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九章 过去未来之王 在安第斯山区旅游期间,我把手头上一则奇妙的维拉科查传说重读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流传在的的喀喀湖畔一个名叫科尧的地区,跟传统的维拉科查神话在情节 上颇有出入,而那位将文明和教化带给当地民众的神祗英雄,也被改名为苏奴帕 (Thunupa ): 很久很久以前,苏奴帕带着五个门徒从北方来到高原平台上。这个相貌威严、 眼睛湛蓝、脸上蓄着胡须的白人,举止沉着稳重,生活十分简朴严谨。他劝告导百 姓戒除酗酒、蓄妾和争斗的恶习①。 苏奴帕周游安第斯山区各部落,建立一个祥和安宁的王国,将各种技艺传授百 姓,教导他们过文明的生活。他的丰功伟绩却遭受一群奸人嫉妒,这伙人向他行刺, 使他身受重伤: 他们把他的圣体安置在一艘用灯心草扎成的小船上,让它漂流在的的喀喀湖中。 瞧……这艘船立刻扬帆而去,速度之快,把那伙谋害他的好人吓得直发抖――因为 这个湖并没有水流……这艘船一直航行到科查玛卡(C0chamarca),也就是今天狄 斯瓜德罗河(Desguardero )所在的那个地点。根据印第安人的传说,这艘船靠岸 时,一头撞上陆地,力量之大,在岸上撞出今天的狄斯瓜德罗河――它以前根本就 不存在。圣体坠落湖水中,漂流到许多里外亚里卡(Arica )的海岸……② 死亡与复活之神 这个故事中的苏奴帕,使我们联想到古埃及的死亡与复活之神欧西里斯(OSiriS)。 两个传说之间存在着一些奇妙的共同点。有关欧西里斯的神话,希腊传记作家蒲鲁 塔克(plutarch)叙述得最为完整翔实③。根据他的记载,欧西里斯把文明带给他 的百姓,传授他们各种技艺,劝导他们戒除吃人肉和以活人祭神的恶习,并为他们 制订第一部法典。然后,欧西里斯离开埃及,周游世界各地,把文明和教化散播到 其他国家。他从不使用武力逼迫野蛮民族接受他的法律;相反地,他诉诸他们的理 智,跟他们展开理性的论辩。据说,他是以歌咏吟唱的方式,在乐器伴奏下,把他 的教诲传达给民众。 然而,他的妻舅赛特(Set )却趁着他人在国外,纠集72位朝臣,暗中图谋不 轨。欧西里斯回国后,这群奸人举行宴会替他洗尘。他们准备一个金漆雕花的木柜 作为奖品,赏给能够钻进水柜的任何宾客。欧西里斯并不晓得,这口箱子是特地为 他量身打造的。宾客一个接一个上前去试,但都失败了。欧西里斯却一头钻进去, 舒舒服服躺下来。他还没来得及爬出来,那群好人就一拥而上,把盖子钉死,甚至 用熔化的铅汁把缝隙封住,不让一丝空气进入箱中。然后,木柜就被扔到尼罗河里。 不料,这口箱子非但没有沉入水中,反而漂浮起来,沿着尼罗河一直漂流到海岸。 这个节骨眼上,欧西里斯的妻子――女神爱瑟丝(ISIS决定插手。她施展法术, 找到木柜,把它藏在一个隐秘的地点。有一天,她那个邪恶的兄弟赛特到沼泽中打 猎,发现这口箱子,把它打开,一气之下,将欧西里斯的遗体剁成14块,抛弃在埃 及各地。 爱瑟丝再一次出面拯救丈夫。她用芦草编扎成一艘小船,船身涂上一层松脂, 然后乘着这艘船航行在尼罗河上,四处寻找丈夫的遗骸。支离破碎的尸体搜集齐全 后,她念一道咒语,让丈夫的身体重新结合起来。恢复原貌的欧西里斯,经历一段 再生过程,变成死亡之神和阴间之王。传说中,欧西里斯偶尔会化装成凡人,返回 阳间。 尽管两种传说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我们却发现,埃及的欧西里斯和南美洲 的苏奴帕――维拉科查――具有以下的共同点:●两者都给百姓带来文明教化;● 两者都遭好人所忌;●两者都被谋害;●两者都被禁锢在箱中或船上;●两者都被 投入水中;●两者都沿着河川漂流而去;●两者最后都抵达大海。 难道说,这些共同点只不过是巧合?这两个传说之间难道不可能有某种潜藏的 关联? 苏里奎的芦苇舟 高山的空气十分凛冽。我坐在一艘汽艇的前头,以大约20海里的时速,穿过的 的喀喀湖冰冷的湖面。头顶的天空一片蔚蓝,映照着湖岸的苍翠,有如蓝宝石一般 ;辽阔的湖水闪烁着铜色和银色的波光,无边无垠,仿佛一直绵延到天际…… 传说中提到一种用芦苇编扎成的小船。我打算一探究竟,因为我听说,“灯心 草船”是的的喀喀湖上传说的交通工具。不过,最近这些年来,建造这种船舶的古 老技艺已经逐渐失传。