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神秘深窟   第二批义人队员虽然没有被送上砹星,但是斑雷博士他们的工作任务并没有因 此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还多做了不少事情,因为除了计划内的任务外,要 么是受兴趣驱使,要么是生存压力所迫,临时增加了不少事情。   拓星战士安居下来后,接着要干的事情是建造“温室大棚”,他们要用从地球 上运送过来的部件搭建一处可供植物生长的温棚。比起香虫管道来讲,温室大棚的 建造工程就要庞大多了。   根据计划安排,温室大棚本来是由千姿魈管理维护的,但是这时候龟上卿主动 请樱,希望让他来做这件事。鉴于龟上卿在维护香虫管道方面所做的贡献,大家同 意了他的请求。不过,工程技术上还是由千姿魈来把关。   温室大棚即将建在紧邻玛瑙洞的东北一侧,从玛瑙洞内那间装有生命气体制造 系统的洞室后面的一条巷道进去,经过北天门出去,就是准备建造温室大棚的工地。   天空澄明清朗了许多。站在北天门上主的高地上,向东望去,尽管还有一丝烟 雾状的东西阻隔着眼帘,能见度还是提高了不少,一二千米的地方已经看得比较清 晰。   “玩帝龙,龟上卿,你们俩去准备机械。我和千姿魈来测量划线。”   接到斑雷博士的指令后,玩帝龙与龟上卿直奔后山仓库,一个去准备推土机, 另一个去准备蜘蛛车。   斑雷博士和爱鹊开始对温室大棚工地进行测量定位,划出作业区的平面布局图, 并在四个角落打桩做记号。   预备用作建造温室大棚的地方是一面斜坡,顺着山势呈22度左右的倾角。按照 他们在玛瑙洞内做出的规划,是要先将这个地段的沙土推平,并且在66×20米的长 方形平地上挖出基坑。准确点说,就是需要挖开一个深度为120 厘米的大坑。然后, 在坑壁上喷涂一层防渗胶,再将精心加工处理过的营养土回填到大坑内。   玩帝龙驾驶推土机过来的时候,测量任务刚刚完成。他跳下推土机,来到斑雷 博士和千姿魈站立的地方。   “怎么样,划出来了吗?”玩帝龙说。   “差不多了。”斑雷博士转过身来对千姿魈说,“去,你站在最东侧的角落上, 我们来给玩帝龙讲一讲。”说完,斑雷博士领着玩帝龙朝西北方向走去。   斑雷博士把玩帝龙留在最北边的角落上,自己则走到最西侧的角落上。这里是 工区四点的最高处,他指着东侧最低处的千姿魈,对玩帝龙说:“从我站的地方开 始,到千姿魈站的地方,就是建造温室大棚的大致方位。我和你的距离是20米左右, 你到千姿魈那儿的距离是66米,这两条线垂直,整个工地是个长方形。”   “这么说,那北天门两侧的高坡土石方全都要削下来?”玩帝龙把自己的右手 往下一挥,做个刀切的动作。   “是的。”斑雷博士答道。   “北天门的门口留有余地吗?”   “当然,我们在负压门外空出一米半的地方,除了供以后方便停留外,也可以 避免作业时把负压门给碰坏了。”说完,斑雷博士往玩帝龙跟前走去。   “正负零是多少?”   “你是说温室大棚的水平面,还是玛瑙洞的水平面?”   “我的意思是,在北天门出口以上还是以下?”   “当然是在北天门出口平台以下了。留出半米高就够了,反正温室基坑里的水 又不会渗透到玛瑙洞里去。”   “嘿嘿,我不是这意思。”玩帝龙笑笑说,“挖掘越深,工程量越大,我还巴 不得,能够与出入口地坪一样高呢。”   “那就动手干吧!”   玩帝龙跳上推土机开始作业了。   这时,龟上卿驾驶着蜘蛛车也到了工地上。斑雷博士又向龟上卿交待一遍后, 龟上卿开始清理挡在北天门出口处的一堆乱石。   龟上卿挖掘,玩帝龙推土平整,他们俩配合默契。挖掘起来的土方没有就地堆 放,而是被推到附近去填埋那里的低洼地。按照计划,要从玛瑙洞南天门往东修一 条马路,这些碎土正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一天下来,工地才现出大致轮廓。   劳累了一天,浑身都像散了架似的,可大家现在的心情和刚刚着陆那几天完全 不同了。   这个时候,龟上卿内心既紧张,又对未来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期待。尽管承 担了管理维护温室大棚的重任,可是,他对种植知识了解的越多,越觉得没有把握。   “嗳,千姿魈,请过来一下!”龟上卿把千姿魈叫到自己的5 号卧室。 mpanel(1);   “什么事?”千姿魈问。   往地上一瞧,龟上卿的卧室简直像个修理铺,到处摆放着即将安装在温室大棚 里的各种管道、阀门、仪表等零部件。机器人宝兄弟静静地呆在一旁。   “你是内行,请教一下,温室大棚的维护管理有没有什么技巧?”   “这有什么的。照着作业手册操作就行了,那上面说得清清楚楚。”   “总该先学点理论知识吧。”   “这样跟你讲,我们建造的温室大棚,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人工生物圈。人工 生物圈,懂吗?”   龟上卿两只黑眼珠子滴溜一转,像学生似的谦虚地说,“人工生物圈?只是听 说过,但是没有见过。能不能给我讲点常识!”   “唉呀,今天太累了,明天吧,”千姿魈说,“我现在不想讨论这些问题。”   “呀,来不及了,过几天,你们把大棚搭建成了,都交给我管,可我现在一点 种植技术都不懂。