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中国导弹及其战略》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中国导弹及其战略 作者:任知初 一。导弹技术绝对能达到类似神乎其技的程度 ……二○××年七月八日,中国政府的例行避暑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 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和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问题。下午四点五分,正当中国国家 主席在全体会议上作重要讲话的时候,日本的八枚隐身巡航导弹穿入会议楼的墙壁 在楼内爆炸,高爆炸药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波将中共中央会议会址炸为碎片,全体与 会者无一幸免…… 《中国导弹及其战略》(明镜出版社出版)书稿中这一段,设想未来中国与外 国导弹战争爆发起因的可能性之一,或许会被人哂为好莱坞《星际迷航记》(Star Trek)、《美国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之类惊险片中写滥了的镜头。但是 我不禁想起一九九六年中坊间传说的车臣独立运动的领袖死在俄罗斯军队导弹之下 的经过:说是他东躲西藏,让追捕的俄军多次扑空。但百密一疏,这天深夜他正在 一个偏僻小村关起门来用大哥大打电话时,俄军卫星截获他的电波,利用全球定位 系统确定了他的方位,然後发射了一枚精确制导的导弹,从几百公里外七钻八钻, 直穿进他打电话的那间房,轰然一声爆炸了! 尽管後来车臣游击队再叁辟谣说他根本没有阵亡,但是今天的导弹技术绝对能 达到类似神乎其技的程度,却是无可怀疑的。 对兵法韬略我是门外汉,对现代战争的规律更是一窍不通,本来没有资格在「 中国导弹及其战略」这一类题目上饶舌。说实话,我不曾想过发展和使用导弹的战 略还能写成这麽一本沉甸甸的书。依我简单的头脑看起来,导弹的发展,如果说有 什麽战略的话,两言以蔽之,一是「多多益善」,一是「精益求精」;导弹的使用 嘛,就更不言而喻了:谁的导弹多,导弹大,占了压倒对方的优势,劈头盖脑地打 就是了,哪还需要谈什麽战略?谁的导弹少,导弹小,处於下风,只有藏躲保命之 心,毫无招架还手之力,谈再多战略又顶什麽用?波斯湾战争中的美军,不就是如 此麽――依仗高科技的实力,「战斧」、「爱国者」,将对方打垮、打瘫、打烂? 但是最近一次台湾海峡两岸的对峙中,中国大陆导弹试射的奥妙,大大超越了 导弹的性能、技术参数本身,让我这麽个外行都明白了似乎确实有点什麽「战略」 :不前不後挑在台湾大选期间,几枚导弹擦着边掠过台湾岛两端,打到了距离高雄 和基隆均近在咫尺的海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要的就是这个「千层浪」! 台湾将导弹译作「飞弹」,倒也形象,但窃以为还是中国大陆的译名「导弹」更为 确切:导弹导弹,颇有一番「导向」的含义在内呢。 二。军事冲突越过常规战争的界限的可能性更高 此时读《中国导弹及其战略》就很有收获了:回首中国导弹的发展史,巡礼中 国导弹武库里各种用途、各种性能的「东风」、「巨浪」导弹,剖视中国对国际未 来军事冲突的看法和对策,乃至探讨目前军事科学、战争哲学的课题。 例如,发射导弹与防御导弹这两个体系的效力相差悬殊的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进攻性武器和与其相对应的防御性武器的发展一直基本上同步, 「矛」与「盾」双方在对立中发展,在竞争中改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 物降一物:有了机关枪就有了坦克装甲车,有了坦克装甲车又有了穿甲弹;有了巡 洋舰驱逐舰就有了潜艇,有了潜艇就有了猎潜舰。然而武器发明上的这种对偶现象, 在战略弹道导弹和反战略弹道导弹上出现了例外。一九六○年代战略导弹发明以来 数十年,没有发明出一种能够有效地与之抗衡的防御性武器系统。二者之间效力不 成比例的原因,在於发明防御战略弹道导弹所需要的科技,比发明战略弹道导弹的 科技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怪不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要发展导弹了。既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制造 和部署防御战略导弹体系,那麽保全自己只剩下一条路:拥有与别国相似的进攻性 武器,你打我,我也就能够还手打你,彼此都有,就都不敢轻易出手。各国竞相挤 进核俱乐部,也是遵循同样的逻辑:对核武器进行防御,谁也没有这个本事;那麽 发生冲突了,谁没有核武器谁就会吃大亏,无核国家当然火烧眉毛要试验制造出自 己的核武器,与别人交手才处於「恐怖平衡」的平等地位。有核武器的国家想法正 好相反:别人没有核武器又没法防御,自己挥舞原子弹,威慑才有效;如果别人也 有了核武器,自己同样不能防御,对别人也就不能进行核威胁了!有核国家要禁止 核试验,防止无核国家拥有核武器;无核国家要打破核垄断,就反对禁止核试验。 ――有史以来,大概还没有这麽一种以拥有或不拥有某种武器来明显划分阵营的现 象。