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四节 地中海海战的结束 这一阶段是自1942年11月英、美军在北非登陆起至1943年9 月3 日意大利向盟 国签订停战协定止。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英美在北非登陆成功后士气大振,并实施全 面反攻,使德、意军在北非迅速崩溃,接着英美军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成 功,最后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盟军在地中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一、盟军在北非登陆。 隆美尔于1942年5 月26日在北非发动了进攻,6 月20日英军坚守的托卜鲁克陷 落。几天之后,隆美尔的军队到达马特鲁港,接着又挺进到了阿拉曼。面对埃及严 峻的形势,丘吉尔在下院说:“每一个军人必须奋起作战,。。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守住埃及。”然而,在亚历山大的大门口,虽然英国军队 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但隆美尔此时却只剩下26辆坦克能作最后一击了,这些坦克还 缺乏汽油,他的士兵已精疲力竭,最重要的是德军漫长的供应线又受到英国空军的 轰炸。特别是1942年8 月至10月,德、意军对利比亚前线的补给,由于运输船队遭 到英军以马耳他岛为基地的空中袭击和潜艇袭击,损失惨重。不管采用什么航线、 什么时间或任何其它措施,都不能使意大利的船队不被发现或免遭攻击。英、美军 一旦发现了德、意补给线上的弱点,便作出非常剧烈的反应。在攻击海上补给时, 特别着重以油船为目标,其结果在8 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一艘油船不遭损害 地抵达非洲海岸。8 月意军的补给品损失25%,燃油损失41%,运输船9 月损失30 %,10月总吨位损失达44%,由于人员和装备得不到补充,隆美尔的攻势被遏制。 虽然隆美尔于9 月1 日又发动一次攻势,但仅四天,就被英军牵制住了。所以,英 军对北非破交战的胜利,使在利比亚作战的德、意军陷入了困境。到1942年10月23 日英国第8 集团军转而向德军发动了进攻,迫使德、意军后撤,11月13日英军又进 入托卜鲁克,20日进入班加西。尤其是11月8 日美、英军实施“火炬”作战,最终 使在北非的德、意军开始走上彻底崩溃的道路。 1 、盟军的战略企图。 为了解除英军在北非的困境,防止德军在北非的进一步扩张,并危及地中海的 航线,英国首相丘吉尔早在1942年1 月访问华盛顿时,就提出美、英在北非进行登 陆作战的设想。1942年6 月下半月,英、美两国政府就美国积极介入地中海战区的 军事行动达成协议,接着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丘吉尔作出了从海上进攻北非的决定。 其战略意图是:占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法属西非等地区,将在阿拉曼 地区作战的德国隆美尔军团置于登陆部队和已突破阿拉曼防线的英第8 集团军夹击 之中。同时还可进一步减轻德、意军对马耳他岛的压力,恢复英国对地中海的制海 权,保证地中海的海运畅通,最后进攻意大利,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7 月25日,在伦敦召开的英、美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批准了美国和英国武 装力量进行北非登陆战役的总计划,并命名为“火炬战役”。登陆时间原定为10月 30日,后改为11月8 日,因为根据战斗运输情况,这是可能安排的最早日期。为了 进行这一战役,美、英两国都调配了大量的兵力,进行了物资器材和登陆工具的紧 张准备工作,已经运抵英国准备进攻欧洲大陆的美军也改为参加北非登陆作战。因 为北非法军有反英情绪,为减少北非法军的敌意,美艾森豪威尔将军被任命力两个 同盟国北非登陆作战的总司令,而这一战役的海军总司令则为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 坎宁安。 2 、盟军的战役准备。 (1 )登陆战役的企图。 美、英联合参谋长联席会议为北非登陆作战所规定的战役企图是:夺取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法属西非等地,将德国的隆美尔部队置于英军的夹击中,进 一步减轻德、意军对马耳他岛的压力,恢复英国对地中海的制海权;夺取进攻意大 利和南欧其他地区的基地,并有可能组织一支法国军队投入对德、意作战。 (2 )登陆部队编成和任务区分。 北非登陆作战使用的登陆兵力共10.7万人,其中美军8.4 万人,英军为2.3 万 人,分别编成为东、中、西三个特混舰队。关于海军任务的区分,两国决定地中海 方面由英海军负责,以英海军地中海舰从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兼任指挥官,大西洋 方面全部由美海军负责(包括掩护兵力、运输舰船和登陆部队),以美海军少将林 伊特为指挥官。 mpanel(1); 东部特混舰队,将从英国输送2.3 万英军和1 万美军到达阿尔及尔方向实施登 陆作战,特混舰队由英国海军少将巴勒指挥。海军兵力有:旗舰1 艘、航空母舰2 艘、轻巡洋舰3 艘、防空舰3 艘、驱逐舰13艘、舰队扫雷舰6 艘和护航炮舰3 艘、 护卫舰6 艘、扫雷舰6 艘、拖船8 艘、潜艇3 艘、登陆舰艇25艘,补给船16艘。登 陆兵力为3.3 万人,由美陆军少将赖德指挥,分别编为“A ”、“B ”、“C ”三 个突击舰群。“A ”突击舰群的登陆兵力为英步兵第78师两个旅:第11旅为第一梯 队,第36旅为预备队,任务是在卡斯蒂利奥内东北的“A ”海滩实施突击上陆: “B”突击舰群的登陆兵力为美步兵第9师168 团(加强),任务是在西迪费鲁希、 佩斯卡德角之间的“B ” 海滩实施突击上陆:“C ”突击舰群的登陆兵力为美步兵第34师第39加强团, 任务是在阿尔及尔湾的东侧“C ”海滩实施突击上陆。