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11 章 演艺生涯 峰回路转多磨难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十一章 演艺生涯 峰回路转多磨难 所带的弟于皆是名人,收费涨到每人每小时250美金。且了私宅,买了新车。春 风得意,风流倜傥,不断跟漂亮的姑娘演绎浪漫故事。莲达的豁达宽容,又使这些娟丽 之极的姑娘自惭形秽。他富有了,却又空虚,因为他在好莱坞的事业徘徊不前。苦恼而 又自负,于是夸下海口:“我会成为美国第一个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 1965年,李小龙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拍片的梦想。 随着《青蜂侠》在电视网的连续播出,李小龙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他不仅是一位 技艺超群的功夫大师,而且还是一位性格鲜明的功夫演员。李小龙走在街上,常会有白 人小孩冲着他叫喊他所饰的角色“加藤”,并且比划加藤的武打动作。这使得李小龙很 兴奋,证明他演的角色受到美国白人社会的关注和欢迎。 当然,最为轰动的,要数美国西部的华人社会。好些个城镇的唐人街把李小龙特邀 去,或为开业的商店剪彩,或在慈善募捐活动中表演功夫。他们要求李小龙扮成《青蜂 侠》中加藤的模样,身穿黑衣,头戴鸭舌帽,脸套黑面罩。 另外,旅美的日本侨民也不会忽视李小龙的知名度,因为片中的加藤是日本人。他 们同样要求李小龙扮成加藤,并且说几句简单的日本话。 莲达说李小龙,你都快成了广告明星了。 李小龙有些飘飘然,因为好莱坞流行一句话:看一位演员有没有知名度,就是看有 没有人请他做广告。 虽然要他说日本话使他感到别扭;虽然活动的规格不算高,聘请他的老板不算大, 所给的酬金亦不算多;但毕竟有人请他。 跨进了好莱坞的艺术殿堂,第一步就演活了一个角色,以后会片约不断,从电视到 电影,从配角到主角,从普通演员到明星演员。 ――这是初入好莱坞的李小龙,为自己描绘的理想前景。 李小龙的理想最终是实现了,但不象他初想的一帆风顺。进入好莱坞,展现在他眼 前的并非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坦途,照样有险谷悬崖,荆棘丛生。好莱坞的竞争,同圈外 的世界一样激烈。这就是进入好莱坞的演员只有少数成为明星,而大部分名气不大,甚 至默默无闻的原因。表演素质不算差,后来做过美国总统的里根,直至离开好莱坞,充 其量只算个二流演员。 最早向李小龙提出忠告的,是《青蜂侠》的助理制片人查尔斯・费西蒙。李小龙在 拍片中,跟导演常常闹矛盾,制片人威廉・社西亚又不经常在现场,因此,常是费西蒙 从中调解。 李小龙对费西蒙颇有好感,俩人也比较谈得来。在20世纪福斯公司摄影棚拍片时, 俩人常呆在一起,并且一道共进工作午餐。在餐桌上,费西蒙对李小龙提出一些忠告, 要他把好莱坞看复杂些,把自己将会遇到的困难想多一些。当时连续剧的放映效果渐渐 看好,兴头上的李小龙自然听不进这些。但李小龙还是听了其中的一点――关于他功夫 的发展问题。 李小龙是以武道作为他毕生奋斗的事业,但他又酷爱电影。李小龙是个熊掌与鱼都 想要的人,只是有时会遇到先要哪一样的问题。李小龙决定先专心致志从影,因为武道 经过数年的努力,已有相当的基础,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力去实施。机遇对一 个演员来说太重要了。现在既然机遇有了,就应牢牢抓住不放。功夫自然也是要勤练不 辍,但只是作为副业,一旦成为好莱坞的巨星,再竭尽全力发展不迟。 李小龙跟费西蒙说,他准备关闭他的武馆,一心做职业演员。 费西蒙很吃惊地看着李小龙。李小龙的想法过于幼稚,做一名职业演员谈何容易? 最大的障碍或许不在于他的功夫和演技,而是他的肤色和种族。费西蒙没指破这点,他 知道李小龙的火爆脾气和敏感心理。费西蒙说:“为什么要关闭武馆?那是你武功的基 点。” 李小龙说:“武功在我身上,只要付租金,我头一天关了,第二天又可租一个地方 开起来。” mpanel(1); 费西蒙问他,是不是手头遇到麻烦?他指出:你的武馆可以照开下去,但不是开设 每位每月收费20美金的班,而应该去从事私人家教,每小时收费50美金。 李小龙说:“这是《天方夜谭》。”费西蒙问:“就你的功夫,你不觉得那样的收 费太低廉了吗?”费西蒙讲了个故事,有幅19世纪美国普通画家约翰的油画,挂在他后 代的客厅,曾出价2千美元都无人问津,后来他家律师送至著名的纽约拍卖行,经估价 后,以2万美元的起价竞拍,最后以10万美元成交。 李小龙说:“你的意思是收费高,反而具有吸引力?可哪来这样的傻瓜?”费西蒙 说:“有钱有身份的人,是不愿屈尊上那样的功夫班的,他们才不会在乎多几个钱。象 好莱坞,这样的人多得是。