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7章 决胜沙场外 ---------------------------------------------------------------- 晋绥根据地,东与晋察冀边区相连,西与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依,东南 面紧靠晋冀鲁豫。它是延安的屏障,也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联系的唯 一交通要道。日军与蒋介石集团都对此地区虎视眈眈,以政治、军事、经济等综合手段妄图 毁灭中共的战略枢纽。 1940年1月中旬,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皑皑白雪覆盖着晋西北大地。贺龙、关向应 率120师主力回师晋西北以后,开始处理“十二月事变”后遗留下的种种难题。这时,中共 中央发来指示:要求“贺、关将整个晋西北及绥远,南起汾离公路,北至大青山脉化为巩固 的根据地,建立西北与华北的战略枢纽。”贺龙、关向应等人明白,这是中共中央的一项重 大战略部署。晋绥地区地位重要,把它建设成巩固的根据地,意义重大。于是,贺龙、关向 应等人认真分析了晋西北地区的基本形势。然而,他们面临的却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局面。作 为晋绥抗日根据地主要部分的晋西北,是八路军最早开辟的敌后根据地之一,然而,在结束 “十二月事变”之前的近两年半时间里,是一种统一战线的局面。阎锡山采取种种阴谋手 段,使各级政权、财权大多为国民党所掌握,群众的动员和组织,人民武装和抗日政权建 设,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和破坏,中国共产党和进步的抗战组织的活动,经常遭到干扰和破 坏,因而根据地的许多建设工作,此时几乎还要从头做起。同时,日军在晋西北周围驻以重 兵,配置有第二十六师团和3个独立混成旅团的部队以及一批伪军。他们正在准备发动大 “扫荡”,扩大占领区,而120师主力转战晋察冀,长期作战,两期整军计划都未完成,亟 待休整;留晋西北部队在阎锡山“饿死、困死、赶走八路军”的阴谋活动中,减员严重,新 358旅主力714团仅有1000余人,警六团、独二团等则不足1000人,战斗力有所削弱;新 军长期以来以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武装的面目出现,人多枪少,成员比较复杂,阎锡山发动 “晋西事变”以来,思想上问题不少,极需整训。 财政经济问题更是困扰根据地建设的严重障碍。晋西北处在西起黄河,东至同蒲路,北 到长城,南抵汾离公路之间的黄土高原上,东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西邻陕甘宁边区和国民 党军控制的神木、府谷地区,南面为阎锡山统治的晋西南,北接绥南游击根据地,南北长约 270公里,东西宽约160公里,幅员比较狭窄,而且没有扩大发展余地。这个地区内有30 多个县,但抗日政权管辖下的人口仅一百几十万,地瘠民贫,其北部更是山西有名的贫困区 域。以本地资源供应众多军队和地方脱产人员,支持长期战争,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不 足。抗战以来,由于日寇的摧残,战争的破坏,连年的天灾,加上阎锡山数十年的残酷盘 剥,晋西北人民生活已极其困难。“十二月事变”期间,阎军对晋西北又作了一次洗劫,把 本已不多的财富掳掠一空。晋西北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据调查,到1940 年初,农业劳动力比战前减少了三分之一,骡驴减少十分之八九,羊减少十分之六;许多土 地荒芜,耕地面积仅达战前百分之八十四,粮食产量降低三分之一以上,棉花总产量只及战 前的百分之三;工矿、手工业大部分被毁,本来不发达的手工纺织业更是百分之百地停顿 了。吃饭、穿衣成为最严重的问题。粮食极度匮乏。部队很难筹措到足够的食用谷物,只能 以黑豆充饥。这种黑豆,本是用来喂牲畜的,现在却成了人们的主粮,而且就是这种黑豆也 供应不足,有时部队只能喝黑豆煮的稀饭。贺龙、关向应他们也和大家一样。他们把黑豆皮 去掉,将其碾成小颗粒,煮成干饭,其味苦涩。当地把这种做法叫做吃“黑豆糁糁饭”。师 副官处怕贺、关天天吃黑豆影响身体健康,想设法给他们弄点白面、小米来调剂一下,但 是,贺龙不允许,他说:“大家能吃,我们为什么不能吃?”关向应也笑着说:“比起我在 国民党监狱,这种伙食太好了。”有时候,续范亭等领人来,120师招待他们的也是黑豆糁 糁。