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7 福特和他的五美元工作日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7 福特和他的五美元工作日 索伦森建议要安装流水线 参考一下泰罗先生几年前所进行的改革吧 “福特制”的诞生 和儿子一起在车间巡视时的灵感 本公司将实行五美元工作日 福特汽车公司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 挣五美元工资,就要有五美元工资的纪律! 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 “机器是弥赛亚!” 慈善的资本家 “不喝酒!不吸烟!发奋劳动!就是人生无上的快乐。” “这肮脏的货币和我的那些货币之间没有交情。” 对犹太人的偏见 1912年秋天,在高地的福特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福特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一个 意义重大的会议,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 场需求? 从1909―1910年,T型车共销售18644台,1910年高地新厂房开始使用后,从19 10―1911年的产量猛增到34528台,然而面对急剧扩大的市场,亨利和他的伙伴们仍 在为源源不断的订单伤透了脑筋。 “仅靠一味地扩大厂房面积和增添机器设备来扩大生产是不现实的,当年弗兰 德斯把T型车的年产量提高到1万辆就不是用这种方法。”福特注视着在座的每一个 人:库兹恩斯、威利斯、曾经为福特在麦肯森的眼皮底下建立起新车试验室的丹麦 人查尔斯・索伦森和福特从布法罗的凯恩轧钢厂挖来的另一位丹麦籍工程师威廉・ 努森。 “我和努森商量过了,我们建议安装生产流水线。”满头金发,相貌英俊的索 伦森开口发言。 “是的,就让我们参照一下泰罗先生几年前所做的改革吧!”瘦长脸、留着一 撇小胡子的努森,随后向亨利他们详细地介绍了管理大师弗利德里克・泰罗的理论, 也就是著名的“泰罗制”。 泰罗是底特律的一名学者、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专家。从19世纪80年代起,他 就研究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并且做了许多实验和尝试。最后,他根据收集的材 料和数据,在《科学管理研究》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动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和设想。 库兹恩斯早已听说过泰罗的大名和他的理论,这时也随声附和。最后,会议决 定,由索伦森和努森全面负责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试点工作,第一个试点在 由斯比德・哈弗负责的发电机车间。 1913年春天,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高地工厂的发电机车间建成,工作效 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这一年夏天,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 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的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更细致,产品的质 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了。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如果说 “泰罗制”的更多成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话;那么从产生起就用在了生产中, 用在了更多地榨取工人血汗的“福特制”正式诞生了。它对于福特汽车公司,对于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仅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1913―1914年,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 而从14336人减少为12880人。 