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十三章 《物种起源》一书问世。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而进行的尖锐斗争 这样,一八五八年,特别是一八五九年,就成了达尔文一生中最光辉的年代。他关于生 物进化的基本思想,是在他乘“贝格尔”号作环球旅行时产生的。经过二十年的深思熟虑和 艰苦劳动,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和收集,达尔文终于在僻静的唐恩小镇,将这些思想整理 成文。这些相当有条理的思想,时而以简略的提纲表述出来,时而以系统的叙述表达出来, 时而又以最详尽的著作形式出现,最后则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而且必然引起他们的讨论, 受到他们的评论,这种评论或者是恶意的和不公正的,或者是赞赏的和惊讶的,但决不会是 漠不关心的。 《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的这一天,不只是在达尔文的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 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大批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的观点和对人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 观点开始转变的一天,这种转变就象哥白尼在十六世纪因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实现的 转变一样。然而在此以前,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这一进化论学说,曾不得不进行了十年的尖锐 斗争,在十年的斗争过程中,达尔文的思想以及达尔文本人,曾经不断地受到攻击,这些攻 击常常是粗暴的、恶毒的和不公正的。 达尔文的为人一向很温和,甚至对自己的对手也十分彬彬有礼,虽然他处于这些攻击风 暴的中心,但他的一些朋友和拥护者却经历了最激烈的斗争时刻。然而,不管这些人的作用 多么大,为达尔文争取越来越多的拥护者的主要斗争武器,还是他那部不断地行行新的版本 和译本的出色著作《物种起源》,这部著作不知不觉地、不声不响地击丧了各个对手,说服 了那些动摇分子,在越来越多的无私地寻找真理的人们中间,为自己争得了许多朋友和信仰 者。 “风格即人”。这是经常为人们引用的一位早期进化论者、达尔文的一位前辈布丰的一 句名言。布丰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说这句话的呢?这句名言是布丰一 七五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在法兰西学院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风格论》的演讲中说的,布丰在结 束一个长句时使用了这句名言。 他说:“……知识的多少、事实的特殊性和新发现的本身,这些还不是流芳百世的可靠 保证。如果这些著作写得平淡乏味,既不优美,也无才华,那么这样的著作就一定会成为一 堆废纸。因为这样一来,知识,事实和新发现就很容易消逝,它们或者在别处出现,或者可 能由更高明的人来表述。这些东西是人的身体之物,而风格则是人的本身。” 那么,《物种起源》一书的风格究竟怎样呢?整本书就是“一个长的论据”(赖尔 语),它被用来论证整个进化论理论,特别是用来论证对这种进化原因给予最完美的说明的 自然选择理论。这部书是根据一个明确的、有逻辑性的提纲写的,这个提纲大体上也就是一 八四二年和一八四四年《概要》中所拟定的那个提纲。达尔文是从人的如下实践活动开始 的:人们通过对种公畜的人工选择,或者通过对留作种子用的最接近理想的植物的育种选 择,能够培育出许许多多家畜的品种或数千种栽培植物的亚种来。他证明,由于变异和遗 传,人们能够获得这些结果。由于变异,也就是说,由于一对动物的后代,或者由同一个荚 的种子生长出来的植物,彼此之间略有区别这种情况,选择是可能的;而由于遗传,即经常 看到的亲本将特性传给后代这一情况,通过选择优良的种公畜或选择优良的植物种子,就能 够获得具有这些改良特性的后代。 达尔文以他自己饲养的家鸽为例,证明这样的人工选择能够引起亚种之间多么大的差 别。腿的长度,喙的长度和形状,尾羽的数目,腿部羽毛的差别和头部羽毛分布的差别是如 此之大,以致这些差别如果是属于野鸽的话,那么它们就足以使人们把家鸽划分为不同的物 种,甚至不同的属,然而,正如达尔文所出色地证明的那样,这些家鸽都起源了一个野生种 ――岩鸽。 达尔文从这种人工选择(它的意义对人来说是十分明显的)转到自然界的选择,即自然 选择。他证明,自然界也有变异和遗传,自然界中代替人工选择的原因是“生存斗争,或者 说是在生物按‘几何级数’增殖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生存竞争”。 达尔文作出了这一“自然的”解释之后,转而谈到理论的难点。难点之一是摆在反复思 考想要解决物种起源问题的生物学家面前的一个根本问题:变种如何成为物种?为什么通常 在各个物种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过渡这一点也是物种“创造论”的拥护者的主要论据之一。 达尔文在他最早的几本《概要》中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他提出了 并深入地研究了“中间类型的性状的分歧和绝灭”的原理。达尔文认为,近似类型之间的生 存斗争特别激烈。竞争者的生活方式和特性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反之,随着新的不同的 特性的获得,竞争也逐渐减弱,我们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引用的例子为例。 mpanel(1); 如果某个地方的狼靠食鹿和绵羊为生,它就要追捕鹿和羊。如果说,要想捉住鹿,就要 跑得特别快,而要想咬死羊,就要有特别大的力气,那么跑得特别快的狼和力气特别大的狼 就能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狼跑得越快,它就越能专门捕获鹿,力气越是大于其它狼的狼,它 就更能专门捕获羊。而一切中间类型的狼,即既不能跑得特别快,又没有特别大的力气的 狼,在生存斗争中就不能被保存下来,就将绝灭。而在生存下来的两种极端类型的狼之间, 即在跑得最快的狼和力气最大的狼之间,竞争则减弱下来,因为这两类狼中每一类都将转变 为吃专门食物的狼。这两种极端类型的狼之间的区别越显著,它们竞争的激烈程度就越小。 达尔文就是这样先设想变种的起源,后设想物种的起源的。达尔文把自己理论的这一结论叫 做中间类型的性状的分歧和绝灭的原理。 在进行人工选择时,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如果得出了某一个新品种,它就会把自 己的先辈排挤掉。用达尔文的话来说,在英国,黑牛被长角牛所代替,而长角牛又被短角牛 所代替。同时,据一个农业主说,头两个品种好象是被瘟疫毁灭掉了。马的情况也完全一 样:如果追求的是速度,那么跑得快的优良品种的马一定排挤掉跑得不太快的品种的马,如 果追求的是力气,那么优良品种的重驮马将排挤掉劣等品种的重驮马;最后所获得的将是越 来越明显的极端类型:跑得快的那些品种的马将和重驮马具有越来越大的区别。达尔文认 为,自然界发生的情况也是这样:如果一个类型内部生存斗争很激烈,那么中间类型总是处 在不利的情况下,于是被保存下来的只能是在某个方面有专长的极端类型,从而使生存斗争 中的竞争有所减弱。任何一个物种的后代越不同,这些后代彼此之间在习性和构造方面的区 别越大,那么它们在自然界中就将争得更多的地位。 接着达尔文谈到了这一理论的其他一些难点。 他用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子表明,即使是在这里也能够而且也需要承认,由比较简单的器 官发展为比较复杂的器官,由比较简单的本能发展为比较复杂的本能,都是逐渐进行的。达 尔文证明,即使是现在也还能找到一些生物,它们的器官是现代另一些动物身上存在着的向 更完善的器官过渡型的器官。例如,飞栗鼠和具有降落伞式的膜的皮翼,这难道不就是真正 的善飞鸟――蝙蝠的过渡形状吗?