当然,没有先进导弹和核武器的国家,还有一个思路是:与某个拥有战略导弹 和核武器的大国结盟,撑开其核保护伞。但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将自身的安全 完全寄托在别人手里,毕竟总是不那麽可靠的。一旦争端爆发,大国如果有利可图, 会施以援手;但是在危及其利益之际就不能指望了。 mpanel(1); 事实上,正是进攻性战略武器和防御性战略武器这种效力不能对等,而进攻性 战略武器的威力又如此强大,是改变人类战争逻辑乃至改变各国政治思维的根本原 因之一。这种不匹配的现象造成了在核战争中没有获利者:因为谁都无法防守,所 以谁都只好以攻为守,拼命发展进攻性武器,核俱乐部成员的地窖里核弹头堆积如 山,其当量能将地球毁灭多少次,如果真爆发核战争,谁将是胜利者?这种可怕的 前景逼得大国不能再以发动战争作为攫取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开始迈出核武器裁 减和销毁的步伐,越来越转向用对话与协调来解决彼此的矛盾冲突。人类倒因祸得 福了。 本书中论述的军事科技发展中的其他问题也给人不少启发,例如,核弹头的威 力与核战争的威胁二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成反比。核弹头爆炸力的降低,不但并没 有减低核战争的危险,反而更增加了这种危险:在核弹头的破坏力不再那麽骇人听 闻时,一方面它的适用范围将会大为扩大,另一方面人们使用它的顾虑也将大为减 少――将军们更有可能在硝烟战火中手指发痒!(当然,这种核战役,与原来所想 像的蘑菇云交相遮天蔽日、冲击波怒卷全球的核大战有所不同。) 还有,随着核弹爆炸力的降低,常规武器威力的提高,其他新式武器如生物武 器的加紧研发,核武器与非核武器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使用某些杀伤力大的 「非核武器」,很可能使对方造成的损失之惨重,比投放原子弹差不到哪儿去,这 就使军事冲突越过常规战争的界限的可能性更高,指挥者取舍的馀地加大,选择的 难度也加大。 叁。中国不是没有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 话说回到中国的导弹战略,我觉得,此书在一些问题上廓清了包括笔者在内民 众的迷思。 首先一点:只要人类的核武库还没有全部销毁,使用核武器、爆发核战争的达 摩克利斯之剑,就始终悬於人类头顶,而中国不是没有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从叁十多年前第一次核试验起,就一次又一次信誓旦旦:绝不首先使用核 武器,绝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不能说这种承诺不真诚,但也不能天真地认为 这种承诺就板上钉钉,绝对牢靠,中国在无论什麽情况下也会严格恪守。这无关乎 中南海和解放军上将们是否具有「叁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政治道德信念,无 关其是否具有遵守国际约束和共同游戏规则的决心,而是决定於中国也概莫能外的 「国家」的本质。这里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选用何种战争手段,会比较其收益 与代价二者之比;而在核武器问题上,则是要比较使用或者不使用,代价孰轻孰重? 如果在中国当局看来,在与别国发生冲突中,不使用核武器,就必然面临极严重的 後果――自己的有生力量将要全军覆没,自己的山河社稷将要一朝倾亡――他一定 会在乎当年的庄严允诺,顾忌未来的历史评价,在千钧一发之时坚定地将手指挪开 核导弹按钮麽?这其实也并不只是中国领导人独特的难题,其他国家不都是如此? 总不能使用双重标准吧。杜鲁门总统当年之所以同意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男 孩」和「胖子」,不也就是在这麽一种说法面前难以招架麽:不投下原子弹来迅速 结束对日战争,美国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要大得多? 或许有人会说,当年美国之所以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是因为世上有这种 可怕武器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美国用不着顾忌对方的更惨烈报复。今天就 不同了,任何一个核大国在遭到第一次核攻击之後的反击报复能力足以将对方毁灭, 谁还敢轻举妄动?这是对的。但这也正好说明了:真正能制止核攻击冲动的,哪里 是最热忱的道德训诫?分明是最冷静的利害计较! 国家不是一个慈善机构,而是一部以利益为动力、为目标、为衡量标准的机器。 任何国家领袖(中国领导人尤其如此)在采用武力手段来作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方 式时,是否使用其杀伤力最大的武器,毕竟总是要服从其心目中的最高利益。何为 最高利益,何为最佳手段,在某种情况下使用核武器究竟是否必要,在当时,决策 者会争论,在事後,历史学家(如果事後还有历史学家幸存的话)会切磋。对美国 那两颗原子弹是否该扔,不是半个世纪争吵至今吗?我只是说,作为一般现象,「 国家许诺」并非一定那麽靠得住。