然而,与成倍增长的产量和滚滚流入福特等人腰包的钞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工人劳动强度的加大和收入的降低。最先发现这种不公平的是貌似冷酷无情的库兹 恩斯。在一个圣诞节前的夜晚,库兹恩斯因为参加了一个社交活动,很晚才回家。 他在自己宽敞明亮而又温暖的家里向窗外的街道望去,只见在刺骨的寒风中,一些 刚下夜班的工人穿着单薄的衣衫、拖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走路,库兹恩斯的心里不 禁有些同情这些工人,因为他也是从一个煤场的普通职员走过来的。 mpanel(1); 第二天,库兹恩斯来到亨利・福特的办公室,把昨晚自己的感受讲给亨利听, 然后把他让会计们统计出的一份材料摆在福特面前。据统计,由于新的生产方法的 实施,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劳动强度,视工种的不同是其他工厂工人的0.5倍或数 倍,他们手中的半机械的动作每过四个小时才得片刻休息,神经更是高度紧张,然 而工资水平却仅相当于整个底特律的平均水平――每天2.34美元。另外,在1913年 夏天公司实行流水线作业后,还相应取消了“多劳有奖”的分级工资制度,代之以 最原始的计时工资制。这样一来更打击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于是大批工人在干了 一段时间后,就纷纷离开福特汽车公司,而去其他工厂从事报酬不低且劳动强度低 的工作。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作队伍变更率高达380%,年底的时候,公司每 增加并稳定100个工人,招聘的定额必须要达到963人才能实现完成这一任务。 “如果公司培养一名熟练工人需要花费100美元的话,那么公司一年下来仅仅因 为工人辞职出走所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了100万美元,这一损失还不包括其他的间接损 失。”同时,库兹恩斯还告诉亨利・福特一个不好的消息,“世界产业工会联合会” 开始在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中散发传单和各种资料,把福特称为“血汗工厂”厂主, 指责福特加大劳动强度剥削工人,并且酝酿要鼓动工人们在当年夏天进行大罢工。 库兹恩斯汇报完,然后直截了当地向亨利提出了他的大胆设想:必须给工人增 加工资。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亨利微笑着说,接着,他告诉了库兹恩斯昨天发 生的一件事。 昨天,亨利带着年满20岁的儿子爱德塞在公司的车间里巡视。当父子二人来到 一个车间时,亨利发现一名显然是新来的意大利籍的工人停了下来,死死地盯着爱 德塞那考究的衣着和黑亮的漆皮鞋。在这一刹那,亨利从这个40多岁工人的脸上看 到了嫉妒和仇恨的神情。 “他的心里一定是在说:看哪!我们老板的儿子是多么的富有啊!而我,我的 孩子至今还是一无所有!!”亨利对爱德塞说。 “是的,父亲,劳动强度太大,工人简直成了机器的奴隶了!这些工人实在让 人同情!” “你认为应增加到多少钱?”讲完了昨天的这件事,亨利又问库兹恩斯,“3美 元行吗?” “应该是5美元才对。” 库兹恩斯的回答显然把亨利吓了一大跳,“让我考虑一下吧!” 在随后几天中,福特几次找到库兹恩斯,他同意把工人的新工资提到3.5美元 甚至是4美元。而每次库兹恩斯的回答是:必须是不折不扣的5美元!最后,福特终 于同意了这个方案。 1914年1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郑重宣布:“本公司将实现五 美元工作日!任何合格的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不论年纪,不分工种都能领到他自己的 一份。”亨利当然也留了个心眼,他把这种加薪称做“利润分享”,以便在未来如 果有了麻烦,可以堂而皇之的借口停止这一制度。同时,公司废除了每天工作9小时 的制度,而代之以每天8小时的三班倒制度。 福特汽车董事会结束后,在正式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库兹恩斯正式宣布了公 司进行工资、工时改革的方案。福特则表情轻松地坐在一边,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 题。当有记者问亨利对这项改革措施有何看法和打算时,福特是这样回答的:“我 宁愿我的公司里有两万富裕起来的新一代的工人,也不愿我的公司里只有一小撮新 贵族和百万富翁!”接着公司宣布,为了适应8小时三班倒的新工作制,福特汽车公 司将招收4000名工人。 