达尔文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复杂本能的发展情况:把蛋下 在别的鸟巢里的杜鹃的本能,蚂蚁的奴隶本能和蜜蜂营造非常精美的蜂房的本能。并且达尔 文善于在自然界中找到一些过渡形状来说明所有这些复杂本能的发展情况。 要解释各变种之间杂交时如何由通常的能育性转变为物种彼此之间杂交时发生的不育 性,那就更难了。这个障碍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达尔文反复证明,变种是“初期的物种”, 而物种则是“强化了的变种”。达尔文指出,变种的能育性也和物种的不育性一样,绝不是 经常存在的,可以发现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过渡情况,这就缓和了这种异议。最后一个难点是 当时没有现在各种类型的祖先在古生物学方面的直接连续,在古生物学的发现方面存在着一 些很大的空白点。达尔文证明,这些空白点是不可避免的,原先那些动物的残迹随着时间的 推移总是在逐渐消失,总之,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妄想得到一份比较完整的“地质记录”。 对自己的理论提出批评,并且是长达几章的批评,这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达尔文非常 诚恳地不仅不隐瞒上述理论方面的难点,不仅不象许多坚持自己观点的作者那样,不去注意 这些难点,而且还让自己的对手找出自己在理论和结论方面的弱点,仿佛他在寻找这些难 点,并预见到一切可能提出的异议。是的,他并未使这些异议悬而未决,他总是对这些异议 加以分析,并竭力使那些难点与自己理论的论点一致起来,后来,达尔文认为,他这本书之 所以成功,是由于多年来他遵循着一条金科玉律,他在自传中说:“每当我在报刊上遇到同 我的一般结论相反的新的视察或思想时,我都立刻如实地摘要记下来;因为我从经验中确 信,这一类事实和思想远比那些适合心意的事实和思想会更容易被遗忘。由于这种习惯,我 才很少遇到以前未曾注意到的或者不曾企图答复的反对我的观点的异议”。一个科学者越是 诚实,越是对自己要求严格,那么别人要想反对他的思想就越困难,华莱士正确地指出,达 尔文从来没有得到过暂时性的成功,但是成功本身却总是跟随着他。 接着,达尔文谈到通过选择来得到足以说明进化理论的证据。不论“地质记录”是多么 不完整,但是“各种生物在出现时间方面的连续”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达尔文看来是和 他的理论相符合的。而生物的地理分布,特别是生物在难点方面的不同进化情况,而且难点 起作用的时间越长,其进化情况就越不同,这些都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最后,生物的分 类,生物的体系,以“性状分歧”原则的观点来解释的“系谱表”,证明属于同一类别的各 种类型所具有的一般古代性状、有时是不适宜的性状(痕迹器官)的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 等,所有这一切都证实了他的理论。该书总的结论是,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而起源的理论要比 创造论者的理论优越得多。 这样,这本书的基础就仍然是一八四二年和一八四四年的《概要》中的那些基本思想。 而且书的总的结构几乎也是一样的,但全部材料则进行了彻底的加工。《概要》中有几章在 这里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由于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而使内容更加丰富了,从另外几章中 选取了最有意义的材料,而其余部分则省略了(关于本能的一章);还有几章重新作了修 改。对原来的《概要》来说,有两处较大的增补:一处是关于鸽子的起源,另一处是关于中 间类型的性状分歧和绝灭的原理。 但是决定这本书的风格的不仅是全书的大纲和思想的逻辑发展,而且还有更详尽的叙述 方法。达尔文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书的基本目的是要使读者相信,各种类型的物种借助于自 然选择而进化的观点,优越于每个物种是由创造而产生的旧观点。自然选择理论是一种复杂 的理论,它包括达尔文指出的几个前提以及由此得出的几个逻辑结论。每一个前提和结论, 达尔文都必须极其严肃认真地和最有说服力地加以论证,并且一些实例来证实。还必须对理 论中的困难之处加以阐述和分析,驳倒对这一理论的一切异议或使人们对这些异议产生怀 疑,也必须对这一理论的那些最重要的结论加以论证。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对大量复杂的材料 作出长篇论述,因为不然的话,读者很容易被这样的材料搞糊涂,很容易忘记某个例子在总 概念中放在什么地方,某个论断在总概念中又起着什么作用,总之,由于大量的细节,很容 易使读者感到疲倦,为了使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抓住本书的基本思路,达尔文在该书绪论中 扼要地叙述了这一思路,并指出他是如何将该书划分为若干章的;每一章结束时他都对本章 的内容写出一个提要并重复其主要结论,全书结束时,他写了个《复述和结论》,再一次阐 述了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他还接连不断地检查了分散在全书各处的所有对 理论的异议,并且再一次集中地审查了所有的论证,这些论证看来要比那些异议的说服力大 得多,因此,读者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结论来。但这还是不够的。 在每一提要的最后,几乎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句看来是达尔文特别精心编写的结束 语,在这句话里他再一次对有关选择和进化的思想加以强调。为了使读者更加注意这些结尾 部分,他常常在结尾处用大写字母写某个要素的名称,如“变异”,“选择”等等。我们撇 开第五章、第九章、第十一章和第十四章的结尾部分不谈,而来引用其它各章的结尾。 请看《结论》的结尾:“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独一无二 的变异因素”。 第一章《在家养下的变异》的结尾是:“‘选择’的累积作用,无论是有计划地和迅速 地进行的,或者是无意识地和缓慢地但更有效地进行的,都超出这些引起‘变化’的原因之 上,它似乎是最重要的‘力量’”。 第三章《生存斗争》的结尾是:“当我们想到此种斗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如下的信念 来引以自慰,即自然界的战争是有间断的,而且不会感觉到任何恐惧,死亡一般是迅速的, 而强壮、健康和幸福的生物则得到生存和繁殖”。 第四章――《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篇章这一,它的结尾部分是一段很长的比喻。有关 达尔文理论的通俗著作经常引用这个比喻: “同一纲中一切生物的亲缘关系有时用一株大树来表示。我认为这种比喻是很符合实际 情况的。绿色的,发芽的小枝可以代表现存的物种;数年前生长出来的枝条相当于长期连续 的绝灭物种。在每一生长的时期中,一切生长着的小枝都向各方生出嫩枝,而且试图遮盖并 弄死邻近的嫩枝和枝条,物种和物种群在巨大的生活斗争中,随时都在战胜其他物种。巨枝 先分为大枝,再逐步分为更小的枝,当树幼小时,它们都曾一度是生芽的嫩枝;这种旧芽和 新芽由分枝来相连结的情形,很可以代表在群又分群的分类中的一切现存物种和绝种物种。 当这株树还仅仅是一株矮树时,在许多茂盛的小枝中,也许只有两个或三个小枝被保留下 来,成长为现在的大枝,并且负荷着其他的枝条;生存在久远的地质时代的物种也是这样, 它们之中只有少数物种遗留下现在还活着的变异了的后代。从树开始生长的时候起,许多巨 枝和大枝都已经枯萎而且脱落了;这些枯落了的、大小不等的枝条,可以代表那些没有现存 代表的、已成为化石状态的全目、全科及全属。正如我们在某些地方看到的,一个细少的枝 条从旧树枝的废墟上生出来,并且由于某种偶然机会,至今还在顶端生长着那样,有时我们 看到如鸭嘴兽或肺鱼之类的动物,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由亲缘关系把生命的两条大枝连络起 来,并由于生活在有荫庇的地点,便从致命的竞争里得到幸免,如果由于生长而生出新芽, 这些新芽如果健壮,就会分出枝条遮盖和压倒四周许多较弱的枝条。