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14节:读不完的父亲-采访刘伯承的长子刘太行(4)   刘伯承的“敌进我进”   1937年9 月6 日,雨丝轻轻敲打着人们的脸颊,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刘 伯承师长站在检阅台上高声宣布:“今天是我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宣告诞生的日 子。”上万个声音随着一个声音宣誓:“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誓不回家!” 气壮山河的声浪久久回荡在黄土高原的长空。   不久,刘伯承亲自率领一二九师指挥所和七六九团组成的先遣队,浩浩荡荡, 东渡黄河,向晋东南抗日前线进发,开始了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新时期。   记者:1942年麦收季节,日军突然对太行山发动规模空前的五月“大扫荡”, 在艰苦的转移突围中,八路军总部机关遭到重创,左权副总参谋长牺牲。6 月上 旬,日军又发起对太行山南部的重点攻势,矛头直指一二九师师部。但是经过四 昼夜艰苦奋战,您父亲率领第一二九师却胜利突出日军合围。冈村宁茨说,此次 “扫荡”唯有一个“刘伯承集团”没有受损,日后定当多加注意。   刘太行:当时对一二九师的突围他就有三个设想:一个上策,一个中策,一 个下策。   作为他来讲,当然希望是上策。所谓“上策”,是指当日军围过来的时候, 我们的主力兵团和机关一起,想方设法从敌人包围的缝隙中,尤其是从部队和部 队结合的空地中穿出去,然后绕到日本鬼子后面打,这是上策。   中策就是在日本鬼子包围的过程中,没有找到空隙,但是自己要制造条件, 插开空子,然后钻出去。典型的就是经常用小部队去袭击日本鬼子,抓住日本鬼 子想消灭共产党的心情,日本鬼子一“围剿”,就出了空子,在这种情况下突围 就是中策。   下策呢,就是死命抵抗,换句话说就是“敌进我退”,到最后没地方退了, 周围就全都是敌人,这是下策。他在指挥整个反五月“大扫荡”的时候,这个起 了很大的作用,一是准备得较早,在发现敌人进攻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等敌人到 了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很早就离开了原有的师部,日本鬼子还以为师部还 在那儿呢,“围剿”当然扑了空。   日本鬼子对一二九师真正的“扫荡”是从6 月9 号开始的,但是他从5 月21 号、22号就开始行动。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对将来被“围剿”所遇到 的结果进行了预计,实际上讲了三个结果,但是仍然要向着第一个结果努力。当 时日本鬼子有一万五,但是爸爸只有两千来人,其中还有七百多参谋人员。他自 己带了一个小部队在前面探路侦查,比较大的部队留在后头。但是拉的距离稍微 大了一点,再加上当时指挥大概也不太灵便,结果本来应该按时走的梯队晚了20 分钟。晚了20分钟就走丢了。   当时我爸爸他们的部队马上就可以出去了,但是他就是不走,人家劝了他三 四个钟头,他还是不走。他说这么多人,都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把他们丢了, 我怎么向党交代啊!后来找到了后面的部队,才都冲出了口子。   记者:在反“扫荡”过程中,刘帅提出了“利害变换线”的理论,可以说是 抗日战争中非常重要的精华理论,就是对于交战双方利害两种对立因素互相转换 的分析,您能说说当时是怎么提出这个理论的吗?   刘太行:爸爸讲了一个“利害变换线”。敌人将要围你的时候,就有这样一 条线。因为敌人的“围剿”不是围得很死,它总是各个部队向中心围集。“围剿”, 一开始是很疏散的,而包围圈越来越小也就变得越来越密集了。但是再密集也总 是有缝隙的。如果你侦查工作做得好,行动迅速,你完全可以找到这个缝隙钻出 去。因为战争的情况千变万化,总是有各种情况在变化,跟不上变化就会上当, 所以就得应变。这些理论都是爸爸亲自考察实践作出的判断。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