1月6日凌晨2点起,就有上万名求职者聚集在工厂的大门口,等待得到新的工作。 一连几天的情况都是如此,而且在越聚越多的人群中,来自外地的人所占的比例越 来越大。这一下子福特公司顶不住了,库兹恩斯自作聪明地宣布“优先招收本地人”。 结果并没有使情况有丝毫好转,反而进一步增大了簇拥在工厂门口的外地人的比例。 各大报社的记者们也在人群当中忙碌,结果根据他们的调查,发现前来求职的人来 自全国各地,包括职员、工人、水手、农民和矿工,而且每天还有大批的求职者乘 货车来到底特律。 “福特汽车公司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记者们这样评价说。 与蜂拥而至的求职者相比,福特汽车公司录取新工人的工作进展极其缓慢,越 来越引起了求职者的不满,特别是那些来自外地的人,他们有的已经在刺骨的寒风 中排了几天的队,甚至没有吃一点东西。 “这样下去一定会出乱子的。”高地公园的警长西蒙心惊胆战地说。应他的请 求,其他地区的警察也携带警棍、消防水龙头等警械装备前来支援以防不测。 到了周一,冲突终于爆发了。当一批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其中包括这几大新 雇佣的)精神抖擞、穿着干净的工装、胸前别着闪闪发光的福特汽车公司的铜牌前 来上班时,却被聚集在那里的饥寒交迫的求职者们挡住了进厂大门。不管是出于对 福特公司工人的嫉妒还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求职者们堵在那里,双方对峙起来。 面对这种情形,福特汽车公司的职工想打开一条通道让工人进去,于是双方开始推 搡拉扯起来,终于以工厂职员和工人为一方,以求职者为另一方,开始了激烈的打 斗。最后,警察终于介入了冲突,他们用高压水龙头向求职者的队伍喷水,而求职 者则用石头和冻土块还击。当时的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水一喷到衣服上,立刻结 成坚硬的冰块,最后,求职者终于散去,而高地工厂这座“水晶宫”的许多玻璃则 被打得粉碎。 与此同时,福特的新举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亨利・福特一定是发疯了!” “他的做法完全是对社会主义有利!” “福特先生的所作所为是一种极其动人的慷慨行为!” “亨利・福特是神明的贵族,我们愿上帝保佑他!” 对亨利的举措,全国的各大新闻报刊褒贬不一。像《华尔街日报》等许多有影 响的大报带头讨伐福特,甚至认为他的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规范”,而且是 “犯了经济罪”。记者们也把高地的福特工厂围得水泄不通,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的 消息。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以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为首的资本家们。他们一致认为: 亨利・福特是阶级的叛徒,他这么做是想毁掉美国的汽车工业。那些依靠低工资来 剥削工人的矿主面对越来越少且正在因为工资过低而罢工的工人更是暴跳如雷,就 连没有受到波及的大银行家、金融家们也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举办各种活动,通 过各种渠道攻击福特。一个密歇根州的木材商赤裸裸地说:“五美元工作日的做法 会永远破坏‘下等阶级’的驯服和满足,会给某些人带来较高的生活水平。”他厚 颜无耻地说:“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一个每周要两件以上花布衣服的女人,那么这个 女人一定是一个不正派的女人!”他的话激起了在场大亨们的一片掌声。“让我们 瞧着吧,五美元工作日很快会使福特公司破产!” 然而,大亨们的预言破灭了,他们只看到五美元工作日给公司造成的负担,却 根本没有看到它给公司带来的高效率,特别是“福特制”带来的飞跃。亨利・福特 和库兹恩斯首先是一个商人,然后才是一个慈善家。1914―1916年,福特公司的税 后纯利分别为3000万、2400万和6000万美元。仅以1914年为例,按照福特宣布的 “利润共享原则”,这一年工人应当得到总共1120万美元的工资,而福特只支付了 不到1000万美元。 