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枚核导弹,就不能说它永远 没有发射的可能。 其次一点:由於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决策机制,中国首先发动核攻击的可能性或 许大於人们的预料。 即便明确意识到发动核攻击会遭到报复,导致玉石俱焚的後果,北京领导人也 未必住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标尺远远高於「留 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君不见,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将宁死不屈、不惜与对手同归於尽者称为「壮士」 「烈士」,而将在敌人面前树过白旗、举过双手的人,永远打下耻辱的印记!中国 的商品经济大潮在迅猛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一般芸芸众生为信念而献身的勇气已 经消褪殆尽。然而党政军领导人不同:一来他们的气节、信仰和胆量被万众瞩望, 如果表现不好则可能丧失全部领导资格,这种迫使他们不得退让屈服的压力,部分 抵销了他们面对使用核武器遭到对方报复後果的顾虑;二来本来重视人命的观念就 未深入人心,他们又毕竟比一般老百姓处於更严密的防护措施和设施之下,有更高 的安全系数。这两者的作用力,会促使其更倾向於在是否动用核武器问题上越出雷 池。 众所周知,在中国是「党指挥枪」――也就是「党指挥导弹」、「党指挥原子 弹」。最高军事决策权属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一把手,他往往也兼任中 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一把手――例如当年的毛泽东,後来的华国锋,今天的江泽民。 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内心的天平上,算党的政治账要高於算国家的经济账和军事 账。平时备战时期,政治和军事研究、参谋、咨询部门自然会提供各种方案,但一 定会留下若松若紧的解释馀地,可宽可严供回旋的幅度。到了关键时刻如何决策, 说到底还是存乎党的最高决策者的一念之转。就拿相对来说不那麽紧迫的「对台动 武叁条件」来说,「台湾走上了独立道路」,「外国插手台湾内部事务」,根据什 麽标准来研判?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参与决策的政治局常委几个人来定性,然 後下令动武或是不动武。而更为紧急的情况下,就只能由最高指挥者(党的总书记、 中央军委主席)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独断了。 在战机一纵即逝、胜负片刻分晓的战场,不可能集体讨论、举手表决,少数服 从多数;一定是下级服从上级,全军服从司令,由指挥官一言九鼎,令行禁止―― 战争这种特殊情境就是这麽要求,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不过,中国尚没有建立 正常的民主程序,没有独立的科研机构和舆论媒介,大权独揽的最高领导人在决策 时无须顾忌立法机关、新闻媒体、专家学者乃至民众的质疑和反对,无须考虑对赋 予其职权的选民如何交代,相对来讲更少「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理负担。 他们虔信「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斯大林语), 於是视胜利为高於一切、重於一切,为了达到胜利的目标,在手段上不会像宋襄公 那样冒「妇人之仁」的傻气。最高司令官的决策是否正确慎重,更令人捏了一把汗! 四。凸现中国导弹战略的特点和得失优劣 准备和进行导弹战争,确实要预先制订战略。对於美国、俄罗斯来说固然如此, 对於中国这样的後起的核大国而言,制订战略就更重要――没有几个「蛋」时,更 得小心着安排使用,别摔了碎了,要一枚顶一枚用,甚至一枚顶几枚、顶十枚百枚 用。战略制订和实施错了,国家民族可能就将有灭顶之灾;战略制订和实施对了, 就能在军事实力和技术不如人时能起到阻遏作用,使对手不敢轻易拔家伙;而在军 事实力和技术迎头赶上後,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保驾护航」。本书关於中国导 弹战略制订和发展的论述是有见地的,然而,从我这个外行的眼睛看来,也留下若 干问号。例如: 作者勾勒了中国导弹及其战略的发展的简要脉络,但是为什麽会这般发展,其 内在机制与动力,似乎还有未能充分阐发之点。作者高度评价了钱学森的重要作用, 也指出了美国与台湾当年的威胁,对中国制订导弹方略所起的刺激,这当然是完全 正确的。但是中国导弹战略之形成,相关因素应该还有不少,例如,苏联起了什麽 作用?在中国导弹和核弹发展之初,不能否认苏联曾经出过一份力,而且应该说, 正是开始苏联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後来苏联突然变卦撤走,对中国在导弹和核弹 技术的发展,以及心理上造成的打击才相当沉重。而苏联在全球两极对峙的冷战中 所形成的一套战略,对中国导弹的发展是否毫无影响?