在穿着上,许多部队的衣被鞋袜皆无着落,新军几乎完全没有被子。 阎锡山统治山西,有着自己的一套方式和办法。他并没有把蒋介石政府真正放在眼里, 蒋介石为了控制全国经济和财政,曾明令各省不得自行发行纸币,然而,阎锡山对蒋介石却 玩起了阳奉阴违的把戏。他一面向蒋介石政府要钱装满自己的腰包,一面私自发行钞票,坑 害百姓。阎锡山怕蒋介石干涉,以晋兴出版社作掩护,在山沟里秘密印刷他的纸币。由于印 刷质量不佳,人们把这种纸币叫做“大花脸”、“二花脸”。初发行时,每1元可买小麦 1.5公斤,两年后,由于发行过滥,屡屡贬值,以致1元钱买不到0.5公斤小麦。阎锡山 在晋西北留下了几千万元“大花脸”。“十二月事变”之后,这种钞票一夜之间成了废纸, 使晋西北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也给120师的财政带来严重危机,为此,贺龙、关向应向 中共中央和北方分局报告说:“我军保存的大多是‘大花脸’,故‘大花脸’打倒给了我们 以严重打击。”抗日政府真可谓一贫如洗。部队那一点点生活津贴一连六七个月发不出来, 连买冬衣的钱也没有。进行经济建设,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的重重困难。 mpanel(1); 贺龙、关向应迎着这样的困难,开始了领导建设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工作。 贺龙、关向应首先决定,成立晋西北根据地的领导机构。1月26日,在贺龙、关向应 回到晋西北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上,着重讨论了成立晋西北政权机构及制 定施政纲领问题。2月1日至3日召开的第一次行政会议上,宣布成立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 署(这是为了便于进行统一战线工作,沿用的阎锡山政权机关的旧称,1941年8月1日改 称晋西北行署)。由续范亭任主任,牛荫冠任副主任。行署成立以后,很快任命了各专员公 署的专员。续范亭、牛荫冠等在建设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支持革命战争上发挥了重要作 用。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贺龙、关向应、滕代远负责,将晋西南、晋西北两个 党委合并,成立晋西区党委,由原晋西南区党委书记林枫任书记,原晋西北区党委书记赵林 任副书记,领导晋西南、晋西北两区党的工作。2月24日,遵照中共中央1月23日指示, 成立了晋西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晋西北党政军各项工作,贺龙为书记,关向应为副书 记。为了统一协调动用各种力量,还由各界代表组成了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由贺龙任 主任委员。在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下,逐步展开了建设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后,一场“扩兵、做军鞋、献金、献粮”的“四大动员”运动在晋西 北大地蓬勃开展起来。 淳朴而正直的农民们,从共产党、八路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于是,把最优秀的 青年送进了部队。阳光下,院落里,姑娘、媳妇们热情地为部队做着军鞋…… 仅仅两个多月,“四大动员”运动就取得了成果: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参军青年达 1.5万人,做军鞋12万双,献粮600万公斤,献金折合法币(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废 止银本位制,采用纸币制,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181万元。 这些成果,对解决根据地的困难,壮大人民武装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共中央书记处曾对 此给予了肯定:“创造晋西北根据地和四大动员都获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轰轰烈烈的“四大动员”运动中,曾涌动着一股逆流,产生了严重的错误。 临县。 商会会长冯锡蕃忐忑不安地在客厅里踱步。