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土地所有权及其分配(1)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得到了相当的发展。1910 ~1938年台湾农业变迁的测量结果显示:以粮食总产量为指标, 1910 ~1924年年 平均增长率为1 ?21% ,1924~1938年则为2 ?98% ,全体生产指数1910~1937年 增加15% ,呈现出相当高的增长率。马若猛:《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牧童出版社, 台北,1979,第213 ~214 页。这成为一些人称赞日本殖民统治带来了台湾经济发 展的一个口实。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发展是如何实现的?发展的果实被谁摘 取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是不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只有对日本殖民统治时 期台湾农业发展状况做一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传统社会下的台湾土地问题与大陆其他地方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台 湾是新开发的边疆地区,历史上荒地较多,自康乾以来,取得耕地的主要方法是开 拓荒野而不是土地兼并。因此,台湾历史上的大地主主要是垦首等开垦集团的首领。 日本殖民统治初期,由于1904年地租改正后租税负担的加重以及农产品市场的疲软, 妨碍了土地兼并的进行,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土地所有权的两极分化并不十 分明显。一战期间及战后繁荣时期米糖价格的上升及地租率的增高,刺激了人们对 土地占有的欲望,大地主户数开始增多。1913年12月,拥有100 甲以上土地者为141 户,1921年增加到196 户,占有土地面积为94000 甲,0 ?05% 的地主拥有13% 的 土地,而64% 的农户土地面积不到15% 。到了1932年,100 甲以上地主数为261 户, 不满1 甲的小所有者达202913户,占当时台湾总户数的59?26% ,并且后者的户数 相对于1921年减少了57729 户,反映出土地集中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 土地集中的状况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高, 想当然的认为日据时期台湾农民的土地 被大量兼并和集中是没有根据的。涂照彦:《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人间出版 社,台北,1993,第465 页。 与此相关,相对较低的土地集中状况导致了土地经营的零细化,除了日资种植 园业主、糖业自营农场及少数大地主外,小农经营还是占了台湾土地经营方式的大 多数。 上表显示,土地经营规模未满2 甲的小农占户总数的比例,1921年为76?82% , 1932年为70?3%,1939年为 71 ?87% ,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依然是日本殖民统治 时期农村土地经营的主要方式。此外,以1939年为例,佃耕土地面积为466327?10 甲,占当时耕地总数的56?33% 。再从各年台湾各类农户比例增减关系来看,表2-11 可见自耕农、半自耕农户数有所增加,而佃农户数则趋于减少。 正如第一章讨论过的那样,日本殖民者通过国家暴力机器,从台湾人民手中收 夺了大批土地,建立了国有林野,日本资本家和退休官吏等通过收买、官有地拂下 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土地,成为台湾社会新的大地主。较早进入台湾占有土地的是 新式制糖会社,其土地早期以台南地区的旱地为主。 1908 年后,三井农林会社、 三菱制纸会社、藤仓合名会社、三五公司、拓南社等则进一步扩张到西海岸各地的 水田和山地。1920年代以后还有台东开拓会社,台南农林会社,马祖日本拓植会社 及台湾凤梨栽培会社等等,拥有土地大多在千甲以上。 表2-11历年农家户数表 单位:户年代总计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 mpanel(1); 日本资本获取土地的形态大致有以下三种:官有地拂下、民有地收买和拂下收 买,其中以前者为多。据1941年的统计,官有地拂下占 41 ?3%,民有地收买占33 ?1%,拂下收买则占25?6%。不同类型资本获取土地的方式又有所不同,如制糖会 社以民有地收买为主,帝国制糖会社的全部土地都来自民有地收买,其他各大制糖 会社(台东制糖除外)大多均以民有地收买为主。相对应的,制茶业的三井农林会 社则以官有地拂下为主,占53?1%。浅田乔二:《在台日本人大地主结构》,《台 湾风物》31卷4 期。 经过多年的侵占,日本资本在台湾拥有的土地面积大幅度上升,据1939年的统 计,其耕地面积达到100943甲,相当于台湾耕地总面积的13?29% ,其中水田占10 ?2%,旱地则占18?8%,详见表2-12。 说明:台湾人中包括土著族。 上表可见,在日资所占土地中, 就水田与旱田所占比例来看,后者较前者为高, 就地域别耕地所有状况来看,越往南日本人拥有的耕地面积越多,尤其以高雄州、 台南州为最,而台东和花莲日本人拥有的旱地面积竟然超过本岛的台湾人,其原因 乃在于两地耕地面积本来就少,日本人的台东制糖和盐水港制糖会社却占有广大的 土地,所以出现比例上的倒挂。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