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一 他们出发了。最后的通告传遍车厢,让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到处是轰隆声、 汽笛声、口哨声和迟到者的尖叫声。喇叭筒里传出用美式英语和日语广播的通告, 含糊难懂。火车完全离开之前,站台上的面孔向后退去,直到表情渐渐看不见。 利思坐在窗边。行进中,他的身子随着喀嚓喀嚓响的火车前进。一会儿他就 看到雨不停地下着,落在东京郊区的这片焦土上,激起了一股鬼魅似的灰烬的味 道,甚至在火车车厢里都能闻到。与此同时,他正在审视父亲的一张照片。艾尔 德瑞德・利思右手拿着一本书--不是在读,而是看着底封上父亲的肖像。 这是那类照片中的一张,作者坐在他的办公桌那儿。照片上的人半转向镜头, 左胳膊的肘部放在吸墨具上,右手张开放在膝盖上,在暂时中断工作的表演中。 五官漂亮,脸上起了皱纹。明亮的眼睛,一边的眼皮低垂。紧抿着嘴唇。天庭饱 满,一头略长的白发。体态宽阔但是瘦削;衣着简单、陈旧但质地很好。当他还 是一个小男孩时,利思曾经感到奇怪,他的父亲很少添置新装,怎么能够总是穿 着很好的衣服--表面上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同一个人永远保留着长了两天的 络腮胡子。 脸上的表情不是平静而是镇定,不露声色。这个男人身旁的家具也没有提供 多少线索:暗黑色的木头写字台,上面正适合放文件分类架和关闭的小抽屉。这 张写字台是家庭生活氛围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他父亲的情绪紧密相关--对 于孩子来说,它甚至导致这些情绪--在此之前,儿子从未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审 视过它。就那种超然的程度而言,需要经历过一场全球性的战争才能体验,经过 战时的离家、穿越世界的航程、遍及亚洲的长途旅行;经过一个潮湿的早晨和陌 生的车站。 桌上没有电话,没有时钟或是日历。一碗盛开的玫瑰,夺目非凡,大概是摄 影者从另一个房间里拿过来的。吸墨具上,两页手写的纸张被粗呢的袖子挡住了。 笔架上的钢笔和铅笔呈扇形展开,旁边是一些新书,它们的标题,刚好可以辨认 得出来,是奥立弗・利思的小说,战后的译本。一沓账单扎在一个钉状物上,一 个玻璃盘的回形针,一个缟玛瑙镇纸。除了那些被私下塞进来的鲜花以外,没有 可以想象得到的色彩,也没有任何物体,由于其形状或材料,惹人想用手去动它 一下。没有相片。没有什么暗示亲近或爱恋的东西。 作为成年人,儿子认为这张照片是没有爱情的。曾经出色地描写过爱情的父 亲--对于自我的爱、地方的爱、女人和男人的爱--以私生活中的超脱而闻名。他 的生活,以及他妻子的、他孩子的生活,是一个搬来搬去的打乱了正常秩序的故 事:从满洲里到马达加斯加的那些爱情小说。最近交出去的书可能也不例外,它 是战后在希腊的一个严酷的冬季的成果。书名就叫做《巴特农神殿的严寒》。 如果照片中的男人站起来并且走动走动,他的健壮的身躯看上去就会缩小, 变得矮矮壮壮,腿很短。儿子的比较高大的,但恰到好处的身材,来自于他的母 亲;他的黑眼睛也一样。 利思的身体一直感觉到逐渐加快的速度。他把书放在一边,让自己专注于窗 外的世界:雨中的城镇被田野代替,潮湿的田野又换成一片风景画面。完整的景 色不时地被突然出现的隧道或疾驶而来的列车切断。身体继续向前,思想却落在 后面。身体能够很好地表现自己--走过这么多的城市、乡村、国家;这么多的遭 遇,这样的艰辛和努力,在任何人的眼中,都是成就。利思的父亲自己曾经活跃 在习惯性的流动性之中,不厌其烦地感受新事物,领会新形象。儿子意欲回忆起 站台上的那些告别。 mpanel(1); 他专用一个简陋的车厢隔间。它是锁着的,他有一把钥匙。里面很干净,窗 子被清洗过。火车的其他车厢里塞满了饥饿而衣衫褴褛的日本人。不过胜利者们 旅行得倒很轻松愉快,穿着他们的外国军装,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车头和车尾, 男人、女人和婴儿被征服者挤在坚硬的板凳上和肮脏的走廊中,忍受着一片乌烟 瘴气。人身上散发出水蒸气,令人毛骨悚然的厕所里传来恶臭。艾尔德瑞德・利 思叹息着,不过仍然为独处一室而心存感激,并将他的行李散放在对面的座位上。 透过窗户看了一会儿亚洲的风景,他从他的帆布袋里拿出另一本更厚重的书来。   --------   流行小说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