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三、误解的词                  1 日内瓦是大大小小的喷泉和公园之城,公园的室外演奏台不时飘来音乐声。这所大学就 隐没在树丛里。弗兰茨刚讲完下午的课,走出大楼,碰上洒水车正在浇洒草地。他心情极 好,正要去见他的情妇。她的住处离这里只隔了几条街。他常常顺便去看她,但只是作为一 位朋友,没有性的要求。如果他们在日内瓦她的画室里做爱,他就得在一天中奔波于两个女 人,即妻子与情人之间。日内瓦还保留着法国的传统,夫妻得睡一床。几个小时之内从一张 女人的床转到另一张女人的床,他觉得不论对妻子和情人都是一种耻辱,最终对他也是一种 耻辱。 他爱这个女人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这种爱对他来说如此宝贵,他想在他的生活中为她创 造出一块独立的天地,一片纯净的禁区。外国大学邀他讲学,现在他全部应允下来。这些还 不够满足他新产生的旅行癖,他又开始以一些代表会和座谈会为借口,作为他近来不回家的 理由。他的女友时间安排很灵活,可以伴他同赴所有真真假假的演讲活动。在短短的时间 里,他已带她见识了许多欧洲城市和一个美国城市。 “十天后你愿去巴勒莫吗?”弗兰茨问。 “我更喜欢日内瓦。”她回答。正站在画架前仔细审视一幅作品。 “你一生怎么能不去看看巴勒莫?”弗兰茨轻轻地试探道, “我见过巴勒莫了。”她说。 “见过?”他语气中露出嫉妒。 “一个朋友曾经从那儿给我台来一张明信片,就贴在卫生间,你没注意?” 她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本世纪初,那里住了一位诗人,老得走不动了,只能让 他的抄写员扶着散步。有一天,他的抄写员说:‘先生,看,天上有什么!那是飞过这座城 市的第一架飞机。’可这位诗人连眼皮都没有抬,说:‘我对它自有想象!’好了,我对 巴勒莫也自有想象。它和其它所有的城市一样,有同样的旅馆和汽车,而我的画室总是 有新的,不同的种种图像。” 弗兰茨有些沮丧。他已经慢慢地习馈了把他用的爱情生活与出国旅行联系起来,说“让 我们去巴勒莫吧”,无疑是向她表示性爱的明确信号;而她说“我更喜欢日内瓦”,无异于 说:他的情人不再爱他。 他怎么会对她这么摸不透?她从未使他有丝毫忧虑之理!事实上,她是一个见面不久就 采取性主动的人。他长相很好,学术事业也处于巅峰时期,在专业座谈会上与学术辩论会上 所表现的傲气与锐气使同事们都害怕,然而他为什么要天天担心情人的离去? 我猜想,唯一的解释就是弗兰茨的爱情不是他社会生活的延展,而是相反。爱情只是他 乞求对象怜悯的一种欲望。他自己就象一个被缴了械的战俘事先就把对付打击的防卫力量解 除了,打击降临时他也就无所惊奇。所以我说,对弗兰茨而言,爱情意味着对某种打击的不 断期待。 mpanel(1); 正当弗兰茨伤心失意的时候,他的情人把笔放下了,走到另一间房里,拿来一瓶酒,一 句话没说便开了瓶盖倒了两杯。 他立即感到轻松,还有点好笑。这句“我更喜欢日内瓦”并不意味着对方拒绝做爱,相 反,只是意味着她厌倦于把做爱与国外城市捆在一起。 她举起酒杯一干而尽。弗兰茨也喝光了,自然高兴异常。即便把对方不愿去巴勒莫看成 实际上爱的呼唤,他还是有点担心:他的情人看来执意要突破他在两人关系中设置的纯洁地 带,未能理解他使这种爱摆脱庸俗的尝试,未能理解他把这种爱与他的婚姻家庭彻底划清界 线的企图。 禁止自己与画家情妇在日内瓦做爱,实际上是他娶了另一个女人的自行惩罚。他感到一 种背叛的内疚。与妻子的性生活不值一提,但他与妻子仍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里在彼此沉重 的呼吸中醒来,吸入对方身体的气息。真的,他宁愿一个人睡,可结婚的床仍然是婚姻的象 征,我们知道,象征性的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每当他躺在妻子旁边,便想起情人会想象他与妻子同床共枕的情景,而每当他想到她, 他就感到羞耻。那就是为什么他总希望与妻子睡觉的床和与情人做爱的床,在空间上要离得 越远越好。 他的画家情人给她自己倒了另一杯酒,喝光,仍然一言不发,带着难以揣测的冷漠,慢 慢脱掉了短外套,似乎完全无视弗兰茨的存在。她就象一个当着全班即兴表演的学生,要让 全班相信她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没有人看着她。 她穿着裙子和乳罩站在那里,突然,她(似乎想起她并非一个人在屋子里)久久地盯着弗 兰茨。 这种眼光使他迷惑,他不能明白其中含义。所有的情人都是从一开始就无意识地建立起 他们的各种约定,而且互不违反。她刚才盯着他的目光却是约定之外的东西,与平时做爱时 的眼光神态毫无共通之处,既不是挑逗,也不是调情,纯粹是一种疑惑询问。问题在于,弗 兰茨对它问的什么一无所知。 她从裙子里退身出来,拉着他的手带向靠墙的一面大镜子。她没让他的手抽出,以同样 的疑问的眼光久久打量着镜子,先看自己,然后又看他。 镜子旁边放着一个套了顶旧圆顶黑礼帽的假发架子。她弯腰取来帽子,戴在自己头上。 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一位身着内衣的女人,一位美貌、茫然而冷摸的女人戴着一顶极不 适当的圆顶礼帽,握着一位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的手。 他实在无法理解情人,只得窘迫地笑了笑。她的脱衣不太象是性挑逗似的额外小把戏, 或一次偶然的双份赏赐。他微微笑着表示理解和赞同。 他期待情人也对他报以微笑,但她没有,只是拉着他的手,站在那儿盯着镜子,先看自 己,然后看他。 事儿开始了,又结束了,他这才开始感到那玩笑(他愉快地想到玩笑本身以及事后的感 受都很美妙)拉的时间太长了。他温和地用两个手指托起礼帽的帽沿,微笑着从萨宾娜头上 取下来,放回到假发架子上,好象他是在抹掉哪个顽皮孩童涂在圣母玛丽亚像上的胡子。 几秒钟过去,她仍然一动不动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弗兰茨温情地俯吻她,再次求她十 天后与他一起去巴勒莫。这一次,她明确表示同意。然后,他走了。 他又处于极佳心境。被他一生都诅咒为无趣都市的日内瓦,现在看来也显得漂亮而充满 奇遇。他站在街上,回头看了看那画室宽大的窗户。春末的天气很热,所有的窗户都加了百 叶天篷。他又朝公园走去,公园的尽头,东正教教堂的金色圆顶朝上竖立,象两颗镀金的炮 弹,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悬挂而没有马上倒塌下来。一切都是美好的。他接着走下堤岸,乘公 共交通渡船驶向湖的北岸,回家。                  2 现在就剩萨宾娜自己了。她还是只穿着内衣,回到镜子前,把礼帽又戴上,久久地看着 自己,对自己多年来只是为了追寻那失去了的一瞬间而感到惊讶, 许多年以前,这顶礼帽曾使托马斯拜访她画家时兴致盎然。他戴上帽子,从大镜子里去 看自己,镜子也象在日内瓦一样是靠着墙的。他想看看自己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市长是什么 摸样。萨宾娜开始脱衣,他便把帽子戴到她头上。他们都站在镜子面前(每次她脱衣时他们 总是站在镜子面前),看着他们自己。她脱掉了内衣,头上仍然戴着帽子,在这一瞬间,她 意识到他们俩都被镜子中所看到的情景激动了。 什么能使他们如此激动?几分钟前她也戴着帽子,看起来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激动与 玩笑真的只是一步之差吗? 是的。他们通过镜子互相观看,最初几秒钟看到的只是一种笑剧场面,突然,笑剧被一 种激动所覆盖:圆顶礼帽不再意味着玩笑,而是意昧着强暴,强暴萨宾娜,强暴她作为一个 女人的尊严。