自从看过你饰的加藤,他们渐渐对东方功夫产生了兴趣。” 李小龙茅塞顿开。他立即明悟费西蒙所说的“那样的功夫班”是什么意思。李小龙 的收徒原则――只要爱好功夫就行,从不计较对方的职业、身份、肤色、民族。李小龙 从不歧视黑人或地位低下者,但他的公正和好心往往又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学生鱼龙混 杂,良莠不齐,有的原本就是犯罪团伙的成员,有的学会了功夫去做欺诈斗殴之类的坏 事。李小龙总想把他的武道向白人社会推广,白人的反应总不似有色人种热烈。有一次, 一个白人青年带女友兴高采烈来报名,见武馆里有数个黑人学生,他一言不发,扭头就 拉女友走了。 李小龙不得不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白人社会不承认他的功夫,就等于整个美国不 承认他的功夫。 李小龙的武馆,从未有过一个富豪或名人学生。李小龙出身于富裕的粤剧名角家庭, 可赴美后,却是默默无闻地从洗盘子干起。他鄙夷傲视富人名人,他同情怜悯穷人和无 名小辈。然而他又毫不掩饰他渴望成功、名扬天下的野心雄心,他要使他的功夫传播美 国,他要使陌生的“功夫”(Kung Fu)二字,在美国家喻户晓。 李小龙同样面临另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美国这样传播媒介极发达的社会,名人效应 尤其重要。招收了一个名人学生,其影响超过一千、一万名普通学生。 李小龙做出痛苦的选择,停办未满期的功夫班,他以退学费的形式遣散学生,作的 解释是他拍片太忙,无暇进行教学。有两名学武心切的拉美裔学生恳求留下,说他们学 费照付,不需要老师另抽时间传授,只是在老师每日练功时,呆在一旁观看模仿着学。 李小龙摆摆手,说:“对不起。” 这两名学生失望地走了。李小龙帐然若失,默默的,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 李小龙这才发现,功夫班的停办,,意味着他赴美后开放式的教学法的结束,这种 方式,有利于普及,而难以提高。中国古老的带徒方式,却能保证“名师出高足”,或 “严师出高徒”,因为他们择徒极严。有的武师,为了验证弟子根器之优劣,或者是对 武道、对师父的忠诚,要让弟子苦等10年之久,才正式收其为徒。 当初,李小龙为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法,曾跟保守的华人武师发生多次纠纷,并演变 成生死存亡性质的比武。现在李小龙却要将它轻易抛弃,回归到带徒的老传统上。李小 龙同时又觉得,他将要实施的计划,跟传统的带徒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择徒择才 择德,现在的他却要择钱择名。 李小龙当时极矛盾,处于两难全的境地。 李小龙来到雪伯灵的发屋,请雪伯灵为他拿主意。雪伯灵愣了一瞬,他奇怪李小龙 怎么会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李小龙从来都是敢说敢做,雷厉风行,从不曾优柔寡断过。 雷伯灵呵呵笑了起来,说:“你早该这样做,收费昂贵,跟你功夫名师的身份相称。 我早就不赞成你那样收学生。就这样好,趁机让那些付不起高学费的黑小子、穷小子滚 蛋!” 雪伯灵的话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等级歧视。好莱坞的人,几乎个个都这德性,李 小龙不觉为怪,但他问道:“如果一个穷人或黑人,头发长了想理发,而又凑不够理发 的钱,你做理发师的该怎么办?” 雪伯灵捧腹大笑,他觉得曾为他功夫的老师,功夫上堪称大师的李小龙,想法有时 会比3岁的小孩还幼稚。雪伯灵说:“来我这里的都是上等人,我手艺精湛,设施豪华, 收费昂贵他们却乐此不疲。掏不起这个钱,去肮脏的低档发铺;还去不起,就买一把剪 刀自己剪去;连剪刀都买不起,就任其生长做野人――这就是美国的法则!” 李小龙回到家里,跟莲达谈起雪伯灵。莲达平静地听着,末了,莲达说:“雪伯灵 说得对,因为,这是在美国。” 李小龙先后在美国呆了十多年,一直未脱去美国人眼中浓郁的中国味。其实,香港 是个接受西方文化很快的地方,但李小龙在香港,没有独立谋生过。他的思维及观念, 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武学哲学典籍。李小龙同时又接受了不少美国的东西,因此在中 国人看来,他又太美国化。 李小龙的思想始终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游离。莲达曾这样评价过李小龙,在美国人 眼里,他始终是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个黄皮肤的美国人。 神通广大的雪伯灵很快为李小龙介绍了第一位好莱坞影业的学生史蒂夫。