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64节:日月潭畔(1)   日月潭畔   阿里山的月亮圆呀我们看得见   日月潭的流水声呀我们听得见   放风筝的小女孩手里牵着线   线的那边飘呀飘真情一片   呀罗呀罗呀罗呀喂   阿里山的月亮那么圆我们看得见   日月潭的那个流水声我们听得见   ……   这首歌在内地传唱,日月潭成了台湾的象征。   中巴经过两个小时的行驶,终于从台中到达南投县鱼池乡日月潭。哦,我来 到" 那个流水声" 听得见的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最著名的风景区。如今,日月潭畔的饭店一长串,一家紧挨着 一家。日月潭边的旅馆,也家家" 虚席以待" ,迎接各方来客。   在码头,一艘艘游艇,荡漾在清波之上,只要游客一招手,马上就准备出发。 日月潭畔的竹子   梅与松、竹号称" 岁寒三友" 。在日月潭畔,这" 岁寒三友" 一" 友" 都不 缺。这是松。   日月潭在群山包围之中,是一个高山湖泊,明净似镜。湖的东北面形状像太 阳,湖的西南面形状像月亮,因而得名" 日月潭" 。据说日潭和月潭水的颜色也 不一样,分别呈丹碧二色,不过,这是由于太阳光反射不同而造成的,并非潭水 本身的颜色有别。只有在日出或者日落之际,站在湖畔山上,才能见到两潭水色 的不同。   日月潭湖光山色,如诗如画。走出都市的喧嚣,来到如此静谧安详、一尘不 染的仙境,投身于山水之间,感到格外愉悦。   我驻足于日月潭畔的碧波前,忽然一阵氤氲香气袭来,抬头一看,一棵腊梅 怒放,幽香阵阵。   梅与松、竹号称" 岁寒三友" 。在日月潭畔,这" 岁寒三友" 一" 友" 都不 缺。   棕榈树也一丛丛屹立于清清潭水之侧。   日月潭古称" 水社潭" ,又名" 双潭" 。高山族同胞称之为" 龙湖" 。日月 潭畔,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清《台湾府志》载:" 水沙连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络,自山口入为潭。" 又载" 水沙连内有大湖,四面皆山,共二十四番社,隔湖负山而居,路极险峻" , 故有" 海外另一洞天" 之美称。   这" 水沙连" 也是指日月潭。据说,这是因为平埔族人称内山原住民为" 沙 连" ,而内山是一连串多积水的盆地群,以日月潭最大,所以再加上" 水" ,合 称" 水沙连" 。   我沉醉于日月潭的美景,用我的照相机不断" 凝固" 这迷人的风光。   我来到码头,和妻、长媳一起乘" 光远号" 小艇游日月潭。   小艇犁开碧波,在日月潭行进。我跟船老大聊了起来。他的姓很怪,是" 口 " 字旁写个" 年" 字,也念" 年" 。他告诉我,他是" 原住民" ,邵族。在中国 内地,都说中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台湾的高山族。到了台湾,我才知 道,高山族只是一个统称而已,指的是台湾的" 原住民" 。实际上,台湾的" 原 住民" 有十几个民族,其中住在日月潭一带的主要是邵族。   现在大部分的邵族人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少部分住在水里乡顶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