高工资产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来自全国各地(应该说是世界各地, 因为据1914年11月福特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仅有29%的福特工人出生在美国,其 他71%的工人来自22个不同的国家)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中最优秀的分子被吸收进厂; 其次,这些进厂的工人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无条件地服从,拼命跟上传送 带的转动速度以挣到诱人的五美元工资,要么被淘汰,由云集在厂门口跃跃欲试的 其他人来代替自己;再次,诱人的五美元并不是为每一位福特工人准备的,例如公 司规定,新工人只有在干满6个月的试工期合格后,才能得到五美元的工资,而那些 女工、22岁以下的未婚男工、不赡养家眷独立生活的已婚男工、涉及离婚诉讼的男 工以及其他“生活方式有问题”的工人都拿不到5美元。根据公司1916年的统计,当 年中有1.4万名工人(即全体工人的1/3)的日工资达不到5美元。而从1914―191 9年的5年中,总共约有5-10%的工人没能得到他们向往的5美元工资。难怪亨利・ 福特得意地说:“五美元工作日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方法。” 尽管劳动强度极大,可是工人们还是愿意到福特的工厂工作,劳动力的变更率 降低了90%,每天无故旷工的工人比重从原先的10%下降到3‰。根据当时一些学者 的分析,按照“福特制”实行后的生产和工作效率,亨利・福特当时甚至能为每个 福特工人支付每个工作日20美元的工资,那么其他的钱哪里去了,大家都很明白。 “挣五美元的工资,就要有五美元工资的纪律。”这是福特的口头禅。用高工 资作为诱饵,亨利・福特开始在自己的工厂中建立起了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专制王 国。就在新的工资制度实施的当月,就有900名希腊籍和俄罗斯籍的福特工人被解雇, 原因是他们“擅离工作岗位”去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福特公司录用一名工人的经过。高地工厂的门口经常有一些 求职排队者等待录用,从数十人到两三百人。求职者就像一个“人种展览会”,他 们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种族。负责维持秩序的人每次叫进10人,在接待室 里发给每人一张纸片,几个女职员教这些人在纸片上填好自己的姓名、住所,然后 来到另一间接待室中。这里有两名雇佣科的男事务员,对求职者进行提问。问题非 常简单,如:“你以前在这家工厂干过吗?你对于工作有别的希望吗?你对我们一 小时0.75美元的工资满意吗?”如果被问的工人完全不懂英语,就先不录用,但是 因不懂英语而没被录用的求职者只要愿意,就可以被送到工厂所设的英语学校去学 习。通过了提问这一关的人接下来就要接受体检,体检是令人难堪的。每个工人都 要脱得一丝不挂,然后听任摆布,依次检查眼睛等身体内外各个器官,合格者将被 送人下一个接待室。这一间接待室是负责登记询问,求职者必须回答诸如姓名、住 所、国籍、出生年月、到美国的时间、有无妻子儿女、学历和技能等问题,并将问 题和答案由打字员记录下来,由公司存档。这一关通过后,会发给每个合格的求职 者一块福特汽车公司的厂牌,录取工作就结束了。 “在体检时,我们像牲口一样地被摆布,现在想起来,这简直是对工人人格的 污辱。”一名曾经当过福特工人的劳动者后来回忆说。 为了宣传福特的“节俭”等“优良品德”和对工人进行调查监视,福特汽车公 司成立了专门的“福特社会学部”,任务是将福特工人雇员们的个人生活也“标准 化”。起初,这个部门有30名调查员,专门负责去工人家调查,回来后向公司汇报 哪些人合格,哪些人不合格,哪些人进厂时撒了谎,等等。到了1919年,这个部门 已经膨胀150人,先后由福特称为“天才的人事干部”的约翰・李和福特家族的密友、 爱德塞的老师、底特律圣公会的教长塞谬尔・马奎斯负责。 如果说从一开始,这个部门还有点像现代社会中的户访员,善意地把福特倡导 的小康清教徒式的清规戒律和“道德良知”灌输给工人及其家庭的话,那么到了后 来则变成了飞扬跋扈、专门监视和控制工人的专制工具。其工作人员也成了搜集工 人的传闻、流言的专家。工人的妻子儿女经常为了要证明丈夫或父亲的清白而被招 到工厂来作证,一时间,工厂流言四散、人心惶惶、工人和雇员之间充满了猜疑和 不信任。加上极高的劳动强度和单调乏味的工作,使得许多工人都不得不离开了福 特工厂而另谋出路。留下来的工人每天都在福特的生产流水线上奔命。一名工人回 忆说:“我天天都在跟时间赛跑,要跟上生产进度表的唯一方法就是在8小时内不喘 气地工作。没有午休时间,没有盥洗时间,也没有磨刀具的时间。” 1914年1月,一名工人的妻子写信给亨利・福特说:“上帝呀,我丈夫下班后回 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瘫倒在床上……福特先生,别再这样下去了,一天五美元的工 资虽然诱人,可我们实在挣不起呀!