她看到自已赤裸的双腿以及从薄薄短裤里隐约透出的阴毛三角区。女式内裤增 添了她女性的腿力,可硬帮邦的男子礼帽对她的女性魅力给以否决,亵渎,以及嘲弄。托马 斯穿戴整齐地站在身边,这一事实意昧着他们俩所看到的已远非某种纯净的玩笑(如果一直 是玩笑,他后来也会不得不脱衣、戴帽什么的);而是一种耻辱。她不但没有唾弃它,反而 自豪地挑逗池把它玩味个够,玩昧它的全部价值,好象服从自己的意志去接受公开的强奸。 突然,她不耐久等,把托马斯拖倒在地板上,不顾帽子滚到桌下,两人在镜子跟前的地毯上 翻滚起来。 让我们回到礼帽上来吧! 首先,这是一个模糊的记忆,通向被遗忘了的祖父,那位十九世纪波赫明小城市的市 长。 第二,这是她父亲的纪念物。埋葬了父亲质,做哥占古了父母的全部财产,她拒绝不顾 廉耻去捍卫一己之权利,便嘲讽地宣称她愿意要这顶礼帽作为难一的遗产。 第三,这是她与托马斯多次性爱游戏中的一个道具。 第四,这是她有意精心培养的独创精神的一个标志。她移居时没带多少东西,而带了这 又笨又不实用的东西,意昧着她放弃了其它更多实用的东西。 第五,现在她佳在国外,这顶帽子成了一件伤感物。她去苏黎世见托马斯,就带着这顶 帽子,打开旅馆房门时头上也正戴着它。可有些她没有预料到的事发生了:这顶帽子不再新 鲜有趣和刺激性欲,仅仅变成了一座往昔时光的纪念碑。他们俩都感动了。他们象是第一次 做爱,不是一种猥亵的性游戏。这次见面也不是他们性交往的一种继续,不能象以面那样每 次都有机会想出一些新的小小淫乱。这次会见是一种时间的回复,是他们共同历史的赞歌, 是那远远一去不可回的没有伤感的过去的伤感总结。 这顶礼帽是萨宾娜生命乐曲中的一个动机,一次又一次地重现,每次都有不同随意义, 而所有的意义都象水通过河床一样从帽子上消失了。我们也许能称它为赫拉克利特河床 (“你不能两次定入同一条河流”):这顶帽子是一条河床,每一次萨宾娜走过都看到另一条 河流,语义的河流:每一次,同一事物都展示出新的含义,尽管原有意义会与之反响共鸣 (象回声,象回声的反复激荡),与新的含义混为一体。每一次新的经验都会产生共鸣,增添 着浑然回声的和谐。托马斯与萨宾娜在苏黎世的旅馆里被这顶帽子的出现所感动,做爱时几 乎含着热泪,其原因就是这黑色的精灵不仅仅是他们性爱游戏的遗存,而且是一种纪念物, 使他们想起萨宾娜的父亲,还有她那位生活在没有飞机与汽车时代的祖父。现在,我们站在 这个角度,也许比较能理解萨宾娜与弗兰茨之间的那道深渊了:他热切地听了她的故事,而 她也热切地听了他的故事。但是,尽管他们都明白对方言词的逻辑意义,但不能听到从它们 身上淌过的语义之河的窃窃细语。所以,当她戴着这顶礼帽出现在他面前,弗兰茨感到不舒 服,好象什么人用他不懂的语言在对他讲话;既不是猥亵,也不是伤感,仅仅是一种不能理 解的手势。他不舒服是因为它太缺乏含义。 人们还很年轻的时候,生命的乐章刚刚开始,他们可以一起来谱写它,互相交换动机 (象托马斯与萨宾娜相互交换礼帽的动机),但是,如果他们相见时年岁大了,象萨宾娜与弗 兰茨那样,生命的乐章多少业已完成,每一个动机,每一件物体,每一句话,互相都有所不 一样了。 如果我把萨宾娜与路兰茨的谈话记下来,可以编出一本厚厚的有关他们误解的词汇录。 算了,就编本小小的词典,也就够了。                 3 误解小辞典“女人” 萨宾娜并没有选择一个作女人的命运。我们所没有选择的东西,我们既不能认为是自己 的功劳,也不是自己的过错。萨宾娜相信她不得不采取正确的态度来对待非已所择的命运。 在她看来,反抗自己生为女人是愚蠢的,骄傲于自己生为女人亦然。 他们初交时,弗兰茨以一种奇怪的强调性口吻宣称:“萨宾娜,你是个女人。”她不明 白,为什么他要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一本正经地强调这众所周知的事实。只到近来, 她才明白了“女人”这个词的含义,明白了他何以作那么不同寻常的强调。在他眼中,女人 不仅意味着人类两性之一,这个词代表着一种价值。并非任何妇女都堪称为女人。在弗兰茨 眼中,如果萨宾娜是一个女人,他妻子克劳迪又是什么呢?二十多年前,结识克劳迪几个月 之后,她威胁他说,如果他抛弃她,她便自杀。弗兰茨被她的威胁迷惑了。他并不是特别喜 欢克劳迪,但被对方的爱蒙骗了。他感到自己配不上这么伟大的爱,感到自己欠了她一个深 深的鞠躬。 他回报鞠躬如此之深竟是娶了她。尽管克劳迪再末重视过那种伴以自杀威胁之词的热烈 情感,而他的心中却记忆长存,思虑常驻:决不能伤害她,得永远尊敬她内在的女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公式:不是“尊敬克劳迪”,而是“尊敬克劳迪内在的女人”。 如果克劳迪本人便是女人,那么谁是他必须永远尊敬的那个隐藏在她身内的女人呢?也 许是柏拉图理想中的女人? 不。是他的母亲。他决不会想到说,他尊敬他母亲身内的女人。他崇拜母亲,不是母亲 身内的什么女人。他的母亲与柏拉图理想中的女人是一回事,全然一致。 他十二岁那年,母亲被弗兰茨的父亲抛弃,突然发现自己很孤单。孩子怀疑有什么严重 的事发生了,可母亲怕使他不安,用温和而无关紧要的话掩盖了这一幕。父亲走的那一天, 弗兰茨和母亲一起进城去。离家时,他发现母亲的鞋子不相称,犹豫不决,想指出她的错 误,又怕伤害她。在他与母亲一起在城里走的两个钟头,他的眼睛没有离开过她的脚。这是 他第一次体会到难受意昧着什么。[忠诚与背叛” 从孩提时代到陪伴她走向墓地,他始终爱她。记忆中的爱也是连绵不绝。这使他感到忠 诚在种种美德中应占最高地位:忠诚使众多生命连为一体,否则它们将分裂成千万个瞬间的 印痕。 弗兰茨常跟萨宾娜谈起他母亲,也许他有一种无意识的用心:估摸着萨宾娜会被他忠诚 的品行历迷住,那样,他便赢得了她。 他不知道,更能迷住萨宾娜的不是忠诚而是背叛。“忠诚”这个词使她想起她父亲,一 个小镇上的清教徒。连星期天,他都在画布上描画森林里的落日与花瓶中的玫瑰。多亏了 他,她从小便开始画画了。十四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个与她一般年纪的男孩。父亲吓坏了, 一年没敢让她独自出门。有一天,他又拿毕加索的复制品给她看,取笑那些画。她不能与她 十四岁的同学恋爱,至少是可以爱上立体派的。她完成学业,满心欢快地去了布拉格,感到 自己终于能背叛家庭了。 背叛。从我们幼年时代起,父亲和老师就告诫我们,背叛是能够想得到的罪过中最为可 恨的一种。可什么是背叛呢?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 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 她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但不能象毕加索那样画画。这正是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 独尊的时代,是成批制作共产主义政治家们肖像的时代,她要背叛父声的愿望总不能如愿以 偿:这种共产主义只不过是另一个父亲罢了。这位父亲同样严格地限制她,同样禁止她的爱 (清教徒时代)以及她的毕加索。如果说她终于与一位二流演员结了婚,只是因为那人有着怪 汉子的名声,同样不为两种父亲所接受。 随后,母亲去世了。就在她参加葬礼返回布拉格之后,她接到了父亲因悲伤而自杀的电 报。 她突然感到良心的痛苦:那位画花瓶玫瑰和憎恶毕加索的父亲真是那么可怕吗?担心自 己十四岁的女儿会未婚怀孕回家真是那么值得斥责吗?失去妻子便无法再生活下去真是那么 可笑吗? 她又一次渴望背叛:背叛自己的背叛。她向丈夫宣布,她要离开他。(她现在与其把他 看成一个怪人不如说把他看作于今不能自投的醉鬼。) 但是,如果我们背叛乙,是为了我们曾经背叛了的甲,那倒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抚慰了 甲。