现在我们搭船前往苏里奎(Suriqui ),因为那儿是保存这 门技艺的惟一所在。 在苏里奎岛上一个靠近湖岸的小村庄,我找到两位上了年纪的印第安人。他们 用扎成一束束的灯心草,正在编制一艘小船。即将完工的船约莫15英尺长,造形优 美典雅。船腹甚宽,两端却十分狭窄,船首和船尾高高翘起来。 我坐下来观看。两个造船匠中年纪最大的那位,头上戴着奇特的尖顶呢绒帽子, 上面再戴一顶棕色毡帽。他不时伸出光溜溜的左脚,使劲蹬着船身,一面拉紧绳子, 将一束束芦苇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我注意到,每隔一阵子,他就会把手里的绳子 伸到额头上擦一擦,沾一些汗水,以增加绳子的黏性。 建造中的船,停放在一座破旧农舍的后院,满地散落着废弃的芦苇。一窝鸡围 绕着这艘船。正在吃草的一只羊驼(al paca )不时探过头来,羞答答地瞧一眼。 在岛上逗留的几个小时内,我看到了建造中的好几艘小船。这个村子是典型的安第 斯山村落,然而,不知怎的,我心中却老是想起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代。仔细一 想,我终于明白原因:苏里奎岛上用灯心草芦苇编扎的小船,不论在造法上或外观 上,都极像数干年前在埃及用纸草芦苇编扎、供法老王在尼罗河上泛舟用的画舫。 在埃及游历时,我曾进入古代法老王的陵墓,观赏画在墙上的这种船舶。如今来到 的的喀喀湖上一座无名的小岛,乍见这些美丽的船只,我忍不住兴奋得打起哆嗦来 ――尽管这些年来的研究,使我心里早有准备。如此相似的船舶设计,怎会出现在 距离如此遥远的两个地方?学者迄今提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但是,至少有一 位研究古代航海术的专家,试图解开个中之谜。他观察这两种船舶: 船身同样小巧结实,两端尖翘。捆绑船身的绳子从甲板延伸,一路绕过船底, 干净利落……每一根芦苇安放的位置都精确无比,以达成完美的平衡,呈现优美的 造形。船身的一束束芦苇被紧紧绑缚在一块,使整艘船看起来像……一只用镀金的 木头打造的、头尾尖翘的木展④。 古尼罗河上的芦苇舟和的的喀喀湖上的芦苇船(当地印地安人声称,制造这种 船的技术是“维拉科查人”传授给他们的),彼此之间还有其他共同点。例如,两 者都装设风帆,悬挂在双脚叉开的桅墙上。两者都曾经被用来长途运载笨重的建筑 材料,诸如方尖石碑和巨石,一批运往基沙(Giza)、路瑟(Luxor )和阿比多斯 (Abydos)的埃及神殿,另一批则运往帝华纳科的印加神秘古城。 在古远时代,帝华纳科城矗立在的的喀喀湖畔,俯瞰着壮丽神奇的湖上风光。 那时,湖水比现在深100 多英尺。如今,这个曾经是维拉科查首都的伟大港口,遗 失在荒凉的山丘和空旷多风的高原上,无人闻问。 前往帝华纳科之路…… 从苏里奎岛回到玻利维亚本土后,我们驾驶租来的吉普车,穿越帝华纳科附近 的高原,一路扬起漫天尘土。我们经过两个小镇,普卡兰尼(Puccarani )和拉哈 (Laha),看见一群群木讷朴实的艾玛拉族(Aymara)印第安人,慢吞吞行走在铺 着鹅卵石的狭窄街道上,或静静坐在小广场上晒太阳。 这些人,会不会是帝华纳科城兴建者的后裔,一如学者们所声称的?我们是否 应该相信那些传说,承认这座古城是很久以前定居在这里、具有无边法力的外乡人 所兴建的? 注释:①《南美洲神话》,87页。 ②同上。 ③蒲鲁塔克的记述,以下二书皆有简明的摘要:西登・威廉斯《埃及传说和故 事》,24~29页;华理士・巴治《古埃及:从神物到神祗》,178 ~183 页。M . V.Setonwilliams,Egyptan Legends and Stories ,Rublcon Press ,L0ndon, 1990,pp.24 ~9 ;E .A .Wallis Budge,From Fetlsh to God In Ancien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pp.178 ~83. ④索尔・赫耶戴尔《太阳神探险记》,43、295 页。Thor Heyerdahl,The Ra Expeditions,Bood Club Associates,London,1972,pp.43,295 .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