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71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为推销毒品而向一个国家宣战,除英国之外还没有先例。但英国却借此打开了中国 闭关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在1840―1842年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 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清朝失败而告结束。从此,中国开始由封建 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的封建国家。 清朝统治者对内顽固坚持传统的专制统治,不思改革,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日益落在世界文明的后面。和清朝日益衰败形成鲜明对照,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却在迅速发展。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到18世纪末叶又率先开始 产业革命,近代化的工业迅速发展。19世纪初,英国已经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并把许多国家沦为它的殖民地,中国成为它的下一个侵略目标,毒品鸦片则是英国侵略 中国的特殊武器。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便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 入中国。英国鸦片贩子不顾清政府禁止鸦片入口的禁令,贿赂清朝官吏,勾结中国私贩, 利用特制的快艇,进行武装走私。走私的范围遍及整个东南沿海。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 中英之间的贸易逐渐发生变化,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而白银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银贵 钱贱,严重损害了清朝财政,也使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中国朝野上下,严禁鸦片的呼声 日趋高涨。清道光皇帝意识到鸦片输入将造成军队瓦解、财源枯竭,便于1838年12月任 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人民的 支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走私鸦片两万余箱在虎门海 滩全部销毁,禁烟运动取得重大胜利。但英国资产阶级却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了一 场旨在保护鸦片走私的不义的侵略战争。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一支舰队 到中国海去”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 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6月,懿 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分三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1年1月下旬义律发 布《穿鼻草约》为止。1840年6月28日,懿律下令封锁珠江口,并立即启程北上,夺占 定海。7月初,英军驶经福建海面,炮轰厦门港。7月4日,英军驶抵定海水域,清军水 师毫无戒备,不仅未予拦截,反而由知县姚怀祥登舰询问来意。英军将一份事先准备好 的中文照会交给姚怀祥,限次日下午二时前投降,将所属海岛、炮台一律交出,否则开 炮轰城。姚怀祥返城后与文武官员商讨防守之策。7月5日下午二时,英军见清军无献城 投降的迹象,便下令英舰发起进攻。清军水师奋起抵抗。由于英军舰大炮多,射程较远, 清军船小炮少,射程又近,交战不久,清军水师损失严重,只得向镇海方向退却。英军 在舰炮掩护下登陆,攻占定海城东南的关山炮台,并连夜炮轰定海县城。6日凌晨,英 军攻破东门,姚怀祥出北门投水自尽,守城兵勇溃散,定海遂告失陷。 1840年7月28日,义律率英舰8艘,驶离舟山群岛北上,于8月9日进泊天津大沽口外, 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皇帝事先已得知英舰可能北上天津,考虑到天津海 防力量不足,所以8月9日接到直隶总督琦善关于英军已到大沽口外的奏报后,立即命令 琦善不要随便开枪开炮,如有投递禀帖等事,不管是汉字夷字,“即将原禀进呈”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一〉,第359页)。于是,琦善于8月15日派人前往英舰取 回《巴麦尊照会》,并立即送呈北京。 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款、割让岛屿等。道光听信谗 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 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他要琦善向英方表示要重治林则徐。8月30日,琦善与义律 在大沽口会谈。英方因当时军中流行疫病,不便采取军事行动,乃于9月15日起碇南返, 并同意在广东继续与清朝谈判。 mpanel(1); 9月17日,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 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11月末,琦善到达广州,将珠江口防务设施撤除,水勇、乡勇遣散,以讨好英国侵 略者。在谈判过程中,琦善对义律提出的各项侵略要求,一一许诺,只对割让香港一事, 表示不敢作主,答应向道光请示。义律决定进一步施加压力,于1841年1月初,向虎门 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进攻,清军英勇抵抗,打死打伤英军100余人。但由于清军防守兵 力不足,琦善又拒发援兵,加上英军炮火猛烈,兵力也占优势,两个炮台终于失守。副 将陈连升父子以下600余人阵亡。 琦善屈服于英军的强大压力,于1月中旬照会义律,表示愿意代为恳请在尖沙嘴或 香港地方择一隅供英人寄居。然而,义律不待琦善“代为奏恳”,便在1月20日单方面 抛出《穿鼻草约》。《草约》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6天之后,英军强行占 领香港。第一阶段的战争,至此结束。 战争的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开始,至5月27日《广州和约》 订立为止。1841年1月27日,大角、沙角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甚为恼怒, 当即决定对英宣战。