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 “福特先生,您的五美元工作日制度确实是人道主义的典范!”一天,福特的 好友、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看了报纸上大肆宣扬的福特公司的新制度后来到工厂, 当面赞扬福特的“义举”。而福特在众人面前只是微笑不语。后来,他在私下里悄 悄对巴勒斯说:“对我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笔好生意罢了,因为凭借这种制度我得 到了工人中的精华。”1915年1月,福特来到联邦工业关系委员会,回答关于五美元 工作制和公司的福利等方面的质询,他露骨地说:“没有补偿的事情,我一分钱也 不掏。”可见,连福特本人都知道他的新工作制对工人和对福特公司意味着什么。 尽管在福特的身上资本家的色彩比慈善家浓厚,尽管工人在高强度的劳动中受 到残酷的剥削,但是应该承认,福特的五美元工资确实给工人带来了实惠。据统计, 1914年初用于福特工人家庭生活的费用为325万美元,两年后这一数字增加到2000多 万美元。当地贫困户的比例从20%降到了2%,工人在银行的人均存款额从196美元 增加到750美元。正如曾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过的一些工人后来在回忆中所说得那样: 在得到了高工资后,在福特的工人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明显而有趣的变化。那些每天 负责把午饭送到厂里的工人的妻子们最开始是用一块布包着头,后来戴起帽子,慢 慢地,衣服也跟着漂亮起来了。而那些工人们的装束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用手 巾围在脖子上,而是戴上了领子。每个星期天,一些工人和妻子儿女还常常出去游 玩。福特的工人当中,拥有一部T型车的也为数不少,以至于当时在《底特律新闻报》 上登载了一幅漫画:一名福特工人身着皮夹克,衣袋里露出钞票,眼睛盯着标有 “高档商品”字样的货架。 “我就买了一辆T型车。”曾是一名福特工人的黑人女工克丽丝回忆说,“每到 周末,我就开着它到城外探亲访友,到处游逛,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那时在底特律城,作为一名福特工人是一件光荣的事。”底特律就业协会的 名誉会员,年龄已过90的安娜・克鲁琴这样告诉记者。福特汽车公司发给每个工人 的厂牌是一快铜牌,形状有点像玫瑰花的花蕾,上面刻着鲜明的“FORD”字样・还 有每个工人的编号。 “要知道,在当时的底特律,有了这块牌子就有了信誉,就有了生活的保障。 这是一种骄傲,所以许多工人即使是在星期天上街,也把它擦得锃亮,戴在胸前, 其他工厂的工人则投来羡慕的眼光。” 在“福特制”实施后不久,就有许多专家学者指出,让工人每天单调地从事一 种工作,对工人在精神和肉体上会产生很大的害处。对这样的指责,福特却不以为 然,他认为这些专家们是“纸上谈兵”。他说:“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不能忍 受单调的工作,另一类则专门喜欢单调工作。就拿我自己来说,最怕做单调的工作, 然而其他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人并不讨厌做单调的工作。他们认为,只要不用怎 么费脑筋的工作就是好工作。”福特所说的话自有他的道理,例如当时工厂中有一 种最简单的工作,是把其他工人加工好的齿轮在油槽中浸三遍,然后再把齿轮装箱。 这种工作既没有变化又不用费脑筋,竟然有一个工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干了8年之久, 还在银行存了4000美元。还有些工人对长期以来单调乏味的工作产生厌烦,在他们 的强烈要求下,工厂为他们调换了工作。结果不久他们就要求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 岗位。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 亨利・福特被巨大的成功淹没了。在实行五美元工作日之前,亨利只不过是底 特律新兴的汽车贵族,是美国许多成功地建立起了一点基业的千百个富翁当中的一 员。不错,T型车使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但是只能说名扬天下的还只是T型车,而不 是福特本人。