所以我认为,这巨大的 ‘生命之树’在其传代中也是这样的,这株大树用它的枯落的枝条填充了地壳,并且用它的 分生不止的美丽枝条遮盖了地面”。 第六章是《学说的难点》,这一章的结尾部分也是值得特别注意的。这里达尔文极其巧 妙地把居维叶以模式统一法则和生存条件法则所表达的神学论原则和唯心论原则变为自己理 论中的话,变为因果关系的话。他把模式统一看作是遗传作用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自然 选择使生物变异。使生物无论过去或现在都适应“生存条件”。 这一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人们都承认,一切生物是依照两个大法则即‘模式统一’ 法则和‘生存条件’法则形成的。模式统一是指我们在同纲生物里看到的,与生活方式毫无 关系的构造上的基本相似这种情况而言。按照我的理论来看,模式的统一可以用起源的统一 来解释。有名的居维叶所经常坚持的‘生存条件’的说法,完全包括在自然选择的原因之 内。因为自然选择或者是依据现在使各生物的变异部分适应于有机的和无机的生存条件而发 生作用,或者是依据它们在过去的时代的适应情况而发生作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器官是否 经常使用也对适应产生影响。而器官本身又受到外界生活条件的直接影响,并且在任何情形 下都受到生长和变异的各种法则的支配,因此,‘生存条件法则’实际上是比较高级的法 则;因为通过以前的变异和适应的遗传,它把‘模式统一法则’包括在内了”。 第八章本能――被达尔文缩减了一半,他删去了①许多复杂本能的例子,这些复杂本能 的发展情况早就引起了他的兴趣,所以他尽量将其收入《概要》里,这里只举了三个例子。 这一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最后,最能满足我的想象的是(虽然这从逻辑角度来看可能并 不是特别令人信服的),不把这样一些本能,如一只小杜鹃把义兄弟逐出巢外的本能、蚁养 奴隶的本能、姬蜂科幼虫寄生在活的毛虫体内的本能等,看作是被特别赋与的或被特别创造 的本能,而只看作是决定一切生物进化(即繁生、变异、最强者生存、最弱者死亡)的一个 一般法则的一些不大的结果”。   ①删掉的这一部分内容刊登在《达尔文全集》1939年苏联科学院版第3卷。 第十章――《论地质纪录的不完全》――的结尾部分出色地利用了赖尔首次使用过的一 个比喻。“至于我自己,则遵循着赖尔的比喻,把地质的纪录看作是一部已经散失不全的、 并且是用变化了的语言写成的一部世界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我们只有最后的一卷,而且只 涉及到两三个国家。在这一卷中,又只是在某些地方保存了篇幅很短的一章,每页只有寥寥 的几行。缓慢变化着的语言的每一个字,在连续的各章中多少有些不同,这些字可能代表埋 藏在连续地质层中的、而且被错认为突然发生的诸生物类型。按照这种观点来看,上面所讨 论的那些难点就可以大大地缩小,或者甚至消失”。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谈的都是《地理的分布》。因此只是在第十三章的最后才有总的结 论和结尾部分:“按照我们的学说,在时间和空间里的这些不同的关系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不论我们谈的是在连续时代中曾经发生变化的接近的生物类型或者谈到的是迁入遥远地方以 后曾经发生变化的生物类型,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被普通生殖的同一纽带连结起来;在 这两种情况下,变异法则都是相同的,而且变异都是由自然选择的同一方法累积起来的”。 末了,最后一章――《复述和结论》――的结尾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结尾部分,这里 最后一次列举了几个最重要的理论要素,并将主题上升到了解世界生命过程的热情洋溢的程 度。“静心观察下述情况是有趣的:一个树木密茂的岸边,长满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植 物,鸟类在灌木丛里歌唱,各种不同的昆虫飞来飞去,蚯蚓在潮湿的泥土里爬行;并且思考 下述情况也是有趣的:所有这些构造精巧的类型,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彼此是这样复杂地相 互依存着,而它们都是依靠在我们周围至今还在起着作用的那些法则产生出来的。这些法 则,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是伴随着‘生殖’的‘生长’;几乎是由生殖而必然产生的 ‘遗传’;由于生活条件的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以及由于使用和不使用的情况而产生的‘变 异’。繁殖力是如此之高,以致足以导致‘生活斗争’及其后果,即导致‘自然选择’,从 而引起‘性状分歧’和改进较少的类型的‘绝灭’。这样,从自然的战争里,从饥荒和死亡 里,就直接产生出有才智的人能想象出的最崇高结果,即高级动物的产生。认为生命及其各 种不同的表现是由‘造物主’注入到一个类型或少数类型中去的,并且认为在这个行星按照 引力的既定法则继续运行的时候,最美丽的和最奇异的无限类型是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开始发 展起来的,而且现今还在继续发展着;这就是这些观点的伟大之处”。 不要忘记,所有这些结尾部分彼此之间隔着大量引证的事实、证据、论断和争论。因 此,为了提醒读者,使他们知道每一章所叙述的内容都和全书的基本思想有关,这些结尾部 分确实是必要的。 书的总的语气也非常好,因为它没有把话讲得那么绝对。达尔文在任何地方都不把自己 的观点强加于人,在任何地方都不对对立面横加指责;他总是提出大量证据来说明或反对某 种思想,引证大量他所观察到的情况,引证各种意见和考虑,他在这样做时似乎是在对读者 说:“你自己判断一下吧:看来,我们的观点要比任何一个别的观点更正确些”。他似乎是 在邀请读者跟着他一起来讨论问题,并且让读者有在某个问题上同意他或反对他的自由。他 始终记住,在他深入研究自己的理论,专心致意地研究各种不同的事实并越来越深入于自己 的研究对象时,他自己只是一步一步地、逐渐地确信自己理论的正确性。既然他自己经历过 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他就不可能指望别人一下子便能接受他的学说。他常想并且常说, 一个人即使对他的理论稍微表示赞同,但是要让人家同意他的其它一些结论,那也只能在人 家逐渐地赞同了他的全部理论之后才能做到。 因此不难了解,达尔文著作的读者很快地就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承认了他的学说。于 是就出现了一些全部接受达尔文理论的狂热的崇拜者(如植物学家华生,他于一八五九年年 底写信给达尔文说:“您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一定会被当作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 为人们所接受。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 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您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 最伟大的革命者”。)有一些人,他们欢欣鼓舞地对待这个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认为其中 某些具有次要意义的细节还存在着弱点。还有一些人,他们一方面接受自然选择理论,但同 时又认为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人的精神能力是怎样产生的,因此他们设想(例如华莱士),这 些精神能力是由于超感觉的精神世界的干预才发展起来的。很多人接受了自然选择的意义, 但他们对类型的可变性只是部分地予以接受;一种人认为,可变的只是物种,而属是单独形 成的;另一种人则认为,可变的是物种、属和科,而不是目和高级单位;第三种人认为一直 到纲为止都存在着可变性;而第四种人则认为一直到门都是可变的。达尔文在一封信中写 道:“有趣的是,每一个人都想出一个意思,按照这个意思他已经不再同意我的理论了”。 最后,一批声望日益增长的敌视达尔文的读者也在出现。