一个个令他心悸的消息不断传来:东庄的地 主王德柱被决死队吊起来了,正在拷打,让他献金、献粮;七八户富农被抄了家,搜出了许 多银元…… 冯锡蕃掏出手帕拭去额头的汗水,他意识到,自己也逃不过了。不久前那可怕的情形又 浮现在面前。 在日军大举进攻的时候,阎锡山的晋绥军闻风丧胆,纷纷溃逃,驻临县的阎军一夜间便 逃得精光。冯锡蕃见状,惊恐万分,于是随着溃退的阎军一同逃往他乡,但第二天他又自行 脱离了阎军返回了临县。结果,被人诬告,说他是汉奸,当过阎锡山的方正县县长,还杀害 过抗日干部。因而被临县新政权扣押,并没收了他的财产…… 眼下,虽然事情基本查清,他被放了出来,可是又碰上“四大动员”运动。昨天决死队 来人通知,他已被列入“四大动员”的重点对象,要他积极支援新政权,要带头多交粮食、 多交银元。 冯锡蕃焦急地踱着步,他的全部财产已被没收,用什么来支援新政权呢? 这时,决死4纵队的十几名队员来到了冯锡蕃的宅邸。冯锡蕃慌慌张张地迎了出来。 “冯锡蕃,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是交粮食,还是交银元。”决死队员们大声问着。 冯锡蕃为难地说:“弟兄们,我的财产已经交了公,眼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没等冯锡蕃话说完,一个决死队员冲上来,一把抓住冯锡蕃的衣领,厉声说道:“冯锡 蕃,你敢对抗抗日民主政权!谁都知道,你是临县的商会会长,全县有名的大财主,现在却 装起穷来,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说完一挥手,几名决死队员冲了过来,不由分说, 将冯锡蕃捆绑起来,押走了。 冯锡蕃被扣押,决死队要他拿出1万元银元,否则就关着不放。 “冯锡蕃被抓起来了。”这消息使地主富农们心惊肉跳,他们纷纷私下议论:现在这共 产党可了不得啊,说抓就抓……我看,这共产党还不如那阎锡山呢…… “四大动员”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晋西北地区各级领导的重视。 晋西区党委书记林枫1940年9月21日在晋西北第二次行政会议上指出:“‘四大动 员’没有很好地把握统一战线的原则,违犯了统一战线,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许多本来不 是要反对我们的人,由于我们过左的错误,引起了他们的逃跑,很多人本来可以和我们一道 抗日的,但我们的错误做法,使他们产生恐惧,以致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巩固。”因此,纠正 “四大动员”中的错误,便成了当时建设晋西北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问题。 贺龙、关向应作为晋西北根据地的最高负责人,虽然当时正忙于组织指挥春季反“扫 荡”和准备对付国民党军第69军可能从黄河以东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但是,对“四大动 员”中发生的问题,他们仍然十分关注。贺龙曾对晋西区党委副书记赵林说:“老赵呀,你 们把筹来的钱、物交给部队,这是对的。可是,工作中有缺点啊!动员嘛,还得做工作,搞 强迫命令可不应该。过去我在旧军队工作,要筹款筹粮,就把土豪绅士们找来,要他们出钱 出粮,他们还能不给?可现在我们要搞统一战线,既要向他们筹款筹粮,还要团结他们抗 日,特别是中农,搞强迫命令更不对!”春季反“扫荡”结束后,贺龙、关向应立即把主要 精力转入纠正“四大动员”出现的错误上来。 5月15日,晋西区召开扩大干部会议。 为了参与总结根据地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部署纠正“四大动员”中的偏差,贺龙、关向 应等人参加了会议。 贺龙在会上指出:“四大动员”的主要问题是用强迫命令的方式让地主、富农献金、献 粮,有的还吊起打地主,擅自搜查。这些做法不仅使地主富农害怕失去其经济利益,而且感 到人身安全无保障,对共产党感到失望。关向应进一步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不怕犯错误,错 了,就要及时纠正。于是,会议总结了“四大动员”的经验教训,确定组织军政民联合考查 团分赴各地检查纠偏。贺龙、关向应为此从120师抽调了300余名干部组成19个工作团, 参加区党委主持的纠偏工作。 扩大干部会议结束以后,贺龙、关向应立即把周士第找来,关向应对他说:“你马上去 延安,向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晋西北根据地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详细汇报。” 