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嗄?”?》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嗄?”? 在《联合报》副刊上看到我的旧作电影剧本《太太万岁》,是对白本。我当时 没看见过这油印本,直到现在才发现影片公司的抄手代改了好些语助词。最触目的 是许多本来一个都没有的“嗄”字。 《金瓶梅词话》上称菜肴为“嗄饭”,一作“下饭”(第四十二回,香港星海 版第四七二页倒数第四行:“两碗稀烂下饭”)。同回稍早,“下饭”又用作形容 词:“两食盒下饭菜蔬”(第四七一页第一行)。苏北安徽至今还保留了“下饭” 这形容词,说某菜“下饭” 或“不下饭”,指有些菜太淡,佐餐吃不了多少饭。 林以亮先生看到我这篇东西的原稿,来信告诉我上海话菜肴又称“下饭”并引 《简明吴方言词典》(一九八六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吴言区包括上海――浦东本地 ――苏州、宁波、绍兴等江浙七地),第十页有这一条: 下饭(宁波) 同“嗄饭” 举一实例: “宁波话就好,叫‘下饭’,随便啥格菜,全叫‘下饭’。” (独脚戏“宁波音乐家”) 林以亮信上说:“现代上海话已把‘下饭’从宁波话中吸收了过来,成为日常 通用的语汇,代替了小菜或菜肴。上海人家中如果来了极熟的亲友,留下来吃饭, 必说宁波话:”下饭呒交(读如高)饭吃饱。‘意思是自己人,并不为他添菜,如 果菜不够,白饭是要吃饱的。至于有些人家明明菜肴丰盛,甚至宴客,仍然这么说, 就接近客套了。可是在日常生活的谈话中,下饭并不能完全取代小菜,例如’今朝 的小菜哪能格蹩脚(低劣)!‘’格饭店的小菜真推板!‘还是用小菜而不用下饭。 “ 我收到信非常高兴得到旁证,当然也未免若有所失,发现我费上许多笔墨推断 出一件尽人皆知的事实。总算没闹出笑话来,十分庆幸。我的上海话本来是半途出 家,不是从小会说的。我的母语,被北边话与安徽话的影响冲淡了的南京话,就只 有“下饭”作为形容词,不是名词。南京话在苏北语区的外缘,不尽相同。 《金瓶梅》中的“下饭”兼用作名词与形容词。现代江南与淮扬一带各保留其 一。历代满蒙与中亚民族入侵的浪潮,中原冲洗得最彻底,这些古色古香的字眼荡 然无存了。 《金瓶梅》里屡次出现的“嚣”(意即“薄”)字,如“嚣纱片子”,也是淮 扬地区方言,当地人有时候说“薄嚣嚣的”。 “嚣”疑是“绡”,古代丝织品,后世可能失传或改名。但是在这一带地方, 民间仍旧有这么个印象,“绡”是薄得透明的丝绸,因此称“绡”就是极言其薄。 《金瓶梅》里的皖北方言有“停当(妥当)”,“投到(及至)”,“下晚 (下午近日落时)”。我小时候听合肥女佣说“下晚”总觉得奇怪,下午四五点钟 称“下晚”――下半夜?疑是古文“向晚”。“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 限好,只是近黄昏。”后人渐渐不经意地把“向”读作“下”。同是齿音,“向” 要多费点劲从齿缝中迸出来。旧小说中通行的,没地域性的“晌午”,大概也就是 “向午”。 已经有人指出《金瓶梅》里有许多吴语。似乎作者是“一个南腔北调人”(郑 板桥诗) ,也可能是此书前身的话本形成期间,流传中原与大江南北,各地说书人加油 加酱渲染的痕迹。 “嗄饭”与“下饭”通用,可见“嗄”字一直从前就是音“下”,亦即“夏”。 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中的吴语,语尾“嗄”字欲音“贾”。娇滴滴的苏白“嗄 啥?”(什么呀?读如《水浒传》的“洒家”。) 吴语“夏”、“下”同音“卧”上声。《海上花》是写给吴语区读者看的。作 者韩子云如果首创用“嗄”来代表这有音无字的语助词“贾”,不但“夏”、“贾” 根本不同音,你也该顾到读者会感到混乱,不确定音“夏”是照他们自己的读法, 还是依照官话。总是已有人用“嗄”作语助词,韩子云是借用的。扬州是古中国的 大城市,商业中心,食色首都。扬州厨子直到近代还有名,比“十里扬州路”上一 路的青楼经久。 “腰缠万贯,骑鹤上扬州”,那种飘飘欲仙的向往,世界古今名城中有这魅力 的只有“见了拿波里死也甘心”,与“好美国人死上了巴黎”。 