一个离了婚的画家,其生活与她背叛了的父母的生活丝毫不相似。第一次的背叛不可弥 补,它唤来的只是后面一连串背叛的连锁反应,每一次的背叛都使我们离最初的反叛越来越 远。[音乐” 对弗兰茨来说,音乐能使人迷醉,是一种最接近于酒神狄俄尼索斯之类的艺术。没有谁 真正沉醉于一本小说或一幅画,但谁能克制住不沉醉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巴脱克的钢琴 二重奏鸣曲、打击乐以及“硬壳虫”乐队的白色唱片集呢?弗兰茨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无 所区分,认为这种区分实在过时而虚假。他象爱莫扎特一样爱摇滚乐。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解放的力量,把他从孤独、内省以及图书馆的尘埃中解放了出来,打 开了他身体的大门,让他的灵魂走人世间,获得友谊。他爱跳舞,遗憾萨宾娜没有他那样的 热情。他们一起坐在餐厅里,吃饭时听到附近喇叭里传出轰轰的音乐并伴有重重的打击声 响。 “真是恶性循环,”萨宾娜说,“音乐越放越响,人翻会变成聋子。因为他们变聋,音 乐声才不得不更响。”“你不喜欢音乐吗?”弗兰茨问。 “不喜欢。”她又补充,“不过在一个不同的时代里……”她想着巴赫的时代,那时的 音乐就象玫瑰盛开在雪原般的无边无际的寂静之上。从童年起她开始追求音乐,就领受着噪 音妨碍。在美术学院那几年,学生们整个暑假都要求在青年港地度过。他们住在一色的屋子 里,一起去钢厂建锻工地劳动,工地上高音喇叭里的音乐从早上五点直吼到晚上九点。尽管 乐曲是欢快的,但她感到好象是哭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即使躲进公共厕所,躲入被 褥。任何地方都有喇叭。那声音象一群猎狗一直骚挠着她的安宁。 那时她想,只有在那里才有这样专横的音乐统治。到了国外,她才发现把音乐变为噪音 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人类由此而进入了完全丑陋的历史阶段。完全丑陋的到来,首先表现在 无所不在的听觉丑陋:汽车,摩托,电吉他,电钻,高音喇叭,汽笛……而无所不在的视觉 丑陋将接踵而至。 饭后,他们上楼去自己房里做爱。弗兰茨入睡时思维已开始失去了连贯性,回想起吃饭 时噪杂的音乐声,对自己说:“噪音可有个好处,淹没了词语。”他突然意识到他一生什么 也没有干,只是谈话,写作,讲课,编句子,找出公式然后修正它们,到头来呢,文字全不 准确,意思皆被淹没,内容统统丧失,它们变成了废话,废料,灰尘,砂石,在他的大脑里 反复排徊,在他的头颅里分崩离析,它们成了他的失眠症,他的病。所以,在那一刻,他朦 朦胧胧却全心全意期待着的是没有任何束缚的音乐,是一种绝对的声音。它包容着一切愉悦 与欢乐,它是超强音,是窗户发出的格格震荡,将一劳永逸地吞没他的痛苦,无聊,以及空 洞的词语。音乐是对句子的否定,是一种反词语!他期望与萨宾娜久久地拥抱,不再说一句 话,不再讲一个宇,让这音乐的狂欢之雷与他的性高潮吻合在一点。然后,幻想中的极乐喧 嚣终于象催眠曲一样,使他睡着了。[光明与黑暗” 对萨宾娜来说,生活就意昧着观看。观看被两条界线局限着,一种是强光,使人看不 见,另一种是彻底的黑暗。也许这就是萨宾娜厌恶一切极端主义的原因。极端主义意味着生 命范围的边界。不论艺术上或政治上的极端主义激情,是一种掩盖着的找死的渴望。在弗兰 茨那里,“光明”不会与某张日暖风和的风景画相联系,而会使他想起光源本身:太阳,灯 泡,聚光灯。弗兰茨的联想总是一些熟悉的比喻,如:正直的太阳,理智的光辉,等等。 黑暗如同光明一样地吸引他。这些天来,他知道做爱前关掉灯委实可笑,总是留一盏小 灯照着床。然而,他深入萨宾娜的那一刻,却合上了眼睛,渗透了全身的快乐呼唤着黑暗。 黑暗是纯净的,完美的,没有思想,没有梦幻;这种黑暗无止无尽,无边无际;这种黑暗就 是我们各人自身历带来的无限。(是的,如果你要寻找无限,只要合上你的眼睛!) 在他全身浸透快乐的一脚间,弗兰茨自己崩溃了,融化在黑暗的无限之中。自己变成了 无限。一个人在他内在的黑暗中长得越大,他的外在形态就变得越小。一个闭着眼睛的人, 便是一个受到毁伤的人。萨宾娜发现弗兰茨的模样乏味无趣,也闭上眼避免去看他。但是对 她来说,黑暗并不意昧着无限,却意味着观看事物时的不满,被看事物的否定,以及拒绝观 看。                  4 萨宾娜有一次让自己参加了移民朋友的聚会。象往常一样,他们又在反复推敲他们应该 或不应该拿起武器去反苏。身处安全的移民生活中,他们自然显得乐意战斗。萨宾娜说: “你们为什么不回去打仗呢?” 话说得不合时宜。一位烫着灰色卷发的男人,用长长的食指指着她:“这可不是说话的 样子。你们都对所发生的一切负责。你也是。反对共产党当局你傲了什么?你做的也只是画 画儿……” 在萨宾娜的国家里,评价和检查老百姓司空见惯己成原则,本身就是无休无止的社会活 动。如果某个画家要办个展览,一位普通公民要领取去国外海滩旅行的签证,或一个足球运 动员要参加国家队,那么马上可以收集到一大批推荐信或报告(从门房、同事、警察、地方 党组织以及有关工会那里来的),由专门的官员将此综合,补充,总结。这些报告与美术才 华、踢球技巧、或需要咸腥海洋空气的疾病毫无关系,它们只说明一个问题:“公民的政治 情况”。(用另一句话说就是,这位公民说过什么,想过什么,行为如何,在五一游行集会 中表现如何。)每一件事(一 天天的生存,工作中的升迁,度假)都有赖于这种评 价过程的结果,因此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否要为国连 队踢球,或是否获准展览作品,是否去海滩度假),都 必须蹈规蹈矩努力表现以取得优良的评价。 这就是萨宾娜听到灰头发男人讲话时所想到的。他不关心他的同胞们是否足球运动员或 画家(在这一群移民中,没有一个捷克人对萨宾娜的作品表示过任何兴趣);只关心他们是否 反对共产主义,积极地或消极地?真正实在地或是表面地?从一开始就反还是从移居国外以 后? 她是一个画家,曾经细心留意并记住了那些对调查别人满有热情的布拉格人的生理特 征。他们都有比中指稍长一些的食指,并且爱用它去指那些偶然与他们谈谈话的人。事实 上,直到1968年,统治了这个国家十四年的总统诺沃提尼,正是曾经掀动着与其酷似的这 种理发店里做出来的波浪灰发,用最长的食指指向中欧所有的居民。 这位尊贵显眼的移民不曾看过萨宾娜的画,从画家嘴里听说他象诺沃提尼,脸变得排 红,自一阵,又红一阵,最后转为掺白。他想说什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得沉默。直到萨 宾娜站起来离开,大家也都沉默着。 这使她很不高兴。走到街上,她问自己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心思与捷克人保持接触。她与 他们有什么关系?是地域吗?如果问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祖国的名字在他们心目中将引起何 种联想,各人头脑闪现的国土状貌肯定迥异,整一的可能势必勾销。 那么是文化吗?可什么是文化?音乐吗?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吗?是的。但如果一个捷 克人没有音乐感受又怎么办?这样,做捷克人的实质意义便烟消雾逝。 那么是伟人吗?是胡斯?刚才房子里的人都没有读过他的一页书。他们能理解的事只是 那火焰,他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时那光辉的火焰,那光荣的灰烬。于是,对于他们来说,身为 捷克人的实质意义除了灰烬,再没有什么。唯一能使他们聚合在一起的东西,便是他们的失 败与他们的相互指责。 