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阿比西尼亚蒙难(3) 阿比西尼亚地处英法意三国殖民扩张的交汇点,墨索里尼担心他向阿比西尼亚 动手会遭到英法两国的反对。 为了试探英法的反应,1934年12月5 日,意大利军队在意属索马里与阿比西尼 亚接壤的华尔华矿区制造了一起边境冲突,并借机向阿比西尼亚发起局部进攻。 阿比西尼亚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尽量同敌人进行近 战,使意军的先进武器不能发挥作用。 结果不仅顶住了意军的进攻,而且打死打伤敌人2300多人。 按照当时情况,阿比西尼亚如果继续发动进攻,完全有可能赶走入侵意军,收 复失地。 但是害怕战争进一步扩大的阿比西尼亚政府却提出停止战争实现和平的建议。 墨索里尼不仅没有同意这一合理建议,反而提出了割地赔款和要阿比西尼亚领 导人到华尔华向意大利国旗致敬的无理要求,同时还向交战地区增调了两师军队, 进一步施加压力。 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意大利的无理要求,并于1935 年1 月3 日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希望国联采取措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 而国联行政院只是建议双方交付仲裁,对意大利的侵略行为未加任何谴责。 当时的国联是由英法控制的。 国联的这种暧昧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法国虽然从内心里不愿看到意大利在北非扩展势力,但它同时看到,德国在1933 年希特勒掌权之后疯狂扩军备战,对它威胁更大。 为了组成对付德国的英、法、意联合阵线,法国便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意大利 侵略阿比西尼亚的野心采取迎合态度。 1935年1 月,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跑到罗马,特地就此同墨索里尼进行谈判。 经过紧张的幕后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在欧洲问题上,意大利支持法国立场, 维护奥地利的独立,反对任何第三国干涉其内部事务,并反对任何国家单方面修改 其在军备问题上承担的义务;在非洲事务上,意大利答应放弃它对法属突尼斯的要 求,并同意照顾法国在阿比西尼亚的特殊利益。 法国同意修订意属利比亚同法属赤道非洲的分界线,把11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 沙漠让给意属利比亚;同意修改法属索马里同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之间的边界, 使意大利又得到800 平方公里的海岸地带。 这块地方靠近曼德海峡,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此外,法国还同意意大利取得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20%的股票;同意 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自由行动,从而为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大开方便之门。 这一肮脏交易虽然明显对墨索里尼有利,但赖伐尔却把它说成是法国的胜利。 他事后得意地说:“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了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英国虽然也担心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扩张会损害它在非洲的殖民利益,但它 同法国一样更担心意大利会投入德国的怀抱,因而对墨索里尼的侵略野心采取了一 种妥协的默认的政策。 1935年初,墨索里尼通过其大使向英国政府传递了一个口信,吁请英国对意大 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采取友好和帮助的态度。 英国的外交大臣西蒙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 国政府的目标,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可以作为证明。” mpanel(1); 为了鼓励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墨索里尼玩弄两面手法,于1935年4 月11日邀 请英、法首脑到意大利的斯特莱沙举行会议,商讨因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而造成的 欧洲局势。 在14日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墨索里尼不仅假惺惺地同英法一起对德国单 方面违犯“凡尔赛和约”表示遗憾,还同意为维护欧洲和平三国将采取“密切真诚 的共同行动”。 同年6 月初,英国国际事务大臣艾登访问罗马,企图就阿比西尼亚问题寻求一 个折中的妥协办法。 他向墨索里尼建议,把阿比西尼亚欧加登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意大利,并让意大 利在阿比西尼亚领土上修建一条连结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的铁路,而不要侵占 整个阿比西尼亚。 墨索里尼根据英国的软弱反应认为“英国只不过是一个已被吓倒的、精神萎靡 的老妇,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只是吓人而已,无论如何也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 因而拒绝了艾登的建议。 英国的态度是不了了之。 美国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态度更加消极。 正当意大利向阿比西尼亚边境积极运兵,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时,美国国 会却于1935年8 月通过了一项中立法,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这一法案显然对缺少 武器生产能力的阿比西尼亚很不利。 法、英、美的不干涉政策大大助长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到1935年秋天,墨索里尼既完成了进攻阿比西尼亚的军事准备,也摸透了法英 美对他的态度,遂决定开始动手。 10月2 日,他在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向全国发表演说,声嘶力竭地喊道:“在阿 比西尼亚问题上,我们沉默了40年。 今天报仇雪耻的日子到了,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 ” 10月3 日,装备重型武器的30万意大利侵略军分成三路,突然向阿比西尼亚发 起大规模进攻。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