这……这叫我如何是好啊?”   看着龟上卿渴求的目光,千姿魈只好启动自己脑海中的那架搜索引擎,他问道 :“你知不知道人工生物圈?”   龟上卿摇了摇头。   千姿魈只好边回忆边讲解:“好像说的是……8 名男女科学家,为了模拟地球 环境,自愿住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大棚里……住了好几年吧……不,只住了不 到两年时间。这个实验叫做‘生物圈二号’,这事发生在1000多年前的1991年。准 确是说,是1991年9 月26日,8 名男女科学家住进了一个由玻璃和钢架建成的3.1 英亩的人造小世界里,从事两年的生态实验。里面有3800种动植物,有人造风雨装 置,可以饲养家禽家畜,种植农作物。”   “他们比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宽敞多了。”龟上卿感叹道,“相当于我们正在建 造的温室大棚的近10倍。如果加上玛瑙洞,可能刚好10倍。”   “这不能比,他们在地球上,条件自然好多了。对了,还是说一说生物圈吧。” 千姿魈笑着说,“从生物圈讲起,可能更容易听明白些。”   “也行。生物圈这个方面的资料还是看过几篇的。”   “那你知道究竟什么叫做生物圈吗?”   “嗯,不知道。”   “告诉你吧,在地球上,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占有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有一个核心部分,就是地面以 上100 米到水面以上200 米这一薄层里。生物在这一薄层可以获得充足的太阳光能, 有适于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有生物可以利用的大量液态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 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在生物圈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 物合成为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   “这么说,我们的温室大棚也是要创造出这样的环境?”   龟上卿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聚精会神地听着。   “当然。没有这样的环境,哪来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是的。”   “你给我讲一讲光合作用的原理,怎么样?”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氮 和其它化学元素,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植物产物又是动物和微生物的食物 来源。被生物有机体吸收的化学元素,在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又以无机 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 氨和水汽,而不是氮和氧。现在的地球大气成分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主要 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氧主要是光合作用的结果,氮的一部分是在细菌分解 各种氮化合物时释放出来的。水的化学成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受到有机体的生命 活动所制约……”   “请慢点讲,我还没弄明白,这些东西跟我们动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得好。这是我后面要讲到的知识。要弄清这中间的联系,必须先搞清楚生 物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这些概念。生物个体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孤立地生存的。 我们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叫生物 群落。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这个系统叫做生态 系统。”   “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可以想象一处夏日的池塘的情景……”千姿魈突然停下来,犹豫了一会 儿,然后说,“走,还是到主控室去吧,我给你瞧一样东西。”   他们俩来到主控室。斑雷博士和爱鹊也在这里。千姿魈开启计算机网络,输入 几个单词,几秒钟之后,一幅秀美的风景画便呈现在眼前。