她走得很快,与那些移民分裂的想法更使她不安。她知道自己是不公正的,毕竟还有另 一些捷克人,与那有长长食指的人完全不一样。何况她那段小议论后的难堪沉默,也没有表 明他们都反对她。没有,他们也许是被这突然的愤怒搞昏了头,没有理解他们都是受制于移 民生活的人。那么为什么她不原谅他们?为什么不把他们都看成可怜的被抛弃了的上帝之造 物? 我们知道为什么。她背叛了她的父亲,生活便向她敞开了背叛的漫漫长途。每一个吸引 她的背叛是罪恶也是胜利。她不愿意遵守秩序;她拒绝服从秩序――拒绝永远和同样的人在 一起讲同样的话!这就是她被自己的不公平所困扰的原因。但这并非心情不悦,恰恰相反, 萨宾娜的印象中,这是一次胜利,有看不见的人还在为她热烈鼓掌。 自我陶醉一瞬间滑向极度痛苦:漫漫长途总有尽头!迟早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背叛!迟 早她不得不结束她自己! 这正是晚上,她匆忙穿过火车站,一列去阿姆斯特丹的火车进站了。她上了车,在乘警 友好的指引下,打开包厢的门,发现弗兰茨坐在卧铺上。他站起来迎接她,她伸出双臂抱任 了他,吻得他透不过气来。 她象最平庸的女人一样,有一种焚心烈火般的欲望,想告诉他,别赶我走,抱紧我,把 我当你的玩物,你的奴隶,猛烈地玩弄我吧!但她什么也没说。 她从对方的拥抱中松脱出来,只说了一句话:“你不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是多么高兴 呀。”这是她的天性允许她作的最多的表示了。                  5 误解小辞典(继续)“游行” 游行对意大利和法国人来说很容易。他们被父母逼着去教堂时,便以参加党派作为报复 (共产党,毛泽东党,托洛茨基党等等)。然而萨宾娜的父亲两头都不误,开始送她去教堂, 而后又逼她参加共青团会议。他担心女儿游离组织之外将有所不测。 她参加强制性的游行,总是合不上大家的步伐,身后的女孩老对她叫,或者有意踩她的 脚后跟。唱歌时,她从来就不知道歌词,只是把嘴巴张张合合,于是遭到其他女孩子的注意 和告发。从小,她就恨游行。 弗兰茨曾就读巴黎,天资不凡,二十岁那年就确定了学者生涯。从二十岁起,他便知道 自己一生将会被局限在大学办公室、一两所图书馆,或两三个演讲厅里。想到这种生活将把 他窒息,他总是期望着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象从屋里走向大街。 住在巴黎期间,他参加了每一次可能的游行示威,去庆祝什么,要求什么,或抗议什 么,去露天里和人们呆在一起。游行的队伍直抵圣耶门大街或从共和广场到巴士底,使他神 魂颠倒。他把行进和呼喊看成欧洲以及欧洲史的形象。欧洲就是伟大的进军,从革命到革 命,从斗争到斗争,永远向前。 换一种方式说:弗兰茨感到他的书本生活不真实,他渴望真实的生活,渴望与人们交 往,肩并肩地步行,渴望他们的呼叫。他从没有想过他所认为的不真实生活(在与世隔绝的 办公室或图书室里辛劳)事实上正是他的真实生活,而他想象为真实的游行不是别的,只是 戏院,舞场,狂欢――用另一句话来说,是一个梦。 萨宾娜读书时佐在宿舍里。五一节,所有的学生大清早都得报到参加游行,学生干部们 清梳大楼以保无人漏掉。萨宾娜躲进电梯间,直到大楼都走空很久了,才能回到自己的房 间。这里比她记忆里的任何地方都安静,唯一的声音是远处游行音乐的回响。她仿佛正躲在 一个小棚屋里避难,只能听到一个敌对世界的海涛喧嚣。 移居一两年后,她偶尔去巴黎参加祖国被入侵的周年纪念。抗议游行当然在计划之列, 她当然也被卷了进去。年轻的法国人高高举起拳头,喊着谴责社会帝国主义的口号。她喜欢 这些口号,但使她惊奇的是,她发现自己不能够跟着他们一起喊。她只坚持了几分钟便离开 了游行队伍。她向法国朋友们说起这件事,他们都很惊讶。“你的意思是说你不同意反对对 你们国家的占领?”她本来想告诉他们,在共产党当局和法西斯主义的后面,在所有占领与 入侵的后面,潜在着更本质更普遍的邪恶,这邪恶的形象就是人们举着拳头,众口一声地喊 着同样的口号的齐步游行。但她知道自己永远也没法使别人明白这些,便尴尴尬尬地改变了 话题。 “纽约的美” 弗兰茨与萨宾娜在纽约街上一定就是几个小时。每走一步都有新鲜的景观,如同他们是 循着一条山林小道前行,沿途景色都令人惊叹不已:一位年轻人跪在人行道中祈祷;几步之 外是一位漂亮的黑人妇女靠着一棵树;一位身穿黑制服的男人横过马路时指挥着一支无形的 乐队;一个喷泉在喷水而一群建筑工人坐在喷泉边上吃午饭;一些奇怪的铁梯上上下下爬满 建筑还配有丑陋的红栏杆,丑到极致也就显得美妙;再定过去,是一座巨大的玻璃墙面的摩 天大楼,后面又是比肩而立的一座,楼顶带有小型的阿拉伯式游乐厅,有塔楼,游廊,还有 镀金圆柱。 她想起了自己的画。也是一些极不调和的东西混在一起:钢厂的建设工地上添了一盏煤 油灯;一盏带着彩画玻璃灯罩的旧式灯破成了细细的碎片,撤落在荒凉的沼泽地。 弗兰茨说,“欧洲人意识中的美总带有预先规定的尺度,我们总是有一种审美的目的和 一个长远计划。就是这个东西,使西方人花了几十年去修建哥特式大教堂或文艺复兴时期风 格的广场。纽约的美呢,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它没有目的,不需要人的设计,就象石 笋状溶洞。它那些丑陋形式是偶然产生的,没有设计的。在这样不可思议的外围环境中,它 们突然闪耀出奇异的诗意。” 萨宾娜说:“没有目的的美。说得对。换一种说法,可以是‘错误的美’。世界上的美 整个儿消失以前,美还会依赖着失误而存在一阵子。‘错误的美’――这是美的历史上最后 一个阶段。” 她回想起自己第一幅成熟的作品,它的产生也是由于错误地滴了一滴红颜料。是的,她 的作品都基于“错误的美”,纽约是她作品的神秘而可靠的祖国。 弗兰茨说:“也许人们设计出来的美过于严格和冷静,纽约无目的美比它要丰富多变, 但这不是我们欧洲人的美,是一个异己陌生的世界。” 他们最终谈拢了吗?没有,看法仍然迥异。萨宾娜被纽约美的异生品格所深深吸引,而 弗兰茨觉得这种美新奇却可怕,他眷眷地思念起欧洲来。 “萨宾娜的国家” 萨宾娜理解弗兰茨对美国的乏味感。他是欧洲的化身:母亲是维也纳人,父亲是法国 人,而他自己是瑞士人。 弗兰茨极其羡慕萨宾娜的国家。无论什么时候,她谈起自己以及国内来的朋友,弗兰茨 听到“监狱”、“迫害”、“敌方坦克”“移民”、“宣传品”、“禁书”、“非法展览” 这类名词,就油然生出一种羡慕加向往的复杂好奇感。 他对萨宾娜承认:“有个哲学家曾在文章里说我著作中一切论点都是无法验证的推测, 称我为‘冒牌的苏格拉底’,我当时感到莫大的侮辱,狠狠发了一通火。现在一想,这可笑 的插曲也算是我经历中最大的打击!是我一生中戏剧性的种种可能的顶峰!我们俩,你和 我,生活在不同的两维,你进入我的生活,就象格列佛进入了小人国的领地。” 萨宾娜给以反驳,她说打击、悲剧以及戏剧性事件不意味着什么,没有任何内在的价 值,不值得尊敬和羡慕。真正值得羡慕的是弗兰茨的工作以及他能平静安宁地献身于此。 弗兰茨摇摇头:“一个社会富裕了,人们就不必双手劳作,可以投身精神活动。我们有 越来越多的大学和越来越多的学生。学生们要拿学位,就得写―写学位论文。既然论文能写 天下万物,论文题目便是无限。那些写满宇的稿纸车载斗量,堆在比墓地更可悲的档案库 里。即使在万灵节,也没有人去光顾他们。文化正在死去,死于过剩的生产中,文字的浩瀚 堆积中,数量的疯狂增长中。’这就是贵国的一本禁书比我们大学中滔滔万卷宏论意义大得 无比的原因。” 从这种精神出发,我们才能理解弗兰茨对革命的软弱性。他最开始同情古巴,然后同情 中国,被这些国家的残酷吓坏了后,只得叹口气,沉入文字的海洋,沉入没有分量亦远离生 活的词句。他成了日内瓦的一名教授(那里没有示威游行),在一连串的克制中(无女人亦无 游行的孤独),他发表了好些学术专著,都获得了可观的赞扬。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萨宾 娜。她是个新的发现。