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沈阳二战英美战俘营探秘》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沈阳二战英美战俘营探秘 朱岩 沈阳市40年代曾有过日军建立的多处“英美二战战俘营”。 现已查明在沈阳至少有3处战俘营遗址,分别是在沈阳市大东区青光街,原“满 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现中捷友谊厂)旧址、沈阳市沈河区惠工广场以东,原 “满洲帆布株式会社”(现沈阳齿轮厂)旧址以及沈阳市铁西区笃工街西侧,原 “满洲皮革株式会社”(现沈阳市变压器厂)旧址。 一群太平洋战争的英美等国战俘曾于1943年至1945年间被日军秘密押至沈阳, 在高墙、铁丝网和机枪封锁下的战俘营中度过了两年的劳役生涯。开始他们被关押 在沈阳大北监狱里,每天由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押解上大卡车,行驶近半个小时到青 光街去做工,晚上再押回监狱。后来发生了3名战俘逃跑的事件,于是便在工厂门前 不远处当时还是一片菜地和稻田的地方,建起了一个战俘营。 据说当年被押送到沈阳的英美战俘共有1400多人,后来有400多人死在“满洲工 作机械株式会社”的这个战俘所里,这批战俘是在菲律宾战场上的美军,当时他们 因没有弹药、粮食给养,经请示上级向日军投降的,军级最高者是一名少将。 战俘们一日三餐吃的是用土豆、黄豆、白菜等混在一起做成的饭,按东北的叫 法是“乱炖”。每人用一个大茶缸装菜,每顿发给一块黑面包,集中在一起吃饭。 他们干活儿穿的是连身的一套白色囚服,在左胸上还有一个标号,工作时间从早晨 8点到下午5点。 这些战俘平时在厂子里干活,星期日还得在战俘营附近开出的农田里干农活, 种植蔬菜和土豆,种地时有日本兵拿枪押着。那时战俘虽然和中国工人一起干活儿, 但是不许他们和中国人接触。不过细心的中国工人会发现这些人总在减少,就知道 没来的人多半是死了。有时工人们看他们饿得发慌,就偷偷地给他们送点东西吃, 还有的战俘偷偷用香烟换中国人的鸡蛋。 在原“满洲帆布株式会社”工作的英美战俘有将近200人,他们干活的地点在厂 内某处一楼的车间。据知情人讲,这些人身子高大但却穿着侧面有开襟的日本军服, 日本兵个头小军服也小,战俘们穿上他们的上衣、裤子,胳膊、腿都露出一大截。 这些人岁数多在20―30岁之间,天热时常赤膊,许多人身上刺着纹身。“八・一五” 光复日后几天,这里工厂在混乱中常有人来抢劫,日本人怕战俘出乱子,就把他们 转移到青光街去了。 在青光街战俘们工作的车间,两头都设了岗楼,日夜有日本哨兵架着机枪在看 守,整个工厂以高高的围墙包围,内部还设有两重铁丝网和一层电网,这一切都是 为了防止战俘逃跑,但是逃跑的事还是发生了。那是在1944年末或1945年初,3个俘 虏跑了,据说是跑到了满蒙边境。他们知道苏联、蒙古是盟国。起初3个美国战俘偷 偷地从口粮中攒下了一邮袋黑面包作路上干粮,在得到一张地图后,某天晚上他们 从厕所便坑下爬了出去。不料好不容易走到边境时,遇到了日军的拦阻,他们用途 中抢来的一支枪打死了几个日本兵,但最后还是全被抓回来了。日本人说他们是中 国人给救走的,还有中国人提供的地图为证,于是让中国工人集合站好队,让美国 兵指认是谁帮的忙。而这3个美国战俘只要一站在哪个中国人面前,这个中国人就会 被抓走,一共有二三十人被当场送到了日本宪兵队。 在原“满洲皮革株式会社”旧址,曾发生过战俘骚乱事件,抗议日军在生活上 对他们的虐待。制革工厂地域狭小,工作条件极差,这批战俘因为没有什么技术特 长,大多被安排在鞣制工序。由于工作繁重,同时工作地点是个受高温灼烤、通风 不良的地方,再加上饮食太差等原因,战俘们在工作中受伤、得病的很多,但仍要 被迫带伤、带病干活儿。据原制革厂的老工人讲,这批战俘虽然人数不算太多,只 有几十人,但居住的只是一间仓库平房,暗无天日,并且冬天也无取暖设备,而战 俘们在这样的室内生活竟然连像样的床铺都没有,只能躺在干草垫子上席地而睡。 1944年冬天最寒冷的夜晚,战俘们饥寒交迫,索性把门窗都拆下来点火取暖,最后 连草垫子都给烧了。站岗的日军却不分青红皂白,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对他们施以重 刑拷打。忍无可忍的战俘们群起反抗,迫使看守日军调兵增援,有几名战俘当场被 枪杀。为首闹事的几人被押送到了监狱,后来因为连日本人也感到这里实在难以维 持,就把这些战俘全部送到别处去了。 据当时在这些地点的老工人说,日本人在对这些战俘施虐的同时,还采取了 “怀柔”政策以分化他们。在“机械株式会社”,原先管理这些战俘的有一名日本 翻译,他可能是英语程度太低,很少与战俘打交道。可随后他却“发展”了一名懂 些日语的战俘作他的“助手”,到后来,这个战俘竟然高人一等,脱离劳动和这些 日本人在吃喝、起居、活动上不分彼此了。有一次,老工人们亲眼看到,几个战俘 趁日本人不在,借故把他痛打一顿。结果是除对有关人员施以刑罚外,还重新调整 了班组,把几个“刺头”战俘分开。奇怪的是,在日本人垮台前夕,这个人竟然出 乎意料地失踪了,他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 “八・一五”日本投降之后没几天,美军的B―29飞机飞到了沈阳上空,美国 战俘一看是自己的飞机来了,就在地面上点起三堆大火作求救信号,随后就又有飞 机来空投大批生活物资。这时驻守工厂的日本兵就地向战俘们投降了,原来由日本 兵押着战俘们种下的土豆,现在由战俘们押着日本兵来收获。又过了一个月左右, 美国的运输机飞来沈阳,把这些战俘接走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战俘们先坐火车上大 连,然后乘船返国,这时这批人只剩下1000人左右。 当时有个叫约瑟夫・皮塔克的战俘,回国后写了一本名叫《别把噩梦带走》的 书,介绍了这批战俘在沈阳的详细情况。据说,现在这批战俘已经在本国向日本提 起赔偿诉讼,而那些死难战俘的家属还在热切盼望着亲人的遗骨返回故土。据中捷 友谊厂的退休老工人说,1998年两个当年的美军战俘曾来此拍照。 1999年9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罗琳女士一行专程赶到沈阳,采 访了英美战俘营旧址和几位历史见证人。 至于那些遇难战俘的遗骨究竟在哪里?这仍然是一个不解的谜。因为许多有关 战俘营的档案资料在日本人投降前就被销毁了。 (摘自《军事史林》2001年第1期朱岩文)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