他指着画面讲解道: “你看,这是夏日里一处典型的池塘。岸上与水面水下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植物,鱼 儿、黄鳝在水下游来游去,两只青蛙栖息在一片宽大的荷叶上,尚未张开的小荷尖 上歇着1 只红蜻蜓,远处隐约可见几只大水鸟在走动,只是不知道岸坡上的林间有 什么动物。”   “这是夏天常见的情景。只要有水源,就有水陆两栖环境。”   “是啊,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田园画呀!池塘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太阳 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 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首先是野兔等草食动物,再由草食动物转移到虎豹等 肉食动物。在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呼吸时,一部分能量散失在外界环境中,动 植物死后又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也转化为热量散失到环境中 去了。”   龟上卿没有提问。千姿魈以为这位战友对讲授内容产生兴趣了,因此讲得更加 起劲。   “这些由各种途径散失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所利 用,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食物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作 为一个营养级。能量不断地沿着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每一个营 养级都把从前面一个环节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把剩 下的一部分传递到后一环节中去。任何一种生物都要从外界取得营养物质,最终死 后如数归还到自然界,并被其他生物利用。在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 连结起来,一种生物成为另一种生物之食,另一种生物又成为第三种生物之食,如 此等等,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所形成的这种联系, 被称为食物链。”   千姿魈没有停下来,继续讲下去:“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循环, 从而维持着生物圈营养物质的收支平衡。以池塘为例,鱼儿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 吃浮游植物,鱼儿的尸体以及被鱼儿吃剩下的浮游动物的尸体,又被水里的微生物 分解成化学元素和简单的化合物。这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又成为浮游植物的营养来 源。微生物在分解其他物质时,消耗水中的氧气,而这些氧气则是浮游植物在光合 作用中产生的。浮游动物再吃浮游植物,又开始了新的平衡,使这个池塘生态系统 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   “人们常说,一滴水能见太阳。一个池塘是如此,整个地球也是如此。这其中 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斑雷博士插话说。   “斑雷博士讲的非常有道理。总而言之,我们的温室大棚,加上玛瑙洞,就构 成了一个可循环的人工生物圈。”   “哎呀,千姿魈,听了你这一课,我脑子中一些片断信息就连成一体了。你们 说,我能看管好温室大棚吗?”   “关键是要有信心。”千姿魈说。   “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网上资料很齐全,加上有那么多超级网工,只 要你愿意请教,没有什么学不会的。”斑雷博士也说。   “我是担心时间太紧,关注这个问题又太迟了。”龟上卿说。   千姿魈进一步叮嘱:“学东西不存在迟早问题,有了兴趣就行。当然,也不能 胡子眉毛一把抓呀,一定要分出轻重缓急,现在你最要紧的,是把温室里的设备性 能弄清楚,把各种数量指标弄明白。”   平整坡地的工程干完后,基坑开挖工程却不大顺利。第三天,他们在地表以下 一米深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沙窟。神秘的沙窟如同向下延伸的溶洞一般,深 不见底。两台机器全都停下来了。   玩帝龙向沙窟里丢下一小石块,洞内发出“嗵嗵”的几声回响。从耳机里转进 来的声音十分模糊,谁也搞不清楚沙窟到底有多深。   “看来这洞窟还深的很呢!”斑雷博士蹲在坑口旁,愁容满面。   “可怕的是,洞窟正好生在基坑的中央,如果不好好填埋,肯定会影响到结构 底部今后的承重。”玩帝龙说。   “算了吧,能不挠开这个鬼地方,往西边移一点。”龟上卿建议。   “那怎么行,20米宽,这本身就已经很窄了,要是再压缩七八米,大棚屋顶骨 架都需要重新制作不说,今后在棚内行走也很不方便。”千姿魈断然否定。   “填吧。”玩帝龙提议说。   “不能这样简单填埋,应该继续挖下去,看看下面到底是什么。”斑雷博士说。   “又不是挖地洞,还往下挖什么?”玩帝龙反问道,“难道还能挖出地下河呀?”   “用工程学的观点来看,凡是有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因素都不能放过。几天 后基坑里都要安装设备,盛满改良土壤的土方相当沉重,基础不稳将遗患无穷。”   “你的意思是?”   “我想看一看沙窟下面到底有多深?沙窟是不是向基坑下面延伸的?会不会导 致基坑从中部坍塌?”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行,你们在下面看好了,我继续挖下去试试?”   “不,我来挖。”斑雷博士爬上蜘蛛车,开始试探性地往下掏。   千姿魈在下面喊道:“要千万小心,恐怕出现塌方。弄不好,会机毁人亡的。”   斑雷博士没有停下来,继续施工。蜘蛛车先在沙窟周围挖出阶梯形场子,接下 来一层一层往下挖。   当挖出五六层的时候,大家的心也跟着往下沉。“是不是真的没底呀?”   这时,站在旁边观看的千姿魈又开腔了,他笑眯眯地说:“玩帝龙,要是洞窟 里装着满满的水,你还可以潜下去搜寻一遍,顺便过过潜游瘾。可现在洞内空空如 也,你也下不去呀!”   这句不经意的话倒是给了玩帝龙不少启发:真的!洞里原先是不是装满了水, 如今流失了?或者挥发了?对了,当初人类考察火星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 能够找到这种流失的物质,不就能找到制水的办法吗?于是他激动地说:“说不定 我们能够在洞窟下面找到水呢!”龟上卿兴奋地叫起来。   这话传到斑雷博士耳朵里,他一边作业一边说:“你们完全是白日做梦。如果 是在地球上,见到溶洞,顺藤摸瓜,说不定真的能够找到水源。可是,这是在砹星 上,再说了,这样子的沙窟与溶洞,嘿,简直是……简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是呀!有溶洞山体都是石灰岩的,这里哪有石灰岩哟!”千姿魈对此也表示 怀疑。   “停,停,斑雷博士,科学上的任何假设都是有价值的。”玩帝龙挥舞双手, 并大声喊道,“别把洞口挖坏了,下去探一探再说。”   斑雷博士见状,停机下了车。又是一阵激烈辩论,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 斑雷博士取了一个折衷方案:“玩帝龙,听你的,简单看一看,如果没有什么异常, 填埋算了。”   可是,派谁下去呢?基地上现在没有洞窟探测机器人,大家争先恐后,都想下 去一探究竟。最后,斑雷博士做出决断:“还是我下去吧,你们给我找一些绳子来。”   不一会儿,千姿魈和玩帝龙从后山仓库里找来登山用的专用绳索。斑雷博士准 备妥当,双手抓住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紧紧地系在推土机的履带上,慢慢往洞下退 去。   疏松的沙土下是一个坚硬的洞口,越过一个洞口后,下面就已经相当暗了,而 且空间不算太大,高约三米五,差不多能容纳上面那台推机。斑雷博士掉转一下身 子,凭借头盔上的灯光,在较为平坦的一侧找到可以落脚的地方。定睛再瞧,发现 下一个洞口更小。他拾起一块碎石丢下去,侧耳细听,里面还有很深。   洞口直径大约50厘米的样子,估计刚好够自己的下半身过去。但他并没有继续 往下走,而是将手腕放在洞口停了几分钟,再看一下腕上的温度计,令他大吃一惊 :“哟!怎么只有52℃。”他知道,这个时候是下午4 点钟左右,正常情况下上面 的温度应该达到80℃左右。   “玩帝龙,上面的温度是多少?”他大声问。   “78.1度。”上面传来千姿魈的声音。   “相差20多度。”他静下来想了想,找不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他从腰间工 具包里取下地质锤,用力地敲几下洞口的岩石,坚硬得很。又敲一敲洞壁的岩石, 还是同样的感觉。“适合做填埋处理。”这下他就放心了。   最后,他放弃了进一步往下探的打算,回到了地面上。   “怎么样?”大家着急地问。   “除了洞还是洞。”斑雷博士答道。   “为什么不再下去看看?”龟上卿问。   “洞口很粗糙,我怕划破宇航服。”   “就这样算了?”   “填埋吧。”斑雷博士说,“洞窟下面还有很深,不过,地质结构还是较好, 比玛瑙洞最硬的地方还要结实。下面的那个洞口也不大,用几块大石头堵塞住就行 了。”   龟上卿驾驶蜘蛛车从新修的马路边搬来几大块石头,投进沙窟。接下来,玩帝 龙又用推土机推上一些小石块和砾岩,凹陷下去的基坑底部很快被填平了。  --------   红袖添香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