她来自一片土地,那里革命的幻觉早已退色,但革命中他最崇拜的东 西还存留着:广阔的生活,冒险的生涯,敢作敢为,还有死的危险。他把她祖国的悲剧加在 她身上,发现她显得更加美丽。糟糕的是萨宾娜对这出悲剧并不喜爱。“监狱”、“迫 害”、“禁书”、“占领”、“坦克”一类词是丑陋的,没有丝毫浪漫气息。唯一使她感觉 甜美引起思乡之情的词,是“墓地”。[墓地” 波希米亚的墓地都象花园,坟墓上覆盖着绿草和鲜艳的花朵。一块块庄严的墓碑隐没在 万绿丛中。太阳落山的时候,墓地闪烁着点点烛火,如同死魂都在孩子们的晚会上舞蹈。是 的,孩子们的舞会。死魂都象孩子一样纯洁。无论现实生活如何残酷,即便在战争年月,在 希特勒时期,在斯大林时期,在所有被占领的时期,和平总是统治着墓地。她感到心绪低落 的时候,便坐上汽车远离布拉格,去她如此喜爱的某个乡间墓地走走。在蓝色群山的背景 下,它们如摇篮曲一般美丽。 对弗兰茨来说,墓地只是一堆丑陋的石块与尸骨。                  6 “我从不开车,车祸吓死人!就算没把你撞死,也让你留个终身标记!”正说着,雕刻 家本能地抓住了自己的手指头,那指头有一天在他雕刻本版时差点给削掉了,现在还留在手 上也算个奇迹。 “你说什么?”克劳迪今天状态最佳,沙哑着声音问,“我有一回碰上了严重车祸,我 就没把命丢掉。再说,没有比住医院更有昧的啦!我根本睡不着,只是读呀读的,日日夜 夜。” 他们都惊奇地看着她,更使她其乐融融。弗兰茨感到一种既讨厌(他知道那场车祸后妻 子曾极度消沉又报怨个没完)又佩服(她总是有能力把每一件经历过的事说得有声有色)的复 杂情绪。 “就是在那里,我开始把书分成白天的书和晚上的书,”她继续说,“真的,有些书是 要白天读的,有些书只能晚上读。” 现在,所有的人都又惊奇又崇拜地看着她。所有的人,只除了雕刻家还握着自己的指 头,皱着眉头回想车祸。 克劳迪转身问他:“司汤达的书你会归进哪一类?” 雕刻家没有听清问题,不舒服地耸耸肩。旁边一位文艺批评家说,他认为司汤达的书该 白天读。 克劳迪摇了摇头,嘶哑着喉音说:“不,不,你错了,你错啦!司汤达是一位夜晚作家 嘛!”弗兰茨置身这场白天夜晚的艺术之争,却不安地盼着萨宾娜到来。他们花了很多天的 时间考虑她该不该接受参加这次鸡尾酒宴的邀请。宴会是克劳迪准备的,招待曾经在她私人 画廊展出过作品的画家雕刻家们。萨宾娜遇见弗兰茨以后,总是回避他的妻子。他们又怕被 发觉,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她来的话反而自然些,少些嫌疑。 他一边偷偷地朝门厅打望,一边听到了他十八岁的女儿的声音。女儿安娜在房子的另一 端。他告退了妻子主持的这一圈,挤到女儿主持的那一伙中去。他们有的坐,有的站,安娜 则盘腿坐地。弗兰茨知道,他妻子肯定也会转移到那边地毯上去的。有客人的时候坐在地毯 上,这一姿态表明串直,不拘礼节,政治自由,殷情好客,还体现一种巴黎人的生活方式。 克劳迪坐在地毯上的那热情劲儿使弗兰茨担起心来,她去买香烟会不会也坐在铺子的地上? 安娜坐在一个男人的脚上,问他:“阿伦,你最近在干什么?” 阿伦如此天真诚恳,努力给这位画廊主的女儿一个认真回答,开始向她解释自己的新探 讨――把摄影与油画结合起来。但他还没讲完三句话,安娜便开始吹起小调来。画家还在慢 慢说,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尚未明到口哨。 弗兰茨耳语:“你能告诉我体为什么要吹口哨 吗?” 她大声说:“我不喜欢人们谈政治。” 他们这一圈确实有两个人站在那里讨论即将开始的法国大选。自觉有责任引导活动的安 娜,问那两个人是否打算去罗西尼歌剧院,一个意大利歌舞团下周将在日内瓦演出。与此同 时,画家阿伦却沉入他绘画新探求中越来越庞大的细节。弗兰茨为自己的女儿感到羞耻,为 了让她安分点,他宣称安娜每次看歌剧都索然无趣牢骚满腹。 “你混!”安娜坐着给了他肚子上一拳。“那个男高音明星太俊了,太俊啦!我看过他 两次,我已经爱上他了。” 女儿太象她母亲,这使弗兰茨无法原谅。她为什么不象他?但他毫无办法,她就是不象 他。很多次他听到她母亲也宣布爱上了这个或那个画家,歌手,作家,政治家,有一次甚至 爱上了一位自行车赛手。当然,这只是鸡尾酒宴上的闲话趣谈,但他总是忍不住回想起二十 多年前她说起他来也如出一辙,还有自杀的威胁之词。 正在这时,萨宾娜进来了。安娜继续谈着罗西尼时,克劳迪走了过去。弗兰茨把注意力 投向那两个女人的谈话。几句寒喧客套之后,克劳迪捻着萨宾娜脖子上的陶瓷垂饰大声说: “这是什么?多丑啊!” 弗兰茨深深一惊。妻子的话不意味着挑斗,接下去的沙哑的大笑立刻表明,克劳迪否定 这垂饰但并不希望危害她与萨宾娜的友谊。但她通常不会这么说的。 “我自己做的。”萨宾娜说。 “这垂饰真丑,真的!”克劳迪高声地重复,“你不该戴它。” 弗兰茨知道妻子并不在意垂饰的丑与美,一件东西她愿意说丑就丑,愿意说美就美。她 朋友戴的垂饰预定就是美的,即使她发现的确很丑,也不会说。长久以来,欧欧拍拍已成为 她的第二天性。 那么为什么她决定说萨宾娜自己做的垂饰丑呢? 弗兰茨突然明白无误地找到了答案:克劳迪声称萨宾娜的垂饰丑是因为她有本钱这么 说。 或者更准确些说:她这么说是要让人们明白,她有本钱说萨宾娜的垂饰丑。 萨宾娜去年的画展不怎么成功,所以克劳迪并不特别重视萨宾娜的光顾。然而,萨宾娜 却有种种理由重视克劳迪的画廊,只是她的行为尚未证实这一点。 是的,弗兰茨看清了:克劳迪抓住有利场合向萨宾娜(以及其他人)表明,她们两人之间 的真正力量均势到底如何。                  7 误解小词典(续完)[阿姆斯特丹的古老教堂] 街道的这一边是鳞次相比的房屋,第一楼的橱窗后面,所有的妓女都有一间小屋与舒适 豪华的夹垫大搞,她们只穿了乳罩和短裤衩,挨近玻璃窗坐着,看上去象讨厌的猫。 街道的另一边是建于十四世纪的巨大哥特式大教堂。 妓女的世界与上帝的世界之间,街道散发出尿的臭气,象一条河划分着两个王国。 老教堂里面,所有残留的哥特式风格只有又高又光的白墙,还有柱子、拱顶和窗户。墙 上没有一幅图画,其它地方也没见雕塑。教堂象体育馆一样空旷,只有正中心的地方,疏疏 地放置了几排给牧师们坐的椅子,围着一堵可供教长站立的小墩墙。椅子后面是为那些有钱 的自由民而设置的木头小厢房以及栅栏。看来,椅子和厢房一直就设置在那里,人们从未考 虑到墙的形状和柱子的位置,似乎是希望表明对哥特式建筑的轻视与无所谓。几个世纪前, 加尔文教派的信仰把这座大教堂变成了一个大顶棚,唯一曲作用是让那些忠实的信徒避避风 雪。 弗兰茨被它迷住了:历史的伟大进军曾经怎样穿过这巨大的殿堂! 萨宾娜想起波希米亚所有城堡是怎样收归国有,变成了劳工训练地、养老院,甚至牛 棚。她参观过一个牛棚:接铁链的钩子钉入夜粉墙上,系在铣丝上的牛焦渴地瞪着窗外城堡 的土地,那儿喂了鸡。 “正是它的空旷使我神往,”弗兰茨说,“人们收起了祭坛、塑像、图画、椅子、地毯 和圣经,在那一刻得到了欢乐和安慰。他们把一切统统丢掉,就象扔掉桌上的剩物。你不能 想象海格立斯的扫帚怎样清扫这大教堂吗?” “穷人不得不站着,而富人占有包厢,”萨宾娜榴着那些包厢说,“但是有一种东西把 银行家和乞泻联系在一起:对美的仇视。” “什么是美呢?”弗兰茨发现自己正站在最近一次画廊预展时的妻子一边,正在认同她 的坚持己见。那就是文词和言论的无穷虚幻,还有文化的虚幻,艺术的虚幻。 萨宾娜在学生队里劳动时,灵魂被高音喇叭里欢乐的进行曲不断毒害。一个星期天,她 借来一部摩托,朝山上开去,在一个从未到过的边远村庄里停下来。她把摩托靠教堂放好, 往教堂里面走去。一群人恰好在做礼拜。当时宗教受到当局的压制,大多数人对教堂都避之 不及。留在教堂长凳子上的只有些老爷子和老妇人,他们不害怕当局,只害怕死亡。 神父歌咏般地吟诵祷文,人们跟着他齐声重复。这称为连祷。同一句话反复重现,象一 位流浪汉忍不住连连回望家乡,象一个人不忍离世。她在最后一排凳子上坐下,合上双眼聆 听祷词的曲调,又睁开眼,打量上方那蓝色拱顶上嵌着的金色大星星。她惊喜入迷了。 