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6) 2 月3 日他莅临的黎波里,慰问战功赫赫的第8 集团军,亲自检阅了部队。 他兴奋地对官兵们说:“战后,当有人问你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做了些什 么时,你们只要说我曾随第8 集团军进军,就够了! ”蒙哥马利因此次大捷而荣升 上将。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轴心国在非洲的最后阵地――突尼斯。 北非东部的战火总共燃烧了两年零9 个月。 在此期间,这里一直杀声不断,战尘滚滚,而在法国维希政府统治下的北非西 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却风平浪静,一派和平景象。 不过,到了1942年初冬,东面战事进入高潮,这里终于打破沉寂,响起战争惊 雷。 1942年11月7 日,星期六,夕阳慢慢沉下海面。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许多人突然听到英国广播公司对非洲的节目中,传出一 个奇怪的呼叫:“罗伯特来了…… 罗伯特来了……” 大多数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但少数人却心领神会。 他们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开始等待午夜的到来。 午夜过后,驻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德国停战委员会的参谋肖诺少校匆匆敲响了委 员会主席冯・乌利希将军的卧室大门,把将军从睡梦中叫醒,请他接阿尔及尔打来 的电话。 几分钟后,乌利希放下电话,茫然看着肖诺。 “肖诺,美国人正在阿尔及尔附近登陆。 事情可能有些不妙。” 肖诺不明白久经战阵的将军何以会为出现一股敌人而如此忧心忡忡,答道: “元首会轻而易举地把他们赶回海里去的。” “不,不,肖诺! 这次在阿尔及尔的登陆非同小可! 它可能会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 如果美国人登陆成功,那将是德国军队自1918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 美国人将会从背后袭击隆美尔,我们将被赶出非洲。” 说着,他潸然泪下。 西北非成为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打击目标,是从1941年底开始酝酿的。 1941年苏美相继参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名副其实的世界战争。 盟国领导人谋划战争的目光随之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 这个时候,应苏联政府的要求,西方盟国在欧洲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 是尽快在苏德战场之外开辟新战场,从侧后给德国施加压力。 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 为此,英美两家各自拨打自己的算盘。 mpanel(1); 圣诞节期间,英美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联合战略协调会议――阿卡迪亚会议。 丘吉尔提出了他的新战场方案,代号是“体育家”。 具体设想是,在阿尔及利亚登陆,尔后东进,与英国第8 集团军会师,彻底控 制北非。 罗斯福立即首肯,但遭将军们的群起反对。 他们认为西北非与德国没有直接关系,在此处开辟战场如隔靴搔痒,要干就干 大的。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提出了美国方案――在法国登陆。 英国人连声反对,说眼下盟国兵力不足,在德军重兵云集的西欧登陆无异以卵 击石。 双方争吵起来。 罗斯福前思后想,倒向部将一边。 美英这一分歧,表面上是作战计划之争,实际上是双方战略利益不一致的反映。 英国在北非有其殖民地埃及,又扼进入西亚乃至南亚的要冲,距其在东南欧的 势力范围又很近,故北非的得失关系到大英帝国的存亡。 若在北非登陆,打出第二战场的旗号,既可对斯大林有个交待,又可就势向东 南欧发展,恢复英国的势力范围,“一举两得”。 而且此处只有装备简陋、军心偏向盟国的维希法军,打起来不会费力。 若在欧洲与希特勒死拚,实在胜负难卜,最终只会让斯大林占便宜。 以丘吉尔的精明和对共产主义的刻骨仇恨,为别人,尤其是为赤色苏俄火中取 栗,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美国身为正在上升的世界强国,雄心勃勃,没有旧摊子可守,实力雄厚,选择 的范围比英国要多。 西欧是世界最发达的地区,美国人觉得反正早晚得打,凭英美两国的实力,没 有必要同德国人兜圈子,搞什么“间接战略”,完全可以单刀直入。 这样既可使刚参战的美国军队开门见红,打出军威,又可在欧洲打下基石,拉 住苏联,以免俄国像上次大战那样经不住德国人的重锤猛击而崩溃;保住本不牢固 的反法西斯联盟,利莫大焉。 而且,从对苏联的个人感情上说,罗斯福也没有丘吉尔的那种排斥情绪。 不过,在美国军政要人内部,观点也并非绝对统一。 军方对“体育家”是十二分的厌恶,而罗斯福却有些暧昧。 毕竟北非是战略要地,一旦可能,希特勒从那里打进美洲,要比从欧洲近得多。 转眼到了1942年6 月。 英军在北非连续向后翻跟头,弄得丘吉尔如坐针毡。 6 月17日,他带着三军参谋长跑到华盛顿,与美方讨论战略方向问题。 6 月21日,他到赫德逊河畔罗斯福的老家海德公园拜会总统。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