中央书记处听了汇报,于6月8日对晋西北的工作发出指示,指出:晋西北的这一错误 是“政策一般过左,有离开统一战线正确原则的极大危险”。贺龙、关向应对此十分重视。 他们认为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进一步端正和提高干部思想,克服“左”倾倾向。 于是与林枫、赵林商量,决定立即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然而,此时,日军又发动了夏季大 “扫荡”,晋西北全体军民投入了紧张的反“扫荡”,会议不能开了。他们决定在高级干部 中先行传达,并联系实际,分项检查政策上“左”的倾向。后来,晋西区党委根据贺、关意 见召开了地委书记联席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指示,以提高干部认识,检查纠偏工作。贺龙、 关向应参加并主持了这次会议。与会的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晋西北出现这种“左”倾错误 的根源“是对中国革命性质、统一战线政策及中国革命长期性认识不足”,从而提高了思想 和政策水平。 在贺、关等领导下,这次会议使晋西北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走上了健康发 展的道路。因而,中共中央于1941年2月14日将贺、关、林、赵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的报 告提纲批转各根据地参考。 贺龙、关向应对于“四大动员”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十分重视,对有些做过了头的事 情也亲自了解,并作了干预。 一份份情况报告摆在贺龙和关向应面前,当看到临县开明绅士冯锡蕃被扣押的情况后, 关向应的眉头紧锁起来。他知道,冯锡蕃对晋西北抗战工作是有贡献的。贺龙也感到意外, 于是拿起电话,要通了决死4纵队司令员雷任民。 在电话中,贺龙告诉雷任民:冯锡蕃是120师的老朋友了,他从1937年起就为八路军 办事。1937年冬,120师刚到晋西北,前方指战员没有冬装御寒,贺龙让供给部找冯锡蕃想 办法。冯锡蕃经过多方奔走,冲破诸多难关,为120师筹制了1万套棉衣,价值银洋约20 万元。此后,也经常为八路军解决困难。贺龙说:“对于这样一个人,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 他呢?他的财产已经被没收,哪里还有1万银元。快做点工作,把冯锡蕃放了,送他到120 师师部来。” 雷任民放下电话,立即对冯锡蕃的情况进行了解。几天后,雷任民在临县请冯锡蕃吃 饭。席间,雷任民望着满脸迷惑神情的冯锡蕃,心里十分难过。于是对冯锡蕃说:“实在对 不起你,让你在军法处住了这么久,今天请你吃点便饭,座谈一下。 贺老总打电话来,要你去师部。饭后我派人送你去。”在决死4纵队骑兵护送下,冯锡 蕃来到了120师师部。师部供给部副部长范子瑜接待了他。参谋长周士第专门来看望,对他 说:“你可以到司令部来玩嘛,不用怕。贺老总为你的问题,同雷司令谈过多次。贺总说, 如果有谁杀害冯锡蕃,我同他算老帐。”听了这话,冯锡蕃感动得流下了泪水。从此,他走 上了革命道路,在根据地的商业贸易战线上积极工作,为改善晋西北经济环境而努力。后 来,随贺龙入川,先后担任过四川省商业厅、供销社、医药贸易公司、医药公司的负责干 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74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晋西北根据地纠正“四大动员”中“左”倾错误的工作取得 了成绩,争取回来逃亡在外的富户364户,占逃亡富户的三分之二,争取了不少中间分子和 知识分子,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统一战线工作有了很大进展。 为解决晋西北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贺龙、关向应花费了更多的心血。 1940年2月在窑头村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贺龙、关向应要求各部队集中人力、物 资进行后方建设,力争自力更生,减轻人民负担,为晋西北人民分忧。他从工人自卫旅中挑 选了一批学生和技术工人,让他们带着几台旧机器,以120师修械所为基础,去黄河西岸陕 西葭县(今佳县)办兵工厂。