她在这个乡村教堂无意遇到的东西不是上帝,而是美。她太明白不过了,教堂与连祷本 身里里外外都未见得美,它们的美存在于与建筑工地上天天歌声喧躁的比较之中。她突然觉 得这些人是美的,他们如同一个叛逆的世界,是一种神秘的新发现。 从那时起,她就认为美是一个叛逆的世界。我们碰到它,只能在迫害者俯瞰着它的什么 地方。美就藏在当局制造的游行场景之后,我们要找它,就必须毁掉这一景观。 “这是我第一次被教堂迷住。”弗兰茨说。无论新教还是禁欲主义都未曾使他如此热 情。这是另外一种东西,高度私有性的东西,是他不敢与萨宾娜讨论的东西。他想,他听到 了一种声音,要他抓住海格立斯的扫把,扫掉克劳迪所有的预展,安娜所有的歌唱家,还有 所有的演讲、专题辩论会,所有无用的言语和无聊的文词,把它们统统从自己的生活中扫出 去。阿姆斯特丹大教堂宏伟巨大的空阔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这神奇的新发现象征着他自身的 解放。 [力量] 一次,他们在某家旅馆里做爱,萨宾娜抚着弗兰茨的手臂说:“看你有多好的肌肉!真 不能使人相信!” 弗兰茨对她的赞美很高兴,从床上爬出来,臀部顶地,用一条腿钩佐一张很重的橡木椅 子,轻轻地把它挑到空中:“你永远也不必害怕,不论什么情况我都能保护你,我以前还是 个拳击冠军呢!” 他用手把椅子举过头,萨宾娜说:“知道你这么强壮,真好。” 但她内心中自语,弗兰茨也许强壮,但他的力量是向外的,在他生活与共的人面前,在 他爱的人面前,他显得软弱无力。弗兰茨的软弱也可以称为美德。他从不向萨宾娜下指示, 从不象托马斯那样命令她,要她躺在镜子旁边的地上以及光着身子走来走去。他并非不好 色,只是缺乏下达命令的力量。有些事情是只能靠暴力来完成的。生理上的爱没有暴力是难 以想象的。 萨宾娜看着弗兰茨举着椅子在屋予里走过,象看到一个使她震惊的怪物,心里充满了奇 怪的悲伤。 弗兰茨把椅子放到萨宾娜的对面,坐下来说:“我当然喜欢强壮,但在日内瓦,这些肌 肉对我有什么好处?它们象装饰品,一根孔雀的羽毛。我一生还没有同人打过架哩。” 萨宾娜又开始了孤独的沉思:如果她有一个指挥她的男人又怎么样呢?一个要控制她的 人吗?她能容忍他多久?不到五分钟!从这儿得出结论,无论强者还是弱者,没有人适合 她。 “为什么不用你的力量来对付我?”她问。 “爱就意昧着解除强力。”弗兰茨温柔地说。 萨宾娜明白了两点:第一,弗兰茨的话是高尚而正义的,第二,他的话说明他没有资格 爱她。[生活在真实中” 卡夫卡曾在日记或是信件中提到这样一句,生活在真实中。弗兰茨记不清这话的出处, 但这句话强烈地感染了他。生活在真实中意味着什么?从反面来讲太容易了,意思是不撤 谎,不隐瞒,而且不伪饰。然而从遇见萨宾娜起,他就一直生活在谎言中。他蹬妻子说那些 根本不存在的阿姆斯特丹会议,马德里讲学;他不敢与萨宾娜并肩步行于日内瓦的大街。他 还欣赏谎言与躲藏:这些对他来说是如此新异,他象一个老师的爱学生鼓起勇气逃学,感到 十分兴奋。 萨宾娜认为,生活在真实之中,既不对我们自己也不对别人撤谎,只有远离人群才有可 能。在有人睁眼盯住我们做什么的时候,在我们迫不得已只能让那只眼睛盯的时候,我们不 可能有真实的举动。有一个公众脑子里留有一个公众,就意昧着生活在谎言之中。萨宾娜看 不起文学,文学作者老是泄漏他们自己或他们朋友的种种内心隐秘。萨宾娜以为,一个放弃 了自己私我隐秘的人就等于丧失了一切,而一个自由而且自愿放弃它的人必是一个魔鬼。这 就是萨宾娜保守着那么多恋爱秘密但一点儿也不感到难受的原因。相反,这样做才使她得以 生活在真实之中。 在弗兰茨这一方面,他确认把私生活与公开生活分成两个领域是一切谎言之源:一个人 在私生活与在公开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对弗兰茨来说,生活在真实之中就意昧着推 翻私生活与公开生活之间的障碍。他喜欢引用安德鲁.勃勒东的活,握意的生活就是“在一 间玻璃房子”里,人人都能看见你,没有任何秘密。 当他听到妻子对萨宾娜说:“那垂饰真丑”,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活在谎言中了,他非 得站起来维护萨宾娜不可。他终于没有那样做,仅仅是害怕暴露了他们的爱情秘密。 鸡尾酒宴的第二天,他计划与萨宾娜一起去罗马度周末。“那垂饰真丑”的话耿耿于 怀,使他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克劳迪。她的侵犯――无懈可击,喳喳呼呼,劲头十足―― 把二十三年婚姻生活中他耐心承受的美德重负给卸了下来。他回想起阿姆斯特丹古老教堂那 巨大的内部空间,感到那空白唤起了他奇特的、不可理喻的狂害。 他捡拾自己的陋袋。克劳迪进来了,谈论着晚会上的客人,精力充沛地对某些观点大表 赞同,对另一些观点则撇嘴一笑。 弗兰茨看了她很久,说:“罗马没有什么会议。” 她还没有看出问题:“那你干嘛要去?” “我有一个情人,已经九个月了,”他说,“我不想在日内瓦同她聚会,所以有这么多 旅行。我想,现在是你该知道的时候了。” 他一开口便不觉得紧张了,转过身去以免看见克劳迪脸上的绝望。他估计自己的话会使 她绝望的。 停了一会儿,他听见她说:“是嘛,我想我是该知道啦。” 她的语气如此坚定,佼弗兰茨掉转头来。她看起来一点也不震惊,事实上倒很象一天前 沙哑着嗓音的那同一位妇人:“那垂饰真丑!” 她继续说:“你既然有胆告诉我,你骗我九个月了,你认为能告诉我她是谁吗?” 他过去总告诫自己,没有权利伤害克劳迪,应该尊敬她身内的女人。可那女人到哪里去 了呢?换一句话来说,他脑子里妻子与母亲形象的联系现在怎么啦?他的母亲,悲怆而受伤 的母亲,他的母亲,穿着不相称的鞍,已经离克劳迪而去――她也许没有,也许从来就不曾 隐含在克劳迪的身体之内。这一切化作一腔愤怒向他袭来。 “我没有理由瞒你。”他说。 如果说他的不忠尚不足以伤害她的话,他断定挑明她的对手会使她不舒服的。他直视着 她,告诉她是萨宾娜。 一会儿后,他与萨宾娜在机场见面。随着飞机向高空升去,他感到自己越来越轻。他终 于对自己说,九个月之后他生活在真实之中了。                  8 萨宾娜似乎感到弗兰茨撬开了他们隐私的大门,似乎瞥见了在日内瓦认识的一颖颖脑 袋:克劳迪,安娜,画家阿伦,握着手指头的雕刻家。现在,不管她愿意与否,她成了她毫 无兴趣的一位妇人的对头。弗兰茨会提出离婚,而她务必在他那张大大的结婚床上取代克劳 迪的位置。人家在表演的时候还与观众保持着或长或短的距离,而她却要在这所有的人面前 演戏,不是萨宾娜,是不得不演萨宾娜的角色,并决定怎样演这个角色更好。一旦她的爱被 公开,爱便沉重起来,成为了一个包袱。萨宾娜一想到这点就畏缩不前。 他们在罗马一家餐馆吃晚饭,她默默地喝着酒。 “你没有生气吧?”弗兰茨问。 她使对方确信她没有。她仍然处于混乱之中,不能确信什么才是幸福。她回想起他们在 开往阿姆斯特丹的快车厢里相遇的情景,那时她真想跪在他面前,求他抓住她,紧紧拥抱 她,永远不要松开。她期望结束那危险的背叛之途,期望终止这一切。 她可以强化那种欲念,试图把它看作自己的救助,自己的依托,可这只能使乏味之感更 趋强烈。 他们在罗马街上走回旅馆。周围的意大利人又闹又叫又手舞足蹈,他们默默走着,却听 不到自己的沉默。 萨宾娜在浴室里洗了很长时间;弗兰茨盖着毯子在等她,象通常那样,亮着一盏小灯。 她回来时,把灯关了。这是第一次她这么做。弗兰茨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的,他没有。灯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如我们所知,他总是闭着眼睛做爱的。 事实上,正是他那双闭着的眼睛使萨宾娜关掉了灯。她一刻也受不了那双低垂的眼瞳。 常言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因此弗兰茨闭着眼睛在她身上扭动着的身体,只是一个没有灵魂 的躯壳而已。