此外,东部特混舰队还编有 两个突击营(美、英各一个)和一个由美步兵师第135 团派出的突击支队。突击营 的任务是从卡克辛角和佩斯卡德角附近地段上的岩岸攀行上陆,从侧后向阿尔及尔 港实施突袭;突击支队则准备搭乘2 艘英军驱逐舰冒险冲人阿尔及尔港内,作正面 的攻击,任务为迅速攻占港内的码头和船坞,以阻止当地法军对港口设备及仓库等 建筑物的破坏。 中部特混舰队,将在英海军的支援下,从英国本土遣迭3.9 万美军抵地中海的 奥兰地区实施登陆作战。特混舰队由英海军少将特鲁布里奇指挥。海军兵力有:英 军战列舰1 艘、护航航空母舰2 艘、防空舰3 艘、驱逐舰13艘、扫雷舰8 艘、护航 炮舰6 艘、拖船8 艘、潜艇2 艘、登陆舰29艘、补给舰船28艘。登陆部队为美步兵 第1 师3 个加强团、装甲第1 师(约欠二分之一的兵力)、第一突击营一个连和空 降第509 团第2 营(约500 名伞兵),共计3.9 万人,由美军陆军少将弗雷登德尔 指挥。美步兵第1 师从两个海滩实施突击上陆,其中2 个加强团上陆海滩的代号为 “Z ”,位于阿尔泽湾内,其余部队上陆海滩选择在安达劳塞斯地区,代号为“Y ”。 美步兵第1 师登陆后从两个方向向奥兰城实施钳形突击,并攻占奥兰城。夺取登陆 场后,美装甲第1 师的两个快速纵队也随即从两个方向登陆,一路在阿尔泽附近海 滩,另一路从安达劳塞斯西侧24公里处的“X ”海滩上陆。快速纵队的首要任务是 向内陆纵深扩大登陆场,夺取奥兰东南侧的塔法拉伊和拉悉尼亚两处机场,攻占 “X”海滩后面的城市劳励尔和航空站。美空降第609团第2 营的任务是在上述飞机 场附近地域空降,协助美装甲第1 师夺取飞机场。 西部特混舰队,即美国第34特混舰队,将直接从美国本土遣送3.5 万人抵达法 属摩洛哥的麦赫迪亚、费达拉和萨菲一线实施突击上陆,主要目标攻占卡萨布兰卡。 特混舰队由美海军少将休伊特指挥,登陆兵则由美陆军少将巴顿指挥。海军兵力有 1航空母舰“突击者”号、护航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2 艘、重巡洋舰3 艘、轻巡洋 舰4 艘、驱逐舰38艘、潜艇4 艘、运输船23艘、补给舰8 艘、油船5 艘,登陆兵是 美装甲第2 师。美步兵第3 师、美步兵第9 师(三分之二的兵力)。上述舰船和兵 力分别编入掩护舰群和南路、中路、北路3 个突击舰群。掩护舰群编有战列舰1 艘、 重巡洋舰2 艘、驱逐舰4 艘和油船1 艘。南路突击舰群负责输送和保障登陆兵从萨 菲方向登陆,下辖火力支援大队(战列舰、轻巡洋舰各1 艘,驱逐舰3 艘);突击 输送大队(运输船5 艘、货船1 艘);掩护、护航大队(驱逐舰3 艘、扫雷舰3 艘、 布雷舰1 艘)和航空火力支援大队(航空母舰1 艘、油船2 艘、引导潜艇1 艘和巡 洋拖船1 艘)。中路突击舰群负责输送和保障登陆兵从费达拉方向实施突击登陆, 下辖火力支援大队(重巡洋舰1 艘、轻巡洋舰1 艘和驱逐舰4 艘);突击输送大队 (部队输送舰船12艘、货船3 艘);掩护、护航大队(驱逐舰6 艘);扫雷大队 (扫雷舰艇6 艘);航空火力支援大队(航空母舰2 艘、轻巡洋舰1 艘、驱逐舰5 艘)和特种任务队(引导潜艇2 艘,油船1 艘)。 北路突击舰群负责输送、保障登陆兵从麦赫迪亚方向登陆,下辖火力支援大队 (战列舰、轻巡洋舰各1 艘);突击输送大队(运输船6 艘、货船2 艘);掩护、 护航大队(驱逐舰5 艘);航空火力支援大队(航空母舰2 艘,驱逐舰2 艘)和特 种任务队(驱逐舰2 艘,扫雷舰2 艘,油船1 艘、潜艇2 艘、水上飞机供应舰2 艘)。 3 、盟军登陆作战经过。 (1 )阿尔及尔方向。 东部特混舰队于10月22日启航离英,由英国本土舰队的部分舰只和2 艘航空母 舰的舰载机以及驻扎在英国本土、直布罗陀、马耳他岛的岸基飞机担任沿途的海上 和空中掩护。11月5 日至6 日夜间,该舰队与中部特混舰队会合,同时通过直布罗 陀海峡。通过海峡后,转为向马耳他岛航行,以迷惑对方。在驶抵目标区北部海面 后突然改变航向向南航行,直驶各预定上陆海滩,取得了很好的奇袭效果。 “A ”突击舰群的登陆突击队为英步兵第11旅(约7000人),由8 艘运输舰和 货船输送至“A ”海滩登陆。登陆时间为11月8 日凌晨1 时,上陆正面约为两公里。 该旅在建立滩头阵地后,首先向滩头东南方向进攻,在勃立达地域攻占了飞机场, 然后向东北方向扩大战果,切断阿尔及尔向南的交通线。英步兵第11旅在整个登陆 过程中,仅遇到微弱的抵抗,进展非常迅速。 “B ”突击舰群的输送舰船于11月7 日午夜到达换乘海域,首先离舰者为英军 的突击营,该营按预定计划从阿尔及尔近郊的佩斯卡德角攀登岩岸。 美步兵第9 师第168 团从“B ”海滩突击上陆。未遇任何抵抗,进展极为顺利, 于8 日午前已占领滩头南侧约32公里的飞机场。但由于士兵缺乏训练,登陆技术极 差,故在登陆过程中意外损耗甚多,在该海滩上所使用的104 艘登陆艇中,受到损 坏的竟达98艘,损失率高达94%。 “C ”突击舰群的登陆突击队美步兵第39团,按计划从阿尔及尔东侧的四个海 滩登陆,预定突击登陆时间为11月8 日凌晨1 时。第1 艇波于零时15分通过出发线 向海滩开进,于1 时18分抢滩,较预定时间稍迟。拂晓,各输送舰船驶近海滩卸载, 受到法军海岸炮兵的射击,损失较大。8 日上午9 时,天气转坏海上风浪很大,对 后续部队的登陆造成一定困难。8 日18时,当地法守军停止抵抗,于是预定由各海 滩登陆的部队和物资均先后从阿尔及尔港上陆。 对阿尔及尔港的正面攻击,由英突击驱逐舰“布罗克”号和“马尔科姆” 号担任。11月7 日深夜,两舰驶抵阿尔及尔外海完成了战斗准备。8 日2 时20 分,两舰在获悉各海滩突击上陆成功后,即输送美步兵第135 团的一个营,向港内 开进,被法军发现,受到法海岸炮兵的猛烈攻击,其中“马尔科姆”号机舱中弹甚 多,3 座锅炉被毁,航速顿减,其它他各处也弹痕累累,被迫撤出战斗。“布罗克” 号于第二次冲入港口时,受到法军机枪的密集射击,损失也很严重。5 时20分,该 舰强行靠岸,登陆部队上岸后全部被法守军包围并俘虏,于是“布罗克”号被迫撤 出战斗,但因受伤过重,在拖返直布罗陀港途中沉没。但由于盟国情报机关的有效 活动,法国维希政府武装部队总司令达尔朗,于盟军登陆不久在阿尔及利亚向法军 下达了停止抵抗的命令。