他任命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 参赞大臣,调集各省军队1.7万人开赴广东。于是,广东的谈判停顿下来,中英双方又 进入战争状态。 义律获悉清廷向广东调兵遣将和对英宣战的消息后,便立即命令英军备战,准备进 攻虎门和广州,以先发制人。2月19日,英舰开始向虎门口集结,2月26日清晨,英军 3000多人向虎门炮台发动猛烈攻击,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抗,琦善拒绝派兵增援。 由于寡不敌众,关天培和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虎门炮台失守。英舰驶入省河。2月27 日,英军攻陷乌涌炮台。3月2日,英军又陷猎德炮台,逼近广州。 3月5日,参赞大臣杨芳到达广州,但各省调集的兵勇没有到齐。义律也因兵力不足, 不敢轻易进攻广州。在此情况下,义律与杨芳出于各自的考虑,达成临时休战协议。 4月,奕山及各省军队1.7万余人先后齐集广州。奕山一到广州,便诬篾“粤民皆 汉奸,粤兵皆贼党”(《夷艘入寇记》,《鸦片战争》第六册,第118页),执行“防 民甚于防寇”的方针。为了报功邀赏,奕山于5月21日夜贸然向英军发动进攻,分兵三 路袭击英军。由于英军早有准备,所以没有收到什么战果。22日黎明,英军乘顺风发动 进攻,向清军猛烈发炮轰击,清军溃败,英军乘势进攻广州城,占领城北炮台和山冈, 居高临下,发炮轰击城内。万余清军收缩城内,奕山等高级将领惶惶无主,乱作一团。 5月26日,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乞和。次日,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条约规 定:奕山、隆文、杨芳以及全部外省军队,六天内撤至离广州城30公里以外的地方,一 周内交出“赎城费”600万元,款项交清后,英军全部撤至虎门口外。第二阶段的战争, 至此结束。 战争的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再度进攻厦门开始,到1842年8月 29日《南京条约》签订为止。 1841年5月,英国政府获悉义律发布《穿鼻草约》的消息后,认为这个条约所得到 的侵略权益太少,决定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前来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华侵 略战争。而此时的清统治者却误以为战争已经结束,于7月28日通谕沿海将军督抚,酌 量裁撤各省调防官兵。8月,璞鼎查到达香港,不久即率兵进犯厦门,总兵江继芸力战 牺牲,厦门陷落。 道光帝接到厦门失守的奏报后,才意识到战事并未停止,于是下令沿海各省将军督 抚停止裁撤军队,加强防守。 英军攻陷厦门后继续北犯。守卫镇海的钦差大臣、江苏巡抚裕谦积极布置浙江沿海 的防卫。9月,英军侵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等率领守军英勇抵抗,以 身殉国。 10月1日,英陆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登陆,定海失陷。 英军攻占定海后,继续进攻镇海。10月10日,英军以强大的炮火猛烈轰击镇海招宝 山、金鸡山炮台,陆军乘机登陆。 守军顽强抵抗,多次同进攻之敌展开肉搏。但终因英军火力猛烈,两座炮台相继失 守。浙江提督余步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贪生怕死,逃往宁波。裕谦率部死战,后见 大势已去,投水自尽。守军伤亡惨重,余部弃城逃走,镇海遂于当天下午落入敌手。 10月13日,英军又攻陷宁波。 清政府为挽回败局,于10月18日任命协办大学士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和副都 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前往浙江,并从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省调集军队。奕经携 带大批随员南下,一路上游山玩水,勒索地方供应,直到1842年2月才到达浙江绍兴。 3月上旬,各省援兵到齐。奕经等认为兵力已厚,决定采取“明攻暗袭,同时并举” 的方针,一举收复定海、镇海、宁波三城。具体部署是:水路(东路)以乍浦为基地, 陆续渡海,潜赴舟山各岛及定海城内外,预为埋伏,候期举动。陆路(南路)分为两支: 一支集结在慈溪西南15公里的大隐山,准备进攻宁波;另一支集结在慈溪西门外的大宝 山,准备进攻镇海。 英军对清军的作战意图已有所了解,并作了相应准备。3月10日夜,清军攻击开始。 从大隐山出发进攻宁波的一路一度冲入城内,但在英军阻击下不得不陆续撤出战斗,反 攻宁波没有成功。进攻镇海的一路,由于英军已有准备,清军虽经三次冲锋,也没能攻 入城内。水路进攻定海的计划也没有成功。 清军反攻失败后,主力集结在慈溪大宝山和长溪岭一带。 英军决定乘胜发动新的进攻。3月15日,英军进攻慈溪,占领大宝山、长溪岭清军 营地。清军退往绍兴。3月20日,奕经逃回杭州。为推卸战败责任,他在奏折中除强调 英军“船坚炮利”外,还大肆诬篾浙东到处汉奸充斥。浙江巡抚刘韵珂则提醒道光皇帝 注意国内人民可能趁机揭竿而起。道光帝鉴于广东和浙东两次反攻均遭失败,又害怕人 民起义,于是在对英态度上由忽战忽和转而采取一意求和,并派投降派耆英、伊里布赶 赴浙江前线,办理乞和事宜,并准备释放英俘。 但是,此时的英国侵略者认为议和的时机还未成熟,还不足以胁迫清政府接受它的 全部要求,决定继续进攻。 1842年5月,英军为了集中兵力,退出宁波、镇海,进犯海防重镇乍浦,遭到守军 的坚决抵抗。17日,乍浦陷落。6月中旬,英军开始进入长江。6月16日,英军向吴淞炮 台发起进攻。两江总督牛鉴闻风而逃,士气大受影响。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抵抗,亲自 操炮轰击敌舰,最后和守台士兵百余人一起战死。吴淞口失陷,英军随即侵占上海。 英军攻陷吴淞口后,清廷一面催促耆英、伊里布等由浙江驰赴江苏,加紧议和,一 面加强天津地区防务,防止英军北犯,而对长江下游的防务,仍未给予足够重视。 7月下旬,英军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率领守军奋起抵抗,与敌人展开巷战和肉搏 战,许多清军宁死不屈,有的杀死自己的妻儿,然后与敌人拚死搏斗,直至牺牲。海龄 督战到最后,也自杀殉国。镇江随之失守。 镇江失守后,英国军舰于8月间闯到南京江面。耆英、伊里布等赶到南京议和。在 英国侵略军的胁迫下,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订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人民 英勇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英国是非正义的。但是,战争的 结果却是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结束。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政治腐败,经济落 后。2、闭关自守,不明敌情。3、将领保守,指挥无方。4、装备落后。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