少数。 对于其中的不少孩子来说,这里将是他们短暂人生中的最后驿站。 -------- 扬子晚报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