有些人不同意达尔文的理论, 但对作者的热爱劳动、对作者真诚的意图、对作者论述问题的严谨性却给以应有的评价;有 些人发现达尔文的方法本身存在着一些缺点,指出他的理论中有许多重要原理并不是从事实 和观察中直接得出的;最后,有些信仰宗教教义的人对达尔文的理论持坚决否定的态度。这 里也出现了在其他类似情况下所出现过的现象。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受到了策布成茨的攻 击,说万有引力“动摇了自然宗教的基础,因而也动摇了神的启示”。一八五九年年底,达 尔文在写给拉卜克的信中说:“当雷和闪电的发生第一次被证明是连续发生的原因的时候, 那时关于每一个闪电并不是上帝亲手发出来的这一思想,对某些人来说简直是不能忍受的”。 在这些杂乱无章的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流派中间不能不发生争论。达尔文主义必须为自己 争得地位,而且首先要克服因循守旧的习惯,因为大多数人由于因循守旧还相信动植物的物 种是永恒不变的。于是捍卫达尔文主义的斗争开始了①。 在这场斗争中,三十五岁的教授、达尔文的许多年青朋友之一托马斯・赫胥黎在英国起 了很大的作用。他和达尔文一样,也是在一艘军舰上开始他的博物学家的事业的。他以海军 助理军医的身份在《雷捷利斯涅克》号巡航舰上参加了四年考察工作,该舰在澳大利亚附近 航行了将近三年。回英国之后,赫胥黎发表了有关公海的水母和其他透明体动物的著作,并 为此而获得了伦敦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非常光荣的奖赏。他开始在伦敦矿业学校讲授自然 科学方面的课程,成了矿业部陆上勤务的博物学家,他对古生物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 在矿业学校建立了一个地质博物馆。赫胥黎是一名优秀的普及工作者,他经常给工人公开讲 课,礼堂里总是挤满了人,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他练就了一种简单明了地讲述问题 的本领。他以自己通常所具有的那种机智说,在公开演讲时应该有一种十分清晰的叙述问题 的能力,“使得听众能够认为,甚至在他们不理解的时候也是理解的”。   ①我单有一本书谈捍卫达尔文主义的斗争(是阿・德・涅克拉索夫《为捍卫达尔文 主义而斗争》1937年莫斯科第2版),请读者参看这本书。这里我只作一些最必要的摘 引,并补充某些细节,这些细节虽没有收入那本书中,但对达尔文的传记来说是重要的,这 些细节可以说明他当时的心情。 他在从事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工作时,置身于奥温自然哲学学派(这 我们在上面曾经谈到过)的反对者之列。例如,依据脊椎动物的头和颅骨的胚胎学著作,特 别是依据贝尔和拉特克的著作,赫胥黎推翻了由歌德创立而为奥温支持的所谓“颅骨脊椎 论”。奥温认为,生物构造的基础是“先定的”观念,即完美的计划。奥温为脊椎动物的结 构提出了这样一个计划并称之为“原始模式”。他认为,在脊椎动物的各个纲里只有这个原 始模式的变异。奥温和歌德一样,也认为颅骨是理想椎骨的一系列变种。他把颅骨的一根一 根的骨头看作是头部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椎骨。赫胥黎驳斥了这种理论,说它是荒诞无稽的, 是不符合德国胚胎学家所指出的那些关于胚胎发展的事实的。 在物种起源问题上,赫胥黎采取了观望态度,或者如他所说的,用歌德的术语来说,他 是采取了“积极的怀疑主义”的态度。一方面,他不相信创造论,不相信神能超自然地干预 自然界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他也不相信类型的进化,因为当时流行的进化理论(如拉马 克的理论和《创造的痕迹》的作者的理论),引用说明进化存在的论据太少,并且对进化方 式和进化原因的解释也很少能被人接受。他与赫・斯宾塞就这一题目进行过多次争论。正如 我们所指出的那样,赫・斯宾塞是从哲学方面来捍卫进化思想的。 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时,自然相信,已经习惯于相信物种创造论的绝大多数 读者,对他的进化观点将持否定的态度,起码最初会是这样。但他暗中希望,他过去一直认 为是无私地追求真理的那些科学家在极其详细地了解了他的各种论断和论据之后,一定会转 到他这边来的。他把刚刚出版的书分送给他们,渴望知道他们的评论和意见。他首先给自己 指定了三位评判者:一位是在地质科学中实行过变革的赖尔,另一位是在读这本书的校样时 就已经开始转到他这方面来的虎克,第三位是年青的、对自然史方面提出的每一个新思想都 作出积极反应的赫胥黎。 确实,赫胥黎后来把达尔文和华莱士的初期著作,特别是《物种起源》一书给他的印象 和由下面一句话所产生的印象作了比较。这句话是:“闪电的闪光,突然间为在沉沉黑夜中 迷了路的人照亮了他回家去的路,或者去别的地方的路,但是一定是他要去的地方。” 下面是赫胥黎第一次读了《物种起源》一书后写给达尔文的话: “自从九年前我读了贝尔的论文以后,我所看到的博物学方面的著作没有一本给我留下 过这样深的印象,我衷心地感谢您给了我大量的新观点。我认为您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也没 有;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至于您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滔火也要 支持第九章,还有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的大部分。第十三章的内容有很多精采的地 方①不过有一两处我现在持慎重态度,等到我从各方面研究了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至于头五章②,我完完全全同意其中所阐述的一切原理,我认为您猜出了物种起源的真 正原因。要知道现在您的强敌们所干的事情就是要证明物种并不是如您所想象的那样产生的。   ①这几章是:第九章――《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第十章――《论生物在地质上 的连续》,第十一――十二章――《地理的分布》,第十三章――《分类,形态学,胚胎学 和退化器官》(这里引的是第一版的几章,在第三版中又增加了一章)。 ②这几章是:第一章――《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第二章――《在自然状况下的变 异》,第三章――《生存斗争》,第四章――《自然选择》,第五章――《变异的法则》。 但是我感到我还远远没有全部领会最精采和最有创造性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意 义。。所以现在对这几章我不准备多谈。我只有如下几点异议。第一,您毫无保留地接受了 ‘自然界里没有飞跃’的观点,从而为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困难。第二,如果恒定的物理条 件只起您所指定的那么小的作用,那么我不明白变异怎么能够发生……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有人将对您进行辱骂,或者歪曲您的思想,我希望您不要为此而 苦恼或者感到惶惑不安。您可以相信,您已经博得了一切自由思想的人对您的永远感激。至 于有些恶狗要吠、要吼的话,您应当记得,您的一些朋友们无论如何还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虽然您时常公正地谴责我这一点),这种战斗力对您可能是有用处的。 我正在磨利我的爪和牙,等着他们呢……” 达尔文于一八五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了下面几行字回答了这封信。这几行字表明,达 尔文是多么重视赫胥黎的评价,赫胥黎是否接受他的理论对他来说又是多么重要: “亲爱的赫胥黎:您的信已从唐恩转到这里。象是一个临死前接受了涂油礼的善良的天 主教徒一样,现在我可以唱‘主啊,令我安然地去世吧’这首诗了。即使您只说了那些话的 四分之一,那我也会感到十分满足的。整整十五个月以前,当我拿起笔来写这本书的时候, 一种不祥的预感和想法占据了我的心头:我会不会是受到了迷惑,正象许多人自己迷惑自己 那样。于是我在心中选定了三位评判人,我在思想上决定听从他们的评判。这三位评判人就 是赖尔、虎克和您。所以我非常渴望知道您的评判。