然而,五美元工作日的实行改变了这一切,如果说是T型车营造了福特 汽车公司的神话的话,那么五美元工作日则在全美国塑造了亨利・福特本人的神话, 从此,福特及其家族的一举一动成为舆论界的焦点。 1914年1月中旬,也就是在福特公司宣布新工作制的几天之后,亨利和库兹恩斯 来到了“大苹果”纽约,住进了豪华的百乐门饭店,准备处理一些公司的宣传公关 活动。然而,就在饭店的大厅里,福特等人被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不仅被看 作是著名的汽车制造商(这样的人在美国至少有好几打),而是被看作美国社会的 第一流的知名人士。直觉告诉亨利,这正是一个在全国公众面前展示自己风采的大 好机会,所以在情绪激昂、吵吵嚷嚷的记者面前,亨利手拿礼帽,面带微笑地回答 了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正当的工资不是一个人愿意获得的最低数额,而是劳动力的购买者能够支持 的最高工资数。 “我觉得一个人或者一小撮人聚敛财产是无益的,因为这常常会伤害他人的利 益……我没有理由将巨大的财产传给后代,我只有一个儿子,他也在工厂里做工。 不管将来能积累起多么大的一笔财富,我都打算移交给我在工厂的那些同事们。” 以上这些亨利・福特的讲话都被记者们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然后又发表在各 大报纸的显著位置。好容易结束了记者的采访,筋疲力尽的福特等人来到了饭店的 房间,却发现在房间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崇拜者和好事者写来的上千封私人信件。 “快叫人把房间的电话拆掉!”亨利对随行人员说。在此时,饭店的工作和服务人 员却正在忙于清理刚才亨利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厅,不仅装饰大厅的花卉被狂热的记 者们踩得落红遍地,就连陈设的家具也未能幸免。 就这样,一连几个月,各大报刊都派出专门记者,盯着福特他们的一举一动, 因为大众关心的焦点就在于此。1914年7月,也就是在新的工资制实施了几个月,许 多合格的福特工人已经领到高出其他工厂的工人收入一倍的工资后不久,福特公司 又在全国宣布,如果福特公司在今后12个月内售出30万辆T型车的话,那么每个购买 T型车的顾客将可以获得50美元的回扣作为报酬。这就意味着福特汽车公司又准备在 未来的一年拿出1500万美元作为对消费者的回报。这种慷慨的举动又一次在全国范 围内引起了轰动。果然,一年后,成功地售出了31万辆车的福特公司信守了自己的 诺言,顷刻间,分享了1550万美元的客户们一下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义务宣传员和 福特本人的热心拥戴者。 “亨利・福特先生是现代第一位把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结合起来并以此领 导其庞大企业的企业家!”一些管理理论的研究者如是认为。广大的工人和群众则 认为他是个善良、开明的企业家,区别于那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甚至那些社会改 良家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也在一些场合称赞他是“现代工业的救世主”。面对这些赞 誉,亨利・福特却一如往日的平静,他只是谦虚地说,“机器是弥赛亚”(弥赛亚 即救世主)。 亨利・福特首先是个精明的商人和企业主,同时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慈善的 资本家。 在五美元工作制实施后不久,福特就清醒地看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抵 消或部分抵消了新工作制带给工人的好处。从1914―1918年底为止的4年间,根据当 时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在被调查的美国19座城市中,底特律城的通货膨胀率高居榜 首。于是福特开始设法解决这一问题。从1919年起,他开始建立消费合作社这一福 利组织,向工厂的工人低价销售一些生活用品。刚开始时,只是一些杂货和日用品, 到后来则发展到供应粮食、衣服、鞋帽、燃料等一二十种商品。例如,面包是用公 司的农场所生产的小麦制作的;牛奶也来自公司的农场;为了确保公司的能源供应, 福特还收购了一些煤矿,负责向公司提供生产和工人生活所需的燃料和能源。供应 工人的所有商品,价钱比市面上便宜25%左右,采用现金交易,据统计,一年的营 业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亨利・福特常说:“不喝酒!