史蒂夫是 个明星级的演员,他擅演硬汉:西部牛仔、警探、强盗、体育健将,等等。他的骑术非 常精湛,也擅西洋拳及西洋式剑术武术。李小龙看过不少史蒂夫的影片,不佩服他的演 技,但佩服他的潇洒动作。无独有偶,史蒂夫看到李小龙饰演的加藤,一下子为他的东 方武技着迷。 雪伯灵安排他俩人见面。俩人几乎没什么客套,立即到雪伯灵住宅外的草坪比武。 这是因为李小龙按东方武师的惯例,要试试弟子的功底,以便量才施教;而高傲的史蒂 夫未必就认李小龙为师,若李小龙功夫不行,他才不会屈尊为徒,这倒不是吝音学费。 结果,李小龙连续三次将史蒂夫打倒。李小龙没使出惯用的拳打脚踢,而是将他扫 倒,以顾全史蒂夫的面子。史蒂夫输得心服口服,他相信李小龙在拍片中使的是真功夫, 而他自己的功夫只适合拍片,而不宜实战。 史蒂夫成为李小龙授业生涯的第一位“名人”学生。 史蒂夫是个大忙人,并且缺乏学东方功夫的耐性,因此,他跟李小龙的“师徒”关 系没有维持太久,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的关系亦不算密切。但是,史蒂夫却对李小龙 事业的发展,起过关键性的帮助,不言而喻――史蒂夫是个名人。 名人是记者追踪的目标,是大众关心的焦点。史蒂夫还不算好莱坞的顶尖明星,但 足以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注。 史蒂夫第一次去李小龙的武馆,就有数个记者闻讯闯进去采访拍照。史蒂夫很生气 地要撵记者出去。李小龙也认为采访会干扰他们专心致志授武练功,停了下来,准备下 逐客令。 聪明的莲达却说:“按照东方武道的教义,练功时是不能怠慢客人的,应以礼相 待。”莲达很有礼貌地将记者引到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其实,东方武道哪有这样的 教义?武师授武练功最忌外人观看,唯恐家传秘诀或绝招泄露。 “好莱坞影星跟中国武师学艺”的新闻及照片出现在十多家报纸上。文章以过半篇 幅介绍史蒂夫,对李小龙只是蜻蜓点水点了两下。照片的角度也是极力突出史蒂夫一人。 但实际效果,却是把李小龙给突出了。因为史蒂夫已经是明星,屈尊拜一名中国武 士为师,不会为他锦上添花。而对李小龙却是不一样,读者会想,连武艺高强的史蒂夫 都肯拜他为师,这位中国人的功夫那还了得! 李小龙的功夫已经得到美国武术界权威人士的承认,但那不算数――美国公众还未 承认。当时,武术在美国不热门,而电影,有谁不看?电影明星的影响是全国性的、国 际性的,能量无限。不久,李小龙有了好些来自好莱坞影业的名人,这使得本该出名、 不可能埋没的李小龙,如愿以偿脱颖而出。 在李小龙门下投师学徒的的好莱坞名人有赛里方、詹姆斯・高宾、利马荣、詹姻斯 ・加纳、史达灵・施里芬、温特勃等等。 李小龙原以为,只要进了好莱坞的大门就可以步步登高,不等《青蜂侠》拍摄完毕, 来自各大影业公司的片约会如雪片飞来。结果并非如此,就是有过第一次合约的20世纪 福斯公司,也没有立即履行第二次合约,使得李小龙产生被束之高阁的危机感。 好莱坞群星灿烂,强手如林。别说是刚刚崭露头角者,就是卓越、资深的演员,也 都有淹没的危险。至于匆匆过客,或昙花一现者,亦屡见不鲜。 幸亏有这些遍布好莱坞各业的名人功夫学生,才使李小龙在好莱坞慢慢站稳脚跟。 由于学生的介绍、举荐,李小龙得以在多部电视连续剧中客串演出,如《新娘》、《白 朗党》、《无敌铁探长》等等。他还应邀在一些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李小龙对东西方 武术皆熟悉,尤精东方武术。他设计出来的武打动作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小龙得感谢最初为他出谋划策的费西蒙和雪伯灵。李小龙能混到这个样子,已属 不易。这进一步证实了:没有“功夫的李小龙”,就不会有“电影的李小龙”。 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名气,功夫大于演技。在好莱坞要员、同仁甚至他的学生眼里, 李小龙只是个明星级的功夫师。 李小龙也深感到功夫对他的重要。因此他在步步涉入好莱坞影业的同时,一直未疏 远过去的一些功夫朋友。他们经常保持联络,对朋友的邀请,李小龙一有空就会赶去, 或为朋友比武助威壮胆,或为朋友筹办的活动表演功夫。李小龙在行程或滞留中,遭受 过几次不明身份恶徒的袭击,险险丧命。因此,李小龙出远门多是独来独往。 若是好莱坞的社交活动,李小龙非携爱妻莲达去不可。这一方面是美国的风气,不 象中国,男人出门应酬,把女人冷落在闺中;另一方面,是李小龙想证实他已经非常美 国化,而好莱坞的人士总把他当成中国味十足的,难以融入美国社会的亚裔移民。 莲达不漂亮,但打扮得体;不活跃,但落落大方。内向文静的莲达有时会有惊人的 表现,她能较快地结识头面人物的太太或情人,由这些高贵女人的引荐,李小龙得以跟 头面人物见面或碰杯。 