许多法国部队不加抵抗地缴械投降,阿尔及尔遂为盟军所 控制。 (2 )奥兰方向。 奥兰港在地中海占有重要地位,为夺取臭兰港,中部特混舰队的登陆部队按预 定计划分别在“X ”、“Y ”、“Z ”三个海滩登陆。 在“Z ”海滩登陆的登陆兵,其进攻目标为阿佐湾的阿佐港。输送登陆兵的输 送舰船于11月7 日23时进入阿佐湾,随即开始换乘,登陆艇实施突击登陆,未遭到 岸上法军的抵抗。在登陆兵登陆前,法守军事先对登陆行动毫无察觉,故阿佐港口 的航行灯标仍照常放光,港口的防御网也没张设。至8 日1 时20分,从该海滩上陆 的登陆兵达千余人,后来虽曾遭到法海岸炮兵的射击,但因施放烟幕掩护的效果较 好,登陆艇和人员损失均不大。8 日下午,当地法守军停止抵抗,使未卸载的运输 舰船顺利靠码头卸载。 “Y ”海滩在奥兰港西侧,登陆正面约5 公里。美步兵第1 师第26加强团首先 登陆,未遇到重大抵抗,故进展非常迅速。拂晓时,曾一度受到法海岸炮兵的袭击, 但后被火力支援舰艇的舰炮所压制。 美装甲第1 师的一部,于8 日1 时43分由“X ”海滩开始登陆,未遇抵抗,在 占领劳励尔后,迅速攻占了塔法拉伊和拉悉尼亚两处的飞机场。 协助攻击飞机场的空降第509 团的第2 营,因降落地点发生偏差,未收到协同 作战的效果。向奥兰港正面进攻的英驱逐舰“哈特兰”号和“沃耳尼” 号,于11月8 日之时30分驶抵港口,被法军海岸炮和港内法舰袭击后先后沉没。 11月10日,东西两路的登陆部队攻抵奥兰城郊,奥兰即为盟军占领。 (3 )摩洛哥方向。 摩洛哥方向的登陆作战,由西部特混舰队负责实施,突击上陆时间为11月8 日 4时。10 月23日,西部特混队从美国东海岸出发。为保障海上航渡安全和庞大舰队 不为敌人所发现,以达成奇袭效果,在上船港口和航渡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欺骗 措施。首先出航的为5 艘向导潜水艇,其任务为搜索和侦察摩洛哥滩头及达喀一带 海面的情况,引导整个舰队至目标区。为避免舰队在任何港口附近集中,而采取航 行途中依次会合的方法。掩护舰群先在波特兰的加斯哥湾集中,于10月24日启航。 航空母舰支援舰群,先驶往百慕大岛集中。10月25日由百慕大岛启航,至28日与主 力舰队会合。南、北两路突击舰群于10月23日由诺福克的汉普顿锚地启航,开始采 取东南航向,以佯示与百慕大岛的航空母舰会合后,开赴西印度群岛举行联合演习。 中路突击舰群于10月24日由诺福克的汉普顿锚地启航,佯向东北航行,伪装驶 赴英国,以遮掩对方的耳目,在海上航行中,舰队昼夜采取蛇形航路航行。入夜后, 采取直线航路航行。在10月28日以前,整个舰队均伪装开赴英国。28日以后,突然 改向东南方向航行,使对方误认为攻击达喀。自11月2 日起,舰队又沿东北航向航 行,伪装驶往直布罗陀,如此多变,使对方侦察难于捉摸。11月7 日,特混舰队分 兵前进,各路突击舰群均胜利的完成了航渡任务,抵达预定登陆的侮滩附近,并开 始进行突击上陆的准备,各登陆地区的登陆概况如下:麦赫迪亚地区(北路突击舰 群)。 北路突击舰群于11月7 日15时脱离主力舰队,直驶麦赫迪亚,到达后按预定计 划从五个海滩上陆。原定突击上陆时间为11月8 日4 时正,后因卸载迟延,第一艇 波于5 时15分通过出发线向海滩冲击。在整个上陆过程中,登陆兵仅遇到轻微的抵 抗,一切均能按预定计划进行。该地区的战斗于11月11日终止。 费达拉地区(中路突击舰群)。 费达拉位于卡萨布兰卡的东北,两者相距甚近,盟军在费达拉登陆的目的,在 于攻取卡萨布兰卡港。卡萨布兰卡港设备完善,防御周密,在该处实施正面登陆, 困难甚多,且无取胜把握,所以盟军只有避强击弱,选择其附近的费达拉为登陆点。 该地区的登陆兵,按预定计划应于11月8 日4 时开始突击上陆,在拂晓前完成6000 人上陆的任务,以便集结必要的兵力于拂晓后开始进攻费达拉市区。 中路突击砌群的输送舰船于11月7 日午夜抵达海滩附近,并立即开始实施换乘 和上陆战斗,但多数士兵均系新兵,缺乏经验,故第一艇波延迟至5 时20分开始抢 滩,至6 时20分,上陆者仅约3500人。但上陆过程中未遇到法军的有力抵抗,进展 较为顺利,于11月7 日午前完成了对费达拉的占领,当地法军被迫投降。 萨菲地区(南路突击舰群)。 盟军选择萨菲为登陆地点,其主要目的是该处便于中型坦克上陆,尤以港口北 部防波堤附近的“兰色”海滩为最理想的地带。南路突击舰群于11月7 日脱离主力 舰队,向萨菲方向航进,于午夜前抵达预定换乘海域,其向导潜艇“巴布”号则早 已在该处附近海面巡逻侦察达48小时之久。第一艇波载美军步兵第47团一个营从 “黄色”海滩上陆,上陆时刻较预定计划晚38分钟(预定突击上陆时刻为8 日4 时)。 在“兰色”海滩上陆的美军突击营的一个连,上陆后即迅速攻占了萨菲城的电话局, 轻型坦克由中型登陆舰载运,于5 时30分从萨菲港南端的“绿色”海滩上陆,占领 多处要点,后续步兵部队也由该海滩上陆。海上火力支援舰群,以猛烈炮火对敌岸 炮实施压制,以掩护登陆兵的上陆行动。 向萨菲港作正面攻击的突击驱逐舰为美舰“柯尔”号和“伯纳托”号,各载突 击部队197 人,突入港内强行靠岸登陆,此次2 艘突击驱逐舰在萨菲港的正面进攻 非常成功,不仅毫无损伤,且在港内还能发挥炮火威力,支援登陆部队的陆上进攻。 其成功原因主要是出敌不意、乘敌不备,突然袭击的结果。 在整个北非登陆战役过程中,法军未作坚决的抵抗,这主要归功于美国通过外 交手段在法军高级将领中培植亲美势力的结果。在盟军登陆之前艾森豪威尔向法军 所作的广播讲话,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盟军北非登陆时法军的抵抗。另外,盟军 在登陆战役中对登陆时间、登陆地域以及登陆部队航渡中所采取的欺骗、伪装和保 密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而在登陆行动实施前没有遭到德、意海空军的袭 击,登陆行动也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突然效果。这次登陆作战,也暴露出 了美、英军的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登陆兵缺乏专门训练,特别是在夜间条件下 的登陆战术动作不熟练;陆海军之间的协同还不完善,以致在换乘和抢滩过程中常 常产生混乱现象。 