扬州话融入普通话的主流,但是近代小说里问句话尾的“口奢”字是苏北独有。 “嗄” 音“沙”或“舍”,大概本来就是“嗄”,逐渐念走了腔,变成“沙”或“口 奢口奢”,唇舌的动作较省力。 “口奢”带点嗔怪不耐的意味,与《海上花》的“嗄”相同。 因此韩子云也许不能算是借用“嗄”字,而是本来就是一个字,不过苏州、扬 州发音稍异。 无论是读“夏”或“介”,“嗄”字只能缀在语尾,不能单独成为一个问句。 《太太万岁》剧本独多自成一句的“嗄”? 原文是“啊?”本应写作“啊(入声)?!”追问逼问的叱喝。但是因为我们 都知道“啊”字有这一种用法,就不必罗嗦注上“入声”,又再加上个惊叹号了。 《太太万岁》的抄手显然是嫌此处的“啊?”不够著重,但是要加强语气,不 知为什么要改为“嗄?”而且改得兴起,顺手把有些语尾的“啊”字也都改成“嗄”。 连“呀”也都一并改“嗄”。 旧小说戏曲中常见的“吓”字,从上下文看来,是“呀”字较早的写法,迄今 “吓”、“呀”相通。我从前老是纳闷,为什么用“下”字偏旁去代表“呀”这声 音。直到现在写这篇东西,才联带想到或许有个可能的解释: 全校本《金瓶梅词话》的校辑者梅节序中说:“书中的清河,当是运河沿岸的 一个城镇,生活场景较近南清河(今苏北淮阴)。《金瓶梅》评话最初大概就由 ‘打谈的’在淮安、临清、扬州等运河大码头上说唱,听众多为客商,船夫和手艺 工人。” 说书盛行始自运河区,也十分合理。河上的工商亟需比戏剧设备简单的流动的 大众化娱乐。中国的白话文学起源于说唱的脚本。明朝当时的语助词与千百年前的 “耶”、“乎”、“也”、“焉”自然不同,需要另造新字作为“啊”、“呀”这 些声音的符号。苏北语尾有“嗄”。《金瓶梅》有“嗄”字而未用作语助词,但是 较晚的其他话本也许用过。“嗄”字一经写入对白,大概就有人简写为“吓”,笔 画少,对于粗通文墨的说书人或过录者便利得多,因此比“嗄”流行。流行到苏北 境外,没有扬州话句尾的“嗄”,别处的人不知何指,以为就是最普遍的语尾“呀”。 那时候苏州还没出了个韩子云,没经他发现“嗄”就是苏白句末发音稍异的“贾”, 所以也不识“嗄”字缩写的“吓”,也跟着大家当作“呀”字使用。因而有昆曲内 无数的“相公吓!”“夫人吓!” 还有我觉得附带值得一提的:近年来台湾新兴出“到”字语助词,其实是苏北 原有的,因为不是国语,一直没有形之于文字。“到”的字义接近古文“也”字。 华中的这一个凋敝的心脏区似是汉族语言的一个积水潭,没有经过一波波边疆民族 的冲激感染。苏北语的平仄与四声就比国语吴语准确。 《太太万岁》的抄手偏爱“嗄”字而憎恶“嗳”字,原文的“嗳”统改“哎” 或“唉”。 “嗳”一作“sG”,是偶然想起什么,唤起别人注意的轻呼声。另一解是肯定 ――“嗳”是“是的”,“噢”是“是。” 不过现代口语没有“是”字了,除了用作动词。过去也只有下属对上司,以及 官派的小辈对长辈与主仆间(一概限男性)才称是。现在都是答应“噢”。 作肯定解的“嗳”有时候与“sG”同音“爱”,但是更多的时候音“A”,与 “唯”押韵。“噢”与“诺”押韵。“嗳,嗳,” “噢,噢,”极可能就是古人的唯唯诺诺,不过今人略去子音,只保留母音, 减少嘴唇的动作,省力得多。 “哎”与“嗳”相通,而笔画较简,抄写较便。“嗳” “哎”还有可说,改“唉”就费解了,“唉”是叹息声。 《太太万岁》中太太的弟弟与小姑一见倾心,小姑当着人就流露出对他关切, 要他以后不要乘飞机――危险。他回答: “好吧。哼哼!嘿嘿!”怎么哼哼冷笑起来? 此处大概是导演在对白中插入一声闭着嘴的轻微的笑声,略似“唔哼!”礼貌 地,但是心满意足地,而且毕竟还是笑出声来。“嘿嘿!”想必,一时找不到更像 的象音的字,就给添上“哼哼!”二字,标明节拍。当场指点,当然没错,抄入剧 本就使人莫名其妙了。 对白本一切从简,本就要求读者付出太多的心力,去揣摩想象略掉的动作表情 与场景。 哪还经得起再乱用语助词,又有整句整段漏抄的,常使人看了似懂非懂。在我 看来实在有点伤心惨目,不然也不值得加上这么些个说明。 (一九八九年九月) -------- 文学视界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