1940年3月,他们办起了晋绥根据地第一个兵工厂――悖牛 沟修械厂(后改称晋绥兵工厂),从此晋西北根据地有了自己的军工企业。 为了解决晋西北严重的经济困难,贺龙、关向应决定,大力发展生产,尤其是恢复和发 展农业生产。晋西北行署成立不久,就颁布了《减租减息条例》,规定在全区普遍实行减租 25%,并取消一切附加,新债和旧债的年利率一律不准超过1%,严禁对农民高利盘剥。这 一条例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接着,经过贺龙、关向应、林枫、 赵林共同商量,成立了晋西区党委财经委员会,贺龙亲自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书记,统一领导 晋西北的财政经济工作。 早在1940年1月,120师刚回到晋西北,师领导就认识到经济问题对于120师立足晋 西北的重要性。于是,把师供给部陈希云和范子瑜两位部长分别派到晋中和晋北,要他们到 敌占区去筹款。结果,收效甚微。而后范子瑜又奉命去大青山地区筹集物资,到敌占区和国 统区去换取晋西北急需的资金。1940年下半年范子瑜第一次上大青山,变卖了筹措到的物 资,带回三四十万块银元。 这时,延安的党中央机关,经费也极为困难。军委参谋长叶剑英、后勤部长叶季壮打电 报向120师求援。贺龙把陈希云、范子瑜找来,让他们看了延安发来的电报,然后问:“你 们看怎么办?”两位部长心里想,好不容易弄来的这点钱还不够晋西北用呢!可是,首长问 话岂能不答。范子瑜只好说:“请老总裁定吧!”贺龙又问:“你们从大青山带回来多少 钱?”范子瑜说:“三四十万银元。”甘泗淇、周士第互相看了看,然后对贺龙说:“老 总,你决定个数字马上送去吧。”贺龙衔着烟斗沉思片刻说:“你们从中拿出三分之二连夜 送到延安去。”陈希云着急了。眼下晋西北急需用钱,送走那么多,自己怎么办呢?他马上 说:“老总,我们部队还没有过冬的棉衣呢!”贺龙看了他一眼说:“你要头,还是要身 子?” 范子瑜共上了3次大青山,每次回来,贺龙都让他给延安送钱。整个抗战期间,晋绥地 区向延安送了多少钱,已无法统计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财经委员会决定建立人民自己的银行。这是一个重大任 务,在银行负责人的人选上,贺龙、关向应、林枫都想到了刘少白。刘少白很早就同中国共 产党有接触。他的女儿刘亚雄是加入中国共产党较早的一批女党员之一。1937年8月由王 若飞、安子文介绍,刘少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不公开身分的党员。刘少白毕业于山西大 学法律预科,在河北省建设厅、天津商品检验局当过科长,有相当的经济工作经验,而且, 对山西的经济情况比较熟悉,是一个理想的人选。因此,贺龙亲自出面邀请他出任总经理, 筹建银行。经刘少白多方筹措,筹集到了开办银行必需的资金。1940年5月,西北农民银 行在兴县正式成立,不久,又发行了晋西北根据地的货币――西北农币。银行的成立,农币 的发行,对于稳定金融,争取晋西北财政经济的好转,起了重要作用。1940年晋西北进入 了更加困难的时期。春季和夏季日寇对晋西北的两次大“找荡”,特别是实行“杀光、抢 光、烧光”的“三光”政策的冬季大“扫荡”,使晋西北尚未来得及解决的经济困难更加严 重。1941年春,晋西北行署召开财政经济会议,贺龙在会议上作了报告,他指出:“现在 的问题是群众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房子住。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中心工 作,党政军民,要一致努力,各级领导要深入实际,下决心把生产建设工作做出成绩来。” 会议确定把发展生产、加强经济建设作为1941年的中心任务,并明确提出了“以农业为 主”的发展生产方针。会后,党政机关将行署、军区、新军总指挥部、青联、妇联等单位联 合起来,组成晋西北春耕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区党政军民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军区后勤部 门着重抓了4件事:第一件,生产粮食;第二件,解决服装供应。主要是发动部队种棉花, 建设河西被服厂和用土特产交换布匹。至1942年夏天,120师每人都领到了1套夏服,并 且拨给新军8千套夏装;第三件,解决副食品供应和燃料。要求各部队建立油榨房、粉房、 挖煤炭。晋西北煤多,独1旅、独2旅(358旅返抵晋西北后,新358旅改称独2旅)各抽 出一部分人来开矿挖煤,供应部队和群众燃料;第四件,开办商店,活跃经济,解决部队的 日常开支。半年内,晋西北各部队一共开了16个商店,赢利法币70万元,农币60万元。 