北非登陆战役的成功,对同盟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盟军控制突尼 斯海峡通道,迸而控制整个地中海;为尔后发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 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彻底解除了德、意军对马耳他岛的长期围困状态;还为美、 英军向北非德军发动东西夹击的钳形攻势奠定了基础,使称雄一时的隆美尔部队腹 背受敌,最后崩溃于突尼斯。 4 、盟军在攻占北非时海上交通线的斗争。 为了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和破坏德、意军从欧洲驶往北非的海上运输,在盟国 准备攻占北非时,英国就开始向地中海集结强大的海、空军兵力。 1942年10月中旬,英国在地中海就集结了3 艘战列舰、4 艘航空母舰、14艘巡 洋舰、60多艘驱逐舰、30艘潜艇以及大量的其它作战舰艇和辅助船只。 当时意大利的海军兵力,有6 艘战列舰、9 艘巡洋舰、28艘舰队驱逐舰、35艘 潜艇和一些德军潜艇,而且意大利海军的燃料不足,作战能力十分有限。 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在获悉盟军企图在北非登陆的情报后,曾建 议希特勒加强其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以便在克里特岛海区形成优势。但1942年秋, 德国海军的基本兵力已集中在大西洋对付盟军的护航运输队,德军在地中海只有25 艘潜艇,以后减为23艘,1943年1 月后继续减少,因此主要依靠加强空军。11月初 德国空军在地中海拥有940 架飞机,大部分驻扎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机场,而到 12月,即增至1220架。同时,意大利空军在地中海还有515 架飞机,其中200 架为 轰炸机。尽管如此,盟军在地中海的空中力量仍占优势,并始终掌握着制空权,迫 使德、意军由于空军处于劣势而无法顺利地完成为驶往突尼斯的运输船队护航和对 英、美的护航运输队实施突击等任务。 德军为了配合和支持意大利海军,其在地中海的潜艇积极地攻击盟军的船只。 1942年11月10日盟军1 艘运煤般和1 艘舰队驱逐舰被德潜艇击沉。 次日,又有4 艘运输船被击沉。自11月中旬起,德国海军为从海上封锁北非的 大西洋沿岸地区,在直布罗陀以西展开了25艘潜艇,企图切断盟军对已上陆部队的 供应,然而没有达到目的。此外,在西西里岛至突尼斯海岸之间又紧急设置两道平 行的长120 海里的水雷障碍。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盟军在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并未 受到影响。1942年11月至12月份,也只被击沉16艘运输船。盟军为了保卫自己的交 通线免受意军大型水面舰艇的袭击,在地中海的交通线上加强了掩护兵力,计有航 空母舰1 艘、舰队驱逐舰12艘,使得意大利海军的兵力一次也未敢出击去阻挠盟军 护航运输队在地中海的频繁活动。在这个时期,德、意军也曾试图保卫自己的地中 海交通线,以便给北非作战的部队运送援兵和物资。但由于盟军海空兵力积极的破 交行动,使德、意军在海上交通线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英国在马耳他岛的海军基地对地中海的交通线斗争起着重要的作用。从12月起, 有3 艘巡洋舰、4 艘舰队驱逐舰和12艘潜艇在那里驻泊。盟军为了进行交通线上的 斗争,还调用了英军潜艇。登陆兵在北非登陆后,仍有3 个潜艇区舰队驻泊在地中 海。1943年初,英军在地中海已拥有32艘作战潜艇,其中4 艘希腊潜艇,1 艘南斯 拉夫潜艇。1942年12月1 日夜英军对德、意的护航运输队进行了袭击,3 艘轻巡洋 舰和2 艘驱逐舰对载有2000名官兵和数十辆坦克的4 艘意军运输船实施攻击。有3 艘意军驱逐舰和2 艘鱼雷艇企图掩护运输船队,其中1 艘驱逐舰和2 艘鱼雷艇被英 军迅速击沉,另1 艘驱逐舰受伤,第3 艘见形势不利退出战斗。丢下的意军运输船 因失去保护,遭到英军炮火猛烈攻击,意军的4 艘运输船全部被击沉。这次战斗, 英军舰艇未受损失,但在返航途中,遭到德军鱼雷机的攻击。结果仍艘驱逐舰被击 沉,另1 艘受重伤。意军在这次夜战中遭到失败后,改变了战术,利用白天以空军 掩护运输船。但在盟军掌握制空权的条件下,这一战术也未奏效。盟军登陆北非后, 随着盟军舰艇和航空兵逐步进驻北非各个基地,对德、意海上运输的袭击便日益加 强,使德、意军对利比亚和突尼斯的补给也日益困难。 1942年11月,德、意军由海上运往利比亚的物资损失了26%,12月损失增加到 52%。运往突尼斯的物资损失也达到23%。1943年1 月至2 月的物资损失情况也大 致如此。船舶吨位的损失也相当大,1942年11月至12月,在地中海被击沉的德、意 船舶就有106 艘(总吨位为177988吨)。按德军的要求,每月必须向北非运送15万 吨物资,而实际上只能运到8 万吨左右。所以,盟军对德、意军海上交通线的破坏, 使德、意军在北非的处境更加恶化。 在破坏德、意海上交通线的斗争中,同盟国空军是一支主要的和最有效的突击 力量。至1943年初,同盟国在这个地区拥有飞机3000多架。由于取得了决定性的空 中优势,同盟国空军既可以袭击海上的轴心国舰船,也能对意军港口和港湾内的舰 船进行突击。仅1943年1 月盟国空军就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对意军港口和轴心国 海上舰船实施突击。自1943年3 月至5 月中旬,共出动飞机13225 架次,作战效果 显著。 由于轴心国护航运输船队不断受到同盟国空军的密集突击,和水面舰艇、潜艇 的袭击,德、意军在1943年头4 个月内就损失了330 艘运输船(总吨位为47万吨), 还有许多运输船被击伤。