不吸烟!发奋劳动!就是人生无上的快乐。”他 是这样说的,也是对工人这样要求的。利用五美元工作日制度,他把工人们牢牢地 控制了起来,工人们为了挣到工资,就必须服从他的管理。福特自己既不喝酒也不 抽烟,所以他要求工厂的工人们禁酒,同时也严禁在工作的时候抽烟。职员们很快 就发现了自己的老板的其他一些特别的习惯,例如亨利从来不插手证券交易,他还 常常抨击那些靠证券交易和赌博摸彩发财的暴发户,他公开宣称:“我的财产不是 靠证券投机得来的,不是靠赌博摸彩得来的,不是从劳动者身上榨取来的,也不是 靠投靠政府、巴结政客赚来的,而是靠自己做工,用比旁人多出几倍的努力和汗水 换来的,是靠苦心经营积攒下来的,决没有来历不明的钱。”一次,亨利和朋友开 玩笑,在底特律街头摸了一次彩,结果得到了5美分,深知福特为人的马奎斯牧师半 开玩笑对福持说:“这是一种不正当的得利,不能作为纯洁的福特财产的一部分, 应该投入慈善箱。” “你说得对,”亨利回答,“这肮脏的货币和我的那些货币之间没有交情。” 这真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当时,在底特律的大街小巷有着不少的残疾人、智力低下的人和刚刚出狱的犯 人,他们往往被工厂拒之门外,根本无法自食其力,不仅给家庭,也给社会带来了 沉重的负担。亨利・福特又把他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部分人。 福特派人在自己的工厂内进行了一次调查,把工厂的所有工作依照不同的类型 区分为7882种,发现其中的949种工作需要身体强健而且五官健全的劳动者;有333 8种工作只需要有普通的体格和力气的劳动者;还有剩余的3595种工作是不需要什么 体力的,也就是说,残疾人和弱智人也能胜任,在这当中,又有715种工作是一只手 的工人也能做的,有2637种工作一只脚的工人也能完成,还有10种工作可以由盲人 去做,2种可由无手的残疾人去做。有了这样的调查结果作依据,福特就开始大胆地 雇佣这些被社会遗弃、被家庭厌恶的人来自己的公司做工挣钱。在底持律的大街上, 福特经常走下汽车,来到露宿街头的乞丐、流浪者和残疾人面前,和气地问他们是 否愿意到他的工厂做工。他指示雇佣科的办事人员根据不同的特殊情况把这些特殊 的劳动者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在他回忆录《我的一生和事业》中,亨利・福 特回忆说:像这样有特殊情况的劳动者,在整个福特汽车公司总共有9563人,其中 123人失去了一只手,有一个人两手全无,有4个人是弱视,有207人仅有一只眼睛, 253人双目失明,其他还有37名聋哑人,67名癫痢病人,234名工人有跛足,还有4人 则失去了双脚或双腿。福特还声称自己雇佣了400-600名犯人,一些是在出狱后走 投无路的,还有一些是因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后来亨利・福特与法庭达成协议, 把其中罪行较轻的一些人保释出来,成为福特工人。所有这些人出于对福特的感激, 自然是拼命的工作。福特公司对这些劳动者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只要这些人能够 胜任他们负责的工作,照样可以得到和其他工人一样的5美元工资。 这时的亨利・福特是不是以救世主自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从上面的叙述中 可以看出:亨利是在考察了工厂工作岗位的用人特点,得出残疾人也可以胜任劳动 的结论后,才开始大批雇佣这样的劳动者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又验证了亨利 还先是一个商人,然后才是一个慈善家的结论。但是,把他的这些行为同其他贪婪 成性、毫无人情味的资本家相比,还是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 女工起初不被列入5美元工人的行列,因为亨利・福特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十足的 人。一直到1923年,亨利在接受《妇女杂志》采访时还说:“妇女们生活中的真正 职业是结婚,建立家庭,料理家务。”他说:“我愿意花钱,让姑娘们打扮得漂漂 亮亮,找到称心如意的男人。”然而到后来,许多妇女也在福特的工厂挣到了令人 羡慕的5美元工资。 在亨利・福特的性格中也有奇怪的一面,例如对于那些生病或年老的工人,福 特就不愿意采用发放救济金或养老金的形式,而是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帮这些不 幸的家庭。