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54节:吴雨僧(宓)先生   吴雨僧( 宓) 先生吴雨僧( 宓) 先生   吴雨僧( 宓) 先生逝世后十二年," 文化大革命" 泼到他身上的污泥浊水, 已被完全洗清。他的亲属和弟子们会于陕西西安和泾阳,隆重举行" 吴宓先生诞 辰95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作为他的及门弟子,我虽然没能躬与盛 会,但是衷心感慰激动,非可言宣。被污蔑、被诽谤只能是暂时的,而被推重、 被怀念则是永恒的。历史上不乏先例。   将近60年前,我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读书时,听过雨僧先生两门课: " 英国浪漫诗人" 和" 中西诗之比较" 。当时他主编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我忝列撰稿人名单中,写过一些书评之类的文章。因此同他接触比较多。工字厅 " 藤影荷声之馆" 也留下了我的足迹。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对雨僧先生的态度是 有矛盾的。一方面,我们觉得他可亲可敬,他为人正派,表里如一,没有当时大 学教授们通常有的那种所谓" 教授架子" ,因而对他极有好感。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对他非常不了解,认为他是一个怪人,古貌古心,不随时流,又在搞恋爱, 大写其诗,并把他写的《空轩十二首》在课堂上发给同学们,从而成为学生小报 的嘲笑对象。我们对他最不了解的是他对当时新文学运动的态度。我们这一群年 轻学生,无一不崇拜新派,厌恶旧派。解放后有一段时期流行的" 左" 比右强的 风气,不意我们已经有了,虽然是无意识的。所谓" 新派" 指的是胡适、陈独秀、 鲁迅等文坛上的著名人物。所谓" 旧派" 则指的是以雨僧先生为首的" 学衡派" 。 我们总认为学衡派保守复古,开历史倒车。实际上,我们对新派的主张了解得比 较多,对旧派的主张则可以说是没有了解,有时还认为不屑一顾。这种偏见在我 脑海里保留了将近60年。一直到这一次学术讨论召开,我读了大会的综合报道和 几篇论文,才憬然顿悟:原来是自己错了。   五四运动,其功决不可泯。但是主张有些过激,不够全面,也是事实,而且 是不可避免的。有人主张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足以矫枉。这个道理也可以应 用到五四运动上。特别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五四运动在基本上正确的情况下, 偏颇之处也是不少的,甚至是相当严重的。主张打倒孔家店,对中国旧文化不分 青红皂白一律扬弃,当时得到青年们的拥护。这与以后的" 文化大革命" 确有相 通之处,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雨僧先生当时挺身而出,反对这种偏颇,有什么不对? 他热爱祖国,热爱祖 国文化,但并不拒绝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只因他从来不会见风使舵,因而被不 明真相者或所见不广者视为顽固,视为逆历史潮流而动,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而我作为雨僧先生的学生又景仰先生为人者,竟也参加到这个行列里来,说 来实在惭愧。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一时糊涂,倒也罢了。据我所知,当时几乎 所有的年轻人都同我一样,这就非同小可了。如果没有这一次纪念会,我这愚蠢 的想法必然还会继续下去。现在,我一方面感谢这一次纪念会给了我当头一棒, 另一方面又痛感对不起我的老师。我们都应该对雨僧先生重新认识,肃清愚蠢, 张皇智慧,这就是我的愿望。我希望,这次纪念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雨僧先 生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深入研究,大大地发扬他那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 祖国文化的拳拳赤子之心,永远纪念他,永远学习他。   我感谢李赋宁教授和蔡恒教授要我写这一篇序,我因而得到机会,彻底纠正 我对雨僧先生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   1990年9 月23日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