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土林环护的古格遗址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土林环护的古格遗址 在众山高耸而苍苍茫茫的土林世界环形拱护之中,巍峨的古格故城,那残缺的 城堡遗址矗立在扎布让区象泉河的南岸。它标志着一个逝去的古代王朝。一位讲解 员(也许是导游员)主动走上前来为我们介绍说:“公元10―16世纪,曾经拥有百 万之众、以金戈铁马称雄一时的吐蕃王朝,在‘反民’们的进攻下消亡了,王室的 后裔逃来此地所建的西藏地方割据政权之―――古格王朝的中心便在这里。偏居此 地700余年,传位20多代国王,到17世纪中叶,被外来的拉达克入侵者灭亡后,毁坏 了古城。也有人认为,这里是更为古老的公元7世纪前后的象雄王国的王宫遗址……” 古格王朝消逝了,但遗址依然气派。在高约三百多米的土山上耸立着城垣和宫 殿,十分雄伟,比从天上俯瞰时看到的更加气派十足。 “整个城堡像拉萨的布达拉宫那样,自地面至山顶依山而建,占地约18.3万平 方米。”那讲解员的介绍词似乎不像是靠背诵的那种“刻板经文”,竟是十分自然 的,似乎是随意的谈话一样。随着他,我们走上东北面的山城。山城上密密层层地 布满蜂窝似的依山而建的300多间房屋、300多孔洞穴(中间隔着红墙白垣)和3排1 0米高的佛塔以及碉堡、工事和地道(这大大地纠正了我在天上俯瞰时得到的印象, 特别是对佛塔数目)。 数百间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垒砌、叠叠相连,从山脚直至山顶,构成这座世上 独一无二的王宫。王宫大都是弓形屋顶的窑洞,分冬宫、夏宫,而且有暗道(地道) 相通。其中保存较好的还有好些处,以红庙。白庙、王宫殿、轮回殿和护法神殿等 最为可观。洞内的屋中还散乱地保留着大量的粮食、生产用具、兵器、服饰等等。 使古格王朝遗迹身价百倍的,是它至今仍存留在各庙堂神殿中的那些风格各异、 极富特色的壁画、彩绘和雕塑(木雕和石刻)作品。无论从技巧和艺术来看,这都 是一些精湛绝伦的作品。它们以自己特异的风格,或者表现出深刻的宗教精神,或 者记录了生动的历史文化,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是一组反映天堂、人间、地狱的壁画。如果从着色和人物造型上来看,这画 中把现实里的人体上升为佛身,在画中表现姿态优美,动感特强,线条流畅,一气 呵成;而着色之美,更令人叹绝。 这里的雕塑形体并不宏大。它没有后来我见到的扎什伦布寺强巴佛像的巨大和 敦煌洞窟里佛像的雄伟,但雕塑大师们把人体的比例拉长了,使人感觉它有一种顶 天立地、似乎要冲破屋顶、腾空而去的气势。它使人感觉到大气昂然的艺术魁力。 这里的石刻主要是古城的围墙,这当然是作为那时防御之用的城垣,但却把战 争与艺术凝为一体了。据说,这墙上有4502件线刻造像石和玛尼石刻(藏文、梵文 的都有),但大部分都因大自然雨雪风霜的侵融剥离,脱落在墙脚下了。随着时间 的久远,这些石刻上便印上了大自然的五颜六色,更加具有艺术魅力了。 王宫遗址中,那些雕刻有各种当年王朝进贡、朝拜以及权贵们宴饮和观看杂耍 (杂技)等等的壁画。彩绘和石雕石刻,无不忠实而又艺术地留下了历史和文化的 印迹。 遗址里的各种艺术作品,反映出古格人在继承吐蕃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吸 收了印度、尼泊尔等邻国和西域各地(今新疆境内)的艺术精华,而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风格。它与藏区其它各地的风格主旋律相同,但又有区别,有其独到的地方。 中外艺术家们称之为“古格艺术”的,正是这些“博采众家”而又“自成一格”的 独特创新之作。 在古格遗址的洞穴里发现很多干尸,都是残缺不全的。千百年的干风与燥气, 把他们变成了木乃伊。从残存的衣着和甲胄等等来看,他们可能是誓与王国共存亡 的殉国战士的遗体吧! 悲风阵阵,夕阳西下。四顾无人,沙鸣嘶嘶。我们默默地离开了古格王国遗址。 频频回头顾盼遗址的我,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在这荒凉偏僻的高原旷野里,古格 王朝的遗址将永远地向人们诉说着它自己的历史,一晃一亮地闪烁着它那迷人的艺 术之光。古格遗址的美是悲怆的。悲怆的美令人深思,催人奋发向上。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