在贺龙和关向应等人的领导下,部队生产发展很快,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经过党政军民在 发展生产方面的不懈努力,到1943年,晋西北的经济状况,已有显著改善。 晋西北是华北与西北、中共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枢纽。1940年10月,贺龙和关 向应等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了晋西北交通司令部,由120师358旅和决死2纵队各组织 了相当于1个营兵力的交通大队,专门担负护送延安与敌后各根据地来往人员、物资、经费 的任务。1941年3月,又成立了以120师干部为主的晋西北军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参谋长 周士第兼任主任委员,进一步加强交通部队,做好护送工作。许多从晋察冀、晋冀鲁豫、山 东和江苏等地去延安开会、汇报和出差的人员,都要经过晋西北,在兴县落脚。120师为此 设立了两个招待所,由副官处长陈仕南负责接待来往人员。贺龙对陈希云、陈仕南说:“兴 县是延安的大门,我们要为党中央、毛主席看好这个大门。一方面要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 安全;一方面要把过往同志的生活照顾好。他们提出的要求,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要帮 助解决好,使他们满意。”1942年10月,刘少奇从新四军回延安。一路上要通过敌人的重 重封锁线,被褥、替换衣服等都不便随身携带。一到兴县,供给部就给刘少奇将这些东西一 一补充好。中共其他领导人从敌后来到晋西北,也都是缺什么补什么。对于一般过往干部也 是这样。1942年5月,晋察冀的抗大二分校一批学员迁往延安,一个100多人的女生队, 在过同蒲铁路时,被敌人冲散,被子、衣服、生活用品全部丢光了。当她们三五成群地到达 兴县时,供给部及时给她们补充了被服。贺龙知道了很高兴。他说:“延安生活很困难,我 们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给党中央增添麻烦。要想方设法减轻陕甘宁边区人民的负担,这 是我们的光荣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革命义务。”1942年秋,彭德怀从太行山到延安开 会,经过若干道封锁线,东西都扔光了。他路过兴县时,对120师招待所的工作人员们说: “感谢你们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吃的,穿的,还有牲口,还特意给我们改善生活,让我们 好好休息。贺总在晋西北宁肯自己饿肚子,吃黑豆,也要招待好过往干部,这一点,人人皆 知,我是很钦佩的。”120师的文化建设,在八路军中是很著名的。在贺龙的倡导和支持 下,120师成立了战斗剧社。1939年,120师又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抗日军政大学和冀中 参军青年中动员了不少人参加剧社,编演了许多好的话剧,使战斗剧社成为敌后一个颇有影 响的艺术团体,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后来,活跃于电影界、话剧界的著名导演 成荫、欧阳山尊、严寄洲等都曾在这个剧社工作过。1941年,120师成立了战斗平剧社(京 剧在当时称平剧)。贺龙向负责组建平剧社的刘西林、张一然说:“演旧戏一定要除掉封建 毒素和低级庸俗的内容,要表现历史上除暴安良的正义人物和抵抗外侮的民族英雄,使人增 长历史知识和民族意识。”平剧社成立后,演出了不少新编历史剧。后来,这个平剧社与鲁 迅艺术学院剧团合并,组成延安平剧院。解放后,活跃在京剧界的薛恩厚,就是战斗平剧社 的领导人之一。在120师各部队中,体育运动历来蓬蓬勃勃。最负盛名的是120师战斗篮球 队,许多队员都是专门挑来的。在冀中,贺龙发现了曾参加过1936年奥运会的中国篮球队 员刘卓甫,可是,人家已经当了抗日政府的县长,可贺龙爱才如命,想方设法经冀中主任公 署把他调到了120师。当时这个业余球队在陕甘宁边区和晋绥、晋察冀根据地都是很有名气的。 有的队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了体育界的领导干部。 1940年5月4日,晋西北召开文化界救亡联合代表大会,成立晋西北文化领导机构。 