李小龙没有受宠若惊之感,他在心理上与美国的上流社会仍格格不入,但他又清晰 地意识到,这样的应酬对他的电影事业很有必要。李小龙的心态有些象于连,一方面渴 望跻身上流社会,另一方面又傲视它。 在这样的场合,李小龙内心常会觉得孤独和压抑,只有在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时候, 他才显得格外的活跃和亢奋。 通常的情况,是他的功夫学生建议他表演功夫绝招,好让这些好莱坞的人士与应邀 来的记者进一步了解李小龙。 李小龙赤手空拳,让一名客人以剑刺他(当然不是绝顶剑手),李小龙的闪避范围非 常有限,常常是脚不挪动,而靠身体的侧旋晃仰。这情景,总叫看的人捏一把汗,明明 看见剑头戳中了李小龙,但抽回的剑头却不见血渍,自然李小龙的身体完好无损。最后 李小龙会说:“你看你的剑到哪去了?”对方尚未反应过来,脚疾手捷的李小龙已把剑 夺下捏在手中。 李小龙也常常应客人的要求,重复镜头里的精彩动作,如高跃踢脚、空中翻腾、连 环脚等等。这使得一些对拍摄过程还不甚了解的客人全然信服:李小龙在片中表演的是 真功夫,而不是靠特技。 李小龙有一个“变硬币”的保留节目,他把一枚角币放在表演搭档的手心,说: “我要把硬币从你手心夺去,你多加小心,只能在我伸手抢的时候,你才能合住巴掌不 给我夺去。”说着,李小龙的手高悬在搭挡手心上方,突然抓过去――但已经迟了,对 方已迅速合住巴掌不给李小龙抢去。 这时李小龙会懊丧地责备自己动作迟缓,而故作惊诧地夸耀对方:“你的反应真机 敏呀!”说得他的搭档飘飘然的。李小龙请其他客人来看搭挡手中的硬币,却发现那枚 角币已变成了分币。正当大家惊奇之时,李小龙笑嘻嘻地张开自己的巴掌,角币正在其 手心。 有人认为李小龙是在表演东方魔术。结果有人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以慢镜头放出, 大家看清楚李小龙是在对方急速合拢巴掌的一刹那,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身手之快, 匪夷所思。 李小龙的这些出色表演,渐渐使他成为好莱坞社交活动颇受欢迎的嘉宾。李小龙名 气渐著,不少好莱坞的名人做过他的功夫学生。 李小龙的功夫家教非常成功,钟点费由最初的每小时50美金提高到250美金,欲拜 师者仍趋之若鹜。因是家教,不可能开设集体的大课,李小龙只能依据自己和对方的时 间来安排学时(双方都是大忙人)。这些好莱坞人士本无弃影从武的打算,因此,拜李小 龙做“一日师”的人颇多,会几下“三脚猫”的动作,就自诩是东方功夫大师的嫡传弟 子或高足。李小龙也明智地看到,如此这般,再神再聪明的师徒巧合一起,也证实不了 “名师出高徒”的古老法则。事实上,好莱坞的功夫学生,无一人在功夫上有大的造诣。 李小龙本意不在于此,也就不抱奢望。 李小龙自1965年到1971年赴港拍片,一直居住在洛杉矶。最初两年,频频搬家,但 每搬一次,房子的标准要高一档,房间增多,环境渐佳。李小龙不是个图安逸、慕享受 的人,但他不能委屈他的妻子和孩子。居住条件的变化意味着他经济收入的好转。 1967年,李小龙在洛杉矾贝尔区以分期付款形式“买”下一幢带有花园草坪的住宅, 举家迁去。贝尔区地处市郊,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家庭乐意居 住的地方(穷人多住市区)。李小龙从贝尔住宅区到市中心和好莱坞,驾驶的车子是新购 买的德产波鲁雪牌轿车。这一切是李小龙开始成功的标志。 到1970年,李小龙在迈阿密的海滨拥有一幢附设游泳池的豪华别墅。迈阿密的金棕 搁海滩是美国富人的天堂,李小龙能跻身其间,在华人中是鲜见的。迈阿密位于美国东 南的半岛上,与西部的洛杉矶相隔万里之遥。纵然有现代化的波音客机,百忙之中的李 小龙仍是难得有暇去别墅度闲。李小龙不是追求奢侈享乐之人,但他要证实自己:好莱 坞明星拥有的东西,他也有能力拥有: 在贝尔区的家,李小龙除了拍片和家教,便是呆在家里看书练功。 李小龙的人来客往也比校多,除武术界、影视界的朋友,再就是慕名而来的崇拜者 和投师者。李小龙在对待后两种人时情绪不太稳定,他在一般的情况下,还能够礼貌待 人,为他们的景仰而由衷高兴。若李小龙的心情不佳和特别繁忙时,他会置之不理或生 硬地将他们打发走。 遇到这种情况,总是莲达出面圆场,以顾全李小龙在公众中的形象。莲达会温和耐 心地向他们解释李小龙心情不佳或繁忙,并请他们原谅李小龙不能与之交谈或签名。若 光是崇拜者,莲达会送他们盖有武馆馆微(即太极图)的纸片,并说一些李小龙如何喜欢 武迷、影迷的话,说李小龙是从你们那里得到鼓舞、增强自信和汲取力量的;李小龙常 感激地说:没有你们,我就不可能成功;说李小龙还常用一句在中国孺幼皆知的谚语来 比喻他和你们的关系,这就是“鱼和水”。 莲达总能使遭受冷遇的崇拜者,比较满意地离去。莲达不是虚伪,李小龙确实是这 样认为的,李小龙说过多次:那些道貌岸然的大人物常常做出背信弃义的事,只有他的 观众、他的武迷永远记得他,不把他抛弃和冷落。