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译序 我国读者对高尔基这位俄罗斯文学巨人的名字是十分熟悉和热爱的。半个多世纪以来, 大师的作品通过鲁迅、翟秋白、戈宝权等翻译家的大笔被介绍给广大读者。人们把《童 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阿尔达莫洛夫家事》、《克里姆・沙姆金 的一生》等作品深深地印在心田里。 高尔基(1868―1936)原姓彼什科夫。“高尔基”这位词在俄文里是“苦 的”、“痛苦的”意思,高尔基为什么要改姓?这也许是个谜,但可以这样猜测,高氏比常 人理解的人生之苦要多一些和深刻一些,也许“痛苦”是“人生”的互换词吧! 高尔基是这样描绘他的出生和童年生活的:“我于1868年或69年3月14日出生 在尼日尼的染匠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卡希林的家里,母亲是他的女儿瓦尔瓦拉,父亲是 彼尔姆的一名小市民,他名叫马克西姆・萨瓦季耶夫・彼什科夫,职业是装饰裱糊工。从那 时起,我就光荣而清白地享有油漆业行会成员的称号。我五岁丧父,母亲死在库拉文纳村。 母亲去世后,外祖父把我送进鞋店当学徒。九岁,外祖父就用《圣经集》和《日课经》教我 认字。我不想干修鞋做靴这种活计,终于逃跑了,后来又到绘画师那里当学徒,我还是溜之 大吉了。不久,我进了画圣像的作坊,后来又到轮船上当伙夫,后来还帮花匠打杂。在15 岁前,我就靠干这些活计维持生活。我酷爱书籍,经常读一些不知名作者的古典作品,如 《古阿克――一名无可战胜的忠诚者》、《安德烈・别斯斯特拉什内》(即《无畏的安德 烈》)、《亚潘恰》、《致人死命的亚什卡》等书。”高尔基从不隐讳自己的卑微出身。 在高尔基当伙夫的那条轮船上有一个对他以后的文学道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这人就是 厨师斯默雷。这位极富同情心的厨师经常帮助高尔基学习文化知识,迫使他阅读《圣行者 传》、果戈理、格列布・乌斯宾斯基、大仲马以及许多共济会员的作品。 15岁以后,高尔基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便独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学,他以为“科 学是无代价地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们的”,他不可能被接受入学,只好在面包店学做“环 形小甜面包”,起早贪黑,每个月仅有三个卢布的工钱。高尔基求学的尝试终于失败了。他 只好走进下九流社会,同那些“沦落的不幸者”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在高尔基的《科诺瓦洛 夫》、《沉沦的人们》等作品里,人们可以看到他在底层呻吟的缩影。俄罗斯乌斯杰河口码 头可以为高尔基的青春岁月作证。当年高尔基在码头上背负沉重货物和拉大锯度日的情景被 许多画家感人和生动地描绘过。1988年磨难曾一度折服过高尔基,他曾企图自杀,以此 一了百了。意志终于占了主导地位,他战胜了死神。大病一场之后,他在街头当苹果贩子, 吆喝着:“快来买呀,又大又甜又脆的乌克兰苹果……” 人世间的艰辛激起了高尔基奋斗的决心,他“大口地咀嚼着”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书 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1892年,他终于当上了尼日尼城著名律师拉宁的文 书。这位律师曾给高尔基很多帮助,他的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他。高尔 基得到了许多平日得不到的东西――做人的深刻内涵和处世的细微洞察力。高尔基曾说: “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 俄国著名作家柯罗连科(1853―1921)慧眼识珠。1893年,柯氏把高尔基 的处女作推介给俄罗斯文学界的知名人士,使他踏上了高尚的文学界。柯氏为高尔基修改作 品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批评,就像老师对待刚进学堂门的小学生那样诚恳,热情,循循善 诱。 高尔基早期的作品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同时并存,反映了他热衷于探索新的 艺术方法。充满浪漫色彩的小说《马卡尔・丘德拉》、《伊泽吉尔老太婆》(1895)等 名篇赞美了俄罗斯人酷爱自由、向往光明、夺取胜利的坚强个性,《鹰之歌》(1895) 表现了普通群众在压抑中渴望战斗并夺取胜利的激情。作家歌颂的已经不完全是愤世嫉俗的 英雄,而是以燃烧自己照亮人们前进道路的丹柯。 无论是短篇佳作还是长篇巨著,高尔基始终把普通人的美好品质和深重灾难联系在一 起,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了他们的无垠的精神世界。《海燕之歌》和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为什么长久地、永不泯灭地留在人们心田并激发 人们为美好的明天去奋斗呢?这里最好用高尔基自己的话来回答:“文艺的任务是要把人身 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表现出来,激起人对自己的自豪心和责任感, 需要英雄人物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人们要从英雄的灵魂和躯体里汲取力量……” 鲁迅先生生前对我国翻译出版高尔基的作品十分重视。1933年5月9日,当他获悉 邹韬奋先生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一书即将问世时,他兴奋地给韬奋先生写了一封信: 韬奋先生: 今天在《生活周刊》广告上,知道先生已做成《高尔基》,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 的赠品。 我以为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加有趣味,我有一本《高尔基画像集》,从他壮年至老年的 像都有,也有漫画。倘要用,我可以奉借制版。制定后,用的是哪几张,我可以将作者的姓 名译出来。此上,即请著安。 鲁迅上 五月九日 《革命文豪高尔基》出版后的第二年,邹韬奋先生便请在苏联的萧三先生把这本十分珍 贵的书赠送给了高尔基。 高尔基辞世迄今已整整59个年头了,但高尔基的名字和他的著作仍然受到全世界读者 的青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尔基著作陆续翻译出版,深受我国读者喜欢的高尔基的 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了营养,汲取了精华,汲取了做人的勇 气和信念。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对我国的革命文学事业也产生着十分可贵的影响。正如列宁所 云:“毫无疑问,高尔基是一位宏伟的艺术天才,他带给了并且还将带给全世界无产者以很 多的贡献。” 译者1995年10月 ------------------   大唐书库 整理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