船舶吨位的大量损失,迫使希特勒抽调大量运输机保障对 突尼斯作战部队的供应,4 月就空运了1.8 万多名人员和5000吨物资,但同盟国的 空军同样使轴心国的运输机遭到重大损失,仅仅在这一个月内,就使德军损失了117 架运输机。到此,轴心国至突尼斯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实际上被切断,这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德、意军在突尼斯的覆灭。 1943年5 月7 日,美、英军占领了德、意军在北非的最后供应基地――突尼斯 港和比塞大港,非洲德、意军的各兵团退向突尼斯北部的邦角(即阿达尔角)。美、 英军指挥部断定,德、意军将试图通过海路或空运从邦角撤军。于是美、英军护航 运输队暂时停止驶往马耳他岛,也不在近海海区活动,而集中全部兵力对突尼斯的 德、意军实行紧逼封锁。参加封锁的舰艇(包括鱼雷艇和小型炮艇)在邦角附近分 两线成半园形展开。舰炮同时向集结的德、意军开火,航空兵在实施封锁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轰炸机和战斗机支援并掩护实施封锁的舰艇,歼灭在机场和空中的敌 机,竭尽全力阻止德、意军乘运输机逃跑。德、意军企图从突尼斯撤走军队的一切 尝试几乎都被粉碎。少数小型舰艇虽然突围成功,逃到了西西里岛,但只有数百人, 其余的德、意军队全部投降了。 盟军这段时间内,在地中海海上交通线作战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由于 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由于兵力使用得当。盟军的海军和空军在德、意军交 通线的全部纵深内不分昼夜地进行活动;装备有雷达的舰艇和飞机,实际上在任何 气象条件下都能成功地实施突击。在战役的结束阶段,盟军兵力在德、意军交通线 上的破交作战活动已发展成为对海岸的封锁作战,美、英军在西西里海峡有效的空 中巡逻,使意军任何横渡海峡的企图都成为自杀性的轻举妄动。1943年4 月30日就 有3 艘意军驱逐舰载运900 人葬身于波涛之中。德、意军的补给供应线被彻底切断, 这是导致德、意军在北非彻底崩溃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海上运输线是北非战役 的关键。 二、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 突尼斯战役结束后,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全部丧失,军事、政治危机日益严 重,意大利海军由于燃料不足,士气低落,不能在地中海发挥作用。 1943年夏季地中海战区的形势对盟国实施进攻极为有利。为此盟军着手准备在 西西里岛进行登陆作战,代号为:“爱斯基摩人”。早在1943年1 月,美、英首脑 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就决定,一旦北非战役结束,便立即在西西里岛登陆,以扫除 盟军在地中海交通线上的主要障碍,并对意大利施加压力,迫使其向同盟国投降。 1月中旬起,美、英军开始在北非各港口集结,进行登陆训练,直接准备时间为6个 月,至7 月7 日完成一切战前准备,7 月9 日对西西里岛实施了登陆作战。 1 、西西里岛概况。 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中部,相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对。墨西拿海峡 非常狭窄,最窄处仅3219米。从突尼斯的阿达尔角(邦角)到西西里岛的博依阿角 相隔只有90海里。 西西里岛,东西长为306 公里,南北宽为201 公里,全岛面积为25537 平方公 里。岛上多山,岛的北部为高原,平均海拔在457 米以上。据1936年统计,岛上人 口约400 万,岛上有环岛和斜贯铁储(西北――东南)及纵横公路。交通颇为方便。 岛的首府为巴勒莫,位于岛的西北岸,系岛上的主要港口,其次是东南岸的锡腊库 扎港。全岛有飞机场10个(东岸2 个、南岸6 个、北岸2 个),水上飞机场4 个 (东岸3 个、西岸1 个)。 2 、双方的作战企图和兵力部署。 (1 )盟军的作战企图和兵力部署。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是盟军作为一次目的有限的登陆作战而计划和实施的。同盟 国领导人认为,在1944年入侵法国以前,盟军应在地中海地区对轴心国实施一次有 效的打击,以改善地中海战场的形势,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同盟国的士气。而这次 作战的最好目标就是西西里岛。盟军通过在西西里岛的登陆作战,达到以下的战役 目的;进一步确立盟军对地中海的控制权,保 障海上交通的安全;增加对意大利的压力,并迫使其退出战争,为尔后盟军向 南欧推进创造条件。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盟军最高指挥官为艾森豪威尔上将;地面部队指挥官为英军 陆军上将亚历山大;海军部队指挥官为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空军部队指挥官为特 德空军元帅。战役指挥部设在马耳他岛。参加登陆战役的地面部队是美第7 集团军 (由巴顿中将指挥)和英第8 集团军(由蒙哥马利中将指挥),两个集团军统一组 成第15集团军群,归亚历山大将军指挥,总兵力约47.8万人。海军部队共出动了各 种舰船约2600艘(其中登陆运输舰船约2100艘,其他战斗舰艇约500 艘),分为三 个特混舰队:西部特混舰队(司令为美军休伊特海军中将)任务是输送美第7 集团 军在杰拉湾海岸长达37英里的正面上实施登陆作战。该舰队下设4 个海上编队:第 85特混编队(司令为柯克海军少将),其任务是将美步兵第45师从阿尔及利亚和突 尼斯送至斯科格利蒂登陆;第81特混编队(司令为霍尔海军少将),其任务是将美 步兵第:师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送至杰拉附近登陆;第86特混编队(司令为康诺 利海军少将),其任务是将美步兵第3 师和美装甲第2 师的部分兵力,从比塞大和 突尼斯送到利卡塔实施登陆;第80特混编队(司令为休伊特海军中将兼任),其任 务是负责输送担任预备队的美步兵第1 师的第18团和第2 装甲师的2 个突击群。 