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73节:吴国桢的杀手锏(2)   听了蒋的发誓后,吴飘然了,他又认为:“钧座惨受大陆失败之教训,已锐 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险,竭智尽忠,以图报效”。   吴国桢既然如此受宠,为何又遭蒋介石的排斥呢?据吴国桢自己称:是蒋先 生为了经国的缘故。这的确是吴氏被逐原因之一。   其实,只要稍微了解国民党高层政争的人,都知道吴国桢与蒋经国的矛盾, 并非源于台湾,而是始自上海。当然,吴氏与小蒋之间完全不同的背景、思想与 训练,也是使双方裂痕扩大的原因。   早在1948年8 月,蒋经国奉父命以督导员身份赴上海“打老虎”。当时经国 持尚方宝剑,雄心勃勃,想在上海一显身手。他当时手法严峻而急切,但效果不 佳,演变成“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的局面。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除了不 同意蒋经国的做法之外,市长权力被架空,亦使吴颇为不悦。蒋经国与吴的矛盾 就此发端。   蒋氏父子退守台湾后,一切问题的核心,就是再也不能丢失台湾,否则死于 葬身之处。故此,蒋经国又奉父命独揽了整个台湾岛的安全、情报与特务系统大 权。蒋经国就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一职,虽然职位不很高,但这只是蒋在 台面上的官衔而已,他可以在“总统府资料组”中发号施令。只要戴上红帽子, 想抓谁就抓谁,想杀谁就杀谁。躲在幕后行使“法律”以外的特权,指挥喽罗狠 狠打击异己和政敌,一直是蒋家第二代、第三代在“蛰伏”阶段的特色。   吴国桢任职台湾省主席期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蒋经国所豢养的特务打手的 横行、猖狂。当时吴对老蒋说:非改革不可,任何机构不通过保安司令部,禁止 随意抓人,逮捕后14天,一定要释放,或起诉。②吴国桢:《八十忆往》。由于 吴国桢的主张与蒋经国的做法形同水火,故小蒋与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吴与蒋经国之间的矛盾还有经费问题。国民党退守台岛,“中央”及地方的 一切开支均由省府开销。而“省府”的经济来源,无非靠征收田赋。应付这样大 的开销,难免捉襟见肘。吴身为“省府”主席,自然要压缩开支。他当时曾和蒋 介石约法三章:   (1 )“省府”负担“中央”的军费,但要点名发饷,杜绝吃空额的流弊;   (2 )严惩走私;   (3 )防止商人逃税。②   吴国桢还向蒋介石进言说:“国民党党费应不用国家经费而向党员筹募,且 应鼓励反对党之成立,俾能奠定两党制度”。对于蒋经国领导的许多不在编机关、 特务组织预算外的经费要求与请托,吴往往不客气地予以婉拒。吴后来告诉蒋的 另一反对派雷震说:“我只是采用消极行动,不发给经费,所以蒋经国恨死我了”。 《雷震回忆录》第83页,香港《七十年代》1978年版。   江南对吴国桢此举评论说:   “假使换一个主席,如俞鸿钧、严家淦之流,持遇事请示,凡事‘推事’为 座右铭,经国越权乐得装聋作哑,不闻不问,好官我自为之。那么,何止冲突不 会升级,连上海时代的误会,都可以消弭于无形”。“公正地说,吴意气用事的 成分很大”。   “否则不至于发展到形同水火的阶段”。江南:《蒋经国传》第268 ―269 页。   吴国桢遭蒋排斥也有他惊宠而骄、过高估计了蒋介石对他信任的成份在内。 他后来竟天真地向蒋介石进言:   “如钧座厚爱经国兄,则不应使其主持特务,盖无论其是否仗势越权,必将 成为人民仇恨的焦点”。吴国桢:《上总统书》,1954年6 月。   对于准备传位于子的蒋介石自然听不进这逆耳忠言。吴国桢说:“此后钧座 对于经国兄更加信任,不独任其控制特务及军队,且使之操纵党部并主持青年党”。 直到此刻,吴国桢才认识到蒋老先生“爱权之心,胜于爱国;爱子之心,胜于爱 民”。   吴国桢的上述进言使蒋介石产生了除掉吴的念头。据吴本人称:在蒋介石65 寿诞之际,蒋对他实施杀手。事情原委是这样的:1953年10月30日,蒋介石为过 65寿诞,与宋美龄去台北郊外草山避寿,特邀吴国桢夫妇上山吃晚饭,并留他们 过夜。第二天吴氏夫妇返归台北时,发现开汽车的司机不见了,派人找也未能找 到,只得由蒋氏另派一名司机开车下山。那天该吴氏夫妇走运,正巧吴的妻子腹 泻,开车不久就停车到路旁一老百姓家方便。等吴氏夫妇回到汽车旁,发现司机 脸都吓白了。原来三个车轮的螺丝钉都早已被人拧掉了,如果不是吴夫人闹腹泻, 汽车飞速到某转弯处,车轮必飞脱车身,吴氏夫妇也将粉身碎骨。②吴国桢: 《八十忆往》。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