现在我感到满足了,我可以唱‘主啊, 令我安然地去世吧’那首诗了。” 达尔文对赫胥黎的评语的满足究竟达到何种程度,这可以从他给虎克的信中的下面一段 话看出来:“我接到赫胥黎的一封信,他对我那本书大加赞扬,由于谦虚的缘故(因为我正 在设法为自己培养这种难以培养的品德),我不把这封信寄给您了,我本想把它寄给您的, 但是我对我自己有很谦虚的看法。” 赖尔对这本书的态度与此不同。他的态度是由他的特殊的思想方式决定的。关于赖尔的 思想,达尔文在自传中是这样说的:“我总认为,他的思想的特点是:明朗,谨慎,果断, 而且富有创造性。每当我向他提出有关地质学方面的问题时,他总是不把问题彻底弄清楚就 决不罢休,而且他经常使我对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更加清楚。他对我所作出的一些设想常提出 各种各样的异议,甚至在看来没有任何异议可提的时候,他还依然抱着怀疑的态度。他的另 一个特点是特别同情别的科学工作者的劳动。” 这两大特点也表现在他对待《物种起源》这本书上。赖尔首先感到由衷高兴的是,他和 虎克曾竭力说服达尔文不必再等一些时候才出版这本书;因为纵使达尔文能活到一百岁,但 是要等到他把自己的那许多伟大总结所依据的一切事实都准备好了之后再来出版,那么这种 时机大概是永远不会到来的。接着赖尔称赞了这本书的形式。他说:“在许多页中都光辉地 表现出严密的推理和一连串的论证;内容高度的集中,对于尚未入门的人来说,也许集中得 有点儿过分了……”。 因此赖尔认为,需要很快出版一个新的版本,为阅读方便起见,他认为最好能再增加一 些例子来说明那些抽象的原理。但这只是为了便于阅读,因为就证据所具有的力量而言,这 些例子并不能补充多少新的东西,因为,赖尔认为,即使是现在,达尔文的证据也已经是足 够有力的了,因此,如果承认达尔文的基本思想,如果“对他作一点让步的话,那么就应当 接受他的一切……”。 但是赖尔并不只是真心诚意地赞扬这本书,他还向达尔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异议、意见和 困惑莫解的问题。 例如,他认为达尔文把眼睛这样完善的器官用来举例是不妥当的。这个例子或者应该加 以发展,提出一些更详细的证据说明眼睛是逐渐进化的,或者把这个例子完全删去。接着他 认为达尔文对自己的前辈――拉马克和若夫鲁亚,圣伊勒尔――太不重视了。他指出:“最 卓越的博物学家们都不同意关于形态的可变性”的观点。他问达尔文,为了说明低等动物和 高等完善动物同等并存,是否可以从他的理论中得出应该存在“单细胞生物”的自然发生这 一结论呢?最后,成为赖尔接受达尔文理论的主要障碍是他对人的动物起源表示怀疑,他接 受不了人和猿有种属关系的思想。赖尔力求从达尔文那里知道,他是否会让步,是否会假设 在人的起源方面一定有创造力量的特别干预。达尔文回答他说:“要是有人使我相信我必须 对自然选择的理论作这样一些补充,那我就会象抛弃无用的垃圾那样把这个理论抛弃。” 达尔文向赖尔解释说,他认为,智力和身体上的能力一样,都是通过选择逐步发展和进 化的,或者可能是通过锻炼和改善,靠遗传而逐步固定下来。达尔文再次重复说:“如果自 然选择的理论要求在进化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加入一个‘神圣的东西’的话,那我认为这个理 论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的确,这里不可能有妥协:要么承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按“自然法则”进行的,要么承 认一切都是受“最高的智能”、“创造者”等影响而起作用的。因此达尔文写信给赖尔说: “我想您将被迫拒绝一切,要不就承认一切”,但是达尔文清楚地知道,承认一切对赖尔来 说是异常困难的,因此他预料赖尔更倾向于采取前一种态度。 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创造问题,达尔文的答复是,对于自然选择的理论来说,这是个 多余的和毫无根据的假说,因为这个理论不包括生物进步的必然趋势的思想。 赫胥黎的预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所有拥护物种不变论的人都开始激动起来。那些盲目 相信莫伊谢也夫的世界创造说的人都不满起来,那些向人们宣扬关于在生物身上体现着一种 抽象思想的自然哲学家们也不满起来,所有承认超感觉的形而上学的原理(这种原理为了一 定的目的而创造了生物)并宣扬所谓的“终极原因”(即创造这些生物的目的)的人都不满 意。但是使人们感到更为不满的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仅仅用一句话所涉及倒的问 题的一个方面。这句话是:“大量光明将投射在人类的起源和他们的历史上”。在哥白尼时 代,要人们放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是不可能的,同样,现在要人们放弃人在生物中 处于完全“特殊的”地位这一习惯的看法也是不可思议的。乌莫夫教授在他发表于《纪念达 尔文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中说:“无论是在我们这里还是在西方,在那些非专家的人中间, 都有一些反对达尔文学说的人,在这些人的感情中甚至现在也还是屈辱感占着上风,他们感 到屈辱的是人不是通过奇迹从地球上产生的,而是来自猿或来自和猿同一个祖先。” 植物学家华生称达尔文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革命家,他在给达尔文的一封信中也指 出了这种感情。他说:“关于猩猩和人类之间的连锁中断,您给我的答复正是我所预料的。 用自然现象所作的这种解释确实是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想到过的。和人差不多的最初的人种, 同自己的堂兄弟(即近似人的人)发生了直接的、歼灭性的战争。这样就造成了连锁的中 断,以后这种中断日益扩大,以至达到现在这样大的规模。这种意见,加上您的动物生命年 表,将使许多人的思想大为震动!” 刊登在一八五九年十一月《英国科学协会会报》中的一篇对达尔文这本书的书评则初露 端倪。值得注意的是评论者认为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的起源问题。书评中说:“在迪 斯累里写的一篇出色的中篇小说中,列季・康斯坦察・罗乌里认为可以相信人来源于猿猴。 《创造的痕迹》一书中也暗示过的这种有趣的想法经达尔文先生深入研究之后,变成了某种 确实可信的东西。从他的观点来看,人是昨天出现的,明天又将消逝。我们不是长生不灭 的,我们只是一时的,或者说,是‘偶然的’。” 书评的作者在叙述自然选择理论时,把自己的批评归结如下;“由于通过对少数相当远 的祖先进行自然选择而产生的变化所形成的起源理论有一定的朴素成分……白菜可能是最早 的植物,而鱼则可能是最早的动物。最早的动物也可能是鲸鱼。那么我们在单独的创造行为 中需要的是什么呢?……如果说猿猴变成了人,那么人又将变成什么呢?”评论者用他从达 尔文那里找来的一些异议,如地质记录的不完全,缺乏中间环节,整批整批的物种在某些地 质层中的突然出现等等来反对进化理论。的确,评论者认为,达尔文即使在阐明这些事实时 也是在为自己辩护的。但是,评论者说,在这样对待事实的情况下,“理论可以承认您所希 望承认的任何形式”。 书评最后抨击说:“达尔文先生对得到年高德邵的科学家的赞许并未抱多大希望,他主 要寄希望于青年,正如他曾经说的,寄希望于摆脱了枷锁的人……对我们来说,只要补充 说,无论是这本书,还是它的作者,或者是书中谈的事物,完全是普普通通的就足够了。这 本书是值得注意的,而且我们也不怀疑,它应该受到注意。有学问的博物学家们将根据作者 本身的情况来研究作者,而这里,我们想象,为使这一理论彻底存在下去,必将发生一场严 酷的斗争。神学家们说(他们也有权洗耳恭听),创立复杂的、把神排除在重复的创造行为 之外的理论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承认,新的物种是由上帝的创造力量创造的 呢?为什么对不必要的非直接行为不进行直接的干预而要使用进化法则呢?我们在向读者介 绍作者及其著作之后,应该把他交给圣学院、大学院、教室和博物院去摆布才是。” 关于这篇书评达尔文写信给虎克说:“他把不朽的问题也扯了进来,并用这种手法唆使 那些僧侣们来攻击我,让他们来折磨我,这种手法是卑鄙的。诚然,他不是要烧死我,但是 他却准备好了干柴,并告诉那些黑色的骗子们怎样可以捉到我。”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对唯物主义和“堕落了的智力”,即对达尔文的无神论的这类攻 击,不是刊登在神学杂志上,而是刊登在自然科学杂志上。 