象一只刚刚出生的幼畜,闭着眼微喊地寻找奶头。强壮有力的弗兰茨在交合的 时候,象一头巨大的幼狗在吮吸她的奶汁,他也真的含着她的奶头如同在吮吸!一想到他的 下身是个成熟的男人而上身却是个吮奶的婴孩,她便觉得自已是在与一个婴孩交合,实在近 乎厌恶。不!她不再愿意看见这个在她身上疯狂扭 动的身躯,不再愿意把自己的乳头交给他。一条母狗和一只小狗,今天只是最后一次, 不可更改的最后一次! 她当然知道,她是极为不公平的。弗兰茨是她所见男人中最好的一个――聪明,能理解 她的画,英武而且善良――但她越这么想,就越想强夺他的智慧,污损他的好心,摧毁他无 能的体力。 那天晚上,她同他做爱比以往都狂热得多,她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她干得恍恍惚惚神 游万里。她再次听到背叛的金色号角在远远地召唤她,她知道自己无法坚持下去,她感触到 前面那自由的太空,那使她激动的无拘无束无遮无拦。她给了弗兰茨从未有过的疯狂而放纵 的爱。 弗兰茨躺在她身上流下了热泪。他以为他是理解了:萨宾娜整个吃饭的时候都安静沉 默,对他的决定没吭一声,现在才是她的回答。她已清楚表明将永远与他生活在一起的欢 欣,还有她的激情,她的赞同,她的欲望。他感到自己犹如一位驰入辉煌太空的骑士,那里 没有他的妻子、女儿、家事,那些已被海格立斯的扫帚扫得一于二净,那辉煌真空里将填入 他的爱。 他们各自都把对方视为坐骑,驰入他们期望的远方。他们都沉醉于将解脱他们的背叛之 中。弗兰茨骑着萨宾娜背叛了他的妻子,而萨宾娜骑着弗兰茨背叛了弗兰茨本人。                  9 二十年了,他一直在妻子身上看见母亲――可怜,弱小,需要他的帮助。这种幻觉深深 根植于他的心灵,使他两天来一直无法使自己摆脱这个念头。回家的路上,他的良心开始不 安,担心他走后克劳迪会完全垮下来,说不定会闹出严重的心脏病。他偷偷打开门走进自己 的房间,站在那儿听了一阵:是的,她在家。犹豫了一下,他走进她的屋子,打算象乎常那 样打打招呼。 “是吗?”她讥讽地眼皮向上一翻,惊叫道,“你?到这儿来啦?” 他想说(他倒是真正惊住了),“我还能到哪里去呢”,但他没有说。 “我们直说好了,怎么样?你立刻搬到她那里去,我毫不反对。” 他去罗马那天承认自己与萨宾娜的事,当时尚无明确的行动计划。他指望回家后友好地 跟克劳迪彻底谈一次,尽可能不伤害她。他不曾想到她会平静而冷冰冰地催他走。 这样不费什么事,但他禁不住感到沮丧。他一辈子都怕伤害她,自觉遵守着一夫一妻制 的无效纪律,而现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他突然得知这一切纯属多余。由于一种误解,他拒 绝了多少女人! 下午上完课,他直接由大学去萨宾娜那儿,决定问她可否去她那里过夜。一按门铃才知 没人。他坐在街对面的酒吧里眼巴巴地张望了许久,又在她的住宅大门前尴尬徘徊。 夜晚来临了,他不知道该去哪里。他这一辈子都是与克劳迪共用一张床。如果回克劳迪 那里去,他该睡什么地方?当然,可以睡在隔壁房里的沙发上,但那不形如疯人怪汉吗?不 显得有点神志错乱吗?他毕竟希望与她保持友谊啊!与她睡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他甚至能听 到她嘲弄地问他干嘛不去找萨宾娜的床铺。他在一家旅馆租了一间房子。 第二天,他早晨、中午、晚上都去按过萨宾娜家的门铃。 又过了一天,他去问过萨宾娜的看门人,那人一无所知,提醒他去找房主。他给房主打 了电话,得知萨宾娜两天前就告辞走了。 以后的几天,他照常去那儿,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她。这一天他发现门开了,三个穿工作 服的人把家具与画装进一部停在外面的汽车里。 他问他们打算把家具搬到哪里去。 他们回答,他们曾受严格嘱托不得泄漏去向。 他差不多要收买他们以求获得秘密地址,但突然感到无力这么做。悲伤使他完全崩溃。 他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从碰到萨宾娜起他就一直等候着这一切的 发生。必然如此的必然,他弗兰茨无力阻挡。 他在老街上找了一套小房子,乘妻子和女儿不在时回家去取了衣物和大多数必备的书 籍,他小心翼翼不去碰克劳迪喜欢的东西。 一天,他从酒吧的窗子里看到了她。妻子和两个女人坐在一起,脸上眉飞色舞,擅长做 鬼脸的天赋使她脸上留下许多长长的皱折。那些女人仔细听着,连声哈哈大笑。弗兰茨老觉 得她是在谈论他;她肯定知道了,弗兰茨决定与萨宾娜一道生活的时候,萨宾娜却在日内瓦 消失。这该是个多么滑稽的故事啊1他毫不奇怪他正在成为妻子朋友们的笑柄。 他回到自己新的公寓,这儿每个钟头都能断到圣皮尔的钟声。他发现百货公司已把他买 的新书桌送来了,立刻忘记了克劳迪及其朋友们,甚至一时忘了萨宾娜。他在书桌前坐下 来,很高兴这张桌子是自己亲自挑的。二十年来他身旁的家具都不是他挑选的,一切都被克 劳迪管着。终于,他不是一个小孩子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自立了。第二天他又请来一个木匠 做书柜,花了几天时间设计式样,选定摆书超的地方。 就某一点来说,他惊讶地意识到自己并不特别难过,萨宾娜的物化存在并没有他猜想的 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一生中留下了灿烂的足迹,神奇的足迹,任何人也无法抹去。她 从他的视界里消失之前,塞给了他那把海格立斯的扫帚。他用它把自己藐视的一切都从生活 中扫去了。一种突然的庆幸,一阵狂乱的欣喜,还有自由和新生带来的欢乐,都是她留下的 馈赠。 事实上,他总是喜欢非现实胜于现实,如同他感到去参加游行示威比给满堂学生上课更 好(我已经指出,前者不过是表演与梦想)。看不见的女神萨宾娜,比陪他周游世界和他总怕 失去的萨宾娜更能使他幸福。她给了他万万想不到的男子汉自立的自由,这种自由成为了他 诱人的光环。他在女人心目中变锯更有腿力,甚至他的一个学生也爱上了他。 于是,在一段短得惊人的时间内,他的生活背景完全给变更了。不久前他还与佣人、女 儿、妻子住在宽敞的中上阶层富宅里,现在却住在老区的一所小房子里。几乎每个晚上,那 位年轻的学生兼情人都来陪他。他用不着殷勤侍候她游历世界,从一个旅馆到一个旅馆,他 能在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床上与她做爱!旁边桌上放着他自己的书和自己的烟灰缸! 她是个朴素的孩子,并不特别漂亮。但她用弗兰茨近来崇拜萨宾娜的方式来崇拜弗兰 茨。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快。他也许感到用萨宾娜换取了一个戴眼镜的学生有什么划不来,他 天生的美德也务必使他去爱护她,把自己不曾真正倾泻过的父爱加倍地赐给她――与其说他 有一个女儿安娜,倒不如说安娜更象克劳迪的复制品。 一天,他去见妻子,告诉对方他想再结婚了。 克劳迪摇了摇头。 “离婚对你来说根本无所谓!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财产我都给你!” “我不在乎财产。”她说。 “你在乎什么?” “爱情。”她笑了。 “爱情?”弗兰茨惊讶地问。 “爱情是一场战斗,”克劳迪仍然笑着,“我打算继续打下去,直到胜利。” “爱情是战斗?好吧,我一点儿也不想打。”他说完就走了。                  10 结束了日内瓦的四年,萨宾娜定居巴黎,但未能逃脱忧郁。如果有谁问她感受了一些什 么,她总是很难找到语言来回答。我们想表达我们生命中某种戏剧性情境时,曾借助于有关 重的比喻。我们说,有些事成为了我们巨大的包袱。我们或是承受这个负担,或是被它压 倒。我们的奋斗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那么萨宾娜呢?