如果有影响,其间有什麽样 的变化?我想这至少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另外,研究中国目前和今後的导弹战略,尤其是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 我感到作者似乎还可以更加扩大视野,将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引进自己的考察。例 如,中国古代先哲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故抗兵相 加,哀者胜矣」,「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攻心为上」,「不战而屈 人之兵」(孙子),「远交近攻」(范雎),乃至「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穷寇无追」,「兵不厌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些涉及军事哲学和用兵艺术的论断,沉淀进中国人,包括战略的制订者和各级军 人的集体无意识――连我这样的人也能脱口而出!――而成为其素质基础之一。 中国导弹战略作为一个有机的完整体系,我认为应该除了战争升级(包括主动 升级和被动升级) 的各种对策之外,也应该包含战争煞车或降级的军事方略。这一点,作者在书 中有所涉及,但是我以为,不妨更清楚地、集中地揭示。比如,是不是有一种我称 之为大赢後「退款回扣」 (Rebate)的策略?――在给对方一个打击之後,主动地、出乎对方意料地宣 布作出让步或者示好:交还所攻占的部分区域,後撤回到自己战争开始前的阵地, 交还对方武器装备和俘虏,等等。 收揽对方的军心民心,给受到挫折、恼羞成怒的对方一个冷静的瞬间、下台的 机会,使战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和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中 国以前打常规战争,例如六十年代初期对印度的边境战争,七十年代末期对越南的 边境战争,都是如此,恐怕今後打导弹战争甚至核战争也会如此,更会如此。「退 款」的多少,中国军事领导人当然得经过仔细测算,总不能多过所赢得的战果,否 则打仗干什麽! 还有一点:作者既然是写「中国导弹及其战略」,那麽全方位考察中国与未来 可能发生利益冲突、导致军事对抗的各个对手,所可能采取的对策就是题中应有之 义。现在作者仅仅论述了与台湾、与日本的交锋,这两家固然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最可能成为北京的冤家对头,但是毕竟不是全部。曾经、正在或者将来可能与中国 发生领土、利益之争的,还有很多国家,都是中国导弹甚至核弹潜在的目标,中国 军方的总参谋部不可能不起草与之作战的方案,尽管这种方案可能压到更深的卷宗 里。例如: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会怎麽样?与印度发生冲突会怎麽样?与南太平洋国 家发生冲突怎麽样?最後,当然是与美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大核武器库的国家, 发生冲突怎麽样?我想,读者对这些问题也都是十分关心的。作者如果能将中国的 导弹战略与其他国家的导弹战略更多地作一点比较,就更能凸现中国导弹战略的特 点和得失优劣;而中国的战略与这些国家又将如何互动的(我说的是战略,不是具 体战法),如果能有更多的介绍,也就更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笔者一九八四年在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国庆叁十五周年大阅兵战略导弹队 伍通过,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感到民族自豪感在胸臆间升腾,另一方面也感 到了戒惧隐忧。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 之。」现代化的武器,毕竟也是杀人的凶器。导弹能造到这种高精度,说打白宫的 第叁个窗户,就绝不会错打到第四个窗户。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何等可怕的地步 了!杜甫有诗云:「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常不用。」这或许只是书生之见、 诗人之言――人类距离永远废除用暴力解决争端那一天,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血与火的祭坛上注定还要增添无数死在导弹下的亡魂。如果说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 天职,没有工夫鉴别何时算老子所说的「不得已」非用兵不可的关头,那麽这是制 定导弹战略者的天职。愿中国与各国所有制订发展和使用导弹的战略家们,慎之, 慎之! -------- 苍茫书海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