地质学家塞治威克的批评,语气特别尖锐,令人不能容忍。他过去某个时候曾经是达尔 文的老师,达尔文在作环球旅行之前曾和他一起进行过地质考察。 这篇文章的语气充满了愤恨、嫉妒和讽刺,因此达尔文在给爱沙・葛雷的信中提到“可 怜的老塞治威克对《物种起源》发出的狂怒”时说:“我永远不能相信宗教裁判者会是一个 好人;但是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可以火烧另一个人,同时又可以有一颗象塞治威克那种又 慈善又高贵的心。” 英国所有的报章杂志都开始谈论达尔文的这本书,持敌对态度的文章越来越多。 然而在很有影响的《泰晤士报》上却刊载了一篇未署名的非常精彩的文章,对《物种起 源》这本书作了高度的评价。达尔文根据这篇文章独特的风格,立即猜到了它是赫胥黎写 的,虽然他也知道,赫胥黎并不是这家报纸的撰稿人。这篇文章的作者建议人们不要只停留 在那些正统的观点上,因为根据这种观点来看,有机界是“创造者的命令的直接产物,因此 它应该完全被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 相反,他坚定地认为,对于物种起源的理论应当由那些经常研究涉及这一理论的事实的 人来评判,因此,内行的人应该对这些事实作出自己的评价。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这位评论 者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假说,它使我们能够对生物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方面 所存在的许多非常明显的奇怪现象作出解释;我们认为,可以肯定无疑的是,这一假说同生 命和机体的主要现象并不矛盾。”接着,文章的作者建议(人们从这个建议中立即就能认出 赫胥黎来)《物种起源》一书的读者们要采取歌德的“积极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态度 是高度热爱真理的表现,它既不停留在怀疑上,也不屈从于不合理的信仰”。 最后,作者针对塞治威克的看法以及他那“肥皂泡”①的说法,以肯定的口气说道: “达尔文厌恶抽象的推论,正如自然厌恶真空一样。他对现例和前例的热烈追求正如一个依 据宪法行事的律师一样,并且他所提出的一切原理都是可以用观察和实验来证实的。他让我 们跟着他走的那条路并不是一条用空想的蜘蛛网构成的虚路,而是由事实筑成的一座坚固而 宽广的桥。在任何情况下,这座桥都将使我们安全地越过我们在知识上遇到的许多鸿沟,并 将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领域中去:那里没有虽然迷人但却不能生育的处女们(即终极原因) 所设置的罗网,而对于那些终极原因,一些大权威曾经认真地告诫我们,要我们加以防范。”   ①塞治威克把自然选择理论说成是“肥皂泡”。 达尔文极为满意地读完了这篇文章,然后写信给赫胥黎说:“亲爱的赫胥黎!昨天晚 上,当我看完前天的《泰晤士报》时,我十分惊奇地发现了一篇关于我那本书的卓越论文和 评论。作者能是谁呢?我对此十分关心。文中对我的赞扬使我十分赞动,不过我还没有自负 到认为我完全可以当之无愧的程度。作者是一位在文学上很有修养的人,对英语也很精通。 他非常仔细地读了我的那本书;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看来他也是一位严肃的博物学家。 他知道我那本关于蔓足目的书,并且给予了过高的评价。最后,他的文笔和思想都是非常有 力而清晰的,更难得的是,在他的文章中洋溢着最使人感到愉快的才智。其中有些地方使我 们从内心里感到好笑……作者能是谁呢?我敢十分肯定地讲,在英国只有一个人能写这篇文 章,这个人就是您。不过我又揣想我弄错了,也许还有某个大天才没有被发现哩。您怎么能 够说服‘奥林普山的丘比德’(即《泰晤士报》),使他拿出三栏半的版面来刊载纯科学性 的文章呢?那些老古董们会以为世界被翻转过来了……他(评论的作者)摆脱了普通的宗教 偏见,并把这样的观点介绍到《泰晤士报》上去,我认为能作到这些是了不起的,这具有极 其伟大的意义,即使是完全离开简单的物种问题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您认识这位作者,请千 万告诉我他是谁。” 这篇评论是这样产生的:《泰晤士报》的记者鲁克斯收到一本《物种起源》,请他加以 评论。鲁克斯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但是,据赫胥黎说,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却象婴儿一样 的纯朴无知,因此他很为难。有人建议他去找赫胥黎帮忙,于是他们商定,由赫胥黎写一篇 书评,而鲁克斯则加几句开场白。结果这样做了,双方都很满意。毫无疑问,书评刊登在信 中称之为“奥林普山的丘比德”的报纸上,这对于提高这本书的声望起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这篇充满好意的书评只是一个侥幸的例外。而当时出现的对这本书充满敌意的文章 则是大量的。 对于那些直截了当的恶毒攻击和侮辱性的表示,达尔文能够泰然处之,宽大为怀。但是 一些评论者和批评者随心所欲地歪曲达尔文的思想和学说(如赫胥黎所时常预言的那样), 这却使他大为恼火。很少有一种学说能比得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过去和现在所受到的那 样的歪曲。 批评者们对达尔文的著作抱着这样一种“卑鄙态度”,他们根本不想知道达尔文要说的 话,他们对达尔文的思想进行种种歪曲,这一切使达尔文越来越苦恼。他于一八六○年六月 给赖尔的信中说,他担心所有这种反复不断的攻击会使那些纷纷前来“向他请教的人”从此 止步,其中许多人也可能向后转。这个期间他在给虎克的信中忧郁地表示怀疑,他能否把自 己的思想解释清楚,因为他这本书的评论者们根本不懂得他的论断过程。他说:“我开始认 为我自己是完全错了,我成了一个最愚蠢的人,但是我还不能使自己相信,难道赖尔、您、 赫胥黎、卡本德、爱沙・葛雷和华生等人也都是蠢才吗……不管怎样,时间会说明一切,而 且只有时间”。 他在另一封信中写道:“至于有关这一问题的意见的进展,我清楚地看到它是极端缓慢 的,差不多同物种变化一样的慢。那些暴风雨般的敌对意见正使我变得衰弱起来,我未必还 能再有所作为了”。 就在达尔文情绪最低落的时刻,赫胥黎又给了他以意想不到的帮助,达尔文开玩笑地称 赫胥黎是“我的总代理人”。 赫胥黎没有白白地磨利自己的“爪和牙”。 一八六○年六月“英国科学协会”在牛津召开会议。大家都在谈论《物种起源》。六月 二十一日牛津的道宾尼博士作了一个报告,题目是“论植物性别的终极原因兼论达文的《物 种起源》一书”。主席请赫胥黎发表意见,但赫胥黎拒绝了,理由是“大部分听众过于感情 用事,这会影响他们进行有理智的判断,所以不可能在他们面前展开科学讨论。”奥温表示 愿意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考察这个问题。他相信有些事实能够使公众断定达尔文的学说正确到 什么程度。他认为,大腥腥的脑结构就属于这类事实。他认为,大腥腥的脑同人脑的差异当 然比大腥腥的脑同最低等的猕猴的脑的差异要大。 曾经研究过类人猿的脑结构并得出了完全不同结论的赫胥黎,对此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我要直接而明确地反驳奥温先生的这种论断。我的行动方式虽然不同寻常,但看来是必要 的。我将在别的某个场合来证实这一点”。后来赫胥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赫胥黎认为,当在场的广大公众对科学问题都是些门外汉时,这种场合就不是进行科学 争论的场所。因此,无论是他还是虎克,当他们听说在“英国科学协会”的会议上英国的芝 威柏特将作一个报告,题目是《论欧洲的智力发展兼论达尔文先生的观点》,以及牛津的主 教韦勃甫司准备“摧毁”达尔文的无神论学说时,他们都不打算出席这次会议,但是赫胥黎 偶然遇到了《创造的痕迹》一书的作者詹博思,他请求赫胥黎一定要去参加会议,“不要抛 弃我们”,虽然这个“我们”有点取悦于赫胥黎,但赫胥黎却答应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 有虎克。 韦勃甫司是牛津的主教,数学家,他对自然史了解甚少,但是,正如达尔文的朋友们所 听到的那样,他却被奥温“塞满”了许多反对达尔文的东西。作为宗教界的发言人,他还是 很有威望的。