――她感受了一些什么?什么也没 有。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只是因为想要离开他。他迫害她啦?试图报复她吗?没有。她的人生 一剧不是沉重的,而是轻盈的。大量降临于她的并非重负,而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在此之前,她的背叛还充满着激情与欢乐,向她展开一条新的道路,通向种种背叛的风 险。可倘若这条路定到了尽头又怎么样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 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 她自己以前当然意识不到这一点。她怎么可能呢?我们追寻的目标总是不为我们所知。 一个姑娘渴望结婚渴望别的什么但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一个小伙子追求名誉却不懂得名誉为 何物。推动我们一切行动的东西却总是根本不让我们明了其意义何在。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 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她离开日内 瓦,使她相当可观地接近了这个目的。 到巴黎三年后,她收到了一封布拉格的来信,是托马斯的儿子写的。他居然能打听到 她,找到了她的地址,而且现在给他父亲“最亲密的朋友”写信。他告知了托马斯与特丽莎 死的消息。前几年,他们一直住在一个村子里,托马斯当了集体农庄的司机。他们不时开车 到邻镇去,在一家廉价小旅店过夜。那条路曲曲折折经过几座山,有一次他们在突然加速时 撞坏了车,翻到陡峭的山坡下,身体摔成了肉酱。后来据警察说,汽车的刹车糟糕透顶。 她不能忘掉这消息,与她过去的最后一丝联系中断了。 按照她的老习惯,她决定去墓地走走,使自己平静下来。蒙特帕里斯墓地是最近的,那 里的坟墓上都是些小房子、小教堂。萨宾娜不明白,为什么死人想在头顶建起这些伪造的宫 殿?墓地是正在化为石头的虚无。墓地的城民未能增强对死亡的够感,比他们活着的时候更 糊涂。他们的墓碑展示着身价,那里没有父亲、兄弟、儿子、祖母,只有社会形象――一些 头衔、职位以及荣誉的被授予者。甚至一位邮政职员也夸示他的职业选择,他的社会意义― ―他的高贵地位。 沿着一排坟墓走去,她看到有些人正聚在一起下葬。丧事主持人把满抱鲜花逐一分发给 送葬者,也给了萨宾娜一朵。她加入了那一伙,随他们绕过了许多墓碑,才来到墓穴,缓缓 放下那沉沉的墓碑。她俯身看了看墓穴,深到了极点。一朵花抛下去,优雅飘摇地翻了几个 筋斗才落到灵枢上。在波希米亚,墓穴没有这么深,巴黎的墓穴深些正如巴黎的房子也比彼 希米亚的高。她的目光落在墓穴边的一块石头上,那块石头使她感到透骨的寒冷。她匆匆回 家了。 她整整一天都想那石头。为什么石头能把她吓成这个样? 她回答自己:坟墓上盖着那些石头,死人便永远不得翻身了。 死人无论如何是不能翻身走出的!那么往他们身上盖泥土或是石头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不同之处在于:如果攻上盖着石头,则意昧着我们不要死人回来了,沉重的石头告诉死 者:“呆在你那儿吧!” 这使萨宾娜想起了父亲的坟墓。那上面的泥土里长出了花朵,一棵枫树深深地扎了根。 这树根和花朵给他打开了一条走出坟墓的道路。如果她父亲是用石头盖着,她就再也无法与 死去的他交谈,无法从簌簌树叶中听出父亲原谅她的声音。 埋葬托马斯和特丽莎的墓地又怎么样呢? 她开始一次次想起他们。他们好几次开车去邻镇,在一家廉价的旅店里过夜。信中的这 一段吸引了她的视线。这说明他们是快乐的。她又一次把托马斯当作自己的一幅画来构想: 画的前景是唐璜,一位幼稚画家所作的浮华外景,穿过外景的裂缝看去,却是特里斯丹。他 象特里斯丹一样死去,不象唐璜。萨宾娜的父亲与母亲是死于同一个星期,托马斯与特丽莎 是死于同一秒。萨宾娜突然想念起弗兰茨来。 她那时跟他说起墓地里的散步,他厌恶地颤抖着,把墓地说成一堆尸骨和石头。他们之 间的误解鸿沟便随即展开。直到她到蒙特帕里斯墓地,她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她为自己待他 那样不耐心而遗憾。如果他们能在一起呆得更久一些的话,他们是能够开始理解对方用语 的。他们的词汇会象害羞的情人,慢慢地、怯生生地走到一起去。那么,一支旋律就会渐渐 融人另一支旋律。但是,现在太晚了。 是的,太晚了。何况萨宾娜知道她应该离开巴黎,搬走,再搬走,如果她死在这里,他 们会用石头盖在她身上。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女人来说,总是想着一切旅程的某个终点是不 可忍受的。                  11 弗兰茨所有的朋友都知道克劳迪,也知道那位戴大号眼镜的姑娘,但没有人知道萨宾 娜。弗兰茨误以为妻子与她的朋友谈萨灾娜,其实,萨宾娜是个漂亮女人,克劳迪不希望人 家把自己与美人脸蛋相比较。 弗兰茨如此害怕私情败露,因此从未向萨宾娜要过一张她的油画、草图,甚至一张她的 快照。结果,她没留下任何痕迹地从他生活里消失了,没有一点点确实的东西可以表明,他 曾与她在一起度过了最最美好的时光。 这只能更使他决心保留对她的忠诚。 有时候,他与那姑娘一起呆在他的屋里,她会目光离开书本,疑惑地瞥他一眼:“你在 想什么?” 弗兰茨坐在椅子上盯着天花板,总是找一些似乎有理的话来回答她,事实上他在想念萨 宾娜。 不论他什么时候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姑娘都是第一个读它,与他作些讨论。而他 心里想的却是萨宾娜会对他怎么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萨宾娜而做,是用萨宾娜愿意 看到的方式去做。 他绝不做任何事情来伤害那位戴眼镜的学生情妇,因此这种不忠的绝对纯真形式,对弗 兰茨来说是特别合适。他培养着对萨宾娜的狂热崇拜,这种祟湃更象宗教信仰而不是爱情。 的确,从神学的角度来说,是萨宾娜送给了他那位姑娘。在他的人之爱和神之爱两者中 间,是绝对的和平。如果他的神之爱(基于神学理由)必定含有一剂不可解说、不可理喻的烈 药(我们只须回忆一下那本误解词典和一系列误解词汇!),他的人之爱却建立在真实的理解 上。 学生情妇比萨宾娜年轻得多,生命的乐曲简直还只有个轮廓。她感谢弗兰茨给了她生活 的主题。弗兰茨的伟大进军,现在也成了她的信念。音乐现在是使她沉醉的狂欢节。他们常 常一起去跳舞。生活在真实之中,没有什么秘密。他们与朋友、同事、学生以及陌生人交 往,高兴地与他们坐在一起,喝酒,职天。他们经常去阿尔卑斯山作短途旅行。弗兰茨会弯 下腰来,让姑娘跳到他背上。他走过草地时又会让她跳下来。他会用最高的音量,给她读一 首小时候从母亲那儿学来的德国长待。姑娘欢乐地哈哈大笑,崇拜他的腿、肩膀,死死勾着 他脖子时,还崇拜他的肺。 她唯一揣摩不透的,是他对俄国人所占领国家的奇怪同情。一个纪念入侵的日子里,他 出席了一个由日内瓦的捷克人组织的纪念性集会。房子几乎是空的,那位发言人装模作样地 晃动着灰头发,长长的发言稿使得几个尽管热心的听众也觉乏味,他的法语语法正确却带有 很重的外国腔。他为了强调某一点,不时举起食指,象是在威胁听众。 眼镜姑娘没法抑制住自己的哈欠,而弗兰茨却在她身旁灿然微笑。他越是看着那可爱的 灰头发和那令人倾慕的食指,他就越把那人看成一个秘密信使,一个尽职于他与女神之间的 上天使臣。他合上眼,浮想联翩。就象当年在十五个欧洲旅馆和一个美国旅馆里他在萨宾娜 身上闭上眼睛一样,他现在也闭上了眼睛。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