但李小龙一惯不善于说好话,不知如 何做人并且情绪波动。 李小龙跟不少天才人物一样,在做人方面,显示出与其才华不配称的“弱智”。 难“缠”的是执著的求师学艺者,他们显得很顽强,并且有人还抱有古代拜师者的 童真――他们把李小龙对他们的冷遇看成是师傅对弟子的考验,就象中国古代的一位圣 贤把鞋子抛到桥下,要张良三番五次去捡一样。 莲达应付这些人颇费口舌,并且十分内疚。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武道标准,李小龙 高收费收那些名人学生,多半是作为通向好莱坞明星之路的敲门砖,而不是为了培养高 质量的功夫弟子从而弘扬武道。莲达十分赞成李小龙这样做――“因为这是在美国”, 但在这些崇拜东方武道的年轻人面前,莲达的“美国法则”会为之动摇。 莲达知道,这些拜师者是付不起对他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的钟点费――因为功夫不 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可以学成的。就算是有人能出短暂的钟点费,以求李小龙做他们的 “一日师”,却会“伤害”那些名人学生敏感且脆弱的自尊。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位百 老汇的歌唱家去了下等酒吧卖唱赚外块,必将会给逐出百老汇。 莲达只能向他们解释李小龙太忙,再也抽不出时间多教一些学生。莲达建议他们去 看李小龙演的电视,因为他展示的都是真功夫。莲达说李小龙正计划写一本功夫书,是 专门为截拳道爱好者写的,到时候可在书店买到…… 有一次,李小龙坐在住宅旁边的山坡上,沉缅于武道的哲学思考中。一位韩国籍大 学生走到李小龙跟前,象中国古代功夫弟子那样跪拜李小龙,然后垂手侍立,用不流畅 的英语恳求李小龙收他为徒。 李小龙的思路被打断了,思想火花熄灭了。李小龙愕然望着这位不速之客,他听不 清韩国大学生在说什么,他为他的思考中断而勃然大怒。李小龙跳了起来,象被激怒的 狮子吼叫责令他“滚开”,咬牙切齿挥舞拳头,就要朝他身上砸去! 韩国大学生吓怕了,脸苍白,满眼泪花,忽转身趔趔趄趄逃开,上了公路,驾着破 烂的二手车歪歪扭扭离去。 莲达认出这位韩国大学生,他已是第三次登门拜访,前两次没见到李小龙。他没遵 循美国人的交际方式事先电话预约,他是冒冒失失来的。或许他不习惯美国的方式,或 许他认为这种方式不足以表示他对这位东方功夫大师的敬意――而必须“亲躬”。 结果他受到了他所崇拜的东方功夫大师粗暴的待遇――这是莲达不曾料到的。 莲达立即驾驶波鲁雪牌轿车去追赶他。波鲁雪车速极快,很快就超到他前面。莲达 把车停在路边,向韩国大学生招手。韩国大学生认出是李小龙夫人,在他第二次拜访末 遇时,莲达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 莲达和他站在路边,莲达首先向他道歉,并解释李小龙发火的原因:李小龙近来心 情特别糟,另外,他有个思考时不许他人打扰的怪脾气,就是妻子和孩子打扰了他,他 也会火冒三丈。 韩国大学生表示理解,他上一次见着莲达,就对莲达的真诚和平易近人产生好感。 他抱歉地说他不该这个时候去打扰李小龙;他还说,他也姓李,跟李小龙是一个姓,韩 国现在仍使用汉字,跟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莲达问了他的电话号码,说她会安排他跟李小龙见面。 莲达回到家里,李小龙的火气己消退。他问那个日本青年是来干什么的,莲达为什 么去追赶他。 莲达说他不是日本人,把这位韩国大学生三次拜访的感人故事复述一遍。李小龙十 分内疚,懊悔自己的冲动,但他却又责怪那位大学生未向他讲明意图。 莲达建议为这些武迷义演义教,视日程安排,不定期举行,以满足他们拜师不成的 善良愿望。莲达解释道,这是体育界艺术界大明星常用的聪明做法,因为离开了崇拜者, 他们的从业生命等于消亡,并且这种慈善性的活动不仅不会损及他们的身份,还为他们 的名誉增辉…… 李小龙不等莲达说完,便一口应允下来。 不日,截拳道的义演义教在李小龙武馆进行。能通知到的崇拜者莲达都通知了,另 外又来了好些慕名者。那位李姓的韩国大学生自然也来了。身心投入的李小龙没认出他, 也忘了这次活动最初是因为他的原因而举办的。这位大学生已很满足,他和大家一道, 聚精会神观看李小龙表演,跟他学入门招式,并提问题和请李小龙签名。 事实证明这是个两全的办法,它使李小龙避免了许多善意的干扰,又不会刺激那些 名人学生敏感的神经。这样的活动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李小龙离美赴港发展。 打进好莱坞的李小龙,其知名度已非在西雅图时可同日而语,他的功夫电视剧正日 益深入美国社会,在旅美的亚裔人眼里,他堪称演艺武艺高超的双料明星。 在西雅图,小有成就但终有几分落魄的李小龙已深得姑娘的青睐。现在频频在屏幕 上露面,春风得意的李小龙更是会引起姑娘芳心摇曳。 