因此,当他准备“消灭”达尔文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都来参加会议,其中有 许多宗教界的人士和女士。 共有七千多人。 这里我不来详细描述这次著名的会议,我请求读者去看一下前面指出的我的那本书。韦 勃甫司的演说很吸引人,演说中充满了对达尔文的冷嘲热讽,博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他 预见到赫胥黎将要起来反驳他,因此他在结束演说时向赫胥黎提出了一个问题:赫胥黎教授 是否认为他是通过他的祖父或者通过他的祖母而来自猿猴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哄堂大笑,赫 胥黎接受了挑战,他很镇静地指出了这位主教在发言中所犯的许多自然史方面的重大错误, 然后对这位主教最后提出的一个讽刺性的问题作了如下的驳斥:“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 他的祖先是一个猿猴而感到羞耻,使我感到非常羞耻的倒是这样一个人,他浮躁而又饶舌, 他不满足于他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所取得的令人怀疑的成功,而要插手于他一窍不通的科学 问题,结果只能是以自己的夸夸其谈而把这些问题弄得模糊不清,并且用一些娓娓动听的但 却离题很远的议论,以及巧妙地利用宗教上的偏见而使听众的注意力离开争论中的真正焦 点……” 赫胥黎的这篇发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者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英国人应该承 认,这位主教由于对赫胥黎的祖母说了那种出自“非绅士之口的”无礼语言而使自己受到应 的谴责。 在赫胥黎之后虎克接着发言,他根据自己所知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主教对植物学的无 知,主教没有提出反驳,会议就结束了。 牛津辩论会的结果大大地振作了达尔文的精神。主教受到的教训使那些外行的人们不敢 再发表肤浅的言论和进行冷嘲热讽了。毫无疑问,这个教训在伦敦的舆论界对于捍卫新的学 说起了转折性的作用。辩论会的一个参加者后来告诉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说,就在那天晚 上,在好客的牛津植物学教授道宾尼的房间里,挤满了很多人,他们的话题几乎完全集中在 《物种起源》的论战上,英国宗教界那些穿“黑礼服系白领带”的人们和赞同《物种起源》 的人们,都对韦勃甫司的发言感得愤慨,而对论战的胜利者则表示祝贺。 达尔文写信给进行激烈论战的英雄赫胥黎说:“牛津的辩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表明有 几位第一流的人物不怕讲出自己的意见。”他在给赫胥黎的另一封信中写道:“虎克写信告 诉我说,您同奥温那一仗打得很漂亮(虽然详细情节我不知道),还谈到您对那位牛津主教 的回答太好了。我常常想,我的朋友们(首先是您)一定怨恨我,因为我惹起了这样多的是 非,给他们增添了这样多的令人讨厌的麻烦。如果我处于我的朋友的地位上的话,那我是会 怨恨我的(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用英文把这个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但是应当记住,如果我 不引起这场是非的话,那么另外一个人不久也一定会这样做的。我对您的勇气表示敬佩,我 宁愿死去,也不会在这样一个会议上来回答那位牛津主教提出的问题。” 但是达尔文主义的敌人并没有投降。《每季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达尔文的朋友们 认为这篇文章是韦勃甫司和奥温写的,其目的是要离间赖尔和达尔文,因为赖尔在社会上享 有很高的威望,他对新学说的浓厚兴趣是人所共知的。文章中说:“达尔文先生离开了一个 博物学家进行工作的宽广大道而走入了虚幻假设的丛林,这是一大罪恶。达尔文先生认为他 可以把赖尔看作他的信徒之一,我们相信他这样认为是打错了算盘。我们当然知道,达尔文 先生可以对他那位地质学上的兄弟施以强烈的诱惑……但是没有一个人比赖尔更明确地、更 合理地否认了物质可变的说法(文章的作者这样写,暗示的是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第二 卷,在那里赖尔对拉马克的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这种否认并不是发生在其科学生活的幼年 时期,而是发生在其科学生活的精力充沛时期和成熟时期。”接着这位主教希望依靠赖尔的 帮助来“彻底消灭这种浅薄而又抽象的理论,正如彻底消灭它的孪生兄弟……《创造的痕 迹》一样”。 赖尔的立场尚未确定。他对《物种起源》深表赞同,他很有兴趣地、仔细地阅读了这本 书,但他还不能坚决地“转向”新的信仰。他继续和达尔文进行着频繁的书信来往,经常向 达尔文提出一些新的次要的异议,达尔文则逐一给予答复。达尔文知道,赖尔正在准备写一 部巨著《人类的古远性》,因此他期望赖尔在这本书中将坚决地站到他这一边来。但有时候 他也流露出自己的顾虑。因为赖尔年事已高,赖尔以前曾抱有反进化论的观点,赖尔在“社 会上颇有地位”――所有这一切本来是会把赖尔拉向另一边的。然而赖尔却巧妙地处理了 “与华莱士的冲突事件”,坚决主张公布“巨著”的摘要。这部巨著的成绩表明,赖尔是对 的。因此达尔文在遇到小小的困难时,继续向这位聪明的朋友请教。 有一篇对达尔文这本书的评论使他颇为激动,他曾准备在《物种起源》的新版(穆瑞已 经主张出第三版了)中对这些攻击予以回击。赖尔建议达尔文将原文再稍微扩大一些,在某 些地方加进对各种异议的答复,但不提到持这些异议的人的名字。他还建议达尔文不要亲自 出面干预论战。达尔文采纲了这一建议,因为他的朋友们都在积极地继续“为捍卫达尔文主 义而战斗”,特别是赫胥黎,达尔文在一封信中说赫胥黎“在传播魔鬼的福音方面是他的殷 勤周到的代理人”。 一八六三年出版的赖尔的《人类的古远性》一书,既没有使达尔文本人满意,也没有使 达尔文的论敌满意。赖尔所说的最有利于达尔文理论的一句话,达尔文认为,可以说成这 样:“如果物种借助变异和自然选择而发生变化这种情况无论何时都被证明是极其可能的 话……”。人们从这样一句话中当然不可能了解赖尔本人的看法究竟是什么。除了一些似乎 足以说明物种变化的事实以外,在关于大脑和智力那一章中,他甚至还暗示在动物智力的最 高形式同人类智力的最低形式之间还有着鸿沟。 达尔文以懊丧的心情写信给虎克说:“在这个问题上最有意思的是,赖尔认为,他以昔 日殉道者的勇气采取了行动。” 在美国,反对达尔文这本书的主要是有影响的博物学家亚格西,还有几个教授也附和他 的看法。坚决捍卫达尔文的是爱沙・葛雷,他收到了达尔文的这本书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达尔文曾写信问爱沙・葛雷:“您最喜欢的是书中的哪一部分?”爱沙・葛雷对此写信回答 说:“我认为最好的部分是这本书的整体,即这本书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大量的事实和巧妙 的推论。”爱沙・葛雷曾打算出一本与众不同的“美国”版的《物种起源》,这一点他很快 就实现了。他在美国的《希利曼杂志》上写了一篇评论这本书的文章,对这本书备加赞扬。 达尔文认为这篇评论写得非常好。它把亚格西和达尔文两人的物种起源理论作了对比。爱 沙・葛雷证明:前者是多么粗浅,后者是多么令人信服;前者是多么神秘,而后者又是多么 自然。 可是亚格西并未就此罢休,于是新理论就成了一些学术会议上进行激烈争论的导火线, 亚格西、波文教授和其他一些人在会上纷纷发言反对爱沙・葛雷。但是爱沙・葛雷对反对者 的论点进行了详细的批驳。这个发言后来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它的校样寄给了达 尔文。 达尔文写信给爱沙・葛雷说:“您比其他任何人都内行。我认为,您对我这本书十分清 楚,如同我自己对它的认识一样;您在讨论问题时提供了许多新的例证和论据,因此使我惊 奇,甚至几乎使我嫉妒……您所使用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慎重的选择,都击中了要害,其效 力象是一颗三十二磅重的炮弹……我的结论是,您不应当是一位植物学家,而应当作一个律 师。” 但是论战并未就此停止。奥温和亚格西继续在报刊上攻击这一理论。看来,他们的论据 并不是特别有力的。例如,亚格西坚持说地质证据是完善的,他否认变异。