按照福特公司的规定,每当工人生病,工人的妻子儿女有到福特工厂工 作的优先权,而且照样给他们规定的工资。福特认为那些年老退休的工人应该由他 的家庭或家族负担,工厂不应该支付养老金,还是和对待那些生病工人的家庭一样, 给赡养退休老人的家庭或家族成员以在福特工厂工作的优先权。“只有工作才能得 到他应有的报酬。”这是福特的观点,对这种做法或褒或贬,当时就存在争论,而 福特本人却从不管这些,照样我行我素。 对于诸如慈善捐款的事情,福特也不怎么热心。1914年,底特律市准备建立一 所高水平的医院,市政府动员社会各界捐款。福特公司自然首当其冲。福特很不情 愿地拿出了这笔钱。然而工程开工不久,却发现实际开支远远大于预算,于是又开 始动员第二次捐款。这时亨利・福特站了出来,明确表示拒绝追加捐赠,并且说: “这样的事情应该在事前做好预算才行,现在工程尚未完工,就发现资金不足,这 就证明有关办事人员缺乏建设和管理医院的能力。”接着,福特又提出了一个出人 意料的解决方法:由福特公司出资,如数退还所有捐款人原来的捐赠,然后再由福 特公司独资建设和经营这家医院。医院成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新医院 被政府借用了,到1918年才归还。后来,福特还开办了几所医院,他就像管理自己 的工厂一样管理这些医院,对待病人一律平等,医生则来自全国各大医学院校。福 特坚决反对那种学间作风。在他看来,医院只是一个治疗所,既不是研究所,更不 是实验室,但是他也鼓励医院抽出部分人财物力,去研究如何更好地预防各种疾病。 福特在一生中最讨厌的人,就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特别是对于那些大腹便便 的银行家,福特更是没有丝毫的好感。“这些人除了知道钱,其他什么也不知道。” 福特曾经这样评价他们,这种观点贯穿了他的一生,以致后来当大危机到来时,美 国政府的高官亲自出马游说福特,请他拿出钱来挽救那些濒临倒闭的银行时,遭到 了他的断然拒绝。大战爆发之前,全世界共有1400多万犹太人,其中有700万在俄国, 美国排在第二位,有400万人。当时美国金融界的银行家们大多数是犹太人。那么犹 太人自然成了福特的攻击目标。1919年5月,亨利・福特在他创办的《迪尔本独立报》 上认为在美国存在着“犹太祸”,并开始了对犹太人长达一年半之久的猛烈抨击。 那么,福特为什么如此仇视犹太人呢?除了把犹太人和他所鄙视的那些金融家们联 系在一起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我们知道,福特从小就讨厌贪杯的父亲,长大后不仅自己滴酒不沾,而且不允 许手下其他人饮酒。在福特的工厂中,工人只要饮酒,轻则不得进入5美元工资领取 者的行列,重则开除,不再任用。而在当时的美国,在制定禁酒法之前,凡是卖酒 的人,大多数是犹太人。即使是在禁酒法颁布生效之后,许多犹太人只是把造酒卖 酒的生意转入地下而已。所以亨利・福特就把这股怨气发在了犹太人的身上。另外, 福特认为,在美国的犹太人主要从事服装、鞋帽、玩具、电影等行业,并且在这些 行业实现了垄断,他们常常利用种种垄断随意提价,从中牟取暴利;那些占美国电 影业从业者80%的犹太人,更是利用电影渲染黑暗、暴力等不健康的思维和生活方 式。所以,犹太人是美国的“祸害”,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亨利提倡的生活方式是水 火不相容的。正是由于上述的观点,亨利・福特才不遗余力地宣传反犹观点。但是, 宣传归宣传,在福特工人当中,有大约4000名犹太人,福特对于他们基本上还是一 视同仁的。 就是这样,直言不讳、我行我素的福特以他的T型车、五美元工作制、褒贬不一 的经营管理和他个人对世事的独特观点,在公众中很快树立起了自已的形象。就在 亨利・福特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报端、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了解时,世界大战的 阴影正笼罩整个世界。 《人民汽车赠人民》是一幅巨型油画,是买下麦肯森的股份、控制了福特汽车 公司后陶醉在巨大成功中的福特请人专门绘制的。细心的妻子克拉拉发现,最近一 段时间来,丈夫常常走到这幅油画前沉默不语,显得心事重重。 “克拉拉,”一天,亨利终于对妻子说,“几年前我曾对来访的客人说过,汽 车必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我们不会再有罢工,也不会再有战争了。” “是的,我记得当时的情景,你就是在这幅油画前说的这些话。”克拉拉点点 头。 “可是,”福特的脸上露出了担心的表情,“战争恐怕是在所难免了!”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