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44节:台湾的报纸(1)   台湾的报纸   在台湾住旅店的时候,每天清早我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房门,门把手 上总是早早挂着一个绿色的布袋,里面放着两份当天的报纸:《联合报》和《中 国时报》。   台湾的报纸这么早就送来,很使我感动。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报的人。正因 为这样,在台湾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两次读报:白天,我在台湾忙于访问,无 暇读报,所以在清早离开饭店前先是以最快的速度" 掠阅" 当天报纸,到了夜里 回到饭店再细读当天报纸。   台湾的报纸很多,有《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 报》、《台湾时报》、《民生报》、《新新闻》、《工商时报》、《星报》、 《民众日报》、《大成报》、《劲报》、《国语日报》、《更生日报》以及英文 报纸《台北时报》等。   在众多的台湾报纸中,我" 点" 了《联合报》和《中国时报》,不仅由于这 两份报纸在台湾广有影响,而且我与这两家报纸的老总都有过交往。   台湾报纸上,都标" 中华民国" 多少年。报道中也写" 民国" 多少年。我在 看台湾报纸时,往往总要加以" 换算" ――加上十一,变成公元。也有时,略而 不写" 民国" ,只说" 九○年" ,我对照上下文,得知是指"2001 年" 。   台湾报纸横排的标题是从右到左,与内地报纸正好相反,内地报纸的横排标 题是从左到右。台湾报纸的正文,都是竖排,而内地报纸正文大都横排。当然,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台湾报纸用繁体汉字,而内地报纸用简体汉字。   台湾人喜欢读报,报摊一早就推出台湾当天的各种报纸。   台湾各报在头版报头之下,往往印着创办人、董事长、发行人的名字,这在 内地是没有的。比如,《联合报》报头上印着" 创办人王惕吾,发行人王效兰" , 《中国时报》报头上印着" 创办人余纪忠,董事长余建新" ,《中央日报》报头 上印着" 董事长詹天性,发行人刘继先" ……   对于台湾的报纸,我是熟悉的,因为在上海图书馆的港台报刊阅览室,可以 借阅许多台湾报纸。台湾报纸喜欢用醒目的特大字体作新闻标题,而且版面多、 广告多。除了报道政治性新闻之外,台湾报纸往往不吝篇幅追踪各种社会新闻, 影星、歌星秘闻以及球星轶事。   不过,在上海看到的,都是已经" 过时" 的台湾报纸。这一回在台北,每天 一清早,就看到当天的" 最新鲜" 的台湾报纸,那感觉就完全不同。   我喜欢看台湾《联合报》。《联合报》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一张《联 合报》的报头上都印着" 创办人王惕吾" ,这位王惕吾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王 惕吾本名王瑞钟,原本是武将,上校军衔,蒋介石当年" 御林军" ――拥有三千 精锐之师的" 警卫团" 的第二营营长。他随蒋介石来到台湾之后,因得罪" 行政 院" 院长陈诚,受到排斥,离开军队,改名王惕吾,接手《民族晚报》,办起报 纸来。   王惕吾办报倒有一手。他觉得《民族晚报》势单力薄,在1951年,他联合了 当时的《经济时报》、《全民日报》,三报合一,出版" 联合版" ,声势大振。 这" 联合版" 在1953年变成了《联合报》。   如今,《联合报》已经成为台湾广有影响的报纸。我几乎在台湾的每一个报 摊上,都能见到在出售《联合报》。   我很喜欢看" 联副" ,也就是《联合报》的副刊。" 联副" 内容丰富,而且 富有文学色彩。   这一回,我在下榻的饭店会晤了《联合报》总编辑陈晓林先生。陈晓林先生 是作家,也是我多年的朋友,不过彼此只是信函往返,后来则是"E-mail"往返于 海峡两岸,一直未能见面。这次得以畅谈,他告诉我,《联合报》每天的社论差 不多都出自他的手笔,又要负责编辑工作,所以每天都非常忙碌。   陈晓林先生工科出身,获台湾大学工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然而,他却 放弃了在当时相当热门的工科,转向文学、历史和哲学。他出版了多部著作及译 著。这一回,他赠我《壮岁旌旗》一书,是他的散文集。正因为他有很深的中西 文学、历史、科学根底,所以他写《联合报》社论游刃有余。   在台湾,手机已经非常普遍。连我在台湾期间,也总是随身带着长子给我的 手机。然而,陈晓林先生却没有手机!他说,他不愿有太多的外界干扰,便于静 心写作。他还告诉我,他的电脑主要用于打字――写作。上网时主要是浏览新闻。 他不大经常收发E-mail,也是为了尽量排除干扰。   陈晓林先生还兼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总编辑。这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我多部 著作。他的目光非常敏锐。在1991年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他 得知我写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纪实长篇《红色的起点》,当即在台湾推 出。他为此书写了这样一段广告词,印在书的封底上:" 当年,十五个风云际会 的年轻人,究竟是怎样组成揭地掀天的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掌握了整个中国的 权力与命运的?这是七十年来国共政争的始源与结局,这是一条贯穿了中国现代 史的秘密主线!" 他的广告词,非常切合台湾读者的视角,又富有鼓动力。   1993年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之际,他又及时推出了我的长篇《毛泽东与蒋介 石》(上、下卷)。当时我在美国,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许多中文书店里 都见到台湾版《毛泽东与蒋介石》。他告诉我,尽管这本书如今已经出版十年, 前些日子还在加印、发行,而且出版了精装本。他希望我有时间对这本书再作修 改、补充,以作为台湾的精品图书长久流传,因为这样的广泛涉及海峡两岸历史 的书在台湾永远拥有读者。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