会上,关向应作了《敌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报告,对文化工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 地的意见。贺龙在会上也讲了话,他说:“我的意见:一,文化人要学鲁迅;二,文化不能 脱离政治和军事,文化对革命要起先锋和推动作用;三,应发展晋西北的文化。在前方作文 化运动是不会杀头或被捕的,我们反对对文化的压迫。今天在这里有枪杆子给你们放哨,笔 杆子和枪杆子联合起来!今天我们的枪杆子上有马列主义,这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联合 代表大会的闭幕会上,贺龙又即席讲话说:“晋西北的大学生很少,这可见一般文化之落 后。”他举出几个具体事例后风趣地说:“许多新的行政工作人员不会做‘官’,上面有命 令,下级不知道执行,这都是文化程度不够的缘故,所以,要发展晋西北文化。”他还谈到 晋西北的戏剧艺术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他说:“戏剧一方面应注意观众的水准,要重 视民间形式,但完全的旧形式也不能全盘搬来,要加以改造,要使内容与形式渐渐统一起 来。” 随着晋西北农业生产的恢复,人民生活的改善,晋西北的戏剧运动以120师战斗剧社和 区党委七月剧社为中心开展得十分活跃。1941年8月15日,120师政治部召开戏剧运动座 谈会,总结一年来开展戏剧运动的经验。贺龙在会上讲话说:“一,对于战斗剧社,我们要 求它一方面领导和团结各旅、团的剧社,一方面还得有三大本事。什么本事呢?第一,要能 为纪念大会、干部会议演出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都好的多幕大剧;第二,要能在千万人的大 会上,演出有教育意义的、大众化的、战士们一看就懂的独幕剧;第三,要能演出给老百姓 的、为老百姓所欢迎、所了解,而且能教育和组织他们的戏剧。”“二,对各旅、团的剧 社,我们要求演大众化的、配合政治工作、巩固部队、宣传组织群众的戏剧,同时还要提高 自己的艺术水平。” “三,我们要组织戏剧游击小组,配合敌占区工作人员和少数武装,以闪电的姿态到敌 占区去,演些短小精悍的好戏,振奋敌占区的群众。”“四,要多多创作,无论是戏剧、歌 曲,还是舞蹈,不要老一套。唱歌,几部合唱不好,还是齐唱受群众欢迎。要组织采访团到 各分区去搜集材料,多创作新的东西。”“五,为了开展部队和地方戏剧运动,我们要培养 艺术干部,以战斗剧社为骨干,从地方学校和部队中,有计划地调艺术干部受训。”“六, 对平剧(京剧),我认为应接受其优点,删去有封建毒素和庸俗落后的成分,用严肃态度来 研究它。演出的剧本应该是表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使观众增长民族意识和历史知识。” “总的来说,我们的戏剧要深入部队,面向战士,教育群众。” 不久,120师组织了战斗剧社“游击剧团”,到敌占区去进行武装宣传。贺龙对战斗剧 社社长欧阳山尊说:“现在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部队和老百姓都很困难,尤其是敌占区的 老百姓。你们要去给他们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巩固他们最后胜利的信心,并且从他们那里 搜集材料写出作品。”著名作家肖三在听了贺龙讲话以后感慨地说:“谁说贺龙同志只是一 介武夫?称他为中国的恰巴耶夫(苏联十月革命后,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俄国战争中的英雄、 红军名将,在中国有的译为“夏伯阳”),我看,除了某些特点外,并不相似啊!” 大青山地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是晋西北战略枢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20师 主要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1940年7月,贺龙、关向应根据中共中央对绥远工作的指示, 决定将雁北和绥远合并,成立中共绥察区党委,由白如冰任书记。接着,贺龙、关向应又提 出了建立绥察游击行署的意见,以统一全区行政,加强根据地建设的领导,还从晋西北抽调 了200余名干部支援大青山财区。1940年8月,召开绥察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晋西北行 政公署驻绥远办事处,主任姚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