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南进!(3) 对于南进、北进问题,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极力要 求南进,认为这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惟一途径;另一种观点认为,南进必然导致美日 战争。只有趁欧洲战事,向北进攻苏联,才是解决日本面临困境的惟一途径。由于 在南进、北进问题上争论不休,上台仅四个半月的阿部内阁也不得不倒台,继由海 军大将米内光正执政,但也很快发生了危机。 1940年5 月,荷兰和比利时向德国投降。6 月,法国维希政府也投降德国。希 特勒的部队摆出要渡海攻占英国本土的架势,世界形势对法西斯侵略者们十分有利。 在这种形势下,以陆军为首的“主战派”欢天喜地。他们梦想趁英法荷忙于欧洲战 事之时,夺取法国、荷兰、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在他们看来,法国战败了, 英国在为自己的生存战斗,印度支那的橡胶、锡、钨、煤和石油,是丢在街上只等 人去拾的宝物。 陆军将领们有些迫不及待了。从6 月下旬,他们就开始制定《伴随世界形势变 化处理时局纲要》。方案制定后,7 月4 日,陆军将领们与海军将领们进行协商。 最后,陆军、海军在大的原则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一原则就是“抓往良机,尽 快解决南方问题。必要时使用武力,同时尽力要把战争对象限制在英国一个国家, 避免同美国交战,但要做好与美国交战的充分准备。” 但是,在对外关系方面,陆军部与米内首相发生了冲突。陆军部强烈主张和德 国、意大利缔结同盟,利用德国的势力来求得“支那事变”的解决。对此,米内首 相坚决反对。 因此,陆军将领们不得不下决心使米内首相下台。7 月16日,陆军将领们首先 迫使陆相辞职,并决定不向内阁推荐继任人。米内首相得不到后任陆相的推荐人选, 只好全体辞职。于是,天皇又不得不按照陆军将领的意图,再次起用原首相近卫组 阁。 内阁中两个要缺由两位锋芒毕露的人物充任。一位是能言善辩的外交家松冈洋 右;另一位是东条英机。 松冈洋右足智多谋,有“智力体操运动员”之称。他那戏剧性的表演,常给各 国使团和新闻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条英机心狠手毒,素有“剃刀将军”之称。因他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的侵略战 争中“功勋卓著”,深得天皇和陆军的赏识。 近卫首相上台,立即召开内阁会议,专门研究战时经济体制、缔结日德意三国 同盟和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等南进政策问题。经过多次的磋商,最终形成的文件 是《基本国策纲要》以及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决定的《根据世界形势变化的处理 时局纲要》。之后,由首相及军界实权人物――陆军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总长立 即报告天皇御批。天皇在众大臣的影响下,当即予以承认。这样,日本就开始踏上 了南进的道路。 不过,多谋善变的外相松冈对急于南进的举措是持反对意见的,但对与德、意 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则表示同意。在外相看来,南进必然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而 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则将迫使美国在执行反对日本的计划时要谨慎行事,且将阻 止日、美发生战争。 8 月1 日,松冈外相向德国驻日大使奥托试探了关于三国同盟交涉的问题。下 旬,德国政府便派特使斯塔玛前往日本,就与日结盟问题进行谈判。 9 月9 日,松冈与斯塔玛举行会谈。会谈的内容是:日本对德、意在欧洲,德、 意对日本在南亚“建设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予以承认和尊重;日、德、意三国中 的任一国家受到“尚未参加正在进行着的欧洲战争或日中纠纷的一国的攻击时,三 国应以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所有方法进行互相援助”。 对协议内容,海军将领们表示反对。因为这一条约会使美国参加对德、意两国 的战争时,日本必然会卷入对美的战争之中;向南作战就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在 这方面日本与美国海军相比就颇为逊色。 9 月19日,政府、陆海军高级将领、枢密院议长专门请求天皇参加“就缔结三 国同盟条约问题”的讨论。在这次会议中,海军军令部总长说:“缔结这个同盟, 必将进一步恶化同英美的贸易关系,美方势必停止对日出口重要的原材料。何况, 日美战争必然是持久战,那么政府对这些问题考虑了没有? ” mpanel(1); 近卫首相针锋相对:“这些困难早已料到,我已着手制定《新经济体制纲要》, 将对国内的生产、配给和消费,全面地实行统制,并把国力集中使用在最重要的方 面。因此,整个日本将是一座兵工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军需供应不会受到美国 制裁的影响。即使日美之间发生战争,也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战争需要。” 海军军令部总长又问:“按照现有军队的消耗水平,石油贮备只能满足海军一 年左右时间。那么长期战争所需要的石油如何进行补充? ” 东条陆相代表政府说:“陆军将保证从荷属印度支那获得石油来满足海军的需 要。” 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天皇作了总结发言。他说:“就《日德军事协定》,我从 各个方面已考虑过了,事到如今,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说连应付美国也还 没有什么对策的话,那也只好如此。我所担心的是,万一同美国交战,帝国海军能 否顶住美国海军的进攻。别忘了,日本是个岛国。希望海军好好研究一下对美作战 问题。”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