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收获的喜悦 --- 选择松树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选择松树 又开始“上阵”,“磨刀霍霍向猪羊”。 用两天时间把《收获》的意见仔细消化。消化的过程更清晰了修改的措施。但 鉴于目前的身体情况,我的“磨刀”首先要针对自己,拥有充沛的体力、精力才是 胜利的保障。为此,我必须减少其他活动,避免体力和精力过度的消耗,同时,我 必须把每天的“呼吸运动”坚持住、坚持好,以平衡的内部状态,应对突击性的修 改任务。 手术过半年了。据说,战胜癌症,是以一定的年限为指标的:一年、三年、五 年。一些资料还有更详细的报导:百分之六十多的中晚期癌症病人,会在半年之内 复发或转移。如果说,这个统计确切,我好像已经胜利地闯过了第一关。闯生命之 关的体验是不同寻常的,这样的“闯关”,需要勇气和信心,更离不开一种来自冥 冥的对自身、对自然的“觉悟”。自从得知有重病在身,我身上最自觉、最明显的 一个变化,就是对大自然有了一种亲近的感觉和感悟。 当然,首先是感觉的变化。那是出院的第一天,跨出医院大门,我只觉得医院 外面的空气之新鲜、之甜蜜,像刚挤出的奶,我不由地大口呼吸,贪婪地呼吸,拼 命地呼吸。大半辈子都过了,我却刚有体会:能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呼吸,是多么 幸福,多么可贵。从此,每天早晨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匆匆下楼,去林阴、 去树丛“练呼吸”。在大气层的循环中,提供氧气的树木,在我心里便成为最亲切 的东西。 我们活着,是因为呼吸,呼吸伴随着生命的每时每刻。而这样的伴随,也许太 习以为常,我们往往不意识呼吸的意义和作用。出院不久,我读到一本有关气功的 小册子,我欣喜地发现,开始养病后我的“练呼吸”,以及我对呼吸的重视和刻意, 与气功的原理、方法不谋而合:“人为气血之属,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 则血淤。”气功所说的“调息”过程,就是通过深长柔缓的呼吸运动,产生复杂的 呼吸生理神经反射机制,增强胸腹腔内脏器的血液循环,分泌消化液、蠕动胃肠道, 起到内脏的按摩作用,使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得到调整和改善――这恰恰是符合 我病情的治疗和保健。 有了理论,有了依据,有了一种对“练呼吸”的意念和意识,使我从“亲近自 然”上升为“感悟自然”。有人说:“亲近自然就是亲近上帝。”那么,“亲近” 之后所具有的“感悟”,一定是“上帝的声音”了。我把自己的一点点“感悟”竟 与上帝联系起来,似有故弄玄虚、小题大作之嫌。其实,“上帝的声音”并不神秘 ;其实,“上帝的声音”就是一种智慧和灵感;其实,智慧和灵感很多时候来源于 自然。 我很想举例说明。有一天清晨,当我在林阴间的一棵大树下入静、吐纳后,我 突发奇想:既然天天来大树下呼吸,是否对树种应该有所选择?植物和动物都因不 同的品种,而有不同的质地,不同的性能,还会有不同的气息和不同的磁场,于是, 我又进一步地想象:一年四季都常青的松树,不畏风霜严寒,既然有这样强大的抵 御力和生命力,那么,它所散发的气息,也一定强大、一定蓬勃。而所谓“天人合 一”,就是人和自然的沟通与互补。 虽说,对于“松树”的奇想,毫无根据,但阅历和经历一再告诉我,突发奇想, 就是灵感,就是经验的厚积薄发,是一种从量到质的火花。我应该尊重自己的“奇 想”,并用“奇想”去指导行动。于是,我在晨练时,选择两棵大松树为据点,无 论是做操还是练呼吸,我都站在松树下,闭上眼睛,全神贯注,静静地问候松树: “谢谢你把强大的生命之气散发给大地并输送给我们!”日复一日,我与松树的亲 近,从外到内,两种生命的灵性,渐渐融合。每天早晨,站在大松树面前的那一个 小时,我的身心都会感到特别的舒展,那是一天中最舒通、最舒服的时候。然而, 这仍是一种自我感觉。 但就在前不久,我在报上读到一篇题为《树木磁场治人病》的文章,竟然证实 了我对松树的感觉是有科学根据的: “人与树木接触时,在树的周围形成一个弱电磁场,当它的频率与人的磁场频 率相同时,就会增加能量的活性,树木就可以把健康的频率送到人的病灶部位…… 能够传递能量的有橡树、白桦和松树。” 这篇文章还明确写道,这是一位俄罗斯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文章还进一步指出, 树木疗法不一定非要到森林,借助一小段树木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而松树对人的 作用在于“提高智力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欢呼起来。 当然,我收藏了那张报纸,仿佛这是一种肯定自己的证据。而通过“对松树的 选择”,似乎也验证了“亲近自然就是亲近上帝”这句话。 2002年9月12日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