李小龙嗜好跟漂亮女性交往的禀性未泯。 况且,美国西部是全美性观念最开放的地区,洛杉矾又是西部最开放的城市,而好 莱坞的开放程度又为洛杉矾之最。好莱坞的俊男舰女们在电影里演绎浪漫故事,在生活 中亦是不断地演绎浪漫故事。 李小龙的弟子中,有一个叫莎朗蒂的好莱坞性感艳星,人们见她跟李小龙单独在一 起练功,然后又一道开车去了某个地方。富有想象力的影迷们,自然会把他们的交往朝 男女演员的浪漫故事上去诠释。后来,莎朗蒂在怀孕期间,被嬉皮士影迷虐杀。 李小龙生活在好莱坞,不可能不受其风气的熏染,他的露水情缘较西雅图未婚前有 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交往几乎都是公开的,靓女们直接来到李小龙住处,跟莲达一道 观赏李小龙练功,或坐在户外的凉椅上喝饮料说笑。当然,她们也会打电话把李小龙约 到海边或住处幽会。 但是,李小龙在婚姻观上仍是传统的,跟众多的好莱坞男女演员视离婚为儿戏截然 不同。演员是西方社会离婚率排第一的职业。李小龙自始至终爱着莲达一人,莲达以她 深深的内涵和东方式的美德,使那些外貌嫣丽的姑娘无法取代她的位置。 然而,莲达在对丈夫艳遇的态度上,又是现代西方式的。莲达豁达、开通、宽容。 她不会象中国传统妇女那样,因发现丈夫的外遇而痛不欲生,或大吵大闹,或将泪水暗 暗咽进肚里。莲达对待丈夫的女友,不卑不亢,不嫉不愠,礼貌而得体。她的博大胸怀 反而使那些美仑美奂的姑娘自觉形秽。 李小龙不象不少有身份的中国男性那样,喜欢掩饰自己,尽力扮成正人君子状。李 小龙在这方面亦是惊人的坦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我承认我喜欢很多女人, 但我爱的却只有我太太莲达一人。” 李小龙和莲达的婚姻,是建立在真诚和互相信赖的基础上的。 李小龙在贝尔区的住宅,最初就他与妻子莲达、儿子李国豪三人。生活稳定后,他 把孀居香港的母亲何金棠接来。到1969年,家里又添了二人:一位是他们的女儿李香凝, 一位是李小龙的弟弟李振辉。 李振辉在香港暂住在大哥李忠琛家。他是由大哥买的机票,然后一人飞往美国。在 洛杉矾国际机场,李小龙见到久违的弟弟,不禁脱口道: “你不可向他人说你是我的弟弟!” 当时,李振辉听了此话非常愕然,亦是非常的伤心。叫李振辉赴美是李小龙的主张。 在越洋电话里,李小龙向李振辉共叙同胞手足情,使得失去父亲,而母亲又不在身边的 李振辉落下感动的眼泪。现在,李振辉只有愠怒、不解,而又心怯地望着异常陌生、异 常强悍的二哥。 李小龙拍打着弟弟柴棍似的肩膀,怜悯而又不满地说:“你太瘦弱了,太瘦弱了! 象根水份不足的豆芽,呼一口气都会把你吹倒!你要锻炼,锻炼!你懂吗?” 李振辉点点头,表示理解。他性格内向文静,跟刚烈好动的二哥恰好相反。 李小龙觉得弟弟的赢弱懦软是他家族的耻辱。他同时也将华人同胞的瘦小胆怯引以 为民族的耻辱。旅美的华人,以广东籍的为多。广东人本是中华民族中较矮小的一支, 在高大的美国人面前就愈显矮小。 李小龙不认为洋人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是无稽之谈。他常为同胞的不争气而莫 名地生气。矮小是天生的,但应该通过锻炼使自己结实刚强。李小龙特别瞧不起矮小瘦 弱又形容猥琐的同胞兄弟。若在有洋人在场的社交场合,有这样一位华裔仁兄同李小龙 共叙民族情、同胞义,李小龙会脸呈愠色,甚至拂袖而去。这使得有的华裔人士对他产 生误解,认为李小龙是以中国人为耻,背叛了民族! 在华人相聚的场合,李小龙往往会以教训人的口气告诫同胞要勤练功强大自己,使 得洋人不敢小觑中国人,更不敢妄加欺辱。李小龙的这套理论,颇似二三十年代留洋归 国的仁人志士,高擎“教育救国”、“实业兴国”的大旗。李小龙的这套理论不会强加 于同胞姐妹身上,因为他认为女人天生是弱者,理应受到强大男人的保护。 现在,瘦弱怯懦的李振辉正要与二哥朝夕相处,他理所当然成了李小龙实施“功夫 振兴民族”的试验品。 李振辉的英文名字叫罗勃特・李,就读于加州史德克顿的圣乔金中学。在家中,李 小龙要大家只叫他罗勃特,而省去一个“李”字。李振辉跟大多数的留美华人学生一样, 面临语言障碍问题,这使得他颇感学业吃力,只能靠早晚的时间来弥补。 但李小龙全然剥夺了弟弟早晨温课的权利,晚上的时间亦被他侵占去一大半。李小 龙是个一意孤行的人,他喜欢强行推行他的意志,而不管他人是否愿意、是否适应、是 否必要。他企盼弟弟早日强壮,虽不能象他那样成为家族的骄傲,也要使他人不因其弱 小而轻慢李家的人。 于是,每天清晨,邻居便见李小龙带着一名“名叫罗勃特的,香港同事托给李家照 料的少年”在山丘上跑步(李小龙的这一说法,常逗得熟悉李家成员的朋友哑然失笑)。 李小龙每天坚持跑3英里,不论上坡下坡,李振辉哪里适应得了这么激烈的运动。他没 跑上几步就气喘吁吁,脸色苍白,远远落在后面。李小龙跑到头,然后跑回,见弟弟或 坐路边休息,或艰难挪步慢似蜗牛。李小龙愤怒地斥喝弟弟,带着他跑,直到把他累趴 下。 跑步完毕,便是健身运动,以锻炼肌肉。