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译 者 序 《褴褛时代》是一部以美国三十世纪初期的社会状况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当年 美国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褴褛的时代,其社会生活是“褴褛”的, 甚至人们的性心理也是“褴褛”的。 《褴褛时代》这部作品采用了弗洛伊德意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快节奏地推出了 众多的历史真实人物,例如大名鼎鼎的美国大财阀摩根、举世闻名的汽车大王福特、 世界著名的脱身术大师胡迪尼、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和他的继任威尔逊以及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游历美国,这些举世瞩目、显显赫赫的真实历史人物混在纯属虚构的不同 阶层和不同种族的三户美国普通人家之中,他们是火药制造商、黑人钢琴师、犹太 剪影艺人。真真假假的人物,虚虚实实的情节,犹如一幅幅浩翰纷繁的人物画卷, 广泛地从种族关系、伦理道德以及情爱、性爱,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性。更 重要的这部作品以历史为素材虚构情节,又通过虚构的情节再现历史。 曾经风靡世界的脱身术大师胡迪尼出现在该作品中,不仅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历 史人物,而且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典型。胡迪尼缚手负石坠入海底后而脱险的 惊险表演。曾经轰动世界,他的自我磨炼,要使自己的技艺尽善尽美的献身精神, 反映了一种美国理想。 这部作品着力刻划了一位处于特殊社会地位的妓女伊芙琳。伊芙琳是风靡美国 社会的名妓、绝代佳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性感美人”。凡刊载她头像的报 刊很快会被人抢购一空,她被富豪当作享乐的工具,她受到正派人的歧视,受到那 种品德下流人的残酷虐待,唯有一位以设计焰火为职业的个产阶级青年(作品中称 之为弟弟),真正爱上了伊芙琳。弟弟以异性的狂热追逐看伊芙琳,他跟踪藏进伊 芙琳卧室的壁橱里,当伊芙琳裸体浴洗更农时。他把伊芙琳抱进自己的怀抱里,伊 芙琳为这位年轻人的痴情所感动. 于是她和他那种很纯洁的性生活从此开始了。然 而,这位美丽而善良、文静而多情的伊芙琳。由于倍受异性的折磨而心态变异,尽 管真正爱她、也为她所爱的男性是一位正派青年,她却毅然选离了,她执意摆脱了 原本很纯净的情感――因为她生活个需要一个会虐待她而她也能任意虐待的男性, 她以为只有如此,才是真正属于他的生活范畴,那位焰火设计师却苦苦地眷恋看伊 芙琳.当他发觉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伊芙琳时、由于痛苦难捱而几乎精神崩溃。此后。 他铤而走险,加入无政府主义者的行列,制造杀人武器,参与暴力活动。终于在墨 西哥农民起义军中战死。 《褴褛时代》这部作品,充分表现了一切人的命运都为社会、为经济、为情爱 所左右,而自己却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作品中所展示的三户美国普通人家的成员 以及那些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在他们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面前,各自的性格逐渐 异化,人们的心理发生变态。摩根与福特作为美国两代大财阀合成了一个最神秘的、 排他性的俱乐部,从而形成与代表了美国的垄断阶层;摩根因贪恋其豪华富贵的生 活而渴望死后复生,晚年他周游各国,精心建造他的“金字塔”;那位黑人钢琴师 真诚地追求纯洁的爱情,渴望用他那美妙的琴声和洁白无瑕的爱情建造一个与尘世 完全隔绝的天堂,一个理想的天堂。然而,就在这个理想的天堂将要降临之际―― 就在那位黑人钢琴师与她追逐多年的情人将要结为夫妇的前夕,他因反抗一位消防 队长的种族歧视双方发生了暴力冲突。黑人钢琴师终于被种族歧视的暴力推向犯罪 的深渊,接下来的是他以暴力反抗暴力。于是,在作品中出现了一幕又一幕的暴力 场面。这部作品通过各个阶层的内心呼喊,旨在探索人生,了解世界。这部作品推 出了众多各阶层、各角落的人物,旨在揭示美国社会的劳资纠纷,种族歧视以及争 取人权、女权等一系列美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不难看出,贯穿全作品的中心线索是 抨击美国社会,揭露歌舞升平、繁荣昌盛的社会表层下潜伏着危机。作者以玩世不 恭、揶揄取笑、嘲讽历史的手法批判社会。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与社会与历史关系 的内涵,发人深省。 顺便提到的是作者的笔触也伸向了生活在冰岛的爱斯基摩人那种无忧无虑的原 始生活方式。那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纯洁得犹如他们赖以狞猎的洁白无堆的雪野, 以致他们男女之间的“交欢”也带上了那种“原始的”“洁白的”风味。这与那种 高度文明.的变态社会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褴褛时代》又称《拉格泰姆时代》,是美国黑人的一种早期爵士音乐,作品 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那种爵士音乐“切分音”的跳跃性节奏,大起大落,大开大合; 短句的语式,演奏着“切分音”拍节那样的跳动感,韵味浓烈,特色突出。无论描 写爱情生活,还是暴力场面,都是韵律起伏,绘声绘色,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美国社 会的风貌。 《褴褛时代》尽管触及了美国上层社会,但却着笔于倾诉美国人民大众压在心 头的话语,因而,这部作品在美国出版后很快成为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成为美国 七十年代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还被列为美国大学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褴褛 时代》所以受到社会舆论界的如此关注,还在于它与近年来小说走进居室,深入人 的内心世界的倾向相反,该作品不局限于个人生活,努力表现历史社会,它是一部 深入外部世界的实验小说。这部作品没有着力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很少刻划复杂性 格,更没有围绕人物转圈子。只是勾划了几种社会形态,勾勒了几个人物的大概轮 廓,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情绪和性格,收到了绘画中“白描”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愿意将这部作品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 从而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深刻地、本质地认识西方世界。 本书封面采用了美国原版的装帧设计,画面呈现的问号,似乎是美国人民怀着 变态的心境,向着那个褴褛时代发问:究竟是一种什么社会势力在左右我们的命运? ※ 本书原题 Ragtime(拉格泰姆)是美国黑人的一种早期 爵士音乐,风靡于1890至1915年间,七十年代初期又开始流行。 Ragtime源于ragged time,指乐曲中的切分音节拍,也有“褴褛 时代”的意思。乔普林(Scott Joplin,1868-1917)是美国拉 格泰姆钢琴家、作曲家,人称拉格泰姆之王。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