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殖民地教育发展(4) 修身课是仅次于国语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所谓修身,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是对 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塑造和培养的过程。修身课的基本趣旨为:一、国民精神之 涵养;二、顺从;三、诚实;四、勤劳。其中又以国民精神之涵养为第一要务。也 就是说,除了一般的道德教育外,日本殖民者重视的是对台湾人的日本帝国臣民及 天皇子民的教育,以“尽忠天皇、崇敬皇室、信仰神道、讲国语”为其具体内容。 相关的课文有天皇陛下、国旗、台湾神社、明治神宫、教育敕语、日本皇室、忠君 爱国等等。列入教科书的历史人物,也是以日本人占绝大多数,除了天皇与皇室人 物,在第二期教科书上罗列的33名历史人物,有31名是日本人,如盐原多助、伊能 忠敬、广濑武夫、乃木希典等,只有吴凤和曹谨是台湾人。周婉窈:《海行兮的年 代――日本殖民统治末期台湾史论集》,允晨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003 , 第330 页。也就是说要向这些日本的所谓楷模学习,让台湾人理解日本人、学习日 本人,最后将自己改造成为日本人,这才是日本殖民者在台教育的最大远景目标。 mpanel(1); 与上述目标相适应,日本殖民者在台统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要切断台湾人民 与祖国大陆的联系。除了限制海峡两岸的人员来往和物质、文化交流外,教育也是 日本殖民者实施“将台湾拉开中国而与日本相结合”政策的一个关键领域。学校课 程设置、教科书编纂等主要围绕着同化台湾人而设计,“教育敕语” 更谆谆告诫 学生“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杨晓:《对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教育论”的再认识》,《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 第1 期。各类学校规则均对台湾学生进行忠君(天皇)爱国(日本)、日本国民精 神及日式礼仪规范的教育,日语更是同化教育的核心。1922年后,公学校增设了日 本历史课,日本殖民者毫不掩饰地说:“历史是人类进展发达的轨迹,反映了国民 活动、文化发达之因果过程,通过对它的了解,可知国体的尊严,获得传统的国民 精神,本科新设之理由,是使台湾人了解作为帝国臣民的名誉和幸福,以资造就真 正善良的日本人。”嘉义市玉川公学校编《嘉义乡土概况》,昭和8 年油印本,第 286 页。矢内原忠雄指出:这种教育方针是“欲以教育的力量同化台湾人及先住民” 矢内原忠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台湾银行,台北,1964,第76页。,总 督府民政长官内田嘉吉即明言:教育是“为了使台湾人成为日本的善良臣民,即以 同化为目的”。《帝国议会贵族院委员会速记录》(明治篇26),第27回议会,明 治44,东京大学出版会,昭和62,第127 页。东乡实亦称:“大体上,即以将作为 中华民族的台湾人同化于日本为其根本方针。”东乡实、伊藤四郎:《台湾殖民发 达史》,晃文馆,台北,1916,第416 页。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