东部特混舰队(司令为英怕特伦・拉姆齐海军中将),任务是输送英第8 集团 军去夺取帕基诺半岛和位于锡腊库扎海岸防御之外的诺托湾沿海地域。该舰队分为 4个特混编队:A特混编队(司令为特鲁布里奇海军少将),任务是从亚历山大港和 塞得港将英皇家第3 登陆袭击队和步兵第5 、第50师送至锡腊库扎东南的马达莱纳 半岛和阿沃拉地域;N 特混编队(司令为洛德・阿什伯恩海军上将),任务是从亚 历山大港和塞得港将英第231 独立旅送至帕基诺半岛的东岸登陆;B 特混编队(司 令为麦格雷戈海军少将),任务是将英步兵第51师自斯法克斯和马耳他岛送至帕基 诺角附近登陆;V 特混编队(司令为维安海军少将),任务是从的黎波里将加拿大 步兵第1 师和英国第40、第41登陆袭击队送至帕基诺半岛西岸登陆。 海上掩护舰队,全部由英海军舰艇组成,归英海军中将A ・V ・威利斯指挥。 任务是掩护盟军两支担负登陆兵输送任务的特混舰队,防止意海军舰艇可能的袭击。 海上兵力为:战列舰6 艘、航空母舰2 艘、轻巡洋舰6 艘和驱逐舰24艘。 在这次登陆战役中,盟军共投入作战飞机约3600架,运输机约1500架。 (2 )德、意军的作战企图和兵力部署。 在美、英军准备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的同时,德、意军也在抓紧进行抗登陆 的准备。意大利海军保留了最好的舰艇用来对付盟军的登陆。然而,由于德、意军 始终不清楚盟军将在何时、何处实施登陆,所以难以作出适当的部署。此外,意海 军总部考虑到舰艇缺少足够的空中掩护,下令禁止舰队在美、英军空中突击所及的 西西里岛周围海域作战。因此,西西里岛的防御主要依靠地面和空军来实施。 防守西西里岛的地面部队为一个集团军,其编成为两个军,下辖6 个快速师、 6个岸防师、2个岸防旅及其它兵力。共约35万人。其中德军2 个师,约5 万余人, 其余是意军,多是由当地居民和地方武装组成的战斗力较弱。 飞机约1400架(但大部已在美、英部队登陆前撤回意大利本土)。在抗登陆兵 力的部署上,德、意军根据对美、英军可能进攻方向的判断,将6 个海防师、2 个 岸防旅和1 个海防团配置在纵深及西部便于机动的地区。一旦抗登陆作战不成功, 便转入纵深进行持久战。 3 、盟军战前的准备。 为了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美、英驻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海、空军,在登陆战役 前2 个月,即从5 月13日起,便开始对意大利本土、撒丁岛、西西里岛及希腊的机 场、港口、交通枢纽、部队集结地域、雷达站等目标进行了广泛、猛烈的轰炸和炮 击,特别在登陆前一个星期里更为猛烈。随着D 日(登陆日)的临近,盟军空军对 西西里岛进行了系统的轰炸,岛上的机场除少数几个之外,几乎全部被摧毁。从5 月13日至7 月9 日,盟军空军共出动飞机42227 架次。从而迫使德、意军把岛上的 1400架飞机全部撤走。撒丁岛上近20个机场和意大利本土的5 个港口不能使用,处 于瘫痪状态。 美、英军在战前还广泛采取了欺骗、伪装活动,以隐蔽其战略企图。西西里岛 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登陆目标,为使德、意军相信盟军的主要进攻目标在希腊,其次 是撒丁岛,盟军的海军舰艇在希腊西海岸进行了一系列的佯动活动。其中最富戏剧 性的是,在西班牙海岸附近,投放了一具经过精心伪装的尸体,让它漂到加的斯附 近岸边。这个“威兼・马丁少校”的尸体,随身携带了一个公文包,里面装有伪造 的盟军准备在希腊和撒丁岛登陆的计划。 对此,使希特勒及德军统帅部确信不疑。此外,美、英登陆部队接受北非登陆 的教训,登陆战役开始前,普遍进行了数周至几个月的登陆训练与演习,保证了登 陆作战的顺利实施。 4 、登陆战役的经过。 1943年7 月8 日美军第7 集团军第一梯队的登陆运输队从北非6 个港口启航, 英军第8 集团军由中东和北非港口启航。7 月9 日所有护航运输队均抵达会合地域, 英军船队集中在马耳他岛东南,美国和加拿大船队集中在马耳他岛以西。航渡中大 风巨浪使护航运输队无法前进。傍晚,大风渐止。在整个航渡和会合地域停留期间, 德、意军的抵抗微弱,只有德军潜艇对盟军舰船进行过袭击,并击沉了3 艘舰艇。 9日晚,运载登陆兵的护航运输队启程,于登陆前5小时抵达各展开地域。与此同时, 英军一个机降旅(2000名官兵)乘坐由飞机拖曳的144 架滑翔机开始空降。由于飞 行员经验不足,加之气象条件复杂(夜暗、大风),只有12架滑翔机在预定地域降 落。47架滑翔机与飞机脱钩过早,未滑到岸上就掉迸海里,大部沉没。 其余的则散落在西西里岛各个不同地域。美军一个加强空降团3400名伞兵乘坐 375 架运输机在不同地点实施伞降,结果也分散在西南沿岸广阔的地带内。这两次 空降行动,部队伤亡惨重,实际上未能完成预定任务。所幸的是,由于德、意守军 疏于戒备,美、英部分空降兵才得以夺占交通枢纽和桥梁。 7 月10日3 时,盟军登陆兵在舰炮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开始登陆。盟军第一梯队 主力由运输船换乘至登陆工具,驶向指定的集结地域,然后在扫雷舰和猎潜舰护卫 下驶往出发地域进行登陆。换乘海域距岸约7 海里,小型登陆船只将登陆分队送上 岸后,迅速返回运输船,如此往返输送登陆兵上陆。在西西里岛东南沿岸登陆的英 军第8 集团军未遇任何抵抗。意岸防师的部分人员由西西里岛居民组成,他们一遇 盟军打击便溃不成军。奥估斯培要塞防御工事坚固,可是当盟国军舰刚刚出现时, 守备部队就放弃了要塞阵地。士兵们不是成批地投降,就是临阵脱逃,军官也未采 取任何措施令士兵进行抵抗。 英军第一天就攻占了宽100 公里、纵深10~15公里的登陆场。蒙哥马利写道: “我军登陆兵第一梯队的登陆在战术上取得了完全出敌不意的效果,敌人仓皇失措, 溃不成军,根本无力进行任何有组织的抵抗”。 