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九篇 游嵩山日记 嵩山又称嵩岳、玄岳、中岳,为五岳之首。分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大部分,以少 林河为界,太室山如大屏风横亘在登封县北,少室山如一朵巨莲,耸峙在登封县西。 古时称石洞为石室,该山有石洞,皆以石室相称,徐霞客的游记中也多用“石室”。 嵩山被称为“文物之乡”,东汉三阙(太室、少室、启母)。北魏时建的嵩岳寺塔 等皆很有名,另有历代碑刻,庙宇多处。 该记从嵩山外围写起,尽显嵩山周围秀色,如香炉山之奇峰异水、天山院古松 玉立等,并对山下水流溪径进行了描绘与分析,其文有此精彩铺垫,为进入嵩山之 游而渲染了某种难得的气氛。 到了卢岩寺,即状其瀑布胜状,对山石交映成趣描写颇为成功,对太室绝顶的 描写将游记引入到对嵩山最中心的考察,把太室山之雄厉展现得非常充分,其后对 各山峰、洞窟、庙宇之方位,峡谷、流水之优劣一一作了记叙,最终以登少室为高 潮,对少室之少林寺、珠帘飞泉、炼丹台等作了详尽的描绘,对其山势云状、寨舍 林木极尽周详衍化。全文曲折有致,布局严谨,其语言的活泼生动也极为难得。 余髫年tiáo幼年蓄五岳志, 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久拟历襄、郧,扪太 华,由剑阁连云栈,为峨眉先导;而母老志移,不得不先事太和,犹属有方之游。 第沿江溯流,旷日持久,不若陆行舟返,为时较速。乃陆行汝、邓间,路与陕、汴 略相当,可以兼尽嵩、华,朝宗太岳。遂以癸亥(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仲春朔, 决策从嵩岳道始。凡十九日,抵河南郑州之黄宗店。由店右登石坡,看圣僧池。清 泉一涵潭, 停碧山半。山下深涧交叠,涸hé干枯无滴水。下坡行涧底,随香炉山 曲折南行。山形三尖如覆鼎,众山环之,秀色娟娟媚人。涧底乱石一壑,作紫玉色。 两崖石壁宛转,色较缜润细致而润泽;想清流汪注时,喷珠泄黛,当更何如也!十 里,登石佛岭。又五里,入密县界,望嵩山尚在六十里外。从岐路东南二十五里, 过密县,抵天仙院。院祀天仙,黄帝之三女也。白松在祠后中庭,相传三女蜕骨其 下。松大四人抱,一本三干,鼎耸霄汉,肤如凝脂,洁逾傅粉,蟠枝虬曲,绿鬣舞 风,昂然玉立半空,洵xǘn实在是奇观也!周以石栏。一轩临北,轩中题咏绝盛。 徘徊久之,下观滴水。涧到此忽下跌,一崖上覆,水滴历历通沥其下。还密,仍抵 西门。三十五里,入登封界,曰耿店。南向石淙道,遂税驾停宿,税通“脱”焉。 二十日 从小径南行二十五里, 皆土冈乱垄。久之,得一溪。渡溪,南行冈脊 中,下瞰则石淙在望矣。余入自大梁即开封之古称,平衍广漠,古称“陆海”,地 以得泉为难,泉以得石尤难。近嵩始睹蜿蜒众峰,于是北流有景、须诸溪,南流有 颍水,然皆盘伏土碛中。独登封东南三十里为石淙,乃嵩山东谷之流,将下入于颍。 一路陂陀屈曲,水皆行地中,到此忽逢怒石。石立崇冈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 水沁入胁下,从此水石融和,绮变万端。绕水之两崖,则为鹄立,为雁行:踞中央 者, 则为饮兕sí雌犀牛,为卧虎。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 乃又空其中而为窟,为洞。揆估计崖之隔,以寻八尺为寻尺计,竟水之过,以数丈 计,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不意黄茅白苇中,顿 令人一洗尘目也! 登陇,西行十里,为告成镇,古告成县地。测景台在其北。西北行二十五里, 为岳庙。入东华门时,日已下舂日落时分,余心艳卢岩,即从庙东北循山行。越陂 陀数重,十里,转而入山,得卢岩寺。寺外数武步,即有流铿然,下坠石峡中。两 旁峡色,氤氲成霞。溯流造寺后,峡底矗崖,环如半规即半圆,上覆下削。飞泉随 空而下,舞绡曳练,霏微散满一谷,可当武彝之水帘。盖此中以得水为奇,而水复 得石,石复能助水,不尼阻止水,又能令水飞行,则比武彝为尤胜也,徘徊其下, 僧梵音以茶点饷,急返岳庙,已昏黑。 二十一日 晨, 谒岳帝。出殿,东向太室绝顶。按嵩当天地之中,祀秩排列次 序为五岳首,故称嵩高,与少室并峙,下多洞窟,故又名太室。两室相望如双眉, 然少室嶙峋,而太室雄厉称尊,俨若负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