李小龙配备了全套健身器械,他先自己练, 尔后再责令李振辉练。母亲何金棠站一旁看,看到小儿子吃力的可怜相,不禁泪水潸然。 但是,李小龙才不管这多。这之后,李小龙跟弟弟喝特制的饮料,以补充所消耗的热量。 李小龙每天必喝不可,视为上等补品。这种饮料由一定量的牛奶、蛋白质的粉末、香蕉 泥、生奶油、生鸡蛋液混合,再加l/4加仑(一加仑折合4.55市升)的由花生油奶油综 合的果汁制成。这种饮料的味道,李,振辉曾偷偷向母亲描述过:“这鬼东西,全世界 就二哥一人喜欢吃。”每次,李小龙先狂饮而尽,然后再来逼迫弟弟喝,非喝不可。李 振辉形如喝药,每喝一口,两眼滚出豆大的眼泪。 晚上,李振辉很难静下来专心读书。他先得跟李小龙练1小时功夫。其后,两兄弟 都坐下来看书,李小龙看的多是武学书。略有所悟,便在弟弟身后一声大吼,叫弟弟陪 他去演习新招式。李振辉充当活靶子,给哥哥的老拳老脚打得人仰马翻,虽有护胸护膝 等物,仍落个伤痕累累。 李小龙抠苗助长,终究未将李振辉培养成武士,仍是一介书生。 总之,在兄弟同处的日子里,李振辉给李小龙折磨得精疲力尽,苦不堪言。这种倍 受煎熬的痛苦日子,一直到李小龙离美回港发展才得以彻底解脱。 李小龙离美回港发展,是他在好莱坞发展不顺促成的。 平心而论,李小龙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与他的那些名人学生有很大关系。但是他要 进一步发展,实现影星的愿望,却不是那些名人学生所能帮助,或所愿帮助的。 拜李小龙为“一日师”的学生,几乎遍及好莱坞各家公司。但是,美国人绝无中国 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概念。就算是亲生父亲又怎样?美国人无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就是:我长大了,能独立生活了,我再不需要你了。 跟李小龙维持较长较稳固师徒关系的不到10位。大部分虽有名气,但无权力。有权 势的有两位,一位是电影制片人温特劳布,另一位是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好莱坞实行的是明星制。但明星只是受宠,而无实权,说穿了明星是棵摇钱树。真 正有权的是主宰明星制的制片人,一部影片的策划、剧本创作、导演风格、演员风格、 影片投资等等均由制片人一人说了算。制片人只对公司的总裁负责(有的本身就是公司 的老板或经理)。温特劳布在好莱坞的地位非同小可,他曾做过《泰山》的制片,那是 一部极轰动极卖座的影片。 罗曼波兰斯基是好莱坞的星级导演,他拍摄过多部卖座电影,深得老板和制片的青 睐。因此,他虽不能对一部影片说了算,但说出话举足轻重。罗曼波兰斯基作为李小龙 的功夫学生,很使师傅风光一回。那是他在瑞士休假,心血来潮,想在风景如画的日内 瓦湖畔学中国功夫,于是订好往返机票,请李小龙飞往瑞士。这件事,使得好莱坞及武 术界人士对李小龙刮目相看。 他们都有能量促成李小龙担任重要角色而不是串演,但他们没这样做。这里面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是他们没有中国功夫弟子报师恩的概念。 在他们看来,他们已付了李小龙的钟点费,不再欠师傅一丝一毫的情――这又是一 条美国的法则。 同时,李小龙是个硬直的人,不会向弟子开这个口。他总把成功的希望放在自己实 力上,即使很不成功时,他也初衷不改。 不能说美国人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就没有一点人情味。李小龙的功夫学生史达 灵・施里芬、詹姆斯・高宾在这方面,就颇有东方功夫弟子的味道。 施里芬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剧作家,高宾则是一位资深演员。他们为功夫老师李小龙 在好莱坞所受的待遇忿忿不平,有意促成李小龙的愿望,千方百计为李小龙在电视电影 中找角色。 施里芬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詹姆斯・高宾和我从某种意义上,简直成了李小龙 的私人顾问。即使是如接受一项工作应该索取多少报酬,或在一部电视剧中拍段戏要多 少钱,我们都为他出谋划策。” 但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小龙的潜力在好莱坞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在美期间,李小龙参加拍摄的电视剧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其中最成功的一部是 叫《盲探神犬》。 《盲探神犬》是施里芬与李小龙共同策划的。那是一部多集电视系列剧,主角盲探 贯穿到底,配角是一集换一个,每集故事独立成章,李小龙则演其中一集中的配角。 