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169 卷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 ○群臣叙迁 流内铨 流外出官 文散官 武散官 爵 勋 功臣检校官兼官 试秩 绍兴以后阶官 文臣京官至三师叙迁之制 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正字 有出身转大理评事,无出身转太常 寺奉礼郎。内带馆职同有出身,后族、两府之家转太祝。 太常寺太祝,奉礼郎 有出身转诸寺、监丞,无出身转大理评事,内带馆职同有 出身。 大理评事 有出身转大理寺丞,第一人及第转著作佐郎;无出身转诸寺、监丞。 内带馆职同有出身。后族、两府之家,审刑院详议,刑部详覆、详断、检法、法直 官,转光录寺丞。 诸寺、监丞 有出身转著作佐郎,无出身转大理寺丞。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大理款丞有出身转殿中丞,元出身转太子中舍。内带馆职同有出身,或转太子 中允。后族、两府之家,审刑院详议,刑部详覆、详断,中书堂后官,转太子右赞 善大夫。 著作佐郎有出身转秘书丞,内第一人及第太常丞;无出身转太子左赞善大夫。 内带馆职同有出身。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中舍、洗马 转殿中丞。内带馆职转太常丞。太子中允转太 常丞,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 太常、宗正、秘书丞,著作郎,秘书 郎 转太常博士,特旨转左、右正言,监察御史。宗正丞,无出身转国子博士。 殿中丞 有出身转太常博士,无出身转国子监博士。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太常、国子博士转后行员外郎,特旨转左、右司谏,殿中侍御史。 左、右正言 转左、右司谏,带待制已上职转起居舍人。 监察御史 转殿中侍御史。 后行员外郎 转中行员外郎,特旨转起居舍人、侍御史。 左、右司谏 转起居郎、起居舍人,带待制已上职转吏部员外郎。 殿中侍御史 转侍御史。 中行员外郎 转前行员外郎。 起居郎,起居舍人 转兵部员外郎,带待制已上职转礼部郎中。 侍御史 转同封员外郎。 前行员外郎 转后行郎中。 后行郎中 转中行郎中。 中行郎中 转前行郎中。 右常调转员外郎者转右曹。内有出身自屯田,无出身自虞部,赃罪叙复人自水 部转。水部 司门 库部 虞部 比部 驾部 屯田 都官 职方 任发运、转运使副,三司、天封府判官,侍读,侍讲,天章阁侍讲,崇政殿说 书、开封府推官、府界提点,三司子司主判官,大理少卿,提点刑狱,提点铸钱监, 诸王府翊善、侍读、记室,中书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转左曹。 内有出身自祠部,无出身自主客,堂后官自膳部转。 膳部 仓部 考功 主客 金部司勋 祠部 度支 司封 任发运、转运使副,三司、开封府判官,左曹转左名曹。内无出身只转祠部、 度支、司封,有出身合转右名曹,准此。任三司副使,知杂,修撰,修起居注,直 舍人院,转左名曹。工部 刑部兵部 带待制已上职,左右曹、右名曹转左名曹,仍隔一资超转。中行郎中转左、右 司郎中。 户部转左司,刑部、度支、金部、仓部、都官、比部、司门转右司。礼部户部 吏部 mpanel(1); 前行郎中 有出身转太常少卿,无出身转司农少卿,内见任左曹卫尉少卿,带待 制已上职转右谏议大夫。 左、右司郎中 带待制已上职转谏议大夫。左司转左谏议,右司转左谏议,带翰 林学十者,转中书舍人。 卫尉、司农少卿 转光禄少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光禄少卿 转司家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太常少卿 转光禄卿,任三司副使、修撰,取旨。 司家卿 转少府监,带馆职转光禄卿。 少府监 转卫尉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卫尉 转光禄卿。 光禄卿 转秘书监。 秘书监 转太子宾客。 中书舍人 转礼部侍郎。 谏议大夫 转给事中。 给事中 转工部侍郎,带翰林学士己上职转礼部侍郎。 太子宾客 转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 转刑部侍郎,两府转户部侍郎,宰相转兵部侍郎。 礼部侍郎 转户部侍郎,宰相转吏部侍郎。 刑部侍郎 转兵部侍郎,两府转吏部侍郎,宰相转礼部尚书。 户部侍郎 转吏部侍郎,宰相转礼部尚书。 兵部侍郎 转右丞,两府转左丞,宰相转礼部尚书。 吏部侍郎 转左丞,宰相转礼部尚书。 左、右丞 转工部尚书,两府转礼部尚书。 工部尚尚书 转礼部尚书,两府转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 转刑部尚书,两府转户部尚书。 刑部尚书 转户部尚书,两府转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 转兵部尚书,两府转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 转吏部尚书,两府转太子少保,宰相转右仆射。 吏部尚书 转太子少保,宰相转左仆射。 太子少保 转太子少傅。 右仆射 转左仆射。 太子少傅 转太子少师。 左仆射 转司空。 司空 转司徒。 太子少师 转太子太保 司徒 转太保。 太子太保 转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 转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转傅太保。 太保 转太傅。 太傅 转太尉。 太尉 转太师。 太师 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凡除授,则自 司徒迁太保,自太傅迁太尉,检校亦如之。 治平三年,翰林学士贾黯奏:“近 者皇子封拜,并除检校太傅。臣按官仪,自后魏以来,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 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国朝因之。《六典》曰:‘三师,训导之官也。’盖天 子之所师法。今皇太子以师傅名官,于义弗安,莫甚于此,盖前世因循,失于厘正。 臣愚以谓自今皇子及宗室卑者除官,并不可带师傅之名,随其叙迁改授三公之官。” 诏候将来因加改正。自此,皇子及宗室卑行,遂不除三师官。 宋初,台、省、寺、监官犹多莅本司,亦各有员额资考之制,各以曹署闲剧著 为月限,考满则迁,庆恩止转阶、勋、爵、邑。建隆二年,始以右监门卫将军魏仁 涤为右神武将军,水部员外郎朱洞为都官员外郎,监察御史李铸为殿中侍御史,以 仁涤等掌

Search


Share