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信王朱由检 天启五年八月,熹宗在客氏、魏忠贤的陪同下到西苑游乐,在桥北浅水处大船 上饮酒。然后,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 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差点被淹死。经过这次惊吓,熹宗的身体每况愈下。天启七 年夏,病情加剧。八月十一日,召见异母弟信王朱由检,招呼弟弟说:“来,吾弟 当为尧舜。”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 安。”体觉稍安,只是因为安排了后事,所以放心了许多。10天之后,熹宗就驾崩 了。信王朱由检,即后来的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思宗。 朱由检比熹宗朱由校小5 岁,受过比朱由校更好的教育。这是因为,朱由检在 天启二年(1622)被他的哥哥朱由校封为信王。13岁的信王,年龄也刚好到了接受 教育的时候,由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们悉心调教。等他18岁的时候,朱由校又替 他完婚,聘周奎之女为王妃。从这些事情看来,朱由校本人虽然贪玩,但是对于一 个长兄应该做的事情,却一点也没有耽误。所以,朱由检的文化修养比他的哥哥朱 由校要高得多。朱由检善书法、诗文,也善于弹琴。朱彝尊说朱由检的书法“龙腾 虎跃”,气韵非凡。其次,朱由检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要安静得多。熹宗朱由校因 为是皇长孙、皇太子,一直被后宫中的投机分子如李选侍(西李)、魏忠贤等人居 为奇货,导引坏了。而朱由检虽然也是从小失去生母,但一直在另一位李选侍(东 李)的抚养下,比较健康地成长。东李人品极端正。受东李的影响,朱由检从小就 养成了独立奋斗的刚毅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当时,熹宗朱由校无子无女,孑 然一身,而兄弟七人也只剩下五弟一人,朱由检已经是朱由校惟一的继承人了。在 朝臣们心中,期盼信王朱由检继位的愿望也早就有了。一些在野的大臣们闲聊的时 候,都主张劝信王早日出阁讲学。出阁讲学,一般是皇太子的礼节。当然,这样的 奏疏,是谁都不敢上奏的,因为这无异于诅咒熹宗早死无后。但是,在信王朱由检 那里,却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气象。信王朱由检基本上托病不愿上朝,以避免遭到魏 忠贤的猜忌。 mpanel(1); 天启七年(1627)八月十二日,熹宗让信王入继大统的决心已定,而留给信王 的嘱咐是两点:一,善事中宫;二,重用忠贤。也许,熹宗压根就想不到,侍奉他 小心谨慎的魏忠贤并不会同样如此侍候信王朱由检的。熹宗弥留的最后几天,魏忠 贤一直在苦思良策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他想居摄,但是内阁大学士施凤来 却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他想搞宫廷政变,但是兵部尚书崔呈秀却 说:“恐外有义兵。”在明代的政治环境中,异姓称帝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所 以,熹宗死的第二天,魏忠贤无可奈何之下,向外公布了张皇后的懿旨:“召信王 入继大统。”此后的数月中,在魏忠贤与新即位的朱德陵由检之间,将进行着一场 殊死的较量。清除前朝的宠臣,似乎是明代政治发展的一种规律,在崇祯一朝也同 样会发生作用。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熹宗的去世,标志着明代一个黑暗时代的结束。 清代学者谈迁在其《国榷》中说,天启一朝,与正德一朝极相似。熹宗“好猎乐内, 嫉谏悦■(xìn ?) ,无一不同”。以此看来,天启一朝,魏忠贤诚然罪过极大, 大臣更显无耻,然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熹宗亦难辞其咎,不能不为这一时代的黑暗 承担责任。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