在西西里岛西南沿岸登陆的美军第7 集团军各部队遇到了意军的抵抗,但也极 为微弱。第一天日终时,美军即已进占杰拉和利卡塔,夺占了三处各宽12~15公里、 深3 ~5 公里的登陆场。7 月11日晨,德军将“戈林”坦克师的部队调往登陆地段, 向杰拉地域美军进行反冲击。美军登陆兵一度处于困境。但是,盟军航空兵和舰炮 立即向反冲击部队实施了轰炸和炮击,一举击毁德军坦克55辆,使之不得不放弃将 美军赶下海去的企图。美军在击退德军反冲击后,开始小心翼翼地向该岛纵深推进。 艾森豪威尔于7 月11日在写给参谋长联合委员会的报告中说:“战役的发展是令人 满意的,它只受到敌人微弱的抵抗。预料7 月11日日终前第7 和第8 集团军将各有 约8 万人、7000辆汽车、200 辆坦克和900 门火炮登陆。据部队报告,锡腊库扎港 完整无损,可以使用。” 盟军指挥部又于7 月11日夜在杰拉以北地域空投了部队,美军144 架运输机陆 续空投了2000多名伞兵。但是这次空投未能完成预定任务,由于兵种之间协同不好, 23架运输机被英、美军自己的高射炮击落,许多飞机被击伤。 空降兵伤亡很大。 7 月12日晨,美军第7 集团军第一梯队和英军第8 集团军第一梯队登陆完毕, 盟军已具备发展陆上进攻的一切条件。这时,意军成批投降,倒向盟军一边。英军 于7 月14日前,几乎全部俘虏意军两个岸防师,占领了宽140 公里、纵深20~25公 里的登陆场。奥古斯塔和锡腊库扎海军要塞,一枪未发即被英军占领了。7 月13日 夜,124 架运输机试图在卡塔尼亚西南空投英军空降兵,以帮助地面部队更快向该 城推进。但也因各兵种之间协同不好和部队训练不够,11架运输机被自己的高炮击 落,50架被击伤,27架飞机未投下伞兵就返回了机场。 7 月15日,美、英2 个集团军已连接成统一的登陆场。于是德、意军指挥部决 定将部队从西西里岛西部撤往该岛东北部。美军第7 集团军各部队开始向北推进, 7月22 日,美军抵达西西里岛北岸,进占巴勒莫。他们每占领一地,就迅速修复机 场,并立即将航空兵进驻该地。 7 月20日,亚历山大将军命令美第7 集团军主力转向东部,在英军第8 集团军 协同下向墨西拿进攻,以切断德、意军撤向墨西拿海峡对岸的退路。 可是,德军坦克部队在7 月13日将英军第8 集团军阻止于奥古斯塔以北。英军 多次试图向卡塔尼亚推进,但均告失败,集团军司令遂于7 月21日决定暂时全线转 入防御。 从7 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起,原来就不积极抵抗的意军更是成批地投降。德军 指挥部不得不靠自己的兵力防守西西里岛。德军坦克第14军辖“戈林”坦克师、摩 托化第15师和刚调到岛上的摩托化第29师奉命扼守西西里岛东北部。盟军指挥部在 增调兵力后,于8 月4 日对德军防御阵地发起进攻。 经过航空火力准备和炮火准备后,英军首先转入进攻,于8 月6 日占领较大的 港口城市卡塔尼亚。美军在其左翼推进,从西北迂回埃特纳火山,于8 月14日占领 该山头。此时,英、美军在西西里岛上的兵力已达16.8万人。 8 月中旬,德军加紧从墨西拿海峡向勒佐加拉勃利亚撤退。由于盟军行动迟缓, 德军指挥部在强大的防空火力的掩护下,将约4 万名德军、6 万名意军、9600辆军 车、47辆坦克、94门火炮、2000吨弹药和15万吨其它补给品从西西里岛撤走。到8 月17日美、英军先后进入东北重镇墨西拿,从而占领了全岛。 此次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德军有数千人被击毙,5500人被俘,13500 人受伤, 但大部分伤员都撤出了该岛。意军约有20万人被盟军俘虏,残部缴械投降。盟军死 亡7800人,伤14400 人,失踪2870人。意军有8 艘潜艇被英军击沉,盟军缴获坦克 250 辆、火炮500 门、飞机1100架。盟军这次登陆战役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动 摇了德、意联盟,促使意大利国王下令解除墨索里尼的职务并对他实行“保护性监 禁”。但是,此次登陆战役却未能达成合围德、意岛上部队,并将其就地歼灭的作 战目的。 5 、作战简评。 此次作战,盟军趁北非战役胜利之际,集中了欧、非地区的陆、海、空军主力, 向西西里岛发起进攻,因而在兵力对比上形成了对德、意军的绝对的优势。战役中 突出反映了盟军注重并依赖“火力优势”的登陆作战的特点。 在实施登陆作战前2 个月内,盟军即对德、意军实施广泛、猛烈的轰炸和炮击, 夺取了制空、制海权。因此在整个登陆战役过程中,登陆部队未受到德、意海上和 空中的猛烈抗击。盟军海空军对登陆兵积极而有效的支援,对登陆兵顺利上陆以及 陆上战斗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德、意军则因北非新败,地中海方向又非德军 防守重点,加之意军多系为地方武装、装备陈旧、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弱。因而此 次战役,盟军方面始终处于“以强击弱”有利态势。 在此次战役中,盟军采取的一系列欺骗、伪装和保密措施,保证了战役的突然 性。战前德军最高统帅一直认为,盟军在地中海西部的主要目标是撒丁岛,对西西 里岛只会采取一些牵制性行动,而在东部将进攻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直至到了 7月9日,即英、美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前夕,德军统帅部还电告其南方集团军群和东 南集团军群司令,认为盟军将在希腊实施登陆作战。 德、意军之间协同不好,是其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失利的重要原因。德、意军在 岛上抗登陆兵力的部署上意见不一致。德军主张应将主力全部配置在西部浅近纵深, 歼登陆兵于水际滩头。而意军统帅则主张将主力全部配置在纵深和东部地区,以增 大抗登陆的韧性。双方相持不下,最后只得采用折衷方案,将主力分散配置。担负 抗登陆一线的重任交给意军由后备兵员组成的海防部队。这些人多半憎恶德国人, 对守岛作战持消极态度;加之整个抗登陆兵力部署不当等因素,使盟军占有了较大 优势。 三、地中海海战的结束和意大利投降。 