他采取了诡辩的 态度。他以讽刺的口气问道:“如果物种不存在,它们如何能够发生变异?”好象达尔文怀 疑过物种存在的暂时性似的。他甚至达到了曾经否认拉丁文、希腊文和梵文是来自一个共同 的起源的地步。他认为这些语言中的每一种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达尔文通过对 各个特性差异的积累把新的变种的起源和新的方言的逐步形成作了比较。 爱沙・葛雷继续须强地进行斗争。他证明说,对《物种起源》进行了神学方面的攻击是 出于误会,因为达尔文的理论似乎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一样,也很少涉及较深刻的宗教观 念(我们曾经指出过,爱沙・葛雷本人的宗教观念是很深的。)他就这一题目一连写了三篇 文章,登在《大西洋日刊》上,总标题是:《自然选择与自然神学并非水火不相容》。 达尔文再次向爱沙・葛雷表达了自己的钦佩心情。不过他的赞扬听起来有点语意双关: “您举的许多比喻无比的好。在前一封信中,我曾说您是一个律师,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现在我要您确信您是一个诗人。不,我向丘比德发誓,我要告诉您,您是由律师、诗人、博 物学家和神学家杂交而生的一个混合种!您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奇人吗?” 用“神学家”来讽刺爱沙・葛雷,是因为他竟然巧妙地把神学的东西塞进了达尔文的理 论。达尔文在十一月二十六日给爱沙・葛雷的信中指出,他认为爱沙・葛雷滑得太远了,竟 认为“变异是沿着某些有利的方向进行的”。达尔文本人反对这种看法。“我不能把每一个 别的事物都看成是‘设计’的产物”。难道爱沙・葛雷真认为“扇尾鸽的尾在羽毛的数目上 和生长方向上发生变异(意思是,上帝引起的变异),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爱好吗?” 达尔文在过后不久所写的几封信中不止一次地谈到这个分歧。他认为“神关心人的愚蠢 的业余爱好”的想法是古怪的。一八六一年六月五日,他写信给爱沙・葛雷说:“我的意见 同您的意见更加不同了。据我看,这并不是被设计的变异使得我所崇拜的神即‘自然选择’ 成为多余的东西,相反,是我最近研究了家养下的变异之后,我看到大量未被设计的变异正 准备着进行自然选择,以便使每种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在一八六一年四月十七日的信中, 他说得更明确了:“如果我看到了一个天使从天上下来劝我们与人为善,同时我相信别人也 看到了他,因而证明我并没有发疯,那么我就会相信‘设计’的说法。如果我能够确信,生 命和精神以一种未知的形式表现了另一种‘不可权衡的力量’的功能,那么我就会相信设计 的说法。如果人是铜或铁造成的,而且同曾经存在过的其它有机体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我或 者可以相信设计的说法……”,等等。在一八六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给爱沙・葛雷的信中,达 尔文把爱沙・葛雷所谓的“内在意识”叫做“一个不准确的指导者”。他写道:“我不能够 同意,说男人的痕迹乳房也是经过设计的。” 达尔文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因此后来他在一八六○年开始写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 的变异》一书的末尾反对自己的老战友,并声明他不同意爱沙・葛雷的看法,即每一种变异 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并且是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的,“就象人们为灌溉而沿着一定的方向 排出的水流一样。” 正是这种诚实态度使他在这本书中又提到了他对人类起源的观点,虽然当时他对这一问 题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材料。 一八六○年一月,他写信给剑桥的一位老朋友詹宁斯牧师说:“关于人类,我很不愿意 把自己的信念强加于人;但我认为完全隐瞒我的意见是不诚实的。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 相信人类是由于一个特殊的奇迹而出现的,但我自己既没有看出它的必要性,也没有看出它 的可能性。” 同时赫胥黎竭力想实现自己的打算,即驳斥奥温关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思想。早在 一八五七年,奥温就提出了一种哺乳动物新的分类法,在这一分类法中,他把人跟所有其它 的哺乳动物加以对比,把人区分出来,列入特殊的一个“哺乳类”的亚纲中。在这一点上, 奥温依据的是人脑结构的几个特点(他认为只有人才具有这些特点),即依据下面三个存 在:一、大脑半球中从上面盖住小脑的“第三部分”;二、侧脑室后角;三、所谓的小海 马,即每一个脑半球的后叶室里的脑壁特别内陷。 赫胥黎对奥温提出了异议,他证明上述这些脑的特点不仅人有,而且类人猿也有。辩论 持续了两年左右,直到一八六七年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协会”的一次代表大会上才结 束。会上弗洛乌耶尔教授展示出解剖标本,证明高等无尾猿同人一样,也有人脑的那些特 征。奥温的分类法实在荒唐,他把哺乳动物分为三个亚纲:哺乳类亚纲,他把人算作这一 类;大量的其他哺乳动物,除了鸭嘴兽,都属于这一类;对鸭嘴兽他又提出了另一个概念。 因此达尔文以讽刺的口吻指出:“我不能同意人区别于黑猩猩就象鸭嘴兽区别于马这种看 法。那样的话,关于黑猩猩又会怎么说呢?” 一八六○年一月三日出版的《物种起源》第二版(印数三千册)也很快就销售一空。达 尔文在爱沙・葛雷的帮助下开始准备另出一个“美国版(印数二千五百册)。他打算为美国 版写一个历史性的序言,并想在序言里提到自己的那些先辈进化论者。促使达尔文这样作的 是如下一种情况,即现在,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进化论和选择原理时,突然却出现了许 多人,他们都妄想以首先发现这种理论和原理而自居。一八六○年四月,马太在一家园艺杂 志上发表了一篇简讯,说他早在一八三一年就已经发表了二十年以后的今天达尔文先生想证 明的一切。人们还向达尔文提出,法国植物学家诺丹在一八五二年时曾发表了一部书名为 《关于物种的起源》的著作,其中也提出了选择的原理,人们曾运用这一原理来培植栽培作 物的种子。最后,赖尔告诉达尔文说,德国人夏福浩森于一八五三年发表在德国一个省的协 会杂志上的《关于物种的不变性和可变性》一文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篇论文发展了地球上的 物种是由过去存在的物种变来的这一思想,还提到了中间类型的绝灭问题。所有这些作者达 尔文决定在自己的序言中都要提到。例如,达尔文在提到马太的《论造船业和育树》这部著 作时说,它是一部“作者清楚地看到了自然选择原理的意义”的著作。达尔文接着说:“不 幸,马太先生对于这一观点的叙述非常简略,只是以片断的意见发表在阐述完全是另一个问 题的一个著作的补遗中,因此没有为人们所注意。”当然,由于达尔文是一位规规矩矩的 人,因此他才想在先驱者的名单中提到这些竞争者。但由于同他指出的那些人中一些人“在 观点上的小小分歧”极端重要,所以显然不可能认真对待他们的主张。 总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自然科学史上一个最重大的事件,因为它成了十九世纪绝 大多数有学问的人改造世界观的开端。和其他任何改造一样,世界观的改造不能不经过残酷 的斗争: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应该把一个基本的主要的战士――《物种起源》一书本身放 在首位,这本书紧接着一版再版,并很快被翻译成几种最主要的文字。这本书的性质,它的 格调和结构以及作者非常诚恳的态度(预先提出理论中的一切难点,并尽可能客观地加以分 析)――这一切都极大地帮助了这一斗争,使之取得胜利。这本书首先为自己争取了朋友, 造就了象虎克、爱沙・葛雷、而特别是赫胥黎这样一些理论信徒,他们积极地参加了捍卫达 尔文主义的斗争。这一斗争很快开展起来,并把广大的博物学者卷了进去。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