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35节:永恒的关爱-采访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女儿陈姗姗(6)   “现在国家就是缺少科学技术人才,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要发展科学技术,只 有这样,中国才能够真正地强大起来。”   陈毅是一个开明的父亲,又是一个严肃的父亲,他认为孩子不但是他自己家 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建设的后备力量。主持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十几年中, 陈毅深感落后就要挨打,他把富国强兵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   记者:您受父亲的熏陶,有点文人气质,并且您年轻的时候也是希望学文, 可是最终您却选择了理工科,这是不是与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需 要科学技术人才有关系?您现在后悔当初的选择吗?您父亲对你们选择职业有什 么影响?   陈昊苏:我不后悔。我曾经是准备学文科的,但父亲不希望我学文科,父亲 跟我说过:我们这个国家经过很多年的奋斗和革命,现在终于独立了。新中国成 立了,但是新中国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国家现在就是缺少科学技术人才,当前 这个时代就是要发展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新中国才能够真正地强大起来,所以 你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发展科学技术。父亲写过这样的题词:向高级科学技术进军。 1956年,当时整个中央的号召就是要向科学技术进军。所以我在1959年上大学的 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工专业,当然父亲本来就是非常希望我去学科学技术 的,可能因为我是长子。到了弟弟他们选择的时候,他就说你们自己决定吧,学 什么都可以。但是我的两个弟弟也选择了和我一样的道路,丹淮上了哈尔滨军事 工程学院,小鲁也是学的科技。   专业的抉择   1950年,陈毅唯一的女儿出世了。陈毅夫妇一直盼望着能有一个女儿,因为 俗话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此时全国已经解放,女儿也盼来了,陈毅特 别高兴,说这个女儿姗姗来迟,就叫姗姗吧。   那几年,陈毅领导下的大上海战后恢复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市长家中也充满 了让人羡慕的欢乐。这位曾经戎马倥偬的市长,回到家里,总能被爱女甜甜的笑 容洗去一身疲惫。   姗姗是陈毅元帅的子女中唯一的女孩子,特别受到父母的疼爱和关心。对于 父亲和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她有着哥哥们所不及的敏感、了解和感悟。   记者:您的哥哥们当初都选择了理工科专业,以科学技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 瓦,而您从小就在北京外语附属中学读外语,并且您现在做了令人羡慕的驻外大 使,您当时是怎么考虑要学外语专业的呢?   陈姗姗:我学外语专业是我父亲的决定。我母亲很希望我学一门艺术,所以 小学毕业后填志愿,让我报当时的解放军艺术学院。但我父亲是搞外交的,他对 我说:国家现在非常需要外语人才,女孩子也应该搞一些比较文静的工作,所以 你还是学外语吧。那时刚刚成立了北京外语附属中学,父亲想从小就培养我,所 以我最后考的外语附中。   记者:您母亲好像当时希望您去学文艺,但父亲就这样决定了您的专业,主 观地为您设计了一条人生路。我想女孩子一般都喜欢文艺,您没能按照母亲的意 愿去走,您有没有埋怨过父亲?   陈姗姗:没有,我觉得我父亲他比较了解我,对我特别好。我母亲她比较严 厉,天天逼着我弹钢琴,练琴要练一个小时。然后拉小提琴也要拉一个小时。我 不太用功,觉得特别枯燥无味,学得没意思。所以我觉得我有点怕她。但我觉得 父亲就特别随和,他不强求你做什么,能够体谅我的心情。所以我觉得我父亲说 的话特别好接受,他说的话我都信,他说的话我也都去做。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