1 、双方的战略企图。 1943年5 月盟军在华盛顿举行了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了关于进攻意大利本土 和最后击败德国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美英双方就最终如何击败德国的问题再次进 行详细的磋商。英国主张首先人侵意大利,认为这是入侵西西里岛后的必然步骤。 他们认为,只有当德军驻法国的兵力减少到不超过12个师时,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 才能取胜,而减少德军兵力的最可靠的途径是,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使德国分兵 去接替驻巴尔干半岛的原意大利部队。美国则认为,只有入侵西欧,才能打败德国。 先进攻意大利虽然牵制了德军,但也将拖住盟军,这有可能影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 作战行动。双方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了协议,即美国同意先进攻意大利,但条件是 此次作战只能动用已在地中海的部队,而且还要从这些部队中抽出7 个师,撤回英 国,以作为将来横渡英吉利海峡作战行动的主力。英国则明确表示保证参加进攻法 国的作战,并同意把1944年5 月1 日作为进攻日期,他们还同意把太平洋战区的整 个作战问题交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全权处理。 西西里岛战役后,意大利国内已掀起了推翻法西斯制度和反对战争的高潮,迫 于形势和各方的压力,1943年7 月25日意大利国王终于解除了墨索里尼的职务,并 推出了彼得罗・巴多利奥元帅为首的新政府。新政府上台后,一方面仍旧敷衍希特 勒,另一方面开始与盟国谈判退出战争的条件。其基本想法是,在不大张旗鼓的条 件下,加入英、美的反德联盟。即不愿蒙受正式宣布投降的奇耻大辱,只想改换门 庭。这种想法当然遭到了盟国公众的强烈反对。经过紧张而秘密的谈判,意政府最 终同意正式宣布投降并退出战争。 德国事实上根本不信任意新上台的政府,西西里岛战役后,德国就开始向意本 土调集部队,加强其在意大利的力量。按希特勒的考虑,一旦意政府宣布投降,德 军就立即解除意大利军队的武装并占领整个意大利。到1943年9 月初,德军在意大 利己有17个师,并大部分集中在意大利北部。 2 、盟军在萨勒诺的登陆。 按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达成的协定,1943年9 月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 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登陆战役,其代号为“雪崩”作战。 登陆战役的总指挥为英国的坎宁安海军上将,地面部队为美第5 集团军由美陆 军中将克拉克指挥,海军兵力由美海军中将休伊特指挥。参加登陆作战的兵力分为 南部登陆编队和北部登陆编队。 南部登陆编队,即第81特混舰队。编有运输舰船18艘、坦克登陆舰30艘,步兵 登陆舰32艘、坦克登陆艇6 艘、支援登陆艇4 艘、巡逻艇12艘、扫雷舰艇21艘及其 它各种小型舰艇32艘,主要任务是负责遣送、保障美步兵第6 军在意大利的帕埃斯 图姆附近登陆。其支援和掩护舰艇为美巡洋舰3 艘、驱逐舰17艘及其他作战舰艇2 艘。 北部登陆编队,即第85特混舰队。编有运输船8 艘、步兵登陆舰4 艘、坦克登 陆舰90艘、步兵登陆艇96艘、坦克登陆艇84艘、猎潜艇和布雷舰艇23艘、扫雷艇7 艘、拖船4 艘。主要任务是负责遣送、保障英步兵第10军在梅奥里维那特里和巴蒂 帕利亚登陆。其支援和掩护舰艇为英巡洋舰4 艘、驱逐舰18艘及其他作战舰艇1 艘。 此外,担负登陆战役海上支援和掩护任务的还有航母支援编队(护航航空母舰 4艘、轻型航母1艘、巡洋舰33艘和驱逐舰9 艘)和海上掩护编队(战列舰4 艘、航 空母舰2 艘及驱逐舰21艘)。 9 月3 日至6 日,各登陆输送队分别从奥兰、阿尔及尔、比塞大和的黎波里出 发,在西西里岛以北海域会合后,于9 月8 日向各指定的登陆地域出发。在航进过 程中遭到德轰炸机的攻击,盟军的1 艘坦克登陡艇被击沉,另有几艘舰艇被击沉。 9 日凌晨,各登陆输送队抵达各自的换乘水域,开始实施上陆战斗。尽管盟军 有强大的炮火支援,但因受到德军的猛烈抵抗,登陆部队遭到严重损失。当天日终, 虽然盟军登陆部队已全部上岸,但南北两支登陆编队所占领的登陆场仍很不稳固。 在登陆作战过程中盟军海军舰艇对登陆部队实施了不间断的火力掩护和火力支援, 有力地保障了陆上部队的作战行动。在这过程中由于受到德军航空兵的轰炸和水雷 的阻扰,盟军舰艇损失较大。从9 月9 日至9 月15日,盟军共有1 艘战列舰、2 艘 巡洋舰遭重创;4 艘巡洋舰轻伤;2 艘驱逐舰、1 艘医院船和1 艘补给船被击沉。 9月16 日,由西西里岛越过墨西拿海峡北上的英第8 集团军的前锋部队和美第5 集 团军会合,从而使德军不得不放弃萨勒诺和那不勒斯。 3 、意大利投降。 正当美第5 集团军(辖美步兵第6 军及英步兵第10军)在萨勒诺登陆的同一天, 意大利政府正式宣布了投降决定。为了报复意大利,希特勒宣布意大利全国戒严, 并解除了意军的武装。德军还劫走了被监禁起来的墨索里尼,在盟军尚未占领的地 区,恢复了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傀儡政府,实行恐怖统治。为此,在意大利正 式宣布投降之后,盟军和德军在意大利半岛北部仍不断地进行作战,直到1945年5 月2 日德军残部投降为止。 根据盟军与意大利签定的停战协定,意海军所有军舰,连同舰员和武器必须转 移到盟军指定的港口去。意海军执行了这个协定,除在转移过程中被德军击沉的外, 都相继转移到了同盟各港口。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战区的作战以意大利海 军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