施里芬刊文回忆道:“那一集的名字就叫截拳道,也就是李小龙那套独门功夫的名 字。由詹姆斯・佛兰斯饰主角盲探;李小龙饰一个卖古董的商人,在码头上救了因办案 而被一些恶人欺辱的盲探。当然,这个盲探想要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办得到的。李小龙演 出的那个角色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为了要复仇的动机是不对的。故事接下去就是这个 瞎了眼的私家侦探怎么决定去学截拳道。李小龙精湛的表现,不仅赢得观众的垂青,也 使美国的导演和制片对东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尊敬。第一集《盲探神犬》震撼了 好莱坞之后,其他美国的电影工作者开始找李小龙参加其他片集的演出。” 李小龙在这一片集中,通过东方的古董商人表现出古老的武道理想,学武为的是行 侠,而不是出于个人的目的――古代的功夫师往往会拒绝为报私仇而来拜师的弟子,俗 称:“无欲则刚”,“仁者无敌”,“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等等。当然 美国观众不会去深究其内涵,他们看好的是李小龙表演的功夫。 《盲探神犬》第一集的片名最后不叫《截拳道》,而叫《窄巷》。 片集在电视网播出,效果出奇之好。美国大小报刊,其中包括《纽约时报》、《洛 杉矶时报》这样的大报,莫不口径一致地叫好。这种赞誉跟当年播出《青蜂侠》所获得 的溢美之辞迥然不同。评论《青蜂侠》只侧重李小龙的功夫,而漠视他的演技。对《盲 探神犬》的评论却是看好他的表演才能。 李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得意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有人谈论 我的演技。” 《盲探神犬》由派拉蒙公司出品,首播仪式十分热闹,李小龙兴奋不已。 李小龙是1971年离美赴港的,他初次上荧屏就不同凡响。这期间,李小龙在好莱坞 呆了5年,有足够的时间让他去施展,而好莱坞只给了他很有限的空间。 是好莱坞无视李小龙在前期演出时放射的光芒吗?不是。是好莱坞有意压制这位华 裔功夫演员吗?也不是。 在好莱坞权威人士看来,能让这位华裔演员呆下去已是很不错了。他能不时串演电 视,并在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各大公司均无将李小龙包装成明星推出的打算。 各大公司中,数华纳兄弟公司和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涉足好莱坞的新户,发展 速度惊人,可与老牌公司比肩)最赏识李小龙的功夫及演技。他们口头上许诺在适当的 电视剧中让李小龙担任主角,但一提到议事日程上,就被否定掉了。 他们认为,李小龙的个子太小,够不上美国观众所期望看到的功夫高手。李小龙太 中国化,存有种族偏见的美国白人,能接受这样一位中国英雄闯入他们的社会吗?李小 龙的名气不够响亮,恐会影响电视剧的收看率。李小龙虽演技、功夫出色,却不是久经 沙场的资深演员,担心他支撑不住每周播映一集的连续剧。 种种考虑,一次又一次扼杀了李小龙冒头的机缘。 一位影评家说:“一句话,因为李小龙是中国人。不是好莱坞的首脑对李小龙本人 有什么偏见,而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如无形的手,窒息了他们的思维。” 就连敬佩李小龙的名人学生兼挚友施里芬也有与好莱坞首脑相似的看法,施里芬承 认:“我在较长的时间内,认为李小龙不宜一步登天演主角,那样会把片集弄砸了。” 李小龙在好莱坞立住了脚,但总是原地徘徊难以前进。李小龙苦恼过,但从不丧失 信心;他不善毛遂自荐,却好自吹自擂。李小龙逢人就向好莱坞的同仁宣讲自己的宏伟 理想。这使得不少人觉得好笑,认为他是痴人做梦。 可李小龙说得那么认真,好象宏伟蓝图己在他脚下崛起,触手可摸。李小龙担心他 大功告成日,这些同仁已忘却他对自己未来的预测。便在1969年年初的一天,把自己的 预言写在一张白纸上,展示给他的朋友同仁看。 预言的标题是:“我绝对可以达到的目标。” 内容是:“我,布鲁斯・李,会成为美国第一个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我能演 出最刺激的功夫表演,表现一个演员所能有的最佳业绩。从1970年开始、我会赢得世界 性的声誉,从那以后,一直到1980年底,我的财产会达到1000万美元之巨。我能随心所 欲地生活,能得到内心的和谐与幸福。” 就他当时的情景,这般神吹海夸,谁